浅析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毛建平

    摘要在社会转型期,高校学生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挑战,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主体,在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中要面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这就需要辅导员将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事业来做,不断研究新问题,以应对新形势对高校学生工作实践提出的要求。从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实需要、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实现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内在要求等方面可以看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必要性;从党和政府的系列措施所提供的制度保障、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所提供的契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所提供的专业基础、学生工作为职业化建设所提供的空间等方面可以看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化;必要性;可行性

    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中,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主体,在维护高校的稳定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在加速推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大学生信仰缺失、道德滑坡,心理问题激增及就业压力等等新情况、新问题要求辅导员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能,需要辅导员将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事业来做,不断研究新问题,以应对新形势对高校学生工作实践提出的要求。然而,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存在着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如队伍结构组成不合理,角色定位不明确,辅导员从业时间短、流动性大等等,这些问题解决与否直接关系到辅导员队伍自身的发展,同样也会影响高校学生工作目标的实现。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也必然依据形势需要,跟随时代步伐,走向职业化。

    一、高校学生辅导员职业化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日益开放,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高校学生工作必须积极应对高等教育社会化的挑战,不断强化学生工作社会化意识,确立科学、法制、开放和平等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完成由机械被动的管理模式向开放互动的管理模式的转变,以确保高校学生工作能更好地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愿望。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属于“80后”、“90后”这两代人,独生子女比例很大,他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出一些显著的特点和问题,需要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加以教育引导。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移动通讯、互联网等现代通信手段发展迅速,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通过各种途径展现在大学生面前,使他们具有了较广阔的视野。但是大学生群体处于“三观”形成、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观点等特点,同时,面对大量西方文化思潮的巨大冲击,他们难以分辨是非,难以抵御一些消极思想的侵袭。一些大学生身上不同程度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个人主义突出、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同时,当代大学生非常渴望全面培养自身的素质,但是自身阅历有限,面对学业、生活、情感、就业中产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难免会产生困惑和心理负担,迫切需要得到有效的帮助。

    当前,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在专业知识、理论素质、职业素养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不能满足学生工作的需要,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有助于全面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目前,高校辅导员在专业结构上可谓五花八门,许多辅导员只经粗略培训即匆忙上岗,缺乏足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素养及学生管理相关专业知识,如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伦理学、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知识,工作时主要依靠感性经验,导致许多辅导员勉强可以应付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但对于深入研究学生思想问题,解决学生心理困惑就显得力不从心,难以对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细致、有效的教育与引导。当今世界信息传递方便快捷,辅导员和学生获取的信息量几乎是相同的,辅导员作为教育者必须比学生站得高、看得远,否则学生不信服,无法开展有效的教育管理与引导,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不断补充知识储备,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因此,要有效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就必须对辅导员进行职业化建设。

    二、高校学生辅导员职业化的可行性

    (一)党和政府的系列措施为辅导员职业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2004年8月颁发了题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16号文件。文件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文件中不仅确立了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主体地位,而且明确规定:“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班主任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辅导员和班主任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一样,“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大学生建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育部在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的过程中制定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提供了机会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背景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在规模、结构、体制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经过连续多年扩招,高校在校生的总规模已从1998年的643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290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3%。这么快的增长速度,对高校各项工作包括学生工作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也在深入进行,高校精简机构,紧缩编制,导致辅导员个体的工作量不断增加,工作时间、工作精力无法得到保证,学生工作也就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其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弹性学分制的实行、贫困生贷款制度的实施、后勤社会化、大学合并等等,这一系列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而来的新情况促使辅导员要及时获取第一手信息,与学校各相关部门,如教务处、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后勤等部门保持紧密联系并取得各部门的通力合作。辅导员只有转变工作方式方法才能适应新的工作要求。

    再次,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各高校开始把战略重点从规模的扩大转到教育

    教学质量的提高上、转移到学校内涵建设上,而培养高质量、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前提条件就是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这一重任无疑落到了辅导员及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身上。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一线工作者,责任更是重大。

    (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发展为辅导员职业化提供了专业基础

    在现代社会,一项专门的职业一般都相应有专业作为支撑,也为专业活动提供理论知识和方法的支持以及人才的培养。高校辅导员是一项专业化的工作,需要专门知识和技术,当然也需要一定的专业作支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就是辅导员工作的支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发展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提供了专业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之后,已经有近200所高校具有这一专业的培养权。其中,很多学校还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博士点,这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发展为辅导员职业化提供了理论基础知识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已经初具学术规模和学术底蕴,辅导员队伍建设可以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依托,促进辅导员队伍素质转变,改变辅导员队伍素质的整体构造,从而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进程。

    另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已经为辅导员队伍培养了大批人才,并承担着辅导员培训的任务,这些都促使着辅导员队伍向知识化、专业化发展。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专业的发展,培养辅导员的学科依托力量还会不断加强。

    (四)高校学生工作为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提供了空间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所处的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各种多元的非主流思想正逐渐侵入大学生的思想领地。当前,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新课题。现阶段的大学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在学习与教育方面,重视增长才干、重视实用技能但轻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在人际交往方面,越来越表现出开放性、实用性和多样性等,部分大学生对诚信的轻视成为他们人际交往乃至人生发展的直接障碍:在性健康与婚恋方面,性生理成熟提前,心理健康问题不少;在就业创业方面,日趋理性与实际,但迷恋大城市,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尤其是到中西部就业的情况比较明显。

    当代大学生群体出现的新特点反映到现阶段高校学生工作中,就是层出不穷的学生问题。2004年的“马加爵事件”透视出个别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藐视、对所肩负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的忽视,也折射出贫困大学生这些弱势群体自卑、自闭等心理健康问题:助学贷款本着让每一个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的美好愿望轰轰烈烈的展开,却遭遇还贷率低、呆账、坏账充斥的尴尬局面,给银行带来很大的损失,一些大学生正面临诚信危机…类似现实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必将影响大学生正确思想、意识、观念的形成,为他们的人生发展埋下隐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迫在眉睫,辅导员应肩负起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心理辅导、职业规划指导等重任,但这些专业性很强的教育内容不是凭经验和热情就能完成的,只有经过专门、系统培训的辅导员才能正确分析和解决新形势下学生群体出现的这些新问题。

    因此,高校为应对新形势,势必会促使辅导员队伍向职业化方向发展,让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不断学习和进步,提高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