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自然环境对政治体制的影响

    贾海滨

    摘要:在人类发展史上地理环境决定论曾经在地理、历史、政治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不同的自然环境形成不同的政体,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地理环境对政治体制影响逐渐被忽视了,然而不同的自然环境对政治体制必然存在着不同的影响,本文通过通过地理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等五个自然圈来论述的自然环境对政治体制的影响。

    关键词:地理环境;政体;影响

    要研究自然环境对方政治体制的影响,首先应该弄清楚什么是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环绕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如大气、水、植物、动物、土壤、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通常把这些因素划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岩石圈等五个自然圈,这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些因素人类社会根本无法进步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合适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根本就无法存在,而政治作为人类社会的上层建筑很难说不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所以分析五个自然圈对政治体制产生、形成、发展的影响就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地理环境并不是明显的直接影响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而是通过影响农业,交通,人口等条件,进而对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影响。

    一、水圈

    水圈是地球表面和接近地球表面的各种形态的水的总称。它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以及土壤和岩石孔隙中的地下水、岩浆水、聚合水,生物圈中的体液、细胞内液、生物聚合水化物等。水是生命之源,几大文明古国都在大河的下游冲击平原,所以水对于人类活动有着重要影响,而这种影响在整体上表现为:大江大河下产生的国家更加容易形成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因为大江大河的冲击平原适合农耕,所以主要形成的都是农耕文明,而农耕文化的主要特点是:男耕女织,生产规模小,分工简单,生产出来的产品基本不用于商品交换,另一方面,农耕文明易受封建思想的束缚,闭关自守,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非常适应这种特点,所以大江大河的冲积平原容易产生专制的中央集权政体。而不在河流冲积平原产生的政体,则专制主义的倾向不强:古希腊没有建立在大江大河沿岸,所以农耕不发达,进而没有形成农业文明,而希腊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和许多优良海港,所以形成了发达的海洋文明,而海洋文明具有与农耕文明完全不同的特点,其主要特点包括:(一)开放性。海洋文明不是一种闭关自守的文明,而是一种不断从异质文化汲取营养的文明。海洋文明的开放是多方位的。从经济上讲,它是一种对外贸易依赖型的文明,发展海外市场,开拓海外殖民地成为这种文明的最重要的经济要求。从人口流动上讲,它在不断吸收外来人口的同时,又不断向外殖民。人口的流动改良了人种的素质,又促进了文化和思想的开放。(二)文化的多元性。容忍异质文化和多种文化共存和竞争成了这种文明开放性的补充。多种文化的共存使每一种文化都随时意识到竞争的存在,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都要设法不断发展,以发展求生存。由于海洋的分隔,希腊文化的各个实体保持了它的多样性。多样性促进了竞争,而竞争又促进了发展。同时又是由于海洋的保护,使每一个城邦都有可能保持自己的文化特点而又可以有选择地吸收他人的优点。文化的多元性体现在一个政治实体内部就是容忍个体发展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性,它的政治体现就是民主制,雅典就是它的典型的代表。希腊的活力就在于文化的多元性。(三)进取精神。人从陆地进入海洋本身就意味着一种挑战,征服海洋会培养和激发人的创新和进取精神。古希腊人较少有思想上和精神上的束缚,所以古希腊形成较为开放的民主政治。

    二、岩石圈

    岩石圈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这里主要研究地貌的影响:地貌即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是内、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要包括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其对政体的形成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不同类型的地貌对农业形成限制,进而影响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平原、盆地、高原特别是冲击平原由于地域广大且平坦,完全适合农业耕作所以人口增加较快,而人口的增加又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使得该地区容易形成农耕文明,而农耕文明是集权政体发展的温床,同时广大平坦的地形使得道路的建设比较简单从而使可以加强各个区域间的联系——不同地区紧密的联系为政治上的统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广阔的地形使得外族入侵变得更加容易,平坦广阔的地形可以使军队长驱直入——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集权政体,防御这种入侵将是相当困难的:春秋早期,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或者中央集权程度不高,戎狄势力相比中原农耕文明较强,所以中原华夏诸小国受其威胁较严重,甚至晋、齐等大国也经常要遭到戎狄的侵袭,但是从春秋中期开始,华夏各国不仅在科学技术方面有了较大发展,而且政权组织形式也不断更新——特别是通过称霸而相互联合以及各国的变法使得中央集权不断加强,进而增强了对戎狄的防御能力,不少的戎狄渐被华夏所征服:赤狄、白狄大部分为晋所灭,齐灭莱夷,秦灭西戎,楚国吞并数量甚多的蛮人或濮人的小国,在人口方面各农耕文明的人口数量一直都在世界人口中占很大比例:公元前230年时中原各国总人口达到约3 000万,而此时世界人口大概有1.62亿、公元前500年时的世界人口约有1.0亿,阿契美尼德帝国此年有25 000 000人口。公元前200年时的世界人口有1.905亿左右而印度的孔雀王朝有50 000 000左右人口,如此巨大的人口规模必然要求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进行管理,并且巨大的人口数量可以提供可观的税收从而为大规模的政府机构建立提供财政基础。与拥有广袤可耕种土地的地形相比,山地和丘陵没有大量可供耕种的土地,所以其人口相对较少,而人口增加使得本地农业无法支撑这种增加,但是当时的人口增长并不能人为的控制,所以为了支撑人口的增长这些,必然使得这些地区向外扩张将过剩人口以移民的方式向周边地区输送以减少母邦的人口负担或者开展对外贸易最终进口足以支撑人口数量的粮食量,同时被分割的地形使得各个地区的联系不像平原那么便利,使得他们之间的依赖性不高,而且山地丘陵更加便于防御,使得这些地区不需要中央集权所调动的大量军队也可以很完整的保证自身的安全和独立: 雅典人口的最大数量为20-30万,斯巴达最大人口数量约为40万,但是古希腊的粮食贸易远达到地中海另外一侧的埃及,并且各个城邦都有大量的殖民地——殖民的范围扩展到地中海大部分地区和整个黑海沿岸,而在抵御入侵方面,希腊与波斯的温泉关战役很好的说明了地形防守的对于希腊独立的重要性:希腊军队方面总计约6 700人在温泉关与包括波斯人在内的各个仆从国军队共计20-50万人,并且在对抗中重创波斯军队。

    三、土壤圈及生物圈

    土壤圈是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犹如地球的地膜,通过它与其他圈层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是岩石圈顶部经过漫长的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的产物。生物圈: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的统合整体,是地球的一个外层圈,其范围大约为海平面上下垂直约10公里。它包括地球上有生命存在和由生命过程变化和转变的空气、陆地、岩石圈和水。生物圈和土壤圈对社会形态有着重要的影响——肥沃的土地非常适合耕作,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过于丰富,不需要大量耕地也能供养众多人口那么该地区必然不会发展出先进的政治制度:土地对于政治体制的影响与地形相似,主要是通过对人口和粮食的影响,进而影响该地的文化、生活习俗和传统,最终形成适应不同政治制度的文化体系,而生物圈对政治制度的影响有一些不同——其影响不是形成不同的政治制度而是政治制度完善程度:对于自然形成的食物不能满足大量人口的地区就能形成一套完整的政治体系,而对于那些自然形成的食物能够满足大量人口的地区其政治制度就会是不完整的甚至根本形成不了政治制度,非洲和美洲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中非与美洲都有非常丰富的动物和植物类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该地区的食物需求,所以在拥有众多人口时仍然有大量的原始部落靠打猎和采摘生存,而且美洲本地的农作物,比如玉米和豆类,其产量比小麦、水稻等亚欧大陆的农作物的产量要高,所以其不需要大量劳动力进行耕作,并且其耕作方式非常落后——玛雅农民采用一种极原始的“米尔帕”耕作法:他们先把树木统统砍光,过一段时间干燥以后,在雨季到来之前放火焚毁,以草木灰作肥料,覆盖住贫瘠的雨林土壤(刀耕火种)。烧一次种一茬,其后要休耕1到3年,有的地方甚至要长达6年,待草木长得比较茂盛之后再烧再种。农业生产能力的缓慢,一旦出现长时间的干旱,文明将变得非常脆弱,同时这种丰富的食物体系也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玛雅文明属于新石器文明,玛雅人当时还没有青铜器,更不用说铁器。另一方面,跟其他印地安人一样不会使用车轮,车轮的概念虽然在陶器以及一种小玩具等文物中出现,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实用化。而低下的生产力也会对政治体制的形成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美洲文明没有形成完整的政治制度的现实需要与生产力支撑——十六世纪前,美洲文明还多半尚处于母系氏族阶段,也只有少数像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等形成了早期奴隶制国家,所以在殖民时代之前,美洲和非洲的政治制度都没有得到发展完善。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影响政治体制产生、发展的主要因素不是地理环境,但是地理环境对政治体制是存在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特别是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自然环境对政治体制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当然,其影响方式并不是直接的,而是主要以影响某一地区人类活动的主要方式与范围以及获取粮食的方式进而影响人口数量等间接的方式达到对政治体制的塑造。

    参考文献:

    [1]张雷.资源环境基础论: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出发 点[J].自然资源学报,2008,(2).

    [2]潘玉君.中国北方古代文明的地理基础——读《中 国北方与南方古代文明发展轨迹之异同》[J].中国 社会科学,1995,(6).

    [3]孔令平.玛雅文明的农业[J].农业考古,1983,(2).

    [4]毕会成.试析希腊城邦长期存在的原因[J].天津师 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