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胭脂扣》与《家·梅表姐》之异与同

    乔晨羽

    【摘 要】舞蹈和文学一样,是一个大的体系,大家在其中互相学习,互相扶持,共同进步。通过对舞蹈作品的创作原型,创作过程直至最终呈现的分析,体会在源和流之间、同和异之中所反映出的文化和变迁。

    【关键词】异同;舞蹈作品

    中图分类号:J705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9-0114-02

    舞蹈不同于文字,它的展现和表达与人的身体、所处环境、所在地点、当时的心情都有密切关联,所以在传承过程中缺失、中断、消失的概率要比其他文化形式高出很多,即它的记忆相对较弱。舞蹈是一个传承和发展的过程,在当今舞蹈大繁荣的景象之中,将古典、民族、芭蕾、现代各个舞种相互打通,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交叉运用,使得舞蹈的审美更加多元,形式更加丰富,表达更加自由。其实,舞蹈作品的研究与其说是探究动作缘由,寻找变化之处,不如说是让大家体会到在源和流之间、同和异之中所反映出的文化和变迁。

    现试着从作品与背景、角色与人物、动作与意味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胭脂扣》与《家·梅表姐》两个舞蹈作品。

    一、作品与背景

    《胭脂扣》依据关锦鹏导演的香港电影《胭脂扣》的情节所演化创作而来,由北京舞蹈学院张云峰作为编导,舞蹈演员刘岩进行演绎,作品在2004年获得第六届全国舞蹈大赛金奖。当代舞作品《胭脂扣》,在现代舞的编创中融入了古典舞元素,独具一格的编创手法使得作品亮眼新颖。舞蹈作品《胭脂扣》是一段女子独舞,表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香港西塘名妓如花的魂魄从地狱来到人间寻觅旧爱十二少,在回忆、现实与憧憬之中来回穿梭,运用舞蹈肢体语言将人物内心各种纠结不舍展现得淋漓尽致。舞台的渲染和舞者的表演,勾勒出了半个世纪前的一段悲情爱恋,观众好像回到了那个华丽缱绻的风月西塘,感受着悲欢离合带给人的心灵撞击。

    舞蹈创作动机从大自然万物中汲取灵感,再结合编导的情感和感悟,所以编导为其直接动因,但也不尽如此,正如《胭脂扣》这个舞蹈是舞蹈演员为了参加全国舞蹈大赛而寻求张云峰先生帮忙的,在演员和编导的不断磨合以及各种挑战下,编导根据演员的肢体表达能力为其量身打造了这一作品。可以看出编导是在即兴编舞法中获得了灵感。即兴编舞法以编导给出指令和引导,舞蹈演员给出动作再整合素材,所以最终成品能够很好地凸显舞者的优势。

    《家·梅表姐》作品出自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家》梅表姐的形象,作品由北京舞蹈学院选送,编导为梁群,由殷硕表演,作品荣获第八届全国文华艺术院校奖“桃李杯”全国舞蹈比赛青年组表演银奖、优秀教学剧目奖和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表演三等奖,优秀剧目奖,编导奖。作品《家·梅表姐》是一个古典舞作品,舞蹈中出现了很多取材于生活中的代表动作以此表现梅表姐的精神和身体状况,这些动作经过加工提炼,体现出了中国古典舞的风貌和审美的精髓。

    在选择背景上,《家·梅表姐》毫无疑问是表现历史人物的上乘之作,这部《家》有着特有的反封建的思想光辉,它体现了在封建历史背景下,被无情拆散的一对恋人。所谓“一杯愁绪,几年离索”,从回忆到现实,这是由欢喜到悲痛的复杂心理进程。舞蹈结构采用了插叙的艺术手法。舞蹈选择了觉新另娶,梅的丈夫过世后回娘家时常看到觉新这一时间点,通过捡起掉落的手绢这一动作,勾起了梅对往日与觉新在梅园赏梅时美好时光的无限遐想,但战争的爆发打破了一切,梅不堪承受,倒在了梅花树下。

    从舞蹈结构来看,两个作品都采用了插叙的艺术手法,通过对过往美好生活的描绘来凸显人物如今的悲惨和不幸,都达到了很好的讽刺效果,发人深省。在表达媒介上《胭脂扣》很好地进行了体裁创新,将舞蹈元素进行结合,并根据舞蹈演员身体能力,扬长避短,使得作品熠熠生辉。《家·梅表姐》很好地进行了选材,并能从宏大的背景故事下很好地切入主题,理清线索,善于体味人物,观察生活,很好地提炼元素并结合中国古典舞,将一个封建社会悲惨的女性形象生动地呈现在了观众眼前。

    二、角色与人物

    《胭脂扣》缺少鬼气,其讲述的并不是一个鬼故事,而是借由女鬼表现的一个爱情故事。只是如花和十二少的故事有如镜中花,水中月,她命运悲惨经历坎坷,耗尽一生换来的爱情到头来全是枉然。凄惨的结局为她的生命画上了一个残缺的句号。李碧华用独有的女性视角,探究人性,表现人物内心,思考女性的爱情命运。作为李碧华笔下的代表形象,如花身处烟花之地却不甘堕落,不愿沉沦,她对待爱情坚定又执着,她同时兼具鬼魅与人情味,所以如花在众多女性形象中极具代表性。人们常说鬼神可怕,但李碧华的鬼却敢爱敢恨,勇往直前,与男主角的胆怯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李碧华的作品在人物刻画上具有张力,女性形象有追求,有抱负,有抗争精神,执着且坚定,可结局却常常悲惨万分,以此揭露社会女性生存现状,引发了人们对女性命运的深层次思考。

    在文学作品《家》中,描写的人物众多,支系庞大,是整个封建家庭,高老太爺是这个家族的统治者,五房中的长房有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这三兄弟在封建社会封建礼教的压迫下,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悲哀。家族中的长子长孙觉新是梅的恋人,但最终他却听从父母的安排另娶了她人,婚后有了孩子,家庭幸福,但却依然无法忘记梅。而梅在嫁给他人不久后便成了寡妇,回到成都后两个人的相遇带给了她无尽的忧伤,加上战争,最终抑郁而终。舞蹈作品《家·梅表姐》以文学原著为基点,理清脉络,从中提取了梅表姐这一形象进行二度创作来表现故事,再现了黑暗无情的封建社会。在无法逾越的制度之下,梅表姐无所依存,伤心与思念相交织,塑造出了凄凉无助的旧社会女性形象,折射出旧中国女性的悲惨命运。

    《胭脂扣》中的如花,《家·梅表姐》中的梅表姐,都是旧时代封建思想和冷漠社会下的牺牲品,两位都是及其柔弱的女性形象,在现实面前被打压得毫无抵抗之力。两人也同样向往爱情,向往美好,但都爱上了不能爱的人。可是相比之下,如花的爱更加决绝,更加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她比一般的旧社会女性更加具有斗争精神,为了爱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甚至就算变成了鬼,宁可折掉下一世的阳寿,她也不肯放弃她的爱情。而梅表姐则是更接近人们心中传统的女性形象,逆来顺受地嫁人和生活,即使痛苦、不满也只能自己默默地承受,最终磨光了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