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质量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学术界关于这方面的论述比较多,笔者作为从事这门课教学的一线教师从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实际需求入手,探讨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思政课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学生头脑的任务。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大批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关系到党的事业能否后继有人;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目标能否实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大学生思想状况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社会价值观念的日益多元化以及与社会转型时期相伴而生的诸多社会问题,都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学习态度造成很大的冲击和影响,在大学生群体中相当一部分人的学习目的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并且学习动机浅层化。尤其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中,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状非常令人堪忧,尽管思政课的“05课程方案”已进入实施阶段,但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本文试图从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入手,探讨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一、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现在在校大学生基本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这些大学生的成长年代正是中国政治、经济巨变的转型期,由于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年龄的特殊阶段、生活的特殊环境和所担当的特殊角色与使命,当代大学生产生了一系列与同龄人不同的心理需求和特点,表现出与以往任何一个年代大学生不同的价值取向。

    (一)从成长环境来看:个人中心倾向明显

    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据笔者调查统计,北京物资学院由于北京市生源占到70%,独生子女的人数占学生总数的82.5%。相对于他们父辈来讲,独生子女大学生从小就生活在比较富足的生活环境中,没有历史造成的沉重的苦难经历。在社会上竞争意识凸显和缺乏有序的环境影响下,他们的社会规范和规则意识相对淡薄。他们童年时期缺乏与同龄伙伴的集体活动,父辈、祖辈的过多照顾使其缺少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责任感相对较差,团队精神可以说是先天不足,对人生的追求有个人中心倾向,主体意识强烈。他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自我”和“个人利益”。“我只对自己负责,大胆地进行自我设计,不对社会负责”成了一些大学生的口头禅。据笔者在本校发放的调查问卷显示,48.4%的大学生认为:“个人主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其合理性”,选择“大公无私”为人准则的只占4%,48.3%的学生同意“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观点。个人中心倾向明显。同时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时代浪潮又极大的促进了新一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的觉醒。他们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明显提高,崇尚自由、自主、自强,要求父母、社会少给他们限制,要求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个性、价值和尊严。他们信奉“我就是我”的格言,欣赏萨特存在主义的“自由选择”的价值观,反对他人、社会对自我评价设定标准,强调“不需要别人来规定我”,坚持“走自己的路”。他们勇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反对迷信和盲从,主张用自己的眼光观察世界、认识世界。他们喜欢表现自己和引人注目,在社会活动中只愿当主角,不愿当配角。总希望别人来满足自己,而自己则不愿做配合性、输出性的工作,总担心自己被耽误、被埋没、被大材小用。

    (二)从价值取向上来看:实用主义色彩浓厚

    价值取向是人们对价值判断、追求、评价、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反映着大学生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并作出什么选择和追求。价值取向会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在当今世界务实避虚的社会大变革背景下,在择业竞争、完善自我、迎接挑战与适应未来的目标驱使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越发显得实用。他们行为的出发点更多看实际功效和利益,市场效能上升为价值判断的主要评价标准,求学与求职并重。在笔者对北京物资学院05级大学生所做的调查中,以“为谋求理想工作”为主要学习动力的学生占60%,有45.95%的同学在学校感到最大的压力是“就业的压力”,很多学生的学习和工作都以对自己的将来工作是否有用作为出发点,知识的学习往往觉得有用就肯学、想学、苦学、乐学;要是觉得没有用就不肯学、不想学、少学、厌学甚至逃学。在入党动机方面,只有7.9%的学生入党是纯粹地为了追求理想和信念。32%的学生把入党动机归结为“为毕业后好找工作”和“追求执政党的好处”。学生学习目的的功利化,学习行为的实用化趋势明显。

    (三)从大学生个性心理面貌的变化来看: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和权力意识增强

    笔者通过对本校大学生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对于一些需要通过激烈竞争才能得到的事情,有36.09%的学生认为“会积极投入并争取成功”,有38.08%的学生认为“要参加,但不追求结果”,选择不参加的学生占25.83%,可见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在加强,但离市场的要求还有距离,对行为成效的追求者还缺乏执著,比较容易放弃。大学生的参与意识也在增强,大多数人愿意成为某个团体中的一员,有强烈归属感,并以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为其参加活动的首要目标,对社交的需要影响着大学生的行动。绝大数的大学生表示愿意参加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增长见识、提高专业技能、结识朋友等为目的团体及其活动,对友情的渴望有一种较强的心理预期,这也是众多大学社团活动呈蓬勃发展之势的一个心理基础。被调查同学中经常参加团体活动的占51.52%,较少参加的约占40.41%,从不参加的只有4.07%。愿意参加竞争的占74.17%,而35.14%的同学在大学期间最希望得到来自社会、学校、老师和同学在“情感上的关怀”,说明了大学生对关怀欲求的增长和对良好人际关系的预期。另外,在校大学生对个人影响力的追求仍占大多数,较注重自我声望, 对“你是否希望成为学校各种组织的一名领导者或组织者”,选择“希望成为”的占58.16 %,选择“希望成为但机会不多”的占13.6 %,二者共占被调查人数的71.76 %,反映了大多数同学愿意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组织领导能力,注重影响力和声望的提高。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难点

    (一)学生对思政课的需求意识淡薄

    需求意识是人的本质决定和本质力量的展现。从本质上来说,人的需求意识,它是人自觉地、有目的、有计划、有信心的从事某种事情,是人的能动性的根本表现。它与人的行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人们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基础和出发点。从教育的角度看,表现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渴望,以及对教学目的的追求,并把这种渴望和追求化为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行为科学上看,人的行为规律表现为“需求——动机——行动”。动机激发人的行动,并且为行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只有那些与人们内心需要紧密相连的事情,才能唤起行动的力量。但在思政课的教学中却存在着供方的强势期待与需方的弱势期待相对错位的问题。从供方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千真万确的必要性、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和理所当然的强制性,在需方看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勉强性、无奈性和单方面性。不少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缺乏一种内在推动力,认为是一种外在负担,一个不得不完成的“学分”任务,一种不得不选择的选择。在学习思政课的学习需要上处于被动的状态,需求意识淡薄。在笔者所做的本校的调查中,对思政课的态度是:不感兴趣,但不得不花时间的占35.5%,感兴趣、但不愿意投入精力的占24.1%,愿意投入精力的仅占8.6%。即使愿意花时间投入精力在思政课的学习中,很大一部分同学的出发点是为了学年考评与奖学金的评定。这种现状的存在,导致学生不能自觉地、有目的地参加思政课的学习活动,没有持久的动力和克服困难的毅力来完成学习,没有自身个体的内在冲动,很容易受到来自校内外负面情绪的干扰,思政课的吸引力大为下降。

    (二)学生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与思政课价值特点的错位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过程大致与改革开放同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过程中接受教育。而市场经济具有趋利性,功利主义是市场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大学生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思想中有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反映在学习上就是渴望通过对某门课程的学习能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实现却具有间接性、过程性、长期性的特点。思想道德的作用经过人的实践活动,通过“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转化来实现,其间经过了一系列的中间环节,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其学习的最终效果不会象专业课特别是实用性强的课程一样,能立即有所回报,不学的危害也不会在短时间内显现出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特点和学生偏移的价值取向出现了错位。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认识和实践上都没有被正确对待。如有大学生质疑,我们上大学首先要能毕业,然后就是为了将来能有一份工作。学不好英语就得不到学位,学不好专业课就掌握不了技术,学不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什么关系? 找工作时,用人单位会看我的专业课成绩,会看我有没有外语四、六级证书,没听说哪个单位会问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打了多少分的。我“思想品德修养”打100分,用人单位就会要我吗? 这正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消极心理的真实写照。可见,大学生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也是造成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放逐态度的原因之一。

    (三)学生课堂教学环境与教师教学模式上的局限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作为变相的经济实体,它必然要考虑如何降低教学成本以提高办学的经济效益问题,加之师资有限,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都实行了合班上大课的改革,学生人数众多,教师在课堂上必然是“施教”而不能“因材”,因对学生缺乏了解;传道授业而不能解惑,因与学生缺乏沟通;言传而不能身教,因与学生没有多少接触机会;一言灌输而不能群言讨论,因班级规模过大而无法组织。尽管教师的一切努力和准备工作都做好了,但一到合班上大课,其效果就是不能充分显示出来。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来看,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虽然经过了长期的改革,但仍未从根本上突破“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灌输模式,至多只是修修补补。其缺陷依然明显存在:一是教师把学生完全置于自己的意志控制之下,忽视了大学生作为能动性的对象存在的主体地位; 二是教学方法窒息了教学内容,使理论发挥不出掌握人的威力;三是无视大学生鲜活的思想个性,搞强迫教育。这种模式内在地造成教师与学生的对立、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对立、学习主体与学习活动的对立,从而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学习上的消极应付,直至产生抵触情绪。在笔者的调查中,许多大学生认为:教学方式枯燥,一味地说教灌输,大家都有些逆反心理。可见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下教学过程自身要素的冲突,直接形成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上的消极心态。

    三、对策探讨:

    (一)育之以需,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

    人的需要产生动机、产生兴趣、产生内趋力。要想真正的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必须首先从培养大学生对思政课的需求意识入手。从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出发,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思政课是一门对他们的求知、求职和未来都会有帮助的课程。教师要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自身需要的结合上来规划教学内容,既要从整体上考虑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是什么,又要考虑学生自身个性和素质发展的要求是什么,把求知与求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激起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比如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这门课中,就可以把大学生最关心的根本问题与理论之间的联系进行有机的结合,来开展教学。“企业现在需要的是何种人才?”“你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成才?”“你的身上还缺乏哪些企业需要的素质?”“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如何训练自己”等等,这些都是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也是他们思考最多的问题。学习“政治理论课”对他们成才会有什么帮助?不同时期的国家领导人是如何根据国内国际形势来做出决策的?国家领导人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体现出哪些智慧?当你成为一个团队负责人和一个企业家时,你能像国家领导人一样看清形势的变化吗?如何在“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中,学会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以不变应万变?从学生的实际心理需要出发,通过启发式教育和交换角色思考的方式,把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与学习领导人的智慧、战略思维结合到一起,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

    (二)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提高思政课教学的说服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课程是否具有学习兴趣,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成效。因为兴趣对学生来说就是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努力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应该是一个教师必须树立的理念。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关心时事, 现实社会中发生的重要事件都会成为学生谈论的热点话题, 继而引发学生深思。如近年来报道的何教授卖大米现象、三鹿奶粉事件、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这些事件都会触动大学生思考:何教授为什么卖不动大米? 为什么会出现三鹿奶粉事件?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通过哪些方式表现出来的? 通过这些思考, 学生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件更加关注而引发学习兴趣。教师根据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在备课过程中要紧紧围绕着学生学习的兴趣下功夫,既要备好教材,又要备好学生。首先,思政课教材的内容相对比其他专业课来讲,学生比较熟悉,有很多内容是他们从初中到高中就学习过的,另外,思政课教材的内容,学生经常能从广播、报纸、网络上接触到,很多内容学生一看就似曾相识。所以,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要对学生之前的知识铺垫所达到的程度有所了解,哪些内容是他们已经知道的?哪些内容是他们想知道的?哪些内容是他们不知道的?避免重复;其次,要充分了解学生对哪些现实问题感兴趣,他们想听什么、希望知道什么,找准课程内容与学生思想的结合点,从分析现实问题出发来讲理论,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有的放矢的安排好教学活动,大大增强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说服力。

    (三)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感染力

    从教育学的角度说,教学方法是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得以实现,教学效果能否得到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任何教学活动都十分重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也不例外。在思政课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

    第一,应提高讲理的水平与艺术。马克思曾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理论的力量在于它的“有理”,把“有理”的理论诉诸“讲理”的教学过程,就能够“以理服人”。有理的同时更要会讲理,大学生已初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知识结构,一定水平的理性思维和审美情趣。他们不满意甲乙丙丁式的照本宣科,不满意仅在经典作家的语录里打圈子,不满意讲故事式的肤浅生动,不满意蜻蜓点水式的所谓联系实际,而要求理与趣、情与理的和谐一致。如何把理论本身讲活、讲深、讲透,使讲理成为一种艺术,一种境界,是思政课教师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调查表明:学生在接受教师的媒体语言中, 形体语言占55 % ,声音语言占38 % ,文字语言占7%。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形体语言和声音的变化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感染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的方永刚教授说:“每堂课我都把自己放在自己导演的那部戏中去,每一次都精心准备好、演好我每一个角色,每次都像演员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完全的融入进去。”[2]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表演性,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应该说教师集导演、主持、演员于一身。教师既是解惑者,也是提问者;既是课堂的管理者,也是带领学生向“未知”领域探索的向导。同时教学也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学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受众(即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接受程度上。如果教师没有自觉的表演意识,也就是观众意识,缺少双向交流的意愿,没有用各种手段来调动课堂的气氛,掌握受众的心理节奏和感受,使演员与观众脱节,就会出现冷场和寡味的局面。

    第二,运用双向主体问题式教学模式,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感染力。双向主体问题式教学模式是指依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由学生提出问题,进而由师生双方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着力点在于让学生最充分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在教师备课时首先要设计问卷,让学生提问题;在课堂授课时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讲述内容的主线,例如,在讲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学生提出了许多诸如“我们为什么要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社会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是什么?”,“市场经济是贫富差距拉大的根源吗?”,“国有企业怎样才能不被市场经济淘汰?”等现实问题,这些问题是课堂讲授不可回避的内容。在讲述学生提出的问题时,也要有学生的参与,即有老师讲,也有学生说,有师生的互动,也有学生间的互动。同时教师也要发挥其主导作用,教师要教给学生发现和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在教学内容的讲授中处理好教学重点、难点与问题的关系,将学生提出的社会热点问题、大学生热点问题与教学重点结合起来,将大学生疑点问题与教学难点结合起来,还要安排好解决问题的次序,将问题分为不同的层次,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双向主体问题式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主线,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的探究过程开展教学双边活动。它克服了以往教学方式上的“踢足球式教学”,即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作笔记,教师把理论问题让学生记下来,把问题踢给学生的传统教学关系,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是问题的提出者、探究者和解决参与者,这有助于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型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此外,这一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始终是提出问题的引导者、探究问题的合作者和解决问题的指导者,在学生探究过程中预见和操控着问题的出现和解决,发挥着主导作用。两者通过对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统一于教学过程。师生双主体的关系达到了有效的统一,增强了思政课教学活动的感染力。

    中央确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 方案”,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增强教学针对性,提高教学质量,是新方案的重要目标之一。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结合当代大学生心理变化的特点,探索适应于新方案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思政课教学工作的实效性,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注释:

    [1]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9

    [2]方永刚.病床也是我的讲台[N].北京青年报.2007-4 -3-(B2).

    [作者简介]张震环,女,(1976——)北京物资学院法政系,讲师,史学硕士,研究方向:国际关系理论,大国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