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海北地区农牧业经济发展思路

    摘要:海北州是青海省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多年来通过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各地农牧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本文根据海北州当地实际情况,结合市场需求发展趋势,就海北州农牧业发展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农牧业;经济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7-0049-02

    收稿日期:2014-07-20

    作者简介:才让卓玛(1989-),女,青海海北人,技术员,主要从事牦牛提纯复壮、牛羊疫病防治、高产饲草料种植加工等工作。

    1 海北州农牧业基本情况

    海北州是青海省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全州现有天然草场264.8万km2,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79%,可利用草场232.8万km2,占草场总面积的89%。存栏各类牲畜327.36万头只,其中:羊273.32万只(绵羊269.54万只)、牛50.39万头、马、驴、骡3.65万匹。能繁母畜189.3万头只,母畜比例57.83 %。全州年产牛羊肉3.88万t、绵羊毛0.4万t、牛奶3.72万t。70%冬春草场实现了分隔围栏,70%的牧户实现了冷季养羊暖棚化,人畜饮水半径控制到2.5 km以内。全州农作物播种面积4.1万km2。草原畜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畜产品规模较小是海北畜牧业生产特征。

    2 农牧业发展现状

    2.1 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全州肉类产量达到3.88万t,奶类3.72万t,牲畜总增率、出栏率和商品率分别达到47.44%、47.44%、43.64%,母畜比例提高了2.70%。

    2.2 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

    农牧业生产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比重为84.94%,劳务收入占农牧民纯收入的24%。

    2.3 农牧业基础设施显著改善

    全州共实施农牧业建设项目100多项,农牧业方面的基本建设投入和各类财政专项资金累计达到6亿多元。建成日光节能温室950栋19万m2,畜用暖棚7 771幢76.6万m2,分别增长了45.3%和53.8 %。草原灭鼠89.3万km2,完成游牧民定居2 100户,8 800人受益。

    2.4 农牧业产业区域布局日趋优化

    全州继续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加快特色农牧业生产基地和具有海北特色的农牧业集约化经营发展路子。初步形成了以牦牛提纯复壮和藏系羊品种选育为主的天然草原畜牧业;以饲草种植、暖棚舍饲半舍饲养殖为主的舍饲半舍饲畜牧业;以种养结合,发展优良畜种为主的舍饲畜牧业区和依托冷凉特色种植业为主的特色种植业四大经济区域。通过整合流转农牧业生产资料,积极组建农牧业生产经营联合体,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济,初步形成了以股份制经营、租赁经营、委托经营和联合经营为主的多种农牧业集约化经营模式。

    2.5 农牧业科技得到普遍应用和推广

    多年来,始终坚持科技兴农兴牧的战略思想不动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改造和提升传统农牧业,使农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逐年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科技对农牧业的贡献率提升到了43%。同时广泛开展农牧业实用科技推广和技能培训,重点加强适宜本地区气候条件和优势产品开发的种养技术培训、牛羊暖棚舍饲育肥、畜种改良、羔羊专业化生产、优质饲草种植等一批适宜的种养技术。

    3 海北畜牧业发展思路

    根据青海省委、省政府关于“四区两带一线”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和海北州农牧业发展的客观实际,海北农牧业重点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把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首要任务,把改善农牧区生态环境作为基本前提,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牧业效益和农牧民收入为核心,坚定不移地用科学提升畜牧业,用现代物质技术装备畜牧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畜牧业,大胆进行畜牧业经营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保障机制创新,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逐步形成合理的产业区域分布,科学的生产经营模式、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市场体系、产品标准体系、逐步把海北州建设成为青海省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将全州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发展类型区进行分类指导。即以刚察县、海晏县西部、祁连县除八宝、扎麻什农业区以外的海拔较高地区为主的天然草原畜牧业区。侧重于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优良畜种的专业化生产、畜疫防治体系的完善以及牧业机械的广泛使用,通过牦牛提纯复壮和藏羊本品种选育,提高当地畜种生产性能,推行种公羊集中管理,统一配种,统一产羔,做大做强羔羊产业,努力提高商品化生产水平,实现增效增收的目标。牲畜品种重点以牦牛和藏系羊为主,以刚察县、海晏县、祁连县的半农半牧区和门源县皇城乡、苏吉滩乡、仙米乡、珠固乡等光热条件较好地区为主的舍饲半舍饲畜牧业区,侧重于增加养殖业科技含量,大力发展优质饲草料种植、加工、调制,扩大舍饲半舍饲养殖、育肥规模,缩短天然放牧时间,牧草生长初期实行禁牧,实现草畜平衡。牲畜品种以半细毛羊为主,以祁连县八宝镇、扎麻什乡,海晏县金滩乡、三角城镇和门源农区等交通条件较好地区为主的舍饲畜牧业区,通过增加投资,扩大舍饲规模,大力发展优良畜种的专业化生产,进一步调整种养结构,不断扩大优质饲草料特别是多汁饲种植,发展舍饲畜牧业。努力扩大养殖育肥规模,加快养殖育肥小区和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品种规模效益,推动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牲畜品种以引进繁育优良肉乳兼用牛、良种乳用牛、肉羊为主,以门源县青石咀镇、浩门镇、北山乡、西滩乡、东川镇、泉口镇和青海湖农场为主的特色种植业区。主要依托冷凉特色种植业,重点发展有机优质青稞、油菜种植和草产业,建设藏区青稞、白菜型油菜制种及饲草料生产基地。发挥农牧互补的优势,利用丰富的秸秆资源弥补天然草场的产草量,促进草畜平衡。大力发展农区养殖业,进一步扩大牛羊育肥规模,打造特色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增效增收。

    基地建设上,按照“一村一品”、发展特色产业的要求,着力培育和发展壮大十二个农牧业特色产业基地,即以祁连县央隆乡、野牛沟乡、阿柔乡、峨堡镇、默勒镇,刚察县哈尔盖镇、沙柳河镇、泉吉乡、吉尔孟乡、伊克乌兰乡等高寒牧区为主,大力发展藏系羊和羔羊产业,建设藏系羊繁育基地、海北羔羊繁育基地和西宁大白毛生产基地。以刚察县吉尔孟乡、泉吉乡和祁连县野牛沟乡为主,通过大力实施牦牛提纯复壮、藏系羊品种选育工程,建立野血牦牛种公牛引进繁育基地、白藏羊种公羊繁育经营基地。以门源县青石嘴镇、浩门镇、东川镇,祁连县八宝镇,海晏县三角城镇,刚察县沙柳河镇等地区,通过发展牛羊育肥和奶牛、肉牛、肉羊产业,扩大养殖育肥规模,建设育肥小区和奶牛、肉牛养殖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品种规模效益,推动产业化发展。海晏县哈勒景乡、三角城镇,门源县皇城乡、苏吉滩乡、仙米乡、珠固乡,努力发挥半细毛羊品种优势,加快建设半细毛羊繁育及绒山羊养殖基地。以门源冷凉农业区为主,建设好藏区青稞生产及制种基地、北方小油菜生产及制种基地和饲草料生产基地。

    3.2 在发展措施上,主要是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促进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提供基础保障;提高科技服务水平,为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全面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着力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改革投融资机制,稳步增加畜牧业投入;建立和完善畜牧业保险体系,努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公共事业协调发展。

    4 对策建议

    近年来,海北州农牧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这与青海省委、省政府对海北农牧业走在全省前列的要求,与发展现代畜牧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为缩小差距,实现海北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把海北建成全省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

    (1)争取将海北列入国家级高寒草地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经过多年发展,海北畜牧业在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具备了发展现代生态畜牧业的雏形,继续争取省上支持海北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园区建设。实现州有示范园、县有示范区、乡有选育中心、村有核心群。

    (2)加大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根据发展现代畜牧业的要求,为提升畜牧业基础装备水平,加大对海北州设施畜牧业、草地围栏建设、草地综合治理、人畜饮水安全、道路等级提升、广播电视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以项目建设带动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3)海北州地处青海省“三河一湖”发源地,是全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保护好生态环境,对全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争取将湟水河流域、黑河流域、大通河流域的综合治理纳入项目建设规划,重点给予扶持。

    (4)海北州农牧业大多分布在海拔3 000 m以上的高寒地区,具有独特的冷凉气候优势和农畜产品优势。争取建立藏系羊品种选育、牦牛提纯复壮基地,实施“一村一品”、“强村富民”的农牧业特色产业建设工程,扶持特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农牧业发展。

    (5)农牧业集约化经营作为现代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州取得了显著成效,已探索总结出了股份制经营、租赁经营、委托经营、联合经营等符合海北实际的畜牧业集约化经营模式。争取项目、资金扶持农牧业集约化发展壮大。

    (6)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以实现草畜平衡,保护草地生态环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农牧民增收为目的。争取在海北州率先实行全省草原生态补偿试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