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唯物史观思想论析

    崔剑齐

    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清算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前的哲学信仰,揭露了当时德国各种意识形态的实质,创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历史观上首先批判了费尔巴哈“抽象的人”,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来研究人们的社会关系,此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 系统地阐明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同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关键词:唯物史观;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既抛弃了黑格尔那抽象的绝对观念,又抛弃了费尔巴哈那抽象的人的本质,他们把“现实的个人”放在现实生活中去考察,进而发现人类创造历史,首先必须生活,为了生活,就要从事物质生产活动,而在生产活动中会结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在物质生活交往过程中会产生相应的思想、观念、意识等,而归根结底这又会受一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所制约。

    一、从现实个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来考察人类历史

    费尔巴哈用“抽象的人”代替过去一切历史阶段所存在的实际的人,用这种抽象的“人”的“自我异化过程”代替整个历史发展的实际过程。而马克思肃清了费尔巴哈的这种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批判了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类”、“人的本质”,他把“现实的个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放在历史发展的实际过程中去研究。并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立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1] (P.79)又说“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1] (P.67)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中多次强调,他们说: “这种考察方法并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离不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1] (P.73)“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 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1] (P.73)这些话都表明,唯物史观的首要出发点就是“现实的个人”。

    研究唯物史观的出发点——“现实的个人”,不是指单纯的个人,而是指处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一定社会关系中“生活着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强调“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 [1] (P.71)这里所说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一定物质界限、前提、条件,包括历史地形成和发展着的社会物质环境、一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关系等等。所以:“现实的个人”是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着的“现实的历史的人”,而不是“单纯的人自身”。如果简单地把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是不科学的。因为忽视了研究现实的人的活动,忽视了研究现实的人的物质资料的生产,这就回到费尔巴哈那里去了。马克思、恩格斯不是就人研究人,而是把现实的人放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去研究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二、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揭示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

    生产关系在《形态》中已基本形成,只不过当时在表述上还未精确化,用的是交往、交往形式、交往关系等概念,在之后的研究中,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就完全用生产关系的表达方式来代替交往形式等概念。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这在《形态》中能找到它的原始依据,马克思指出“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这就是说,分工的每一个阶段还根据个人与劳动的材料、工具和产品的关系决定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在这里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和结果,它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劳动的材料”和“工具”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和“产品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在《形态》中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马克思进一步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马克思指出,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表现为“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即生产力,人们不能孤立地生产,必须联合起来,在生产过程中结成一定的交往关系,因此,社会关系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决定人们之间的关系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马克思指出,“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 [2] (P.80)人类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就是“生产力的历史”。 [3] (P.81)生产力的发展发展决定了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的性质,之所以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交往方式,是因为它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历史的本质就在于它是受一定生产力发展制约的“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 [3] (P.81)“在工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必然会产生私有制”,同样也“只有随着大工业的发展才有可能消灭私有制”。 [1] (P.104)不仅生产力决定交往形式,交往形式对生产力也具有反作用,当交往形式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交往形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已成为桎梏的旧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 [1] (P.124)新的交往形式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又会变成桎梏,并且也将被别的更新的交往形态通过革命的途径所代替。社会就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对立统一中前进的。

    三、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揭示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

    经济基础在《形态》中同样也已基本形成,当时表述也还未精确化,引用的是“市民社会”来表述。马克思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出发,进一步指出市民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 [1] (P.131)整个社会状况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它受着生产力的决定,同时又决定着各种意识形态和其他思想现象,“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并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 [1] (P.92)与此同时马克思指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 [1] (P.98)揭示了思想上层建筑的本质,对于理解马克思划分出的各种社会形态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它具有相对稳定性,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变化必然会引起交往关系(生产关系)的不断变化,进而引起市民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原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稳定性会对其产生束缚,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适应经济基础的不断发展变化,从而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

    四、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马克思从经济基础(市民社会)决定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原理出发,进一步阐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实践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以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马克思指出,“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1] (P.92)在从市民社会来阐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同时,马克思进一步指出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1] (P.73)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会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五、小结

    《形态》中马克思基于从事一定实践活动、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来研究社会历史,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人与人的交往关系,现实的生产关系决定了人的现实性,在阶级社会中,因为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导致“现实个人的现实异化”, [3] (P.327)在一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础上必然产生的劳动者同自己活动及其结果相分离,表明作为劳动者活动结果的社会关系转化成同自己相对立的力量,人们所创造的生产力成为在人之外与人相对立的力量;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成为在人之外,与人相异化的东西;人们所创造的社会意识成为在人之外,与人相异化的力量。人的全面发展只有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全面而高度的发展,才能不断得到实现。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形态》中的异化思想已经从根本上克服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而建立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之上,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人们推动社会历史发展,摆脱这种异化的直接动力,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人们会逐渐摆脱这种异化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