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农技协发展成效分析与主要对策研究

    秦竟

    [摘要]各级农技协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农业生产开发、专业技术推广和农村科学普及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农村科普事业、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该文介绍了福建省农技协组织建设与发展成效,分析了面临的挑战与主要不足,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基层农技协工作的思路与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技协发展成效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4;D63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596(2020)060046-05

    一、概述

    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是由全国各地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联合会)自愿组成并依法登记成立的全国性的社会公益性科普社团,在国家民政部门办理社团登记并接受监督管理,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进行整体指导。实践证明,各级农技协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农业生产开发、专业技术推广和农村科学普及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我国农村科普事业,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1]。

    各级农技协由从事农业、农村专业技术研究和科学普及推广的科技工作者、专业技术能手组成,其主要任务与重要作用是: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团结并组织农村热心于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事业的科技工作者和专业技术能手,以乡村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加速乡村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农村社会化科技服务组织的发展,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助力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2\|3],为提高乡村农民文化素质与科技兴农能力、促进美丽乡村与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通过乡村调研与初步统计,目前基层农技协呈现多样发展态势,按照作用和功能不同,主要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农业技术交流与推广型。这一类农技协占半数以上,主要是对乡村会员开展实用技术推广普及工作,通过农业技术交流与培训,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和生产过程服务,推动生产合作与实施有效开展。二是农业技术服务与开发型。这类农技协数量约占40%,通常是在农业技术交流与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为农技协成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推广服务,主要包括联系并提供优良品种、生产资料、市场信息、运销服务等项目的服务工作,聚集生产力量与降低采购成本。三是合作开发与经营实体型。这类农技协约占10%,该类型是基层农技协建设与发展进入新层次的标志,其不仅具有将农技协成员生产的产品进行加工的能力,而且能因势利导建立品牌并进行统一经营,着力提高农技协成员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和提升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为了把农技协成员和协会的利益更加紧密联系起来,创立新的合作开发机制,通过资本、技术、劳动的投入,实行股份合作制,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XUEHUI学会2020年第6期2020年第6期福建省农技协发展成效分析与主要对策研究XUEHUI

    基层农技协具有互助互利、自愿结合、科技兴农、优势互补、形式多样等特点。近几年来,“靠政策、靠科技、靠投入”做好乡村农技协工作已成为共识,通过持续的努力,乡村农民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仅依托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方式,是难以实现现场标准化生产、智能化管理、规模化经营的。基层农技协在组织生产、培训技术、带领农民创业方面具有聚合优势,有助于形成合力并实现协同发展[4]。实践证明,在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形势下,加强基层农技协建设并充分发挥创业骨干的带头作用,无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福建省农技协组织建设与主要成效

    (一)组织建设

    目前,福建已成立省农技协,设区市农技协8家,县(区)农技协56家,乡村基层农技协858家。福建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简称“福建省农技协”)成立于2012年7月,于2018年1月换届,由全省农技协组织、涉农科技工作者和农技协领办人组成,协会现有160名理事,30名常务理事,337名团体会员。协会下设种植业、林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茶叶、食用菌等7个专业委员会,并设立由32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

    (二)主要工作成效

    1.加强协会党建工作。按照福建省科协《关于加强科技社团党建工作的意见(试行)》的要求,省农技协成立了兼合式党支部。支部成立后坚持党建引领,把党建工作和协会业务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兼合式党支部开展党建工作的思路,形成党建带动、积极作为、上下联动、共同发展的强大合力。省农技协党支部的培育工作被列入福建省科协先进社团党组织培育工程项目。

    2.建設智慧型农技协。根据中国农技协《关于推进智慧农技协建设的通知》,省农技协于2019年7月启动智慧农技协工作项目,并在9个设区市科协、农技协设立了观察员。目前福建已入驻智慧农技协337家,注册通过303家,完成率118%,走在全国前列。通过组织发动各级农技协入驻智慧农技协,融入全国农技协网上平台,共享农产品优先发布、专家在线答疑、电子会员证书、实时在线学习四大服务,实现基层农技协介绍及微动态展示、优秀农技协实景展示、优质农产品主力推荐三大功能。

    3.创立科技小院联盟。福建省科协党组十分重视“科技小院”工作,把这项工作内容写入省科协九大工作报告、九届二次全委会工作报告。2019年6月,中国农技协批准建立连江海带科技小院、建瓯闽北乌龙茶科技小院、闽侯青梗菜科技小院、三明兰花科技小院、平和琯溪蜜柚科技小院等5个科技小院。福建还成立了全国首家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联盟,联盟理事长单位由省农技协、福建农林大学、省农科院共同担任。科技小院建设被列入福建省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

    4.融入两岸农业科技交流。由中国农技协、福建省科协等主办,福建省农技协、福建省农村科普服务中心等承办的“海峡科技专家论坛分会场·海峡两岸农业绿色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论坛”分别于2018年和2019年在永定、连江召开。共有300多位专家、企业家参加,其中台湾专家近百位,两岸专家将征集的120余篇论文汇编成册,进行交流,并签订了6项合作协议。两岸专家以参加论坛活动为契机,在现代农业产业科技的交流合作上共谋发展、共享成果。

    5.开展科技志愿服务。省农技协先后成立“中国农技协科技志愿服务福建省分队”“福建省科技志愿服务农技协分队”,组织广大涉农科技工作者和农技协领办人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深入基层开展近百场科学普及讲座与多种形式的技术指导,受到各地农技协和会员的欢迎。

    6.创新协会管理机制。全省各级农技协将协会工作与农业专业实践有机结合,不断推动协会会员“三农”业务发展提升,推行农技协组织建设市、乡、村“三三”模式,实现农技协组织网络化、管理常态化、服务精准化“三化”发展。市级农技协联合会对当地农业产业分布情况进行深入调查摸底,研究规划,推进基层农技协组织建设,加大乡村“三级协会”组建力度,使全市农技协和会员数量明显提高。

    7.推广基层先进经验。福安市穆云乡虎头村水蜜桃协会会员深入福安西部的3个乡镇17个行政村,初步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市、乡、村三级农技协组织网格化体系,解决了农技协组织服务基层和农民“最后一公里”问题。晋江市农技协积极优化科普惠农服务站专家团队,推进“银会”合作,搭建政策宣传平台,打造样板示范等模式;省农技协理事、顺昌县竹荪协会会长高允旺长期从事农村实用技术普及和竹荪栽培技术推广工作,累计推广竹荪栽培技术20多万亩,助力老区苏区2.5万户农民脱贫致富,于2020年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

    三、当前省级农技协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几乎覆盖了全国各省(区、市)的乡村,涉及生产类型众多,主要包括粮食、瓜果、蔬菜、林果、菌业、畜牧、水产、加工、运输、销售等100多个专业领域。全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提高,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5]。但基层农技协组织规模大小不一,少则只有十几户,多则超过百来户;既有在村、乡范围组织生产,也有实施跨县、市联合开发;发展模式多样,取得成效各异;面临挑战不同,破解措施各异。如何加强新时期基层农技协建设,如何充分发挥科技集成推广作用等问题,仍需要人们更进一步深入探索。

    (一)面临的主要挑战

    福建省农技协与全国农技协处于同步发展态势,在加强基层农技协组织建设方面面临共同的挑战,存在组织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创新机制缺乏、项目带动不足、有效机制未完全缴活、投入不足等诸多制约。这都需要认真研究,予以重点突破,开创基层农技协工作的新局面。

    1.管理服务体系不健全。目前各级农技协组织自上而下的管理服务体系不健全,不少市县农技协领导班子配备不齐,难以发挥基层农技协及其专业联合会的作用。

    2.组织建设有待完善。目前各级农技协存在着组织建设松散、弱化,联络渠道不通畅,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近几年基层农技协数量在不断消减,部分基层农技协因服务能力不足,开展活动少,处于名存实亡状态。由于民政部门对社会团体登记要求较高,造成一些基层农技协积极性不高,因未参加年检而被注销。很多地方都把农技协作为一般性的社团来管理,有的地方甚至把农技协作为行业协会来管理,导致一些农技协成为难以落地的团体。市、县一级农技协原有的很多骨干人员退出农技协后,得不到及时补充。

    3.缺乏政策与经费扶持。各级农技协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政策引导和经费支持,统筹和协同基层开展工作的力度不够。在帮助农民销售产品、签订合作协议、解决资金等各个方面都遇到很大的阻力。大部分基层农技协只是单纯性服务组织,服务对象的范围是乡村、农民,一般不收会费,受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制约,提供服务层次低,市场竞争力弱,驱动创新活力不足。

    4.桥梁、纽带作用弱化。农技协缺少一个为帮助基层农技协与广大会员农民学习、交流、协作而搭建的平台,在政策咨询、市场信息、成果推荐、技术培训、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帮助与服务的力度还不够大,省、市一级农技协与基层农技协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不够紧密,桥梁、纽带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5.科技成果转化成效不突出。基层农技人员流失严重,缺乏农技领头人,缺少系统性专业知识培训,造成农技协队伍“青黄不接”,缺乏有实力、懂技术的科技管理人才。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够高,没有充分应用到农业实际生产中。引导农业专家走入基层,走到田间,为农户个体传播科学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的工作机制还不够扎实、有效,协助解决生产问题、推荐科技成果和指导项目开发工作不到位。

    (二)对策建议

    1.强化发展规划制定。各级农技协组织建设要实施科学规划,强化顶层设计。建议中国科协同农业农村部、民政部等,把农技协作为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同时,降低登记门槛,简化年检等管理程序,大力支持各类农技协组织健康发展。福建省农技协要同市、县农技协开展新一轮摸底与调研,进行数量统计,梳理经营类型,总结各地经验,进行重点推广。与此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分区域、分专业、分类型创立农技协联盟,围绕福建省乡村十大千亿产业集群发展目标,开展产业合作开发,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2.强化组织建设指导。各级科协应将农技协建设列入科协的重要工作,建议专门召开工作会议,明确“农技协是科协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科协接长手臂、延伸链条、服务‘三农的重要形式”。各市、县科协要把农技协当作重点学会来看待,将其作为科协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结合“3+1”工作统一部署、统一要求,各级科协要将乡村农技协作为科技兴农与科普教育的平台予以规范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进行业绩评价,每年评选优秀基层农技协,予以项目经费支持,高质量抓好乡村农技协建设。

    3.强化多元投入支持。农技协是科协系统服务“三农”和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在中央财政下拨各省科普惠农资金时,应明确比例用于乡村农技协发展。要通过设立科技服务、示范基地、科技培訓、青年创业、引导项目的专项经费,通过基层申报、专家评审、现场考察、择优立项,以项目带动促进农技协基层创业,开创新时期基层农技协机制创新与科技兴农创业的新格局。

    4.强化智慧运营水平。进一步打造好全国智慧农技协平台,推动农技协互联互通和信息化建设。建议中国科协支持中国农技协加大培训工作力度,举办多种类型的培训和能力提升活动。除了积极参与中国农技协智慧平台活动之外,福建各市、县农技协要因地制宜开通科普公众号或者创建智慧农技协平台,发布信息,推介产品、开展科普教育。以乡村科技小院为载体,注重建设富有区域特色的科技推广与直播带货平台,率先创立富有福建特色的智慧农技协平台,并充分发挥便捷快速的传播作用。

    5.强化骨干队伍培养。农技协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各类优秀人才的支撑,基层农技协组织者与带头人作用至关重要,建议福建省科协每年评选一批乡村农技协优秀带头人,并选送优秀青年创业者到农业类高校集中进修,通过学业考核,授予相应的学历教育文凭,培育新时代新农人。每年在全国培育打造一批示范农技协,以福建省科协名义表彰一批先进农技协和先进个人,使之成为创业的基地、培训的园地、开发的阵地、人才的驻地。

    参考文献

    [1]唐伟岭,张华芳,夏建军,等.农技协现状作用及其发展[J].决策探索,1997(10):13-16.

    [2]罗淳.依靠创新结硕果搞好服务促发展——石屏县大桥乡农技协发展的剖析与思考[J].云南科技管理,2005(1):73-74.

    [3]邵新贵,袁慎庆.试论农技协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科学与管理,2000,20(2):58-59.

    [4]杨永红.农技协为农民搭建致富桥[J].云南农业,2003(9):30.

    [5]赵雅静,刘朋虎,陈华,等.推动基层农技协优化转型发展对策思考与若干建议——以福建省农技协组织建设与创新发展为例[J].学会,2017(12):3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