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相关研究及评价

    王继帅 樊炳有

    摘要:对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内容与课程资源开发、体育课程结构与课程模式、体育课程实施、体育课程评价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认为:体育课程目标分类已从关注身体素质领域和认知领域拓展到学生的情感领域;体育课程内容选择注重民族性、区域性和文化性;体育课程模式发展趋于多元化;体育课程评价是以学生的发展、学生的社会需要为出发点,在终结性评价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以系统论的观点分析体育课程结构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课程改革;中小学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1-0058-05

    Related researches on and evalu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n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WANG Ji-shuai,FAN Bing-you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Wenzhou University,Wenzhou 325035,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 gave an overview of related researches on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objectives, physical education contents and curriculum resources,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tructures and curriculum modes,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and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evaluation in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 China, and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opinions: the classific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objectives has been expanded from the concerning of physical capacities and perceptions to the concerning of students emotion; the sele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contents focuses more on nationality, region and culture;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modes tends to diversifi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evaluation is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and social needs of students, and emphasizes more on process evaluation on the basis of conclusive evalu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 theory the authors analyzed that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tructure will be the key area for researche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我国对课程研究起步比较晚,尤其是体育课程的研究。改革开放以后,课程研究才真正引起我国教育界特别是教学理论界的重视[1]。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1体育课程目标

    1.1体育课程目标定位

    改革开放初期,“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成为学校体育课程的第一任务,国内学者对此问题的认识上是一致的[2]。随着“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明确提出,对体育课程目标的定位是否“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则众说纷纭。王健[3]认为:“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的目标提法欠妥,目标陈述抽象、笼统,目标内容狭窄,全面育人功能体现不够。谭红认为还应该关注学生的需要、情感、意志、个性、特长、生命、生活,关注学生的人生境界和生存质量及发展前景。王玮[4]认为体育课程目标定位还应着眼于传授科学锻炼身体的知识和学习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此外,也有人以整体观的视野将体育课程目标的基本点定位在“体能、技能、德行”的基础上落实到“身育、心育、群育”的实践中,把身育、心育、群育等融于一身。

    2001年的体育新课程改革,将“健康第一”作为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其意义无容置疑。但体育课程是否应该是“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是否应该是“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却值得商榷[5]。其实,体育课程标准的具体目标内容与其课程性质及其承载的使命之间具有明显的不协调之处[6]。因此,体育课程是实现健康目标的课程之一,不具有唯一性。

    1.2体育课程目标分类

    随着国外有关教育目标分类学和课程理论引入我国,人们对于体育课程目标分类也存在不同的认识,体育课程目标分类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第一,体育课程目标分类侧重于身体素质、认知水平、情感态度方面。王健[3]根据初中体育课程特点、功能和课程目标的分类理论,将体育课程目标分为认知、情意和发展3个领域,各领域的目标内容又呈现各自的层级化结构。季浏[7]对体育课程目标分类扩展到4个领域:身体发展领域、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情感领域。

    第二,体育课程目标分类趋于多元化、层次化、具体化。课程目标分类不再局限于身体素质、认知水平、情感态度,已扩展到品德发展目标和社会性发展目标。张细谦[8]将其分为健康、体质的目标,教育的目标,运动技能的目标,体育文化素养的目标,竞技的目标,休闲娱乐的目标,终身体育的目标,学生个性发展的目标。朱伟强[9]从目标的表达形式、垂直分类、水平分类3个维度对体育课程目标进行归类,并详细阐述了具体的分支目标。

    课程目标分类目的是为了指引教师以不同的教学途径来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此,对课程目标进行分类是有价值的,它使得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活动的实施有据可依,并为教学结果的评价提供了测量的手段,课程目标的表述应具有一定的外显行为特征,具有可测量性和可操作性[10]。

    1.3对体育课程目标研究的简要评价

    体育课程目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目标定位、分类等方面。体育课程目标定位主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提高技能领域转向需要、情感、意志、个性、体育观等情感领域,但体育课程目标定位是否以“学生健康”为根本出发点,值得商榷。体育课程目标分类是以课程目标定位为依据,将体育课程目标具体化、系统化,在关注学生身体素质领域和认知领域的基础上,逐步拓展学生的情感领域的发展空间。在体育课程目标领域中,存在可预期的目标(结果性目标)和不可预期的目标(过程性目标、体验性目标)之分,其学习结果又有可测的目标和不可测目标之别。体育课程目标要如何具有明确、具体、可观测性,各目标领域之间的界线是否清晰、是否相互渗透,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2体育课程内容和课程资源开发

    2.1体育课程内容定位

    体育是一个多起源的学科,其内容源于军事、宗教、生产劳动、游戏、娱乐等,这就造成了体育课程内容相互间缺乏明显的逻辑关系,往往是并列或平行的关系[11]。劳动与体育关系的争论由来已久,劳动是不是体育,如何将劳动变成体育课程内容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一线的体育教师。当通过对劳动外在的表现形式加工后和内在的功能(主体的非功利性目的)特征得以体现时,“劳动”变成了体育。然而,体育课程内容是以何种方式存在呢?贾齐[12]以“教什么”和“用什么教”为中心,阐释了体育课程内容的运动(动作)相对应存在的两种方式:一是体育课程内容的运动(动作)从内部理解为关系性的存在;二是将包含该关系的运动(动作)作为它的“形态”性存在。体育课程内容的显性知识是容易把握的,而其内在的隐性本质性知识很难捕捉。这直接关系到体育课程内容如何定位问题,同时也关系到体育课程内容如何分类与设计问题。

    2.2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及利用价值

    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和利用是当今体育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将竞技体育项目作为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重要资源来加以开发的思想,是学术界和广大体育教师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识。诚然,如果不对竞技运动项目进行任何改造就直接搬到体育课堂中,就难免会造成体育课程内容的竞技化、成人化。但也有人认为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引进应该体现体育运动文化的原汁原味、完整的运动项目[13]。魏孝捷认为,竞技体育项目作为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是符合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现有的场地设施条件、是学生喜欢和需要的,并且具有健身育人的功能。田菁认为,对传统竞技体育课程内容的改造是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重要一环,并且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此外,黄永飞认为各民族或区域的传统竞技运动项目是各地农村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重要资源,对这类资源的开发不仅能丰富体育课程内容,而且能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因而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在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实践中,不仅能提升体育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还能提高体育教师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体育课程开发的“主人”[14]。

    2.3体育课程内容设计

    张勤[15]从课程视角分析了体育课程内容在纵向组织过程中的3个基本设计向度(顺序性、连续性、纵向关联),强调了不同学段体育课程内容区别要以符合课程目标为前提,力求与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并与不同学段学生的体育发展的内在逻辑性相吻合。作为直接经验的体育课程内容不应该是零散的活动或技巧体验,需要设计出一套具有较高精神价值的结构化、体系化的东西。马维平[11]运用直线式和螺旋式相结合的方式对体育课程内容的设计进行分析,将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形成不同的兴趣、需要作为体育课程内容设计的逻辑依据,根据学生不同阶段对相同内容进行改造,使之突出一定阶段培养学生的侧重点,充分体现人本主义精神的回归。在体育课程内容的设计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其平衡性。

    2.4对体育课程内容研究的简要评价

    关于体育课程内容的定位还比较模糊,没有达成共识,原因在于对体育内涵的界定不一。而关于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研究比较多,主要侧重于传统的竞技运动项目、各民族区域传统运动项目。在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意义方面主要从教师的角度阐释,缺少对学生以及体育课程本身意义的探讨。体育课程内容设计是以学生不同发展阶段形成不同的兴趣、需要作为逻辑依据,同时要注意体育课程设计的平衡问题。如何把握好体育课程内容设计的平衡性,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将体育课程内容和各民族、各地区的特色体育资源有机结合也是研究者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3体育课程结构和课程模式

    3.1体育课程结构

    体育课程结构是体育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合乎规律的组织形式。课程发展的历史说明,推动课程发展的外在力量只有通过课程结构及其内部矛盾起作用[16]。

    1)体育课程结构概述。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必修课+两操一活动”这一体育课程结构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需要,体育课程结构改革势在必行。何丽莹提出了“三课并重”的体育课程结构,将实践课与学科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综合课程的作用。在体育课程结构改革呈多元化(即提供各种可能的课程组合)的趋势下,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取不同的组合以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李金梅[17]认为,利用系统整体中各体育项目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提供的信息,构建合理的体育课程结构,发挥和提高体育课程的整体功能。于文谦[18]认为,体育课程结构是构成体育课程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之间配合,将体育课程结构分为课堂体育、校园体育、生态体育和社区体育4个部分。然而,体育课程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要求重新认识和确立各种课程类型在学校体系中的价值、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这将有利于体育课程功能的转变和实现[19]。

    2)对体育课程结构研究的简要评价。

    体育课程结构的研究甚少,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都处于起步阶段。体育课程结构的内部动力要素是什么?如何优化体育课程结构?以系统论的观点分析体育课程结构将是一个新的突破点。体育课程结构的优化可以解释为课程结构的各要素对课程结构的贡献之和,通常来说,课程结构各要素并不是到达它们各自贡献的最大值(或许存在此消彼长的情况),而是各要素有机地融合一个整体,进而发挥整体贡献的最大值。在融合的过程中,把握体育课程各要素各自贡献值的“度”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3.2体育课程模式

    1)体育课程模式类型。

    在体育课程发展历史中曾出现过发展体育课程模式、人本主义体育课程模式、健康体育课程模式、运动体育课程模式,其中发展体育课程模式是当前国内较为广泛认同的一种体育课程模式。诚然,这4种模式之间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有一定关联的。潘绍伟、于可红[20]从宏观层面将体育课程模式分为学科本位体育课程模式、学生本位体育课程模式、社会本位体育课程模式和综合体育课程模式。在国家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李艳翎[21]从体育课程整体发展的角度分析了体育课程模式的走向,阐述了体育课程模式从求同模式逐步地向求异模式转变的原因与方式,为体育课程模式发展的奠定了基础。

    中小学体育课程模式主要有“三年三次选项”模式、“班级一主多选”模式、“大课、小班、选项”模式和“基础+选修”模式等等。这些模式的共同特征是考虑了学生选择课程的权利,增加了课程内容的选择性。课程类型组合成为体育课程模式创建的基本内容,尤其是选修课与必修课的结合。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创建了以“必修+选修”项目的体育校本课程模式[22],实现了由“选修课、活动课”向“必修+选修”校本课程的转变。体育课程模式的创建是以学生为根本,实现课程类型的多维度融合。张正中[23]构建了示范性高中“三修”(高一精选内容普修+高二模块选修+高三项目层面的自由选修)体育课程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有效地整合了学校的体育教学资源,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何元春[24]提出以单元为基础的模块组合的体育课程模式,作为单一教材单元,可以把发展身体的各种基本教材作为必修教学内容,各模块可供学生自由选择。

    2)对体育课程模式研究的简要评价。

    体育课程模式研究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的,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与新课标“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谋而合。研究表明,体育课程模式的发展趋于多元化,课程类型组合成为体育课程模式创建的基本内容,尤其是选修课与必修课的结合。然而,体育课程类型各部分以何种形式、何种比例组合,有待进一步探讨。此外,体育课程模式构建过程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有较高要求,如何挖掘体育教师的专业潜力也值得思索。

    4体育课程实施

    4.1体育课程实施内涵

    体育课程实施是体育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是体育课程价值得以生成和体育课程目标赖以实现的实质性环节。有学者认为,体育课程实施是调和影响体育课程实施诸因素,平衡体育课程理想与实施情境的系列关系,创造体育课程教学新文化的过程。也有学者认为,体育课程实施是把体育课程计划付诸体育教育实践并在实践中对其进行调适的一种体育课程变革过程[25]。总之,体育课程实施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非线性发展的过程,是学校个性生成的过程,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经验生长的过程。

    4.2体育课程实施中体育教师价值

    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关键因素之一。有学者认为体育课程实施走向民主化,意味着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意味着教学方式的变革,意味着课程实施成为师生积极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26]。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的理解和参与是促进体育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因为他们最终决定着体育课程实施的走向。可见,体育课程实施的关键在于体育教师的课程参与。也有学者从体育教师文化程度、素质,课程设计,学校行政资源,课程文本的可行性等角度分析了影响体育教师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的因素,重点阐释了体育教师参与体育课程实施双向共赢性[27]。有研究指出,课程实施与教师专业化程度的定位密切相关,因为任何课程改革的最终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态度和参与水平。然而,在体育课程实施中还要注意调动学校、体育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关注地区、学校、体育教师、学生等的个体差异,以增强体育课程的可行性。体育课程实施单靠课程实施者“照本宣科”地执行课程计划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必须加强课程决策者与实施者的对话,达成对课程方案的一致理解,形成改革的共识,课程实施才能有效地开展。

    4.3对体育课程实施研究的简要评价

    切实有效的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成功的保证,体育课程改革的落脚点最终是体育课程实施。在我国以往的体育课程改革中恰恰忽视了课程实施这个重要环节,而对课程方案和改革结果之间的实施过程的切实考察较少。体育课程实施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非线性发展的过程。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价值和作用。

    5体育课程评价

    5.1体育课程评价内容

    体育课程评价对体育课程的建设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调控作用,直接影响着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从宏观角度来看,陈令伟[28]认为,体育课程评价应当从课程编制的思想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条件等诸多方面来充分考虑。除此之外,还要充分关注对体育课程内容本身的评价、课程实施及条件的评价。从微观角度来看,体育课程评价实际上包括了对教师的评价、学生学习的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和学生自评4个方面的内容。体育结果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体育过程本身[16]。因此,体育课程评价还应从结果和过程两个方面予以确定,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体能与技能提高的幅度,而且要注意学生的体育态度、体育意识、体育行为等。贾齐提出了“以教学设想为中心”的课程评价模式,认为教师是教学设想中与教材研究最核心的部分,将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步骤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

    5.2体育课程评价尺度和指标

    不同的理论认识同样决定了不同的评价尺度。如果是以“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的观点进行评价,评价尺度势必要与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相关的各个指标挂钩;如果按照传授运动技术(技能)的观点进行评价,那么评价尺度则应该与运动技术(技能)的发展程度挂钩。当然,以百分比的方式采取兼顾二者的评价方式具有可操作性,但是所评价的结果本身在理论上却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29]。樊炳有[16]具体地将体育过程评价的角度归纳为5个方面——知识、技能、表象、情意、体质。此外,罗玲红[30]运用Fuzzy(模糊)公式综合评价法将体育课程质量考核评价分为课前准备、课的组织、授课效果、教育功能4大类,并将难以充分量化的带模糊性质的指标加以较为准确的评分,有利于评价指标的明晰化、准确化。体育课程的评价仅仅停留在以某个指标来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层面上不仅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就目前我国体育课程评价方式而言,既难以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难以说明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与教学工作之间的关系。

    5.3对体育课程评价研究的简要评价

    体育课程评价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体育课程评价关系到整个体育课程体系的发展,也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制定体育课程评价的出发点应该是学生的发展,学生的社会需要。在结果评价的基础上,要重视体育过程评价。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如何构建,以及各指标的相互作用如何,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定仁,徐继存. 教学论研究二十年[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1.

    [2] 陈琦,杨文轩,郑俊武,等. 现代体育课程及其发展趋势[J]. 体育科学,1998,18(5):1-4.

    [3] 王健,潘明. 关于构建初中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思考[J]. 体育与科学,2000,21(6):49-50.

    [4] 王玮. 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一体化改革的思考[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S1):393-394.

    [5] 高嵘,张建华,毛振明. 对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问题的反思[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74-77.

    [6] 梁国立,高嵘. 中、美体育课程标准的比较[J]. 课程?教材?教法,2004(6):91-95.

    [7] 季浏. 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44.

    [8] 张细谦. 体育课程实施的策略[J]. 体育学刊,2007,14(4):8-11.

    [9] 朱伟强. 体育课程目标分类框架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102-1103.

    [10] 刘昕. 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改革与重构——兼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1):1530-1533.

    [11] 马维平,晏冬丽. 体育课程内容设计的逻辑探寻[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4):117-119.

    [12] 贾齐,李捷. 作为“关系”的体育课程内容——以“教什么”和“用什么教”为中心[J]. 体育与科学,2004,25(2):71-72.

    [13] 田菁,杜欣,杨银田. 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改造的理论研究[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5):87-89.

    [14] 梅正宗. 论当代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和实践价值[J]. 教学与管理,2008(12):47-48.

    [15] 张勤. 论体育课程内容纵向组织过程中的基本设计向度[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2(4):125-127.

    [16] 樊炳有,李景平. 对体育课程体系结构要素的探讨[J]. 体育学刊,2000,7(1):63-65.

    [17] 李金梅,谢瑾,张军,等. 关于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J]. 体育科学,1998,18(5):9-11.

    [18] 于文谦,苗治文. 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新动向[J]. 体育学刊,2002,9(3):77-78.

    [19] 陆作文. 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5):84-87.

    [20] 潘绍伟,于可红. 学校体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6-90.

    [21] 李艳翎. 社会转型与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6):798-800.

    [22] 董翠香. “必修+选修”的体育校本课程模式[J].体育学刊,2007,14(6):83-85.

    [23] 张正中,李大光,陈雄略,等. 示范性高中体育课程“三修”模式研究[J]. 体育学刊,2006,13(5):94-97.

    [24] 何元春. 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多元化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4(2):237-239.

    [25] 胡庆山,孙岩,王健. 体育课程实施的研究意义及本质[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2):76-78.

    [26] 张细谦. 当代学校体育课程发展趋势[J]. 体育文化导刊,2007(3):74-75.

    [27] 王健,胡庆山. 体育教师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6):68-74.

    [28] 陈令伟,董杰,王璋. 论健康体育课程的评价内容、功能与方法[J]. 体育与科学,2007,28(2):93-94.

    [29] 贾齐,杜晓红,杨学成. 体育课程性质辨析——兼评体质(健康)说的非课程化倾向[J]. 体育与科学,2007,28(3):77-80.

    [30] 罗玲红.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探索——Fuzzy公式综合评分方法的应用[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5):100-102.

    [编辑:邓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