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象征意味谈《后赤壁赋》的情感

    仇丹青

    苏轼的前、后《赤壁赋》分别写于元丰五年的秋、冬两季,是苏轼被贬黄州之后的作品。《前赤壁赋》中以主客对答议论的方式寄寓了作者的人生观及宇宙观,有对物我无尽的思考,有将自我生命融入自然的感慨,而《后赤壁赋》则以写景为主,直接抒写内心情感的文字却少之又少,作者将以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方式,将此篇文章写得神秘迷离,笔者认为,此文中多处文字读来均有其深意,具有一定的象征意味。

    文章开头,便以简明的文字写出了这即兴夜游之境:“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这样的秋风飒爽的夜晚,有志同道合的好友,有清风明月,那唯一遗憾的,自然是没有酒与美味的下酒菜了。于是在这时,妇人凑其趣,取出藏之已久的美酒;好友凑其趣,说今天已经捕了一条大鱼,可以作为下酒小菜。鱼本稀松平常,可这条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明明是赤壁之鱼,却像松江之鲈,这可就不寻常了,这不得不使人想起了稼轩《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这样的句子,曾在洛阳做官的张翰也是在秋风渐起之时,为着故乡的鲈鱼,弃官归家。而这鲈鱼,便就是思乡的代名词了,见赤壁之鱼而想到它如松江之鲈,是否亦是作者见美味佳肴而想到家乡的菜肴?身处黄州数月的苏轼,在这秋风渐凉的时节,对故乡的思念,对妻儿的挂念,恐怕是只得寄托在这鲈鱼之中了。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复识矣。”离上一次来赤壁不过几个月,随着季节的交替,昔日旧景已然换上了新面貌,这是宇宙沧桑之叹,然而又何尝不是对人世巨变的感慨?天地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昔日美好山河,转眼战火纷飞,昔日的美好愿景,转眼物是人非。正如《前赤壁赋》所言:“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因着这对世事变化的敏锐,作者又有了登山之好奇。于是“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这时的苏轼就像是一个在大自然中纵情驰骋的孩子,在赤壁山水中愉悦身心。

    而苏轼登山的这段文字描写中,似乎极其“奇异”。奇异之一,在于在这登山过程中,作者抛下其他客人,自己纵情于山中,时而踏上险要的山岩,时而拨开纷乱的杂草,时而攀上若虬龙般的树枝,时而还可到达悬崖旁鸟兽筑巢之处,这样的奇险之地,却能有这般轻盈之状,完全不像是一个凡人所能做到的;奇异之二,在于作者在兴味盎然之时,划然长啸,竟然使草木都为之一震,山谷都随之鸣和,一时之间,风起水涌,好不震撼,不过划然一啸罢了,何以有如此大的回应?而这竟使得作者“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甚至因此觉得此境凛然不可久留。

    以上两处,若放在现实生活之中,似乎是不可能出现的,然而若以此回想作者在政治之路上的心路历程,似乎一切怪异之处,都可以随之解决。奇异之一,在这险要的山林之中,作者竟有如此矫健身姿,不惧艰险。这便是初入官场的苏子,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不断拼搏向前,不畏艰险,即使一路上充满荆棘,他亦会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直至攀到最高处。奇异之二,一声长啸,却有令人惊惧震恐的回应。心无城府的苏轼性情耿直,眼中所见若有弊病,必然会针砭时弊,于是,一见与自己政见不合之事,他便以诗歌议国事,以言语讥新法。在他看来,这不过是政见的抒发罢了,不想因此遭到政敌们的疯狂围攻,声势浩大,使得人色变震恐。“风起”乃是流言之风起,“水涌”乃是排挤之水涌,罪名纷纷涌来,心无城府的苏轼又怎能斗得过这些蓄意排斥他的人?于是乎,他不得已“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他登上小船,踏上流放的路程,随着这流放的小船被贬黄州,无奈地听任自己的人生被这谗言所左右。

    身处赤壁山水之中,四顾寂寥之时,苏轼突见一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掠予舟而西去。”这一段文字,看似无意,细细品来,却发现其意味无穷。“四顾寂寥”乃是苏轼在遭遇“乌台诗案”后的境遇,在现实世界中,没有一个可以推心置腹的知音,所见的,只一鹤而已,“鹤”这一意象,承载着中国古人闲适孤高的情感,而这鹤,不是一群,只这孤单一只,显然亦象征着不愿与这一个世俗同流合污的苏子,这一景象,与“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颇为契合。鹤是现实之鹤,终究只是寄托,现实之中,亦终究只这一个无法言语的寄托罢了。现实难堪,作者在客去之后沉沉睡去,在這梦中,果然遇见了那“玄裳缟衣”的孤鹤,这孤鹤深夜探访化作“羽衣翩跹”的道士,虽则仍无言语的交流,然而道士这一“顾笑”,仿佛告诉苏轼,你什么都不必说,所有的事我都了然于胸。在这梦境之中,有人不在意他的被贬之身,主动探望他,无论是现实中的孤鹤,还是梦境的道士,都给予了苏子那孤独的心一丝慰藉。

    道士走了,“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在梦境之中暂时得到理解,而醒来后,还是无法随道士化鹤乘风而行,于是苏子只得以超脱旷达的姿态,行走在这人世间。

    [作者通联:江苏仪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