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自绘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素养

    李呈

    【摘 ? ?要】数学的知识比较抽象,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原理主要是思维的可视化、直观化,利于学生掌握和记忆。而组织和培养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又产生了新一层教育价值——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培养思维素养。通常,组织学生自绘思维导图应重视三点:一是避免纯美术思想,二是掌握常用导图类型,三是重视思维过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绘;思维导图;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33-0048-02

    思维导图在我国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时间还不算太长,但它优质的助学、助教作用很快就得到了教师的广泛认可和积极运用。思维导图的效用原理,简单地说,其实就是思维和知识体系的可视化、直观化。基于脑学科的研究理论,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直观认知、记忆效果要远强于纯抽象的理解记忆。特别是对小学数学来说,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直观感性的认知习惯是一对显而易见的矛盾,而思维导图恰恰是解决这对矛盾的“金钥匙”。通常来说,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大多是由教师设计、绘制之后展示给学生。这种运用方式的成效也是相当明显的。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如果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去绘制思维导图,会产生新一层的教育价值。

    一、自绘思维导图的价值

    通常,由教师设计、绘制并展示给学生的思维导图,可起到几个效用:一是帮助学生回顾、整理知识,使学生系统、有条理地把握知识;二是从直观可视的角度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其更快速、有效地理解新知识;三是基于感官记忆原理,使学生更牢固地记忆知识——而学生自绘导图,同样能起到以上几个效用,而且还有以下几点“增值”效益:第一,因为自绘过程是由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归纳、提炼、创新,比起“吃现成饭”来说,可以对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进行有效培养。第二,自绘思维导图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因而,通过这个过程可以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解析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视觉、听觉等感官记忆方式已经证明比纯抽象的记忆效率要高得多。而学生自绘思维导图,图类、形态、颜色等都是由自己思考后决定的,绘制过程加视觉直观,使记忆效果更佳。第四,对小学生来说,绘图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再加上参与度、开放度、自主性高,对调动其学习兴趣具有较明显的作用。

    二、自绘思维导图的策略

    (一)避免纯美术思想

    组织学生自绘思维导图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而趣味性的一个因素,就是具有美术方向的审美和创作感。但这也容易产生一个错误的心理倾向,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往往会把自绘导图任务当成一个美术创作机会。追求把思维导图画得美观一些,确实是无可厚非的。而且,漂亮的导图也能够强化学生的记忆效果。但是,如果过于重视这种意识,忽视了思维导图本质是数学学习任务这个核心,忽视了导学、强记的效用,就犯了形式主义错误。如,在学习“小数的除法”时,让学生用思维导图去归纳“两个数相除,如得不到整数商,会有几种情况”。有的学生就出现了这类问题——因为两种情况(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后面的小项不一样。有限小数的后面没有分项内容,而无限小数后面又再分为“无限不循环”和“无限循环”两个分支。有的学生画出图来感觉不对称,就自作主张把无限小数后面的两个并列分支改为合并为一个小项。这样一看,表面上的图形上下对称了。可是,无限小数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就不对了。此类问题,学生在画树状导图、组织结构导图的时候最常出现。教师一定要特别重视,注重发现学生的这种问题并进行提示,要求学生不能为了美观而改变知识结构或省略、添加小项。另外一个也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小学生对色彩的审美倾向比较追求“热闹”,不太欣赏色彩的单一、简洁美。在画导图时使用颜色比较乱,一个导图七八种颜色经常出现。颜色对于导图的醒目提示作用被弱化,反而使导图显得零乱、无序,教师也应指导学生改变这種习惯。

    (二)掌握导图的类型

    思维导图有多种类型,分别用于表现不同知识信息的不同逻辑关系。比如圆环形的圈层图,用于表达知识核心与外延的层级;气泡形的导图是用来表示一个核心和多个平行外延的辐射关系;树状图常用于表达一个主干下多层级、多分支的复杂知识体系;桥型的思维导图主要是用于对几个并列关系知识点的呈现和简明注解;流程图(组织结构图)类似于树状图,主要用于梳理多层从属关系,但比树状图表述要简明些……

    在组织学生自绘导图的时候,经常遇到学生采用的导图类型与知识的逻辑关系不对应的现象。比如前面提到的“小数除法商的类型”,有的学生采用结构图,这是正确的。但有的学生用了线性的路径图,把所有概念点表达为前后的因果关系,这显然就是错误的。

    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培养(这也是我们组织学生自绘导图的意图之一),二是教师没有专门教过学生思维导图的类型(潜意识中认为学生会“无师自通”)。这就造成大多数小学生只会使用树状图或组织结构图。对此,教师应专门结合具体知识点把几种常用的思维导图类型教给学生。这个工作做好了,学生自绘导图的质量才能有保证。

    (三)重视思维的过程

    有些教师很不喜欢组织学生自绘导图,原因是以小学生的知识把握能力和思维能力,他们绘制的思维导图往往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漏知识点或知识逻辑关系不正确等。因而,教师习惯自己绘制,然后让学生去照着画。其实,我们组织学生自绘导图的目的,结果是一个目标,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素养发展。也就是,在学生自绘的过程中去训练其思维、探究等能力。如果只是照抄教师的导图,省略了自己思维、归纳的过程,这就失去了教育价值。因而,既然要培养学生素养,那么就一定要让学生亲历过程,让他们自己独立(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以解决部分学生能力不足的问题)归纳、提炼、总结、设计、绘制。不要怕学生出错——通过最后教师的评阅、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还能起到深化学习的作用。

    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了“小数”(五年级)的三个单元后,通常教师会马上带领学生回顾。这个时候,就不要直接给学生展示一个小数知识的系统思维导图,而是在课堂上给学生时间,让他们自己从课本上三个单元(意义和性质、加减、乘除)中归纳、提炼,并独立确定图形并进行绘制。由学生自己思考,既能深化其对知识的系统把握,又能训练其思维和交流能力,一举多得的效用是教师直接展示知识系统导图不能达到的。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基于思维可视化的原理,对于提升教学质效和实现深度学习的作用非常明显。而教师组织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又比教师直接提供导图会产生新的教育价值——除了深化学习效果之外,还可以起到调动学习兴趣和培养学习素养的作用。组织学生自绘思维导图,教师可关注三个策略要点:一是指导学生避免纯美术思想,二是教学生掌握常用的思维导图类型,三是重视思维的过程性。

    参考文献:

    [1]袁学新.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思维导图的分析探讨[J].教师,2011(14).

    [2]冉红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用思维导图的探讨分析[J].才智,2017(26).

    (责编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