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担当是社会组织的中心要务

    凌勇坚 陈欢

    [摘 要]从社团的使命定义出发,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叙述了社团的使命担当对社团工作绩效和发展的影响。一家社团只要有一个清晰、恰当的使命,对未来有一个宽广的愿景,又有一支甘愿为之奉献的团队,那前程一定会非常美好。最后提出了促进社团健康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使命 社会组织 能动性 中心要务

    [中图分类号]G63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596(2020)04-0049-05

    综观南太湖区域一系列地方社会组织的兴与衰,发现一个大道至简的规律:一家社会组织有无活力、能否持续发展,除了与行业属性、支撑单位平台、社团规模、一线工作人员的构成和兴趣爱好及相关部门领导的支持和重视程度等诸多因素有关以外,应该说更多的是与社团自身的使命担当有关。只要社会组织坚持高举党的旗帜,有清晰、恰当的使命,对未来有一個宽广的愿景,又有一支忠于党的事业、甘愿为之奉献的团队,那前景一定是非常美好的。

    一、使命的内涵

    什么是使命?使命是指一个机构存在的原因和目的。每一个社会组织都是为了解决一定的社会问题而创立的。换言之,如果没有使命,社会组织就没有方向,很难找到自己的正确定位,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1]。德鲁克曾经有一段名言:“我们应该首先确定使命,非营利组织是为了使命而存在的,它们的存在是为了改变社会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由此看来,使命如同社会组织的源头活水,它的重要性还具体体现在:一是为了解决组织方向的问题,有了这个方向,社会组织就能够更加清晰地来制定目标;二是使命就像一个靶心和方向盘,可以为整个组织指明方向,明确愿景;三是使命可以让社团清楚地界定自己的客户和定位,可以使社团工作人员对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有一个正确的选择标准;四是可以帮助社团制定和采取正确的策略,有助于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1]。也就是说,一个社会组织的兴盛或衰落,除了团队班子成员思想能否自觉地统一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来以外,就是有无使命和有什么样使命的问题,而对于地方小社团而言,使命应该是越小、越具体越好,不仅要力所能及,而且最好是要想到他人容易忽视的或不愿做的,且有自己专长的项目和活动。因为使命不是口号,也不是过程,而是实际行动,要的是结果,讲的是奉献。德鲁克指出:“对使命的最终检验,不是辞藻华丽的使命陈述,而是正确恰当的行动”。

    诚然,一个社会组织的使命,只有经过集体讨论达成共识后才能真正起作用,绝非是理事长或秘书长的个人意愿和行为。使命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这样三个方面,即社会需求、社团自身建设和发展、“我要干”而不是“要我干”。社团使命的落地,外因固然很重要,而在一定的社会大背景下,内因才是变化的依据。因为社会组织的使命最终是要靠人来践行、来落地生根的,只有使命清晰和恰当,并用上那些党性强、讲原则、有使命担当、有奉献精神、有公益热情的人们,才有希望担负起这一公益重任[2]。

    二、实例剖析

    近期,笔者带着这一问题对南太湖区域的若干地方社会组织以电话和走访等方式进行了调研,从中整理出三则较具代表性的实例,用第一手资料来剖析社会组织的使命担当对社团工作绩效和发展的影响。

    实例一:某家社会化性质的市级科技社团在刚成立时的前五六年时间里,由于社团的使命非常清晰和具体,即“激发中青年科技爱好者的创意灵感,助力他们将创想变成现实”。那时的理事长在单位里担任着部门领导,对社团工作又很有激情,重视思想阵地建设,而两位年轻秘书长和副秘书长是他的部下,因而指挥自如,步调一致,致使社团工作卓有成效,开展了许多院会合作、企会合作、会会合作的科技创新讲座和辅导班,获得不少国家、省、市级奖项,激励着一大批年轻人,优化了当地的科创氛围,因此曾一度被业界看成是当地科技社团群中的一匹黑马。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理事长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而那两位老部下亦已从青年步入了中年,工作岗位和家庭情况等发生了变化,致使社团工作遭遇了滑铁卢。

    据悉,赋闲后的理事长经短暂时间的调整心态后,重新又忙碌了起来,利用点滴时间致力于两件事:一是努力承接上级领导挂帅的项目,二是广交四方朋友,“余热”发挥得不亦乐乎。而与此同时,那两位老部下因时间和精力有限而对干这些既不易见成效,又琐碎和枯燥的社团事务性“小事”产生了困倦,于是就再也没有当初时的那股热情和拼命精神。尽管理事长发现手下的这一变化后,也在开动脑筋,力求说服他们振作精神,挤出时间加油干,但由于此时大家已没有了共识、忘记了初心、放弃了使命、放松了政治学习,故收效甚微,最终在找不到合适人选接手此项工作的无奈情况下,近期该社团亦已向有关方面递交了注销申请报告。

    实例二:某家市级行业协会,在经过近两年时间的筹办后,于2016年春正式注册成立。该社团理事会中的30余位理事几乎都是官员或企业家,甚至于连工作班子中的秘书长、副秘书长和干事也是经过精心选拔,并在自己所在单位里担任行政职务的。这些手上有资源、有硕士学位、有进取心的青年在同一家社团工作曾一度被大伙所看好、所期待。但是现在已经快4年时间过去了,实际情况又究竟如何呢?答案却是否定的,完全出乎人们的预料。

    据悉,该社团自成立大会以后就再也没有组织过任何形式的活动和会议,也不再收取会费,仅仅是被动参加由当地民政部门组织的年检和社区经济普查等工作。社团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半睡眠状态,关键就在于淡化了政治,忽视了队伍建设,没有使命担当,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追求,它创建的初衷也无非是支撑单位领导为了赶时尚,应付某种考评和宣传等需要而为之。正因为如此,使得原本就缺乏公益热情的几位社团主要工作人员,如同大海中迷失方向的航船,不知所措,又怎么会有激情去为之付出心血呢?透过表象看实质,也就不难知道会有这样的因果关系。

    实例三:某家市级学术性科技社团在与当地政府机构脱钩以后转到了当地的一所职业学校,由该校校长出任社团理事长。在接手之初的五年内,由于首任理事长的办社团思路是以满足学校参与各类考核加分和获取政府对社团的某些政策红利等为目的,对社团自身工作和建设兴趣不大,功利性明显,缺乏使命担当,不重视团队人员的政治学习和思想进步,且还在用人方面任人唯亲,致使社团活动少之又少,工作毫无生气。换届大会后,新班子转换了思路,强化了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和团队成员的政治思想教育,确立了社团的使命是“助力当地机电类劳工提升职业技能”,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与此同时,新任理事长还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新举措,用人转为任人唯贤,充分调动和发挥党员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随之开展了一系列的企会合作、村会合作、校会合作等职业培训、技能考评、学术交流和外出考察,致使社团面貌焕然一新。再者,社团业绩改观后,反过来又鼓舞了一线工作人员的斗志,增强了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励着他们更好地去工作、去创新,产生了良性循环。

    据悉,该社团在最近几年还积极投入当地政府主导的工作,力求有所作为,例如组织一年一度赴上海参观国际机器人博览会的活动,且每次活动除了有自己社团的工科老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以外,还邀请了一定数量的兄弟社团同仁、工业界和政界的朋友,以及老科技工作者等加盟,媒体闻讯后也参加了跟踪报道,由此在当地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上海国际会展中心组委会在感动之余亦伸出了橄榄枝,主动帮助协办相关手续,免费向社团参访团提供车辆和工作餐,拓展了路子,节省了开支,走出了一片新天地。

    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如上所述的三则实例,虽然还不是最典型的,但也清晰地说明了社团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社团的使命担当非常重要,决定着社团的作为和发展,是社团的中心要务。一家社团若政治指导思想正确,在明确了使命,有了方向以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去选人用人。因为让什么样的人来掌控和操办社团工作,那他的政治素养、性格特点、专业背景、工作风格、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目标追求、心境等都会影响到社团的精神面貌和团队一班人的工作激情[3]。

    实例一阐述了社团理事长的使命担当和执行力对社团工作的重要性,而与时俱进,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时政学习、更新观念、重新定位、以身作则带领大家去投入工作则更为重要。

    实例二阐述了一个不重视政治思想工作、没有使命担当和明确工作目标的团队,又处于没有鞭策的放任状态,必然会滋生出惰性,说明重要岗位上工作人员的能动作用对社团工作的重要性。

    实例三是通过对前后两任理事长的政治思想素养、办社团理念和方式的对比,阐述了社团的政治工作定位、使命担当、用人及党员作用发挥对社团工作的重要性。

    由此可知,一家社团有无使命和有什么样的使命,是否突出政治,能否体现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是社团工作成败的关键。谋事、干事在人,绩效与理事长、秘书长的主观能动性有很大关系,正因为如此,每当一家新社团成立或老社团换届时,这两个岗位上的人选是最备受大众关注的,因为人选不同,对社团未来的状况影响很大。

    社团理事长是社团的掌门人,是定位社团使命担当的关键人物,在社团中起到引路人的作用[3]。目前,在南太湖区域,现任社团理事长存在着两种情况,即“我要干”和“要我干”。但无论是属于哪种情况,只要理事长讲政治,有使命担当,有公益热情,有追求,那他必然会主动出击,开动脑筋去整合各种资源,巧用人,则社团工作一定会彰显出活力。反之,若社团理事长政治观念淡薄,没有使命担当,或者有明显的功利性和本位主义,那他对于公益事业就必然会缺少热情,也绝不会去开拓创新,则社团工作一定死气沉沉。上面所述的三则实例,都折射出了理事长的主观能动作用对社团工作所产生的影响[4]。

    社团秘书长是社团的首席执行官,是社团办文、办事、办会的“操盘手”,是理事长的重要合作伙伴、助手和决策参谋,是落实社团使命担当的重要人物,因此这一岗位上的人选非常重要[3]。正因为如此,许多社团的秘书长人选都是由理事长精心挑选提名,经理事会议商议后确定的。理事长选中并被大伙所认可的社团秘书长,通常是与理事长有共识的关系密切者,且文字功底较好、擅长沟通交际、思想活跃、工作勤快的能干事之人。选对了人,不仅理事长日后工作轻松,而且社团前景美好,彰显魅力[4]。

    四、感想和建议

    根据如上所述及多种渠道反馈出来的林林总总社团实际,都折射出社团的党建工作、使命担当和重要岗位上工作人员对社团工作的重要性。为此,笔者凭借自己从事多年社团工作的感悟,谈点感想和建议。

    一是加强社团党建工作,强化党组织对社团工作的引领,吸收更多党性强、能干事、愿奉献的优秀党员充实到社团理事会中来,优化社团领导班子的结构组成。不断强化对社团党员,尤其是领导班子中党员的学习充电,拓宽学习渠道,将体验式学习、现场教学和专题学习结合起来,多方位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基本路线等,使党员干部从中找到学习的意义,加深对党建知识的认识,找准定位,积极作为,在践行党的宗旨上持续发力,使投身于公益事业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使党组织真正地成为社团工作中的一个战斗堡垒[5]。

    二是理事长和秘书长分别是社团的掌门人和操盘手,是影响社团绩效和发展的关键人物,因而这两人中应该至少有一位是有使命担当,注重自己和团队成员的政治思想进步,善于发挥党员的表率作用,且对社团工作有热情、有思想、肯动脑筋的公益积极分子,或者配备一位得力、能干事、愿奉献的副秘书长,否则社团就不可能有活力。

    三是社团实际工作一再告诉我们,有专长者、事业有成者、高学历者、有位者,甚或是能说会道者,未必就是一位有使命担当、能一心为公、乐于奉献公益事业和勤政的优秀社团工作者,故选人时务必清楚和重视这一问题。而时下不少社团忽视的正是这一点,稍不留意就用上了只说不干,或对社团工作毫无兴趣的高高挂起者。

    四是在基层一线,甚或在民间,讲政治、爱学习、有意从事社团工作、甘愿奉献公益事业、有才干和专长者为数颇多,关键是要有慧眼去发现,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要有激励机制。作为一家社团的理事长,倘若能一切从实际出发,保持开放的头脑去选人用人,应该说是最好的。而遗憾的是,时下“千里马常有,伯乐难求”的情况还比较普遍,有志者常常不能有所为,而无志者却有位不作为[5]。

    五是当一家新社团成立或老社团换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除了要对社团理事会成员进行常规审核外,还应该增加一项考量重要岗位人员是否具备从事社团工作的政治素养和公益热情的附加环节,从源头上把关[2]。对于那些多年绩效不佳、运转不正常、无多少存在价值社团的理事长或秘书长,不能让其连任或继续占位却不作为。倘若社团方面寻找各种借口迟迟推选不出合适的人选,则表明该社团已不具备做好工作、服务公益事业、有使命担当的先决条件,不妨注销之,宁缺毋滥,决不迁就。

    六是社团法人登记部门不妨与社团业务主管部门联手,开办所属社团拟任理事长和秘书长的政治思想和業务培训班,强化他们的理想信念教育,明确使命担当,树立起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大众、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只要上任后,就能迅速把公益活动开展起来,而不是去为自己和小团体谋私利。倘若多次提供培训机会,理事长和秘书长还是因本职工作繁忙而缺席,或找替身代训的话,那就不应该审批通过,而应责成易人后再作审核,尽可能从源头上杜绝有位而不作为的种子生根发芽,只有这样,才能造就一个良好的地方社团生态[5]。

    七是支撑单位应重视社团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对那些政治上要求进步、热爱党的事业、有使命担当、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服务至上、社团工作干得出色、社会反映良好的工作人员,除了多加弘扬以外,还应在年度考评、职称晋升、提干、分配等方面给予倾斜,以营造一个干公益、干好公益的舆论氛围[6]。

    总之,只要全社会都来关心和重视公益事业,关注社团建设,关爱热心干公益的群体,那未来社团的面貌就会有新希望,我们的社会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徐本亮.社会组织管理精要十五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8.

    [2]杨文志.构建现代科技社团的人文环境[J].学会,2007(10):37-39.

    [3]包卫兵.加强学会领导班子建设[J].学会,2011(4):44-47.

    [4]高成运.高起点推进社会组织管理创新[J].学会,2014(3):46-47.

    [5]杨辉.浅论和谐视野下的社团文化建设[J].学会,2011(4):30-32.

    [6]朱文辉.浅析新形势下科协学会工作的机遇和挑战[J].学会,2014(4):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