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化”思政教育推动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发展

    张宪义

    摘要:为推动新时期高校党建科学化,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本文基于民办高校现状调研,建议加强思政教育PDCA工作循环的精致化,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践行当的群众路线,提升党建育人产出效益。

    关键词:“精致化”思政教育;科学管理;人本管理;PDCA工作循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党的建设,必须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为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发展、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指明了宏观方向和工作方法。

    “精致化”教育作为管理理念、教育模式和价值追求,结合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优势,倡导因材施教,注重发挥学生个人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以实现每个受教育者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1]已得到普遍认同和广泛应用。本文基于民办高校思政教育现状调研,建议加强思政教育PDCA工作循环(Plan规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处理的英文首字母缩写)的“精致化”,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高人才产出效益,推动党建科学化发展。

    一、加强工作规划的“精致化”

    民办高校的工作规划,重在全面维稳和品牌打造,强调普遍教育和凸显特色,忽视因材施教和多方参与。调研发现:受制于人员素质、资金、场地和制度政策等原因,思政规划的精致化程度不高。目前仍有30%的院校思政教育师生达不到1:200,48%教师无职称或初级职称,35.91%教师无教师资格证,仅有24.18%教师具有思政相关教育背景,75%院校党建组织未独立设置,40%院校生均经费低于20元/年,85%院校专用场地无法满足思政教育需要,70%院校无职业培训、学历提升和职称晋升等方面的激励政策。民办院校的工作规划更热衷于规模办学下的规模教育和模式创新,没有分门别类的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党政合力不足,未能引入学生、家长期望和职业期望到工作目标规划。

    按照“精致化”要求,工作规划需运用科学原则和人文原则。科学原则要求全面调研、系统论证,面向同地区同类同层次高校开展党建工作调查学习,同时要对本校不同学科门类、生源区域、年级层次、家庭背景、规划方向的学生,分配合理比率收集有效样本,通过信度、效度、区分度合理的调查问卷,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指标和职业素养要求,在合理继承的基础上开拓创新,设定符合SMART原则(Specific明确性、Measurable可衡量性、Attainable可达成性、Relevant相关性、Time-bound时限性的英文首字母缩写)的工作目标,调配资源按照PDCA工作循环进行质量管控和顶层设计。[2]人文原则要求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能力,要做到以人为本、公平公开、制度为先、注重高效、及时调整。最终形成的工作规划,是党建工作者在各种管理权限和社会需求的丛林中穿行,对人文原则与科学原则的最佳结合,对党建工作队伍、人员设施、成本投入、能力培养指标与工作质量的全面规划。

    二、加强工作开展的“精致化”

    民办高校的工作开展,重在事务执行和资源复用,强调执行效率和成本控制,忽视全程衔接和资源扩建。调查发现:思政教育工作者用于行政协调的工作时间达到50%(其中10%协助通知、7.5%组织报名,15%文档数据、10%参与教学、7.5%就业催促),半数时间在充当各职能部门的秘书助理和救火队员;用于思政教育的工作时间仅为35%(其中17.5%监管学生行为、2.5%培养学干,2.5 %奖勤助贷、5%危机处理、7.5%一对一咨询指导),本职工作的开展不够精细,工作对象的覆盖面窄、影响力小;还有15%的工作时间用于家庭事务或被感叹为“不知道去哪儿了”。掌握学生信息的思政工作者被资源复用,背负方方面面施加的考核指标和分解动作,强调执行效率必然要牺牲思政教育的全程衔接和深入细化,工作模块比例和工作方法逐渐固化。

    按照“精致化”要求,工作开展需依据教育学基本方法,巧妙结合固态模块和液态模块。固态模块的行为管理、三观教育、素质养成,是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要做到全局育人,关注发展、鼓励引导、因材施教,摒弃只顾两头、忽视中间,只放卫星、不聚风气的工作倾向,让每一位学生在学校里都能够抬起头来走路;[3]要做到全程育人、前后贯穿,深入到入学前、入学后、毕业后各个阶段;要做到全员育人、环境育人,整合不同年级、校友、教职员工、企事业用人单位等资源到思政教育活动中。液态模块的机会教育,要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及时关注并激起学生兴趣,把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和亲身体验,[4]通过巧妙投放思政教育的催化剂,推动同伴教育、集体成长、职业规划。

    三、加强工作检查的“精致化”

    民办高校的自我检查,重在资料存档与投诉应对,强调查缺补漏和个案公平,忽视文档规范和过程控制。调查发现:70%的民办高校执行半年期的思政检查,缺乏常规检查和常项检查,检查组成员全部由党建职称部门组成、由党建体系适度抽调、由多方组成的院校各占1/3,仅有20%的院校形成了思政检查制度并实地检查。由于党建工作质量与薪酬晋升联系不够紧密,加上内外部管理监督较少,思政教育的自我批评与内部检查缺失,大部分工作检查只为了梳理存档资料和解决个案投诉,对工作方法、竞争创新有兴趣但缺乏行动。

    按照“精致化”要求,检查工作十分重视过程和细节,突出技术性,强调信息手段和科学方法的运用。[5]负责工作检查的党建专家,应包含一定比例的一线党建人员、职能部门和教学部门工作人员,通过系统培训,统一检查要点和评价标准,以文档检查为辅、实地检查为主。通过座谈调研、问卷调查、成长测验等方式,逐步建立实施检查评价指标体系。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整合资源、传播经验,更好地推动计划执行,检查结论不宜过早的引入奖惩考核。

    四、加强评估调整的“精致化”

    民办高校的自评调整,重在短期效果和资源分配,强调立竿见影和把握关键,忽视持续发展和目标调整。调查发现:思政教育工作者年度流失率为5%(评估流失率仅为2%,3%为主动离岗),规划更新率为10%,制度更新率仅为5%。民办高校要求思政教育的成效必须量化并360°评价,以便倾斜资源给短期效果显著的工作内容,[6]逐步将其打造为精品活动,拉动招生宣传及校企合作等各项工作。但教育规律反复证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的教育过程,教育效果很难在短期内得以良好的体现。如果只关注短期成效,忽略了以人为本的周到、及时、精致,就无法达成优质教育的最终目的。[7]即使奖状贴满墙,喜报贴满窗,也无法从整体上提高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按照“精致化”要求,评估要结合学生成长分析,全面评估思政教育的覆盖率、工作质量、满意度和可持续性。建构评估指标体系时应考虑指标的时代性、可接受性、可操作性、独立性、完备性等因素,可采用实地调查评估法、模拟情景评估法、综合积分测评法等多种具体评估办法调整形成新的PDCA工作循环。[8]评估调整不仅是对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评估,也是对工作内容、工作方式、质量标准的全新认识。评估调整的结果务必形成工作制度并宣传督导,以便思政教育在目标明确、程序合理、标准清晰的前提下深入创新、持续提升。

    综上,民办高校的思政教育,只有按照“精致化”的工作要求,摒弃重学习、轻实践,重稳定、轻发展,重全面、轻个体的工作作风,自觉应用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注重过程、细节和结果,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周到细致、精雕细刻,方能推动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彦.以“精致化”要求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 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10,(4).

    [2]黄向军.辅导员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 致化的探究与实践[J].北京教育(德育),2010,(4).

    [3]王铁军.精致化:学校管理的新理念、新策略[J].教育 发展研究,2007,(24).

    [4]刘卉,俞挺,卢宇飞.高校学生骨干精致化培养的探 讨与实践[J].北京教育(德育),2011,(Z1).

    [5]张彦.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致化问题[J].中 国高教研究,2009,(6).

    [6]谢玉进.试论高校德育精致化的空间拓展与资源整 合[J].北京教育(德育),2012,(12).

    [7]任福全,张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致化”思考[J]. 职业时空,2011,(10).

    [8]周琳.中外德育评估体系比较研究[J].法制与社会, 2008,(5).

    [责任编辑:胡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