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约翰·济慈的创作特色

    张欣

    摘要:约翰·济慈,出生于十八世纪末的伦敦,著名的浪漫主义代表人。善于运用描写手法创作诗歌,将多种情感与自然完美结合,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的影子。他的诗篇能带给人们身临其境的感受。曾被誉为“浪漫主义复兴的旗手”。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个英年早逝的俊才。一声留下多篇诗歌,都被后人广泛传颂。

    关键词:唯美主义;约翰·济慈;创作特色

    约翰·济慈,出生于十八世纪末的伦敦,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曾被称为其作品以浪漫主义为主题,身居六巨擘之列。济慈诗歌创作中拥有极高的造诣。提及英国著名的作家或者诗人,诗人“济慈”一定名列其中,他的诗歌写作方向特别,描写手法细腻,以文辞声调之美著称。他带给无数读者新的视角,引导每一个人要善于发现美、拥有一颗美丽善良的心,这就是快乐人生的秘诀。济慈才华横溢,笔触清新。作品选材特点独特,在他的诗歌里无论是绝美的爱情还是催人奋进的激情,都像被赋予了灵魂的呐喊,从心灵上引起共鸣,更从生活中找到影子。是十八世纪这个需要精神支柱时期的特殊食粮。她的笔下有令人感动的场面更有百转千回的诉说。有情人之间不舍别离的细腻,更有亲人间思念的楚楚辛酸,无论你是心地柔软的女性还是铁骨铮铮的汉子,人们的情感无不为之动容。

    西方国家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而在十八世纪末济慈的出现,使得原本就颇有影响力的西方浪漫主义诗歌更上一层楼。他无愧被世人推崇为浪漫唯美主义诗人的代表,济慈虽只有25岁就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他的诗歌却广为流传,他善于描写景物和自然现象,经过他描写的自然景物和事物外面,能给人充分的遐想空间,并融入其中,他用他独特的写作技巧和华丽的词藻,追求完美的精神对后世抒情诗的创作影响极大。对丑的鞭挞和对美的追求构成了他抒情诗的基调。

    济慈的出身在英美文学的所有大家中可以算是最卑微的,这既是上天对他的不公,更是上帝给予他的厚爱。如果不是这些曲折的生活经历,他就写不出那么让人感同身受的作品,如果不是内心无数次的痛苦挣扎,也不会造就那双文章如天成的手。父母的过早离世使得诗人的心思更为细腻,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要比普通人更特别。因为天性的敏感与自卑,让他有能力洞察到世人难以发现和理睬的社会形态,他触角灵敏,能体会到大自然传递给人类的别样韵味,能用自己的灵魂倾听飞禽走兽的心声,能用用精准的文字描绘十八世纪统治阶级压迫下人民的呐喊。他眼里的社会是放大的社会、他存在的世界是通灵是世界。

    济慈为人称颂的作品有很多,下面我将对《灿烂的星》、《夜莺颂》这两部脍炙人口的作品的创作特色分别予以浅析。

    在济慈的十四行诗中具有影响力的有《蝈蝈与蟋蟀》、《当我感到恐惧》、《初读查普曼译的荷马》等,但最值得一提的当属《灿烂的星》这一情诗,这首写个他的初恋也是他老婆“方妮·勃朗”的告白,情诗一直都是浪漫主义诗派当中不可或缺的主题,该作品虽然也是传统的艺术形式,但《灿烂的星》带给我们的是别样的感受,从古至今,人们通常在创作情诗的时候都是温婉羞涩,用极其隐晦的语言引领人们品读作者所创造的情感世界,就算欧洲人的情感要比亚洲人开放,但在当时十九世纪初的大环境当中,济慈的这部作品还是十分有超前特点的。他的情感在文章中表达的热情奔放,情诗的过程跌宕起伏,但又荡气回肠。文中多次出现爱人的酥胸,在保守派看来这种描写过于露骨,但济慈就是这样的大胆,将自己的情感毫无保留的用文字来传达。文章初始作者运用呼语,向宇宙星河中,最渺小的群体星星─—祈求,把星星当做了有生命的使者,诉说着自己的梦想。接着话锋一转,采用了否定的态度抒发情感,这种情感的内涵事实上是对星星作为的一种肯定,无私奉献、不计回报。这恰恰写出了作者自身的理想与抱负,希望有星星般伟大,为世界贡献。最后一小节让自己的爱情与理想形成鲜明的对比,前文中自己的豪情壮志都是为本章表达自己为了爱人甘愿付出一切的铺垫。全文构思精巧,在无形之中升华了自己的情。该作品中除了有对比和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段,还利用了对比手法。文章“五位一体”展现了理性与感性的交错;视觉与感觉的冲击;爱情与理想的选择;最终又有生与死的抉择。这些组成了永恒的话题,就是人间不朽的爱情。

    《夜莺颂》,该诗虽然名为《夜莺颂》但全文中几乎没有真正的描写到夜莺这一动物。作者利用自己对大自然的深刻接触,对动物的切身感触,以一只鸟为全文线索。“夜莺”是传说中一种奇特的鸟,拥有高傲的性格和为了理想而不惜一切代价的勇气与执着。月圆十分的午夜零点,夜莺会为自己选择一个最高最锋利的玫瑰枝,义无反顾的用胸膛直刺其上,以求发出那豪迈、空灵也是最嘹亮、最悲惨的鸣叫。济慈在创作该作之时已经身染肺痨,却又与女友热恋,所以就极致的表现出诗人的激昂情绪和对于自由、生命的强烈渴望。这一作品首先在选材上就独树一帜。它是一种神鸟,济慈选择夜莺来创作这个作品,是想借助这个圣洁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志愿。当时的黑暗统治下人们的心是压抑的,整个世界也是混沌的,在这种情况下,济慈用夜莺的呐喊,渴望唤醒更多仁人志士的觉醒。这是一篇极好的激人奋进的诗篇。文中夜莺具有灵性,带领作者来到了深沉宁静的世界,在这种体验下,诗人渴望着生命的终结,像夜莺一样能够将生命开出一朵美丽的花。此作品笔触细腻柔情,用嫉妒描写着思念。

    本文作者利用对立面描写将全局展现出极端思想。从一个极端跳跃至另一个极端,不给读者留出过多的思考空间,却能给人带来意识上的强烈震撼,由于这种反差所造成的美,是一般诗人所描写不出来,在阅读起来给人以奇特的阅读体验,就如同第一节里面,作者先用现实生活带来的痛苦感受来引出夜莺快乐的情感。这种矛盾修饰法大大加强了诗歌的戏剧效果。诗中济慈向美丽的姑娘求爱,我们可以感觉出来诗人的心是困顿和麻木的,又在那样的浊世。也就是想像中的光明世界,他多么希望当时的社会对生活着的人们来讲,安逸平和。所以,他渴望在这样的世界里隐没,诗人更愿意离开这污浊的社会。想像把握在现实的绳索中。但是现实毕竟是现实,所以,这种现实扩展到了历史和地域中:

    永生的鸟儿呵,你不会死去!

    饥饿的世代无法将你蹂躏;

    今夜,我偶然听到的歌曲。

    利用曾经农夫的喜悦之情,或许即使像夜莺这样的轻微吟唱,也能让他的内心露出忧郁的面容,让她不禁难过悲伤,站在异地的田园里仰望这故乡,听到了这样的吟唱,曾使用古代的帝王和村夫喜悦或许这同样的歌也曾激荡露丝忧郁的心,使她不禁落泪,站在异邦的谷田里想着家乡。心痛、麻木就像喝了毒鸩、吃了鸦片一样。济慈在他的诗中表达了一种思想,即自然的世界是美丽的,艺术、诗歌及理想的王国是奇妙的,但现存的人类社会却有着无法逃避的痛苦。正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中人类社会的丑恶使他如此钟爱自然和艺术领域中的美。

    由刚开始的美好意境引出对人生百味的感叹,在对醇酒的芳香诱人描写中感叹着人生百味,随着对醇酒的芳香诱人的描写却是对人世的生老病死的悲叹。在体会着夜莺的世界之后诗人如同幻想一般,以一种求死的情绪,想听夜莺的歌唱,好似那种轻松欢快地,毫无痛苦的生活才是诗人想要的,不用在忍受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但是,诗人有了担忧,害怕自己死后就听不到这么好的歌声了,诗人通过夜莺来寄托和表现自己的感情,移情和通感是这首诗的主要描写手法,济慈用了移情手法,把自己的内心想像称一只夜莺,以夜莺的眼光和心态来衡量着当时的社会,感受世界抒发出心灵体验。他可以在夜莺的身上寻找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翱翔的感觉,在一个虚幻的世界寻找美无时无刻不体现济慈的唯美主义的思想观。不仅仅是诗人自己因之陶醉读者亦可移情入境好似身处其间。然后诗人又以远近交换的感觉来让人们对其描写的意象更加明了,使得让人感觉清新想融入之感,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魅力。

    《夜莺颂》体现了济慈创作中对自然恰到好处的应用,语言精准的拿捏又能最大限度的引起共鸣,将神话与现实完美结合,针砭时弊,批判现实的同时展现了自己的壮志宏图。

    正如济慈在生前为自己留下的墓志铭,“在此长眠者,他的名字曾在世间昙花一现”。济慈仅仅25年短暂的人生却开出了最绚烂的花,就像昙花一样,虽然只有一夜的生命,但求开出生命中最美的花,就算不能永世长存,也为这个世界贡献了自己独特的不容忽视的力量。此时用泰戈尔的诗句“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他用自己的诗歌为英美文学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页,用自己的风格为十八世纪开出了流芳百世的花。在文学界,他的份量不会因其生命的短暂而有失光华,倒是世人为其过早的离开长长叹息。我们能在济慈的诗歌中读懂并感受到一种潜在的、隐性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潜伏在诗人的诗歌审美表达之中,通过诗质话语时隐时现,成为诗语中多变的踪迹。

    中国诗人和学者余光中说:“一百多年来,济慈的声誉与日俱增,如今其高度远在浪漫派诸人之上。”细细品来济慈的创作又不是完全脱离意识形态,他的人生经验局限着其作品不可能与意识形态彻底决裂,其成为人们眼中审美特征的重点,来源于他既不脱离人们现有的意识形态,又融入简单的话语,深厚细腻的情感,利用景物将现有社会状态与其所表述的淋漓尽致的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不能说济慈是没有缺陷的,但是他的诗歌所带给我们的震撼,一种从美到享受的升华,在未来的漫漫长路中,济慈的诗歌仍将成为众多学者百读不厌的研究对象。

    参考文献:

    [1]Evans B I;et al; Marlborough; Queen Elizabeth, Wren Great Lives:Keats,2009.

    [2]Hudson William Henry Studies in Interpretation: Keats-Clough Matthew Arnold,2010.

    [3]刘治良.花神的国度想象的世界——济慈早期诗歌 浅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4]王佐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发展——济慈篇[J]. 外国文学研究,1982.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