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温阳法探讨高脂血症

    许文静 杨丽华

    【摘要】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危险因素,调节脂质水平对降低心血管病患病率,提高生活质量有不可忽略的意义。现代研究发现,中医中药在改善脂质水平方面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对于高脂血症的防治有着广大前景,但目前中医对于高脂血症尚没有统一的辨证分型和理法方药,笔者试从温阳法的角度探讨分析高脂血症的中医治疗。

    【关键词】温阳;高脂血症;膏脂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1..01

    高脂血症是指由于体内脂质代谢或运转异常,血液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病理变化的病症[1]。现代研究证实,高脂血症是引发ASCVD的独立危险因素[2],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及时发现血脂异常并予以干预,对防治ASCVD有重要意义。中医对于高脂血症并没有明确的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将其归属于“眩晕”、“痰饮”、“肥胖”等范畴。笔者试从中医温阳法的角度分析此病症。

    1 理论基础

    清朝的张志聪在《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中指出,中焦蒸腾气化津液,其精微在外充斥营养肌肤使形体饱满,雍滞在脉中则成膏脂堆积其间。可见膏脂通过中焦气化作用由水谷化生而来,随津液、精微输布全身,如果气化转运不及,水谷津液积聚,膏脂壅塞不行,则沉积为病。

    人体食入的水谷,通过脾的运化功能转换为精微物质,灌溉四旁,为气血的生化、机体的运转提供基础,水谷精微之外的多余水液则被运送至肺、肾,通过气化功能排出体外,防止水湿停聚成浊、成饮、成痰。饮食不节制,肥甘厚腻之类食入过多,或起居无常,辛苦劳力过度,皆耗伤脾气,脾运化功能减弱,肢体失于濡润,则会疲倦,食少。脾气虚日久可发展为脾阳虚,或者肾阳不足,火不生土,致脾阳虚衰,无力运化水液,水湿之邪流溢肌肤,肢体困重,甚至浮肿;脾气主升,升清功能失常,清阳之气不能上升,致头晕目眩。

    肾藏精,肾的蒸腾气化关乎着五脏六腑的津液代谢,脾布散精气亦依赖于此。肾中之阳是机体各脏腑阳气的基础,人到中年阳气虚损,元阳衰减,蒸腾气化功能减弱,水湿内停。同时,肾中阳气衰微,脾脏得不到充足的阳气温养,水湿停聚,出现疲倦乏力,目眩神昏。

    元阳温养濡润脏腑组织器官,需要后天脾精的滋养;脾运化水湿,输布精微则有赖于元阳的温煦。脾与肾互为辅助,彼此影响。脾肾阳气亏虚,水湿不行,痰浊之邪渐生,膏脂停聚血脉成疾,目眩神昏,倦怠乏力,甚至肢肿。

    2 临床应用

    黃玉来等[3]应用温阳化痰中药汤剂(制首乌、仙灵脾、益智仁等)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对TC、TG的降低及HDL-C的升高作用显著,总有效率达93.3%。韩景波等[4]以“茯苓、桂枝、泽泻、肉苁蓉等”为主组成加味苓桂术甘汤合并西药治疗80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血脂水平显著改善;张丹芳等[5]通过使用由“枳实、姜半夏、肉桂等”组成的温肾化痰方联合西药治疗脾肾阳虚高脂血症患者,发现治疗后患者的TG、TC、LDL-C水平均有大幅降低,缓解了患者的症状。杜大林等[6]研究得出,通过温针灸法选取“脾俞、肾俞、关元等”配合右归丸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高脂血症患者,其调节血脂能力与西药疗效相当,更能有效改善眩晕、乏力、畏寒肢冷等症状。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从整体出发,审症求因,辨证论治,标本兼顾,但是目前中医对此病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认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案例尚不足够,需要中医人共同进一步探索挖掘,以便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广、更多的思路与方法,也让广大患者对本病的中医治疗有进一步认识,为中医继承与发展开拓空间。

    参考文献

    [1] 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诸骏仁,高润霖,赵水平,陆国平,赵 冬,李建军.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J].中国循环杂志,2016,31(10):937-953.

    [3] 黄玉来,吴敏泽.温阳化痰、活血降浊方治疗9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疗效分析[J].现代中医药,2012,32(03):23-24.

    [4] 韩景波,张以昆.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痰浊中阻型老年高脂血症80例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22):108-109.

    [5] 张丹芳,陈瑞发,余白桦.温肾化痰方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脾肾阳虚高脂血症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7,31(12):23-26.

    [6] 杜大林,王 韵,杜怀斌.温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脾肾阳虚型高脂血症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22):6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