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目标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思辩”教学模式探究

    李健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国家对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本质要求,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这里的“德”主要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就是要求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能有效引领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理应在新时代课改中有效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近两年来,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城南中英文学校独辟蹊径,对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取舍,大胆创新教法与学法,建立了“思辩”教学模式。即: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坚持“生活德育论”;在预构环节,关注学情调查;在课堂导构环节,通过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敢疑善辩的思维习惯;在自构环节,整合家长资源,通过家校合作,在践行中落实教学目的。这样,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明辨是非、敢疑善辩,最终树立起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该教学模式始终体现着学校“和而不同”的教学思想。下面,以小学一年级“玩得真开心”一课为例,对道德与法治学科“思辩”教学模式进行探究。

    一、教学目标指向“立人”

    从“双基要求”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这是国家课程改革逐步深化的目标追求。道德与法治学科在新一轮的课改中要达成的目标就是“培养传承红色基因的人”。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达成点,目标明确是教学获得成功的基础。“玩得真开心”是“家中的安全与健康”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教学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课余生活的基本安全知识,指导学生有创意地玩。本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是“文明、法治、友善、和谐”,即:在公共场合玩耍时,尽量不影响别人,这是“文明”的范畴;通过学习,懂得人人都遵守游戏规则才能玩得开心,这是“法治”的范畴;懂得并乐于与伙伴们分享,这是“友善、和谐”的范畴。在确定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目标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融入教学之中,使本学科的教育价值得以实现,这是学校道德与法治“思辩”教学模式的创新点。

    二、教学前提指向“学情”

    凡事预则立。“思辩”教学在预构环节要对学情进行充分调查,如对学生在想什么希望在哪些方面得到教师的帮助等问题进行调查。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

    学生课余时间往往“机不离手”是教师的共识,在时间上难以把控是家长经常反映的比较揪心的事情。考虑到教材中也设计了有关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对眼睛有害的教学内容,故将“玩得真开心”一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引导学生认识到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对身心健康的危害。教学中,教师可使用“电子产品的危害”微视频,引入眼科专家的权威解说,让学生信服。

    为了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教师借助《小学生课余玩什么》调查问卷,从“学生课余最常做什么”“最喜欢做什么”“最常跟谁玩”“最想跟谁玩”“公共意识怎样”“父母最喜欢和最不喜欢孩子课余做什么”“父母能跟孩子一起动手将废物变玩具吗”等几个方面对学生和家长分别进行了调查。其中,在“学生课余最常做什么”这一项上,选择看电视的家长和学生均占到了70%。但是,统计数据揭示了一个意料之外的结果:学生最喜欢做的事,并不是教师、家长认为的跟电子产品“打交道”,而是跟小伙伴一起玩。而且学生认为,无论什么活动,只要能跟好朋友在一起玩,就很开心。可见,小学生的内心世界很孤独,这是致使他们被电子产品深深吸引的重要原因。

    只有走进学生内心,营造和谐的道德与法治课堂,让学生觉得教师既可敬又可亲,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教师要在心理上、言行上让自己变成学生的同龄人,以真诚的眼神、亲切的语气、商量的用语与学生平等交流、共同探讨。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和尊重时,就会主动向教师敞开心扉,这样教师才能进行有效的引导。例如“玩得真开心”一课,教师一开始可以谈话的形式引入主题“玩”:同学们,请问你们每天放学后和节假日除了完成学习任务外,最喜欢做什么?学生回答完后,教师板书课题“玩”,然后继续深入引導:“告诉你们,老师也跟你们一样,课余最喜欢玩哦!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得知,尽情地玩是对紧张学习生活的一种调节。因此,我们一有时间、一有机会就好好地玩、开心地玩,好不好?”

    教师通过对学情的了解,知道了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这是“思辩”教学成功的前提。

    三、教学理念指向“生活”

    道德教育如果能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真实的内在体验进行“对话”,就会达到显著的教育效果。“玩得真开心”一课要解决学生在生活中如何玩的常见问题,就要站在学生的立场选择教材内容,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开发出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有关的德育元素,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和践行。因此,教师可将本课教学设计成“唤醒生活—分享生活—剖析生活—探究生活—反思生活—创意生活”六个逐层推进的环节。

    针对城市学生家长很重视学生各方面才艺的培养,但学生比较抗拒的实际情况,教师在课堂导构环节应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课余时间可以玩什么以及怎么玩才能既开心又有趣。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归纳出游戏类、电子类、艺体类、补习类这四种常见的课余活动形式。接着,教师根据学生对学琴、学打球、补习等不算“玩”的事情的异议,设计一个采访环节,如让喜欢运动的学生描述课余时跟实力相当的对手一起打乒乓球、打羽毛球等的画面,使其他学生认识到打球既好玩又能增进友谊。教师趁机指出,加强自身的修养是现代人必备的一种能力,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既能强身健体,又能让人的性格变得积极乐观,还能交到志同道合的好伙伴。教师还可以播放有关两位钢琴家兴奋地合奏、歌手与跨界帮唱者合作默契的场景的视频,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最后,教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引导学生认识到:带着轻松甚至是“玩”的心态去学才艺,就会感到越学越好玩。教师直面学生内心的困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甚至辩论,有助于学生解决困惑,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教师若能将祖辈父辈们小时候玩的一些简单游戏制成微课——“穿越回去玩”,让学生了解到长辈们简单而又有创意的玩法,就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玩的兴趣。这种让教学回归生活的理念,是使道德与法治“思辩”教学有温度的保证。

    四、教学着力点指向“思辩”

    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设计教学重点,是提高育人效果的前提。“玩得真开心”这一课题中的价值揭示和呈现,决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懂得如何与同伴一起玩才能开心的道理。为突出“一起玩”,教师可将本课设定为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课,重点关注“应该怎么玩”和“这样玩更好”的规则教育,突出情感和能力教育两个教学环节。首先,指引学生看懂调查统计表;然后,让学生就“为什么你们课余最喜欢与小伙伴玩,但最常做的却是看电视”“为什么父母最喜欢我们课余看课外书”两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最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引导学生结合父母等家庭成员在这方面存在的分歧谈自己的想法,大家一起思考解决的办法。

    问题教学法实施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道德与法治学科要达成的重要学科素养。如何让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辩证思考?在“应该怎么玩”这一环节,教师可先让学生看图进行分组讨论:看电视对我们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教师归纳出学生的共识:电视看多了不但伤害眼睛,还会让人养成不爱动脑的习惯,使人变笨。然后,趁机让学生对手机使用的利弊进行辩论。最后,借助微课“电子产品的危害”,引入专家权威的分析,让学生更信服。

    综上,只要教师敢于放手,注意时间的把控和学生思路的引导,就会使低年级的“思辩”课堂取得实效,这是道德与法治“思辩”教学的着力点。

    五、教学落脚点指向“养成”

    道德教学实际上是学生自己进行的道德学习,只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许多教师认为对学生进行公共意识教育是一个难点,若采取直接明确地提要求的纪律式教育方式,极易使学生产生抗拒心理。但规矩意识又是低年级学生必须形成的。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在进入“应该怎么玩”这一教学环节时,教师可向学生提问:现在是上课时间,怎么玩既让我们开心,又不影响隔壁班专心听讲的同学?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小组讨论,大家提出了许多玩的规矩,每组还选出了一名监督员进行自评互评。监督员角色的设置及自评互评机制的提出,提升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而依靠集体智慧制定的评价机制又提高了学生遵守规则的自觉性。这样的规则教育,提升了学生的责任意识。最后,教师板书要求:文明地玩。

    养成教育的高度达成是道德与法治“思辩”教学的永恒追求,而家长资源更是现代养成教育发展的有力推手。

    在“这样玩更好”的教学环节,有位教师制作的“巧手爸妈”视频让学生们感到无比激动。学生们在上台介绍父母指导自己制作玩具的心得时,更是极大地激发了自豪感与成就感。

    还有一位教师在完成本课教学后,带领家委会进行教学延伸,开展了“周末故事妈妈”和“亲子找秋天”兩项亲子活动。亲子活动不但满足了学生希望家长多陪伴自己的需求,而且增进了低年级学生间的友谊。如今,亲子活动已成为该班的特色活动,使班集体变得更加和谐团结。

    学校道德与法治“思辩”教学模式的实施,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使教师走出了“说教”的困境。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模式有效落实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值得继续探索并加以推广。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