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拉水牛冻精改良试验报告

    李英

    摘要:通过采取去势本地公牛,掌握母牛发情规律,冻精保存方法,实施多次重输精和犊牛早期培育补饲,改良后的摩拉水牛各阶段体重都比本地牛均有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冻精改良;受胎率;日增重

    中图分类号:S82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4-0060-01

    本地水牛具有耐粗放饲养,抗病力强,性情温顺等优点,但体型较小,产肉产乳性能低,生长速度缓慢,且生产用途单一,以役用为主,农户养殖效益低。摩拉水牛原产于印度,是世界上著名的乳用型水牛品种。具有产乳产肉性能高,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等特点。2010年8月,勐罕镇畜牧兽区站从大理、昆明市引进部分摩拉水牛冻精,开展水牛人工配种试验,通过采取去势本地公牛,观察、掌握母牛发情规律、冻精保存方法,实施多次重复输精和犊牛早期培育补饲,冻精改良配种受胎率达到35.14%,其摩杂一代公、母牛周岁体重分别较本地同龄水牛提高45.30%和49.89%,各阶段体尺体重都比本地牛有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非常明显,深受农户欢迎和喜爱,值得推广应用。 至2012年10月,已经取得初步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1技术规程

    选择勐罕镇作为水牛冻精改良配种试验网点,由市畜牧兽医站统一供应液氮冻精和器械,统一技术培训和操作指导,勐罕镇具体负责母牛发情鉴定、冻精活力抽查、输精配种、犊牛培育、资料收集等操作实施。

    2试验情况

    2.1受胎率

    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勐罕镇开展水牛冻精配种19头,受胎12头,产摩杂一代活犊牛10头,受胎率63.3%。犊牛6月龄断奶成活10头,成活率100%,首次获得了水牛冻精改良配种的初步成功。

    2.2生长发育

    (1)体重:摩杂一代公、母牛平均初生重分别为34.08和34.70 kg,比本地牛的23.94和26.71 kg分别提高42.36%和29.91%。6月龄公母牛体重为163.6和166.07 kg,较本地公母牛体重的120.42和133.49 kg分别提高35.86%和24.41%。12月龄公母牛体重分别为254.18和237.97 kg,比本地公母牛的174.93和158.76 kg分别提高45.30%和49.89%。经显著性分析,摩杂一代公、母牛与本地公、母牛之间,初生、6月龄和12月龄体重差异都为极显著(P<0.01)。

    (2)日增重:摩杂一代公、母牛6月龄头均日增重分别为0.66 kg和0.73 kg,较本地牛的0.53和0.59 kg分别提高24.53%和23.73%。12月龄公、母牛头均日增重分别为0.61和0.56 kg,比本地公、母牛的0.41和0.36 kg分别提高48.78%和55.56%,不同时期摩杂一代公母牛与本地公母牛两组间日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

    3试验结果

    (1)利用摩拉水牛冻精与本地水牛杂交改良后,其杂交后代在保持母本原有优良特性基础上,生长发育速度极显著地高于本地同龄牛,摩杂一代公、母牛周岁平均体重为254.18和237.97 kg,分别较本地同龄公母牛提高了79.25和79.30 kg,按市场价估算,每头摩杂一代公、母牛周岁平均售价约为2 000元,较本地同龄水牛售价高1 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可观,深受农户欢迎,试验表明,利用摩拉水牛冻精改良本地水牛,具有非常显著的改良效果。

    (2)试验表明,勐罕镇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为水牛发情配种高峰期,占全年发情配种母牛数的87.41%,4~9月为发情配种淡季。而冻精保存中,由于本地常年气温高、蒸发量大,每年平均需要添加液氮10次,远高于大理等地年添加4~6次的标准,因此,为减少液氮消耗和资金的支出,可以根据母牛发情的季节性合理调整冻精和液氮供应。同时,根据母牛发情观察,水牛发情表现不如黄牛明显,难于把握适时输精时机,应在母牛出现发情表现12 h内第一次输精。第一次输精后,间隔8~12 h重复一次,每个情期必须重复输精2~3次,才能提高母牛受胎率。

    (3)水牛冻精改良试验在勐罕镇乃至全州尚属首次,受胎率为35.14%,低于大理市2000年水牛冻精配种受胎率55.33%的平均水平。还需进一步加强水牛冻改技术的研究,尤其母牛发情鉴定技术、适时输精时机把握等。

    (4)此次水牛冻精改良试验,由于资金原因,开展犊 牛补饲期较短,是否对杂交犊牛早期生长发育带来显明的影响,还有待下步加大犊牛早期培育补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