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式语文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武天斌

    语文核心素养包含了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学习方法和习惯,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教师通过任务驱动教学会使学生参与学习过程,通过体验的方式来理解语言知识,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探究中活跃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落实核心素养。教师要关注任务的设计和安排,用任务来引导学生,用任务来驱动学生,鼓励学生在思考中获得语言知识,了解语言应用,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布置基础知识任务,帮助学生积累

    教师要通过语言知识的学习来引导学生重视积累,关注语文基础知识,这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和保证。为此,教师要给学生布置语言基础知识任务,如给加点的字注音,找出所给词组中的错别字,写出所给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进行词语解释等等基础性知识的练习题。这些基础性的练习任务,形式简单,但却是不可忽视的一种任务,它就像是盖房子的地基一样,是学生语言学习的基础和根本。例如在学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找出文章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现象,并且理解这些字词的用法。这些都是文章中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知识,教师要通过任务的形式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促进学生融入到文章中,主动思考和分析,实现学生在探究中对知识的掌握,积累丰富的语言基础,为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布置阅读理解任务,引导学习方法

    在语文学习中有“得阅读者得天下”的说法。因为,阅读中包含了大量的语言信息,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种考查。学生如何能够阅读理解到位,不仅要有一定的语言功底,更需要有一定的阅读技能,这是学生语言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为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恰当的阅读任务,并通过学生的读来指导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可以掌握语言学习的技巧。例如读的技巧就有很多,包括了精读、细读、泛读、略读、跳读等,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促进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

    例如在学习茅盾的《白杨礼赞》时,为了使学生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快速阅读任务。通过学生的快速阅读学生会认识到,文章主要介绍了对白杨树的致敬和赞美。为了使学生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跳读,找出哪些关键句描写了作者对白杨的赞美。学生通过阅读文章会发现,文章中从白杨树的景美、形美、神美等方面来赞美白杨的。为了促进学生对细节信息进行分析,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细读,探究作者为什么要写白杨树生长在西北高原?学生通过对这个细节信息的阅读,会发现这样的写作目的有两个,首先是烘托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其次是暗写白杨树生活的环境恶劣,这里条件艰苦,为后文表达主题思想奠定基础。学生通过对文章中的语句进行细细品味,就会更好地理解这些语句,形成自己的认识。

    而为了探究写作手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查读,如文章中为什么要用几个排比、反问句写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在探究任务时,学生就会对阅读文章中的几个排比句和反问句进行查读和分析,对它们在写作中的作用进行探究和思考,通过学生对任务的深入分析和思考,学生会认识到四个排比句,层层深入,气势恢弘,表达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教师给学生布置不同的阅读任务,会促进学生积极地阅读,在思考中完成任务,进而提高阅读能力。

    三、布置推理想象任务,培养思维能力

    在语文学习中为了激發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推理想象任务,使学生的思维可以蔓延,拓展,任意驰骋。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续写、仿写、扩写等不同形式的任务,鼓励学生在练习中进行思维活跃,张开思维的翅膀。例如在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后,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仿写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主动想象,回忆自己的母亲,挑出一两件母亲给自己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事件去写作。在任务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会像是脱缰的野马一样飞驰,在想象中学生的分析会根据事件的发展进行合理性的构思,进而想象出令人感觉意料之外,但又情理之中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

    四、布置探究内涵任务,提高人文素养

    中国语言知识博大精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字词的探究只是表面上的,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文章的内涵和本质进行探究,在思考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要通过探究文章内涵或思想情感的任务来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促进学生在思考中了解文章的写作目的和写作情感,进而在分析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在学习《纪念白求恩》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探究任务:文章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是什么?任务的驱动促进学生主动阅读文章,在分析和探究中认识到,文章字里行间都想要表达的是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号召人们学习白求恩精神,做白求恩式的人。学生理解了这样的思想也就理解了文章的情感,实现了对文章学习的人文素养要求。

    总之,任务是驱动学生主动探究语言知识的“导火索”,它会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融入到课堂探究中,通过思考和分析成为课堂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任务驱动的课堂使学生积极参与,为课堂增加了生命力,有利于学生在对任务的探究中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通联:甘肃民乐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