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区域化表达

    殷建华 韦洪涛

    

    

    

    摘要:对S市小学阶段的教师和家长进行抽样调查和访谈发现,教师、家长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认同、理解及需求既有共识也有差异,对知识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等素养尤为关切。基于调查结果构建了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角模型,并对该模型的指标内涵进行了区域化表达。

    关键词:小学生;核心素养;三角模型;区域

    教育界对核心素养的研究進入了新的阶段。从“培养什么人”的角度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主要涉及顶层的教育目的,相对宏观,亟待不同区域结合本地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提出“各学段学生在不同核心素养指标上的表现特点和水平,确定核心素养在不同学段的关键内涵”[1]。为此,研究尝试在深入分析小学阶段教师、家长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认同、理解及需求情况的基础上,建构具有时代特点、区域特色的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模型,为推进核心素养落地生根提供依据和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课题组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开发了《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调查问卷(教师卷)》《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问卷(家长卷)》及《小学学科教学承载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点排序表》,并提前向调查对象发放《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相关资料,使其能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再接受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

    对S市22所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部分教师和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包括660名教师(收回问卷593份,回收率89.8%),2640名家长(收回问卷2397份,回收率90.8%)。随机抽取了10名家长作为访谈对象;随机抽取了30名教师作为核心素养要点排序对象;选择了10所小学的校长或教导主任、10名小学学科教研员作为专家进行了访谈。

    二、调查与访谈结果分析

    1.教师和家长有共识也有差异

    从“一个核心”(即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来看,教师和家长的认同度均超过90%,高度一致。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党的教育方针深入人心。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教育必须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构建任何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或模型的中心都必须是“全面发展”。

    从“三个方面”(文化基础、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来看,教师、家长对“文化基础”的认同度相对略低,教师对“社会参与”的认同度更高,而家长对“自主发展”的认同度更高。访谈专家表示,文化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部分教师、家长对“文化是什么”的理解还不深,文化和知识密不可分,但“知识”这个概念更容易被大众认同。事实上,广大教师、家长尤为关心支撑学生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的学科知识教学水平和质量。

    从六大素养来看,教师、家长对“学会学习”“健康生活”“实践创新”三个指标的认同基本一致;与教师相比,家长最认同的指标为“健康生活”。这和小学生在“健康生活”这一素养方面的表现优于中学生的情况基本一致[2],和小学生学校、家庭、社区三点一线的日常生活轨迹相吻合,也符合访谈中教师、家长反复强调的“上课专心听讲、认真笔记”“只有身体好才能学习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所思”“小孩子要有童趣、有灵性”等要求。

    从十八个要点来看,教师、家长对“人文情怀”“审美情趣”“批判质疑”“勤于反思”“信息意识”“健全人格”“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劳动意识”“问题解决”等十个要点的认同度基本一致,并且在“健全人格”一项表现了高度认同;但家长对“国际理解”的认同度远低于教师(见图2),在与专家、教师和家长的访谈中也得到了印证。有专家认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必须有中国根基,要从小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家乡的情怀。”有家长指出:“孩子还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定型,首先要让孩子学会做一个合格的中国人。”也有教师和家长反映,现在的孩子情感比较脆弱,抗挫折能力不强,平时不敢多批评;很多孩子自控能力较差,比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公共场合不文明、一有空就想玩手机、打游戏,等等。

    2.不同学科承载的核心素养要点存在差异

    课题组请10名小学教研员和30名小学不同学科的教师分别对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艺术(美术、音乐)六大学科需要承载的核心素养要点进行排序,从核心素养的十八个要点中遴选出本学科要重点承载的六个要点(见表1)。调查发现,六大学科都承载了“问题解决”这一要点,有三个学科承载了“批判质疑”要点,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传统意义上的主要学科都把“乐学善学”排在首位,科学、品德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艺术(美术、音乐)都把本学科所要培养的最关键能力排在首位。十八个要点中未被选中的要点分别是“勤于反思”“自我管理”“劳动意识”,这几个要点普遍具有跨学科性,难以通过短时间内单一学科的培养见到成效。这一结果与国内其他学者的研究基本一致[3]。

    3.教师、家长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求比较务实和集中

    对调查问卷中开放性问题的回答以及访谈结果进行词频统计分析发现,教师、家长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求的表述集中指向了知识学习类素养、个人生活类素养、社会责任类素养(见表2)。其中,知识学习类素养的词频数最高,说明教师和家长认为知识学习仍然是首要选择,与上述认同度及学科承载要点的调查结果一致,也符合当下教师与家长对于“培养什么人”的务实需求。针对这一结果,有专家指出,知识学习不能简单理解为教给学生知识,它包括知识领会、知识巩固与知识应用三个环节,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完全一致。个人生活类素养和社会责任类素养的词频数集中反映了教师、家长对当前学生一些典型问题的关切,如体质下降、焦虑紧张、意志薄弱、现实感弱、个性化生活要求高、集体荣誉感不强等。

    三、区域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模型建构

    1.建构依据:来自调查分析的深刻启示

    从调查结果的分析中可得到以下启示。一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主要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必须有鲜明的价值取向,能够反映“学生终身学习所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4]。二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标的建构应区分教育阶段,体现个体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考虑到小学教育的功能与作用,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标在数量上应少而精,在表述上要通俗易懂。三是智力是个体各种活动的重要基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应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智力,更多体现对知识的要求。这一点在小学阶段尤为重要。四是人的根本特性之一是其社会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应充分体现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一致性,要有助于个体在更好地生活的基础上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就小学生而言,要培养他们成为快乐生活的个体和心系社会的公民。

    2.框架表达:以“人”为中心的三角模型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时代新人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的引领作用,把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并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的各要点中充分体现。结合调查结果,本研究把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作为建构区域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模型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取向。

    “人”字寓义深刻。单从形态上看,“人”可以连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考虑到教师、家长对“知识、生活、责任”这三个关键词的高度关切,本研究提出“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角模型”。该模型围绕“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从“有知识、会生活、负责任”三个维度,构成了一个既各有侧重又相互关联,且处处有“人”、环环相扣的立体结构(见图3)。

    3.内涵阐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融合

    借鉴国内外关于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结合调查与访谈结果,本研究将“有知识、会生活、负责任”作为一级指标,梳理出九个二级指标,并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融合的视角,对其内涵进行了具体描述(见表3)。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传承关系上看,“有知识”这个指标基于知识又超越知识,涵盖了教师、家长一致认同的“乐学善学”“批判质疑”“勤于反思”“信息意识”“问题解决”等要点;“会生活”这个指标更多地聚焦于“健全人格”“珍爱生命”“审美情趣”“技术应用”等要点;“负责任”这个指标的内涵和六大素养中的“责任担当”基本一致。

    总之,核心素养本身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它的修正与完善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自身的发展需求密不可分[5]。由于调查或访谈仅限于教育系统内部,本研究的科学性、可重复性、可接受性与研究计划预期目标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本研究是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而展开的一种探索性的验证、深化与升华,如何跳出教育对区域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而对小学生发展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如何对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不同级别水平的划分等,仍需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林崇德.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2):145-154.

    [2]姜言霞,卢巍,毕华林,卢姗姗.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现状调查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6):94-104.

    [3]张咏梅,胡进,田一,李美娟,王家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用路径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标准为载体[J].教育科学研究, 2018(1):15-24.

    [4]辛涛,姜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J].人民教育,2015(7):26-30.

    [5]熊昱可,许祎玮,王泉泉,任萍,刘霞,林崇德.核心素养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路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41-48.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