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介入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

    张辉 李放滔

    

    

    

    【摘 要】在公共危机时有发生的今天,广播应如何介入公共危机管理?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媒体介入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调查问卷和专业人士访谈的方式,对新疆电台介入公共危机管理的案例进行了分析。认为广播应不断创新报道方式,提高影响力和公信力;广播人要不断提升创新精神、专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广播还要积极推进与其他媒体的融合互动。唯有如此,方能提高广播介入公共危机管理的综合水平。

    【关键词】公共危机 新疆电台 媒介管理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处欧亚大陆中心,是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地区。在新疆办广播与内地有许多不同,一是面对“美国之音”和“自由亚洲之声”维、汉语广播的强力渗透;二是要面对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等“三股势力”的干扰破坏①,政治压力大,风险多,空中舆论战十分激烈。

    尽管其他媒体也有各自鲜明的特点,但伴随性是广播独有的优势。在新疆,无论是在农村还是牧区,无论是家里还是车上,广播是最容易到达受众的媒体。

    一、新疆电台介入公共危机管理的总体情况

    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现办有7套汉语广播(汉语综合广播、新闻、城市、交通、故事、音乐、民生),两套维吾尔语广播(维吾尔语综合广播和维吾尔语文艺广播),还有哈萨克语广播、蒙古语广播、柯尔克孜语广播。一共是5种语言12套广播,全天累计播音228小时。

    新疆电台对公共危机事件的报道也走过和全国媒体相同的历程,从完全封闭逐步走向公开透明。特别是2009年以后,新疆电台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使自身介入公共危机管理的能力不断增强。

    除了会发生与全国其他地区类似的雪灾、大火等灾害,新疆的公共危机事件还包括暴力恐怖事件。因为境外分裂势力与极端分裂思想长期存在,对境内恐怖力量的影响很难根绝,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暴力恐怖事件在新疆时有发生。在这些事件中,新疆电台同新疆其他媒体一样,在2009年之前,虽然也有报道,但是程度不一,时浅时深。新疆电台不断总结,探索出广播面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应对策略。

    2013年6月26日,鲁克沁镇暴力恐怖事件发生后,新疆电台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在自治区主流媒体中率先发声,及时报道事件真相,回应群众关注,做到了主动引导、主动发声、准确发声。据不完全统计,6月29日至7月7日,新疆电台共有200多名采编播译人员参与主题宣传战役;各语言、频率共播出消息、连线报道、录音访谈、系列评论等各类自采稿件537篇;编辑、翻译播出新华社、人民日报、天山网发布的消息、评论等类稿件800多篇(次);推出特别节目《打击暴力恐怖、共创和谐新疆》28期。

    二、新疆电台介入公共危机管理数据上的变化

    收听率数据是对听众收听行为的详细记录和描述,笔者利用时段贡献指标区隔出黄金时段、次黄金时段、非黄金时段。通过分析发现一个基本规律,那就是:在成功介入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广播的收听数据都会发生一些变化(见图1)。

    成功介入公共危机管理,拉升了新疆电台的收听指数,令其收听份额不断飙升。通过分析新疆电台的收听数据发现,在公共危机发生时,发布真实信息,及时与受众沟通,不仅令广播的黄金时段收听率显著提高,还急速拉升了广播的非黄金时段,同时能对公共危机的潜在危害及时预警,以易于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掌控和化解。

    近五年中,新疆电台面对公共危机爆发主动发声,不仅满足了受众对真实信息的渴求,而且还拉动了收听率。从收听人数来看,近一年,仅FM94.9的听众平均每天收听从9.47万人增长到11.57万人,增长幅度达22%,远远超过2009年前日常的平均水平。

    新闻理论家梁衡指出:“信息与其说旨在储藏,不如说旨在流通。在一个国家里,如果信息和科学的状况适应于国家的种种需要,则它就会得到最大的安全。”②及时报道,是受众的第一要求;专业报道,是广播介入公共危机管理的利器。新疆电台的案例说明,当公共危机爆发时,广播作为一种媒体资源,可以成功介入公共危机管理,发挥媒体特有的作用。

    为了了解受众对新疆电台介入公共危机管理的评价和信任度,分析新疆电台介入公共危机管理存在哪些问题,进而给出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为今后更好地介入公共危机管理提供帮助,本文采用了调查问卷和对话访谈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三、调查问卷结论

    问卷共发放了300份,依托新疆电台“交通万里行”广播活动在南疆的喀什和北疆的伊犁放样60份,其他广播活动放样20份;依托社区放样150份,政府部门放样40份,随机放样30份。调查目标人群涵盖政府公务员、农民、大学生、司机、家庭主妇、军人、待业青年等。这些人员年龄分布在18~65岁之间。调查共收回问卷253份,有效问卷200份。

    本调查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根据新疆南北疆不同地区分布、受众群体身份不同界定(政府层面和受众层面)两类,调查时间截至2013年3月。

    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和对专家走访,得出以下结论:

    1.广播从业人员素质不齐

    本次调查受众反映,对广播媒体信任度不高的原因有一点占了很大比例,那就是广播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有的从业人员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不强。有21%的人认为广播从业人员流畅表达很重要;有9%的人认为声音优质、好听很重要;7%的人认为语言逻辑性强是广播人应具备的素质;17%的人认为普通话标准是广播人应具备的素质;而高达43%的人认为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是综合能力和素质。

    美国传媒学者丹尼·埃利奥特认为,无论大众媒介置身于怎样的社会中,他们都对社会负有责任。③因为公众是依赖他们而获知信息。这就说明,在媒体介入公共危机管理时,一定要责任当头,并拥有良好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但是由于某些从业人员对信息不能辨别真假、适度取舍,没有深入、扎实的采访,导致报道失实或虚假,影响了受众对其的信任度。还有些从业人员不钻研业务,平时日常工作中不注意收集各种信息,不学习,以致突发事件来临时,乱了阵脚,无法完成报道任务。甚至在报道公共危机事件中,过度消费灾难,反复提及当事人的痛处,言语过激,个人情感浓烈偏颇,有失公允。

    在社会系统中,传媒人同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既要充当受众的代言人,维护公众的利益,又要对政府及其社会行为进行监督。在这种互动的三角关系中,广播人一定不能忘记自己的责任并履行好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如果信息失真、报道失衡,广播的公信力就会下降,受众的忠诚度就会降低。

    2.广播影响力不够大

    在受众调查中,受众与媒体的接触度分别为:杂志2%;报纸5%;电视20%;广播24%;网络47%;其他2%。通过这一组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受众与网络的接触程度最为亲密,广播与电视的受众的接触程度几乎平分秋色。与新媒体相比,广播的影响力不够大。

    尽管广播传播速度的快捷曾是其他传统媒体无法做到的,但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等自媒体的出现,信息能够迅速在全球共享。而广播的沟通方式也不同于网络,难以在受众与受众之间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综合互动,这些都降低了广播引导舆论的能力。

    随着网络的不断壮大,广播越来越难做到对事件的首发披露,而且广播是线性传播,稍纵即逝,即便是在现代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录音来实现重听,也很少有受众会锁定某个频率长时间收听。

    一旦广播的信息无法第一时间到达,并且不能通过这些信息的整合,给予受众一定深度引导,其影响力必将削弱。特别是在公共危机事件中,如果广播媒体不主动发声,让网络等其他媒体先声夺人,那么想占据言论的制高点,难度就大了。

    3.广播形式过于单一

    尽管广播在新疆的覆盖最广,到达率最高,但是城市中已经工作的年轻受众,事业刚刚起步,还属于无车族,他们的广播接触率并不理想。这部分年轻人与网络的接触率高达40%多。每天接触广播1个小时的人数仅为19%。调查中,受众认为,广播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

    电视是声音和视觉的艺术,它集合了形、声、色为一体,强烈的视觉影响力对广播的冲击不小。新媒体则以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各种传播形态汇集于一身,迅速扩大了其势力范围。相比之下,广播对城市受众、年轻人群的吸引力就小得多。广播在新形势下,受众持续黏合度不强。

    另外,目前新疆电台虽然有视频直播,但操作方式仍然很简单,缺乏多样性;有网站,但技术仍需改进,点击率仍有待提高;有官方微博、微信,但和受众的互动仍不足……凡此种种,新闻事件的首发披露率不高。

    四、对策及建议

    1.广播应提高公信力和影响力

    广播应通过新闻报道构建沟通桥梁,不断提高受众对广播的信任程度,强化舆论引导的能力,树立品牌形象。利用节目与活动这两只抓手,扩大广播的影响力。

    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广播应进行及时、充分、全面、准确的报道,使危机信息公开、透明,让受众心理有所依靠,有所信任,从而提高广播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2.从业人员需提高专业素养

    广播应重视从业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把内部培训(请进来、走出去)和自我学习结合起来,加强各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部门和人员动态考核办法,形成良性竞争激励机制,打造一支具有创新精神、专业精神、奉献精神的人才队伍。在公共危机发生时,记者编辑应冷静理性,做到在灾难报道中展示人性和良知,而非消费灾难,突出自我。记者的报道不应带有过于强烈的感情倾向,要客观陈述事件本身。

    3.推进广播与其他媒体的融合互动

    广播应精心维护官方微博、微信,进一步拓展在线网站业务,不断融合网络发展。加强网络视频直播的利用和开发,结合户外互动,拓展视听结合。强化媒介协作体的职能,借助互联网增强对虚拟世界的影响力,让网络成为广播品牌宣传的重要阵地,争取更多不同层面听众的支持。广播与其他媒体的融合发展,对缓释、化解公共危机带来的危害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作者单位: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新疆农业大学)

    注 释

    ①史林杰 徐樟梅主编 《岁月如歌——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建台60周年丛书思索》,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和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2009年版。

    ②梁衡 《新闻原理的思考》,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③胡兴荣 《新闻哲学》,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本文编辑:莫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