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国培引领下的县域教师全员培训支持服务体系

    赵彦鹏

    

    甘肃省会宁县围绕国培计划的实施,从培训机构建设、培训队伍培养、培训管理优化等方面改进县级教师培训工作,逐步建立了“培训内容适度、培训方式适宜、培训管理适合、培训效果适应”的县域教师分岗、分科、分层自主培训体系,形成了相对丰富的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和典型做法,取得了良好果。

    一、项目规划

    1.以国培计划为引领,系统梳理教师培训思路

    确立以《乡村教师培训指南》为指引,以整合教研、培训、电教、课改等部门的培训职能, 建设县教师发展中心和县级教师培训团队为抓手,以乡村教师培训为重点,着力构建培训内容适度、培训方式适宜、培训管理适合、培训效果适应的县级教师自主培训体系的总体思路。明确国培计划在县级教师培训总体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县级教师培训团队和校本研修能手,建立乡村教师研修工作坊,改进乡村教师的培训方式,丰富县级教师培训课程资源,辐射带动校本研修的常态化、有效化,促进教学、教研、培训同步,实现教师自我规划、自主研修和内需提升。

    2.以“研训一体”为抓手,整体设计教师培训框架

    针对培训、教研、教学脱节和教师培训零散的不足,开展课堂教学现状调研和组建团队赴外学习的教师培训工作。在此基础上,研制《会宁县教师研训一体化实施方案》,对全县今后五年的教师研训工作进行整体设计。

    3.以“需能匹配”为准则,合理增设教师培训项目

    在县级教师培训中不贪多求全,始终坚持“按需施训”“按能施训”“以能满需”的原则,从易到难、由少到多逐步推进。首先实施县级教师培训团队培训,一方面借力国培计划进行培养,另一方面委托深圳龙岗教师进修学校对21位专职教研员进行为期两年的培训师培训。接下来,依托县级教师培训团队尝试开展乡镇教学辅导员培训、乡镇督导员培训、乡村骨干英语教师暑期培训等,旨在锻炼并提高培训队伍的能力,积累培训实施经验。然后逐步实施新教师岗前培训、乡镇中心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送教下乡培训、乡村中小学教师培训、乡村教师工作坊研修等,将培训范围有序扩大到全县乡村中小学和幼儿园。

    4.以“分类分层”为办法,有序扩大教师培训范围

    为了使培训项目与国培计划实现有效衔接,会宁县从实际出发,分类设计培训项目,分层实施各项培训,使培训项目的设置同教育教学的每一个岗位、每一位教师对接起来,以唤醒并增强教师的自主研修意识。各类项目之间的关系及定位如图1所示。

    二、组织管理

    1.整合职能设立教研训一体化办公室

    根据培训工作需要,成立了教研训一体化工作指导委员会,下设教研训一体化办公室。这是在原有教研、培训、电教队伍进行职能整合的基础上新设立的全县教师培训管理团队,负责实施国培计划等县级以上培训,统筹规划、设计和管理全县教师研训工作。

    2.分工负责与协同实施每一项培训

    高校负责县级培训团队的培训,推荐学科送教团队成员,选派本校专家指导县教师发展中心开展送教下乡培训;网络机构负责县级管理员、学科工作坊坊主培训,提供网络研修平台和网络研修资源,选派专家进行网络辅导和指导线下集中研修;县教师发展中心負责选定县级教师培训团队成员、学科工作坊坊主,研制送教下乡培训计划和网络研修方案,确定学科送教团队成员,组织实施送教下乡培训和线上线下研修活动,整理生成性资源;优质中小学负责积极配合,提供课堂教学实例等方面的支持。如此,有效改善了县域教师培训资源不足、培训方式单一的现状。

    3.采取账单筛选加训前训后双驱动的学员管理模式

    建立年度参训学员数据库,作为每位教师的参训账单。在选派学员时,通过查询数据库就可以避免教师重复参加同一类型、同一级别的培训,做到乡镇间均衡选派,使教师能按照培训内容的难度依次参加培训。

    在培训前,对于集体出发参加国培计划的,如置换研修培训等,召开动员会议,发布一份《告“国培计划”参训学员书》,说明参训任务和相关要求。参训教师回来后,要将自己的培训所得在校本研训中分享给本校教师。通过这种下移式延伸培训,使国培计划真正扎根于校本研训,服务于更多教师的专业成长。

    4.分类建设培训档案

    共建立七类培训档案,具体为工作机制类、规划设计类、培训文件类、培训课程类、研训活动设计类、学情管理类、工作成效类。

    三、体系建设

    1.推进县教师发展中心建设

    2013年,设立了统筹实施全县教师培训的专门的工作室——教师研训办公室,在培训职能上进行了初步整合;2015年,印发了《关于成立会宁县教师发展中心的通知》,明确了整合目标,确定了县专职教研员、进修学校专职培训者为县教师发展中心专任教师,其他县级教师培训团队成员为会宁县教师发展中心兼任教师。具体运行机制是:教师研训办公室统筹规划设计,县教师发展中心专兼任教师组建实施团队,县学科教师研训基地学校配合实施教师培训。

    2.构建“五位一体”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

    在实施培训的过程中,高等学校、县教师发展中心、乡镇研修片区、乡镇研训点以及学校分工负责、协同推进,建立起了能有序运行的“五位一体”、积极联动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

    3.重视县级教师培训团队建设

    2013年,按照县域教师培训工作需要,组建了第一支县级教师培训团队,包括21名培训师培养对象,依托深圳龙岗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定向培养。

    2015年,按照国培计划对项目县的要求,组建了一支204人的县级教师培训团队(兼职),覆盖了各个学段、各个学科,分布在每个县城和乡镇的学校。

    4.重视教师培训基地建设

    建立了县级教师学科研训基地13个,制定了《研训基地考评细则》,安排县级教师培训团队置换研修学员到研训基地学校承担县级教师培训任务,如新教师岗前培训、乡镇教学辅导员培训等。

    四、实施绩效

    1.建立常态研修机制,优化运行效率

    如“优化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施”的主题送教下乡计划,培训对象为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重点是以往很少有机会参加国培计划的老教师、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和教学点教师。

    2.研磨分享优质课堂,示范带动全体

    在送教下乡培训中,送培团队成员的课堂教学能力、研修指导能力得到了提升。而对于参训教师来说,通过对比自己的课堂与送培团队的课堂,通过任务驱动下三个环节的参与式活动,对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学到了课堂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掌握了有效的校本研修办法,回到学校后也能示范带动其他教师。

    3.丰富培训课程资源,形成典型做法

    通过实施国培计划,积累了相对丰富的课程资源,形成了一些典型案例。如小学英语同课异构主题送教下乡培训,具体做法是“确定主题—选好课例—备课(送培团队集体备课、参训学员自主备课)—诊断对比课—研课磨课(穿插讲解理念与方法)—成果分享课—小组研修与收获展示—主题辅导”,最终可以形成一系列优质课程资源,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实录、案例分析、校本研修的设计与实施等。

    五、综合创新

    1.综合运用多种培训方式,增强培训效果

    通过国培计划的持续支持,县域教师的培训类型增加了,培训模式丰富了,培训范围也辐射到了全体乡村教师。

    一是县级教师培训团队得到了加强,已有能力自主设计并开展相关培训。如新教师岗前培训、中小学英语薄弱学科教师培训等项目的实施,夯实了县域教师队伍建设最薄弱的环节。

    二是培训的方式更加多样,覆盖面更大。送教下乡培训、工作坊网络研修和线下集中研修的组合实施,使培训的辐射范围更大,方便了教师零距离或近距离参训。

    三是培训的指向更加明确,与课堂教学的对接更加紧密。首先,送培团队组长是专职教研员,他们对课堂教学现状十分了解,能够围绕存在的实际问题确立主题,根据参训教师的实际水平和需求设计培训内容和培训活动,使得培训更接地气。其次,通过研课、磨课,送培团队中的县级教师培训团队置换研修学员上成果展示课,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最后,高校、网络机构的专家和其他送培团队的成员进行点评辅导,能够帮助参训教师进行现场运用、分享展示和總结提升。

    2.积累总结教师培训工作经验,构建培训特色

    在国培计划对项目县的全方位支持和高校、网络机构的全力指导下,会宁县积极探索和改进教师培训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2014年8月,《中国教育报》报道了《量身定制新教师三年培养套餐》;2015年10月,《中小学管理》杂志刊登了《构建县域乡村教师全员培训新体系》,同月,在西北师范大学举办的示范性国培项目培训班上,作了题为“努力培养专业化的县域教师培训团队”的经验分享;2017年5月,在甘肃省“国培计划(2017)”——项目县培训管理者研修班上,作了题为“实施‘我们的培训”经验交流;2018年8月,《构建县域教师全员研训新体系的实践与研究》被评为甘肃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未来,会宁县将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县域教师全员培训工作,不断探索新路径、打造新特色、取得新成绩。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