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理念下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魏瑛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而目前OBE理念被全球公认为“追求教育卓越的正确教育改革理念”,成为如今教育教学理念的主导思想,本文以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为主体,对OBE理念下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路和实践进行探索,力求探寻出适合于应用型环境设计专业建设的方案。

    关键词:OBE;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1)05-0034-02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教育家Spady提出了“成果导向教育”的概念,简称OBE。随后,经过不断的实践及完善,OBE理念已经被全球公认为“追求教育卓越的正确教育改革理念”。目前,各大院校环境设计专业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OBE理念融入到专业建设中,构建新型的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以适应现今社会需要。

    1 OBE理念概述

    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以下簡称OBE)又可称为能力导向教育、目标导向教育或需求导向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1],是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确定学生最终学习成果作为起点,转换成绩效指标对学生能力进行评价。

    2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2.1课程体系结构不能印证毕业能力结构

    课程体系是通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实现对学生学习能力及职业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以人才培养目标作为纲要,但未对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要求进行详细地分解,往往采用正向推导的方式对课程设置及内容进行选取,这样导致课程体系虽按照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设计,但目标性不强,缺乏课程结构及课程内容与毕业要求之间的对应关系。

    2.2专业课程设置缺乏联系

    课程设置是课程体系一个重要内容,各课程之间应是紧密联系的关系。而在目前的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中,大多单一地划分为理论基础、学科基础和软件技能三个部分。各课程之间是独立存在的关系,只单一强调学生在某一课程中的学习能力,导致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未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能力变化,与最终需要达到的职业能力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

    2.3评价体系不充分且评价方式单一

    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评价体系中,课程是否优化、课程目标是否明确没有一个评定标准,只依赖于教师个人及学生成绩的反映。同时以教师为主体,以考试结果定成绩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常会出现同一水平的作业,因打分教师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分数。以最终考试成果定成绩的方式,出现大部分学生在该门课程学习中,往往只重视最后设计作品的制作,导致学生在学习态度上有所懈怠,不重视过程性学习。

    3 OBE理念下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意义

    OBE理念下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体现了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通过课程体系的构建,将学生最终获得的能力结构与课程体系中具体的课程对应,使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就能具备预期的能力结构;同时采用多元的评价标准,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及方法,最终达到同一能力目标;通过成果反向设计的形式,能够更好地将内在需求及外在需求进行联系,通过科学的方法,以学生最终职业能力作为目标,使培养目标更加明晰,实现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与行业需求之间的有效衔接,有助于提高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4 OBE理念下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4.1细化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要求指标体系

    毕业要求指标是毕业能力的具体反映,同时也是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依据。OBE理念是以学生毕业后五年所达到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成就作为培养目标评定依据,因此培养目标更明确,依据OBE理念,将入职后学生应具备的能力进行分析调研,总结归纳出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要求,运用OBE理念中反向设计方法构建课程体系。一是对照HEEC专业认证标准制定出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要求九大一级指标,二是对一级指标不断分解,将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分解细化,归纳出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要求22个二级指标对应点,即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具备空间、造型、结构、色彩和制图的表现能力;具备软件应用及设计实施能力;具有与工程相关的组织、协调、合作和有效沟通能力;遵守且执行行业规范并完成相关设计任务的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及终身学习能力。通过对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要求指标体系的细化,使教学目标更加清晰,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对课程有更明确的认识。

    OBE理念不是将毕业要求分解套用在课程体系中,而是强调学生最终能力与课程体系要有明确的课程对应和支撑,因此根据细化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要求指标体系,明确学生在素质、能力、知识等方面期望达到的程度和具体要求,采用课程矩阵的形式,将毕业能力要求逐一对应并落实到每一门具体的课程中。例如,在环境设计二级指标体系中需具备环境设计专业设计基础所需的制图能力和分析能力,对应具体课程为《平面构成》《绘画透视学》《建筑初步1》《3DSMAX》设计基础;具备环境设计专业所需的空间组织、方案设计能力及专业知识,则对应《建筑初步2》《建筑设计》 《装饰施工与预算》《家具陈设与模型》。通过课程矩阵形式可以明确每门课程教学对毕业要求的作用,将学生大学四年的课程进行有序划分,依据毕业能力需求进行重组课程结构,使毕业能力与每一门课程建立直接有效的联系。

    同时,OBE理念下课程教学也要依据该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进行设置,目标要明确且具体[3],如以表1《家具陈设与模型》课程为例,课程目标1、2、3分别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基本理论、专业实践及国际视野能力,使课程设置与毕业要求建立有效衔接,将毕业要求更好地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

    4.2采用横纵向分解法加强课程联系

    在OBE理念指導下,每门课程对学生毕业时需要达到的能力作为支撑,将课程权重分为三级,高支撑(H)、中支撑(M)及低支撑(L),依据对二级指标支撑的能力难度及课程自身实践能力的应用程度,确定课程模块为理论基础模块、学科基础模块、专业核心课程、实践课程。每个课程模块下建立4~5门课程,课程之间以毕业要求指标作为主线联系在一起。采用横向分解法,进行横向能力扩展,不断递进,以理论基础和素质培养、基础及专业技能、专业设计及实践创新能力横向并列开展。以造型为基础课程群为例, 将《素描》《色彩》《基础构成》《透视》《制图》课程建立课程群,体现出毕业要求指标中从造型基础到色彩基础,再到制图基础能力的培养,解决基础能力。课程群的建立使课程之间的联系加强,并能够形成闭环,夯实学生的知识能力。

    采用纵向分解法,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板块的课程建立课程串进行纵向能力深掘式递进。在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要求中将综合素养、专业及创新设计、解决复杂问题与实施、国际视野及自主终身学习进行纵向循环递进,交错滚动前进,层层深化,以达到OBE理念中最终成果。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例如,将《建筑材料与施工工艺》《室内设计原理》作为课程串,重点培养综合素质。并在此基础上,设置《设计竞赛》及《商业空间设计》课程,利用交叉课程实现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并结合软件设计课程中《3DMAX》,实现单项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运用动态的眼光掌握新技术及新材料的应用能力。最后,高年级采用毕业设计及实践项目进行串联,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逐层提升。

    4.3完善评估体系并改善评价方式

    评估体系是OBE理念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判断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通过OBE理念下环境设计专业各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可看出课程在教学目标上明确程度[5],例如《基础构成》课程,因为创新能力这项课程目标不够明确,导致学生作业在造型、材质结构、立意上没有创意性。因此,针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优化,明确课程目标,有效提高创意能力,并提出改进策略与方法,反馈落实到下一轮课程教学中,通过建立持续改进机制,提高教育质量。

    OBE理念下环境设计专业评价方式以阶段性综合评价为主,摈弃单一的成绩评价形式,评价等级可有平时成绩、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构成,将分值与目标能力对应。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注重成果,也注重过程性学习,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保持较为一致的学习态度。同时可考虑增设课程组长制,将学生作业和考试作业进行集体展示,教师集体评分,统一评分标准,教师互评,学生现场参与,加强沟通,避免传统课程评价中同一水平作业呈现不同成绩的情况。同时,建立不同类别的评分标准,可将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评价标准划分为理论类、基础类、专业类、实践类等四大类,评分标准可按照基础能力、实践能力、创作表达等方面对应课程目标进行撰写,使原来没有分类型的评分标准转变为规范化评价体系。

    5结语

    OBE理念下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为适应社会及行业需求而采取的重要措施,不断探索OBE理念,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随着课程体系的不断深化,不断总结不足,调整课程目标,力求培养出适合社会及行业发展需求的环境设计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