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触觉艺术——当代艺术创作的新领域

    杨济静

    摘要:西方的艺术史基本上可以算得上一部视觉史,众多的艺术家在此领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西方学者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的基础之上将人的感觉分别分为了: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并认为触觉是人感知的基础。

    在人众多的感觉中视觉的刺激来得非常迅捷,像一个非常吸引人的电子贝斯不断的拨动着我们的视觉神经。然而,视觉的艺术往往过多的加入了艺术家过多的主观臆想,其作品也亦陷入一种形而上的象牙塔式的误区不仅让观众费解有时艺术家本人也不知所云。正如李格尔所说,触觉是人类感知外在世界的初始阶段,只有通过触觉才能确实地把握对实体存在的认知。可见对触觉艺术的研究非常具有意义。

    关键词:触觉、视觉、心理、神经生物学、当代艺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8-429

    触觉(touch sensation )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振动等方面的感觉。触觉是皮肤觉中的一种,是轻微的机械刺激 使皮肤浅层感受器兴奋而引起的感觉。狭义的触觉,指刺激轻轻接触皮肤触觉感受所引起的肤觉。广义的触觉,还包括增加压力使皮肤部分变形所引起的肤觉,即压觉。一般统称为“触压觉”。

    皮肤有六种基本感觉,即触觉、痛觉、冷觉、温觉、压觉及痒觉。触觉,是人类的第五感官,也是最复杂的感官。触觉中包含有至少十一种截然不同的感觉。触觉器官的分布更为丰富,如嘴唇和鼻腔内部。手指尖的? 可触知末梢器官也是极其丰富的。

    一、艺术史角度

    1、贝伦森

    20世纪美国著名的艺术史家和批评家贝伦森,在他的名著《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画家》中阐述了“触觉值”(tactile values)这一理论。他认为,当观者欣赏一幅艺术作品时他们可以通过“想象感觉”(ideated sensation)设想自己的身体经历了一次真实的体验。“想象感觉”包括了运动想象感觉、能量的想象感觉、空间的想象感觉、触觉的想象感觉、其中最重要的是触觉想象感觉。触觉的想象感觉是普通的视觉感受所无法企及的方式加强了观者对艺术作品真实性的体验。

    2、艺术史角度-------李格尔

    李格尔很重视触觉的作用,他认为人的眼睛虽然很好的展现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但要充分的表现这个大千的世界还需要其他的感觉支持。他把触觉的重要意义概况成以下两个方面:一、触觉是感知过程的基础,为视知觉提供支持;二、触觉对视觉所感知的客观的真实性进行验证。

    二、触觉的原始回归

    1、触觉的新领域------视觉肌理

    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无论其是油画还是雕塑,作品的质感或又称肌理是艺术家们不得不深思熟虑的事。根据学者贝克莱研究表明,空间知觉是后天形成的。他的美学信条是“画家只有把触觉价值赋予视网膜印象才能完成任务。” 触觉是人类感受肌理的基础,由于人类长期的视觉体验,以致不必触摸便会在视觉上感受到不同物质的质感。

    在贝伦森看来,艺术家要想使作品能与观众达成共鸣,他就必须想办法激起观众的触觉想象感觉,创造出能使他们触摸到画面上物体的错觉。为了在二维平面上传递三維错觉,艺术家常常通过画面的线条、色彩、形式、团块、? 节奏、运动、空间和晕影等形式要素。他曾说:“艺术家没有别的任务-------画面上所有的线条都是功能性的。换言之,都是具有目的的,而其目标就是在于表现触觉值。”当我们带观赏油画艺术作品梵高的《星空》与安格尔的《泉》时,相信大部分人会有截然不同的视觉心理感觉。而行动画派的领军人波洛克则喜欢用饱含的沙子、石子、碎玻璃等物质的油画颜料进行滴洒式的创作。因而他的作品表面粗糙不平、再加上凌乱的笔触,似乎暗示着二战后美国人们的某种不可言说的迷惘纠结。

    2、触觉肌理

    触觉肌理一般指是人用手指或其他感觉器官通过挤压、摩擦、抚摸等方式,直接来感知某一物体的三维立体肌理。当我们不用视觉而是用手直接去碰触触摸同一种材料的物质时,我们会体验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审美快感。

    当沙利文老师在教授双目失明的海伦.凯勒“水”这个单词时,她将小海伦的手放入真实的水中让她用心去触摸什么叫“水”。或许在海伦的世界里“水”的定义就是一种触觉印象,而有别于正常人所理解的那样。

    在2000年9月,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专为视觉残障人士举办的艺术展- ----《触·觉——从卢浮宫到世纪坛》。可见触觉艺术不仅仅是扩宽艺术领域的有效途径之一,更为少数残疾群体提供了一种更为生动的方式去了解艺术。

    三、触觉运用在当代艺术中的案例

    1、 感觉的综合调度

    加拿大艺术家珍妮特.卡迪夫(Janet Cardiff)与其搭档乔治.布鲁斯.米勒(George Bures Miller)合作的作品注重调度人们感官的感受,以此营造了一个似真还虚的幻境。正如她自己说;“我们主要感兴趣的是,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将观众推向失衡状态”。

    她的作品《触摸》以全新而又神秘的方式将观众引入一种迷幻的世界。在一个黑暗的空间中,聚光灯照在一张木质工作台上,而漆黑的四周却暗藏机关。当观者触摸那张安装了动敏式光电池的木桌时,随之其便会发出特定的声音,有五十年代的电影片段、不详的音乐、歌声等。它们暗示了那些参与者心中假想的视觉构图,“将意象描绘下来”是这一作品一再出现的字句。而真实的触觉又扩大了人们的感知维度。“触摸我吧。”一个女人低吟道。“你的皮肤多么柔软。”男人回应道。“我可以感觉到你的脉动,你的汗水,以及你伤疤的样子。”这种将人的视觉、触觉和听觉巧妙地综合到一起将观众引入那种暧昧朦胧的气氛中。这犹如置身与超逼真的4D影院感受了一部大片,其以假乱真的地步甚至让你怀疑你以前一直生活的物质世界是真实可靠的吗?好的艺术作品就应让观众自己去提出问题。

    2、触觉与视觉的转换

    美国艺术家塞布丽娜.莱孚(Sabrina Raaf)将网络艺术的概念运用到了自己的作品中,创造出三维虚拟实境世界,使观者生成本能体验的空间。她的作品主要关注的是人体在现实和虚幻中的各种可能性。

    其作品《冷淡的诠释者》中,观众需要穿上音频震动背心去触摸一面特制的墙,他们通过这件背心听到声音,除了手指触摸墙壁的声音还有自己身体发出的声音,这时墙壁就变成了观众皮肤的延伸。这种奇特的空间转换让参与者体验到了本能反应的快感。

    触觉还有着更为神奇而崇高的作用,即用来表示亲密、善意、温柔与体贴之情,是启迪人们心灵的一个窗口。

    结语:

    “触觉”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范畴。在西方,古代和中世纪的著名哲学家既研究人的思维和理智,也探索人的感觉、情感和灵魂,心理学和认识论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人们把太多的经历用来本文试图从心理、神经生物学的角度来探讨“触觉”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运用,并紧密结合自己的艺术创作过程来找寻当代艺术创作的新可能。正如李格尔所说,触觉是人类感知外在世界的初始阶段,只有通过触觉才能确实地把握对实体存在的认知。可见对触觉艺术的研究非常具有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格尔,《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Late Roman Art Industry),1901年,第22页。

    2 Alexander Brandt 《新艺术经典》,吴宝康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2月第一版,第215页,第216页,第258页。

    3 管斐斐,《艺术与触觉》,《美苑》,2008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