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差异教学的策略分析

    

    

    摘 要:早在2000多年前,教育家孔子提出“因材施教”,近代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因材施教”的实施进行阐述和诠释,成为新课改下关注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指路明燈。“因材施教”思想,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实质上就是差异教学,旨在缩小学生优劣的差距,让学生公平、公正地受到教育。差异教育符合“以生为本”的理念,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践行“因材施教”思想,注重差异教育的实施,以最大限度发挥差异教育的作用。文章立足教学实践,遵循初中生的个体差异和整体提高的要求,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差异教学的论述加以分析和探讨,希望对一线的教师有一定的帮助,以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差异教学;因材施教;策略分析

    陶行知先生对“因材施教”的理论以员工种花作类比,他指出: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用在人的教育上,就是“因材施教”。哲学中也有“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一片树叶独一无二”的说辞,都说明我们教育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自身的背景、性格的不同、智力的差异、能力的悬殊等,注重学生个性化的潜能的挖掘,运用差异化教学,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潜能不同程度的挖掘,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率。那么,如何实施差异教学,摒弃“一刀切”是文章要探讨的论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和具体教学案例对差异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简单分析。

    一、 承认差异,设计差异性教学方式

    实施差异教学的前提是承认差异,设计差异性的教学目标和实施目标。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化进程中,时代赋予人们差异的可能。“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就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必须重视学生们的差异,承认他们的差异,不能轻易给学生贴上“优生”“差生”的标签,应降低标准、目标的统一性,看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个性化的特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上的差异等。只有在教学中,承认学生的差异的前提下,才能制订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如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的《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教学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差异等,采用下面的教学方法进行层次性的教学:

    (1)概念教学:首先运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学,对“绝对值”“相反数”的概念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解,让学生对基础概念理解,为下面环节的学习打下基础;(2)问题引领:教师给出几组数,如5和-5、-1.5和1.5、20与-20、4/5与-4/5,让学生观察,每一组数有哪些特点?(3)游戏活动:给出一组数,如3、0.5、-7.8、-0.5、1/4、-3、+7.8、1、4等,让学生快速观察每一个数的特点,并进行配对,找到互为相反数的几组数……

    这节课的教学,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要,从概念入手,到概念的理解和消化,再到概念的运用,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等,教师在课堂上既照顾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公平公正地看待学生,也承认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从教学方式、教学目标、教学形式等,凸显教学的差异性,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二、 尊重差异,设计差异性教学目标

    差异教学的实施,应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前提下,设计差异性的教学目标,目标的分层设计和落实,才能让差异性教学落到实处。初中数学教学时,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和个性化特征进行分析,对学生合理、科学分层的基础上,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跳一跳,够得到”,从而不断强化学习动机,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共同发展。

    差异性教学的落实的基础是根据差异性对学生进行分组,这就需要教师对每一个学生从兴趣、态度、习惯、能力等各个方面全面分析、综合了解,再划分为层次性的小组。如把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主动、思维力和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分为一组,命名为“明星组”;把学习能力一般、对数学学习不排斥、学习习惯较好、较为主动参与的学生划分为一组,命名为“拼搏组”;对于学习习惯差、对数学学习排斥厌倦、不能按时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划分为一组,命名为“提高组”。让每一层次的学生明确自己的层次,以及以后奋斗的目标,激发学生自己不断进步,不断提升自己。

    三、 关注差异,设计差异性学习任务

    陶行知先生运用种花类比教育,对“因材施教”进行阐述,他指出种花应根据花木的特点和习性进行修剪、施肥和浇水。教育也是如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差异性的特点,关注他们的差异,施加层次性、差异性的学习任务,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而选择相应的学习任务,通过任务的完成,激发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以《绝对值》的教学时,对于复习巩固的练习的设计,笔者设计层次性的任务:

    C层:

    1. 填空:

    (1)数轴上表示? ? ? ? ?,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2)-3的绝对值? ? ? ,-2019的绝对值? ? ? 。

    2. 计算:

    B层:

    1. 填空

    (1)绝度值是3000/7的数有? ? ? 个,分别是? ? ? 和? ? ? ;绝对值小于2的整数有? ? ? 个,分别是? ? ? ;(2)x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在原点的左边,并且|x|=12,则x=? ? ? 。

    2. 在数轴上表示出0、3、-4、1/2、-1/4、5、-6、7.5等,然后,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连起来;再将这些数的绝对值用“<”连起来。

    A层:

    1. 填空:

    (1)如图,-2、x、2、y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分别是A、B、C、D,这四个数中绝度值最大的数的对应点是? ? ? 。

    (2)数轴上有两个点A和B,相距距离为1,A与原点O的距离是3,满足条件的点B有? ? ? 个,与原点的距离之和是? ? ? 。

    2. A、B代表两个数a和b,且|a|=2、|b|=3,借助于数轴,求A和B的距离。

    显然,这些作业的设计,难度系数不同、C层与概念理解为主,B层次的练习,注重基础的同时,增加灵活元素;而A层难度加大、思维性、创新性得到体现,利于A层的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难度不同的任务设计,促进学生不同程度的提升。

    四、 遵循差异,给以差异性学习指导

    差异教学,不仅注重目标差异、内容差异、任务差异,关键还应注重指导上的差异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主导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优与劣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为此,差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还应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层次的指导,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获。

    如《等式的基本性质》的教学时,对于学困生,教师应从最基本的等式着手,循序渐进地给以讲解,带领他们感知知识。如首先从1+2=3开始,引导学生思考1+2+4=?学生说出1+2+4=7;再问3+4=?学生回答3+4=7,然后,写出等式:

    1+2=3

    1+2+4=3+4

    同样地引领学生得出:

    1+2-5=3-5

    然后,給学生指出:从1+2+4=3+4、1+2-5=3-5,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不变。同样的方法,带领学生学习: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者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等式不变。

    而对于B层的学生,在教师和学生探讨了1+2+4=3+4、1+2-5=3-5之后,设疑促思,让学生自主归纳等式的性质,如从这几个式子,你有什么发现?你能归纳出一般性的规律吗?如果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者除以一个不是零的数,等式变不变?然后,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发展他们的学习力。对于A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从1+2+4=3+4、1+2-5=3-5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能概括出等式的基本性质吗?你们能用式子表示出等式的基本性质吗?……如此的差异性的指导,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利用不同问题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参与。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给以差异性的指导,应突出层次性、差异性。如《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教学时,对于A部分的学生,让他们自主阅读教材,或者借助于相关的资料、借助于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鼓励他们运用已经掌握的转化思想和转化法而探究学习,自主探讨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的性质的推导过程。对于B层次的学生,教师应以“导”为主,如首先引导他们回顾什么是平行线?然后给出平行四边形ABCD,给出过B和D的高是DE和BF,如图,你能得出DE=BF吗?如果能,这说明什么问题?你能得到什么启示?通过问题的引领,让他们得出平行线距离的基本性质。

    而对于C层的学生,教师从演示推导过程,以“导”和“教”为主,让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下,理解知识,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作为教师,教学中兼顾整体和差异相结合,在基础知识必须掌握的前提下,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促他们学习能力的提升。

    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差异教学,行知思想是理论基石,可以减少两极分化、帮助学生在学习上得到进步和发展。如何实施差异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还需要我们一线的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勇于实践,让行知思想在数学课堂绽放,照亮数学课堂课改之路,让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巢晓娟.生本理念视域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9(10).

    [2]李清澈.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探研[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7).

    作者简介:

    鲍宜慧,江苏省新沂市,江苏省新沂高流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