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未动 心已远 抗疫情 落素养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我们的生活,也打乱了我们原有的教学安排和秩序,宅家抗疫的背景下我们按要求组织线上教学。如何落实思想政治这门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并实现立德树人,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文章以线上教学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为例,通过多种手段的应用,实现了在“网课”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素养目标和德育目标,是所谓“身未动、心已远”。

    关键词:素养;义务;责任

    《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依据课程标准主要包含: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具有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特点,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政治权利,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政治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一、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

    课标要求:学生了解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认识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活动设置:紧扣教材、自主学习,培养政治认同。

    教材是“教”与“学”的资源、工具更是我们教学的指南。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是线上教学背景下的根本。因为教材内容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体现课程标准阐述的基本理念,在学科知识传授和体系上严谨,呈现知识的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为学生提供较为明确的思维路径,有利于培养学生政治学科的思维品质和学科素养。

    在《第一框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教学中,笔者首先是用教材的三组镜头:妇女也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城乡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当选市人大代表的农民工老杨,反映了我国人民当家做主的变化与发展及现状,是人民民主生动写照;其次使用了教材上的“少数民族生活状况对比、2013年5月国务院新闻办发表的《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的资料,说明人民民主最广泛、最真实、最有效的民主,阐明我国国体的意义和人民民主的特点;最后引用了教材上邓小平的相关论述,通过让学生分析教材提供的邓小平相关论述,让其明确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性和做法。

    学生收获:利用教材的三组镜头,层层递进地掌握人民民主是什么,为什么要发扬人民民主,以及怎样发扬人民民主的相关理论知识,脉络清晰的同时价值导向明确,极大地提升学生对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的信心。通过学习感悟幸福生活,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珍惜我们现有的学习、生活条件,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激发爱国热情,进一步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

    二、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课标要求:学生知道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以及规定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法律保障和基础。

    活动设置:巧用影音、唤醒情感,树立责任意识。

    优秀的影音作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辅助线上教学出实效。适当运用影音资源,引领学生走进鲜活的场景和人物,领会中国人的精神情怀与生活智慧。在《第二框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中讲解“权利和义务”“自由和法律”的关系时,笔者选择了一则《武汉,被按下“暂停键”》的视频。当“疫情从武汉到全国,支援从全国到武汉。你看,爱和希望比病毒蔓延更快,每一种爱都刻进武汉的心脏”配文响起时,学生走进情感体验的高地:感受正能量、大情怀,以居家隔离的方式支持着抗疫行动。实际上就是正确处理了“权利和义务”“自由和法律”的关系,由理论上升到实践。全国各地的最美逆行者们纷纷驰援武汉,也让学生在明白感恩祖国强大、致敬英雄无畏的同时,还要保护好自己,努力学习,以居家隔离的方式支持着抗疫行动,即是为中國锦绣前程尽力。

    《逝者已逝,余光始燃》是凤凰传媒纪念在抗疫一线殉职的英雄们的影像资料,当一张张抗疫英雄的脸庞浮现:李文亮、孙士贞、何辉……这些英雄都牺牲在了履职的道路上,他们就是鲁迅先生说的“中国的脊梁”。不少同学潸然泪下,发言的时候能听出哽咽的声音,不少同学触动深刻,增强了自我前进的内驱力,找到了自己学习的目标和人生方向。很多学生表示要努力拼搏,成为医生、警察、科学家等等,这是对自己定义,也是对社会的责任。

    学生收获:利用影音资料唤醒学生对祖国母亲的强烈感情,增强学生发展的内驱力,促进学生找准自己学习的目标和人生方向,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努力拼搏,奉献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

    三、 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

    课标要求:学生明确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有:“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等,在参与政治生活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三原则”。

    活动设置:借助热点,明辨是非,增强法制意识。

    用好热点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些热点线上教学少不了。当下最大的热点自然是关注新冠肺炎疫情。2月2日,武汉火神山医院的交付使用;2月14日,大花山方舱医院正式投入使用;3月1日,《求是》杂志发表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每天网课前笔者都会花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了解国内国际抗疫最新进展、在授课的过程中设置“鉴真辟谣”环节,引导学生不信谣、不传谣,鼓励大家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坚持用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来认识社会,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树立科学精神,还有利于学生们形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坚定命运共同体大国际观。

    学生喜欢娱乐、追星,也比较关注明星的动态,在众多明星为抗疫捐款、利用自身影响出力的时候,也有个别人堕入歧途,提供了反面热点素材。比如选秀艺人黄某某因借“卖口罩”为名进行网络诈骗,突破道德和法律底线,很快被警方抓获,经纪公司随即发表声明解除合约。娱乐圈也不乏没读大学就出道的艺人,这一切对于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充满诱惑,导致他们迷失自己。这个反面的热点对学生触动很大,对敌对分子实行专政职能,给学生以警示,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高中这一阶段不仅是长知识和才干的重要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学生收获:正面的热点传递正能量,反面的热点则让学生学会全面地看待这个世界,树立科学精神外,也增强了学生的法制意识,经此案例,大家都纷纷表示要好好学习、要尊、学、守、用好法律,要自觉履行公民的政治性义务等等。借助热点,不但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素养目标还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德育目标。

    四、 政治生活:自觉参与

    课标要求:要求学生明确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意义,并能以饱满的热情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并在政治实践中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

    活动设置:回归生活,担当责任,增强公共参与意识和能力。

    教育一定要回归生活。在《第三框 政治生活:自觉参与》的授课中,笔者直接引用了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1月23日发布公告。“自2020年1月23日10时起,武汉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笔者请同学们模拟、进行角色扮演:有还未离开武汉的大学生、有在武汉拼搏的生意人、也有早已买好票准备出游的人……当这则通告发出后,大家会作何反应。这本来是个开放的设置,令人欣慰的是所有同学做出了正确选择:服从政府管理,支持抗疫工作,还有个别“留在武汉的大学生”选择去做志愿者。

    除了设置生活情境使其感同身受之外,笔者还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式参与政治生活。例如,该如何参与本社区的公共事务管理?在抗疫的背景下,对于小区门口安排的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要支持、对于保安测量体温的要求要配合、居家隔离时每天的记录要详实,更要真实……

    学生收获:在实践中,检验了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更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社会的主人以及自己所在学校、班级的主人,从而提升对国家、社会、他人的责任感。应应尽义务、担应担责任,不回避政治,并能依法定程序热情而理智地参与政治生活,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和公共事业管理。相信学生也会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当宅家抗疫成为全员参战的一种姿态,教师、学生也不能例外。尽管线上教学存在监管弱化,小组合作没法展开等困难,疫情能限制我们的授课方式,但不能限制我們对思政课教学实效的追求,“身”可以不动,但“心”一定要远。笔者从立足教材、运用影音、借助热点、回归生活几个方面尝试,在线上教学的背景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的目标,完成立德树人的德育任务。

    首先,教材在知识传授和学科体系上严谨,可以为学生提供较为明确的思维路径,呈现知识的内在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的思维品质和学科素养。不用舍近求远、也不要好高骛远,用好教材一样可以达成目标。

    其次,优秀的影音作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完全可以用来辅助我们的线上教学。但运用影音资源一定要注意用的时机要巧妙、内容要合适,才可以达到唤醒学生情感、激励学生进步的效果。

    再次,用好社会发生的最为引人注目的事件,除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外,对他们来说也是一次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实战演练,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可以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强化政治认同等等。可以说借助热点,不但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素养目标,还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德育目标。

    最后,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线上授课要注意引导学生把学科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融合,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在掌握学科知识和提升能力的基础上,培育终身受用的核心素养,如责任意识、公共参与意识等,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作者简介:纪芬,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