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学科核心素养 对接高中语文新课标

    曾育林

    2020年新高考Ⅰ卷(供山东省使用)语文试题的“语言文字运用”模块出现了两道让广大师生既熟悉又陌生的新题:一道是从相似性的角度分析比喻修辞,一道是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尤其是后者,让人眼前一亮。从实际作答情况来看,学生初次接触高考真题,作答情况不理想,答案没有条理,也不知道要从哪些角度去赏析。之后,笔者又选择三道同类题型加以训练,然后总结这道题的考查特点、答题角度、答案组织等,学生的作答有明显进步。以下是笔者实际教学过程中选择的几个较为典型的文段,通过对这一组题目的分析,我们可以基本总结出句子表达效果题的思考角度。在备考过程中,复习本考点,可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高考原题难度较大,可放在最后来训练。

    示例一(鲁迅《社戏》):

    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人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點,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竞还没有来。

    这段话可改写成:“于是看许多角色唱,看许多人打,从九点到十二点,——叫天还没有来。”从语义来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文段是作者回忆第二次在北京看戏,在等待名角“小叫天”出场过程的一段描写。作者不惜用繁笔,用反复的修辞,尤其是通过时间的变化,突出强调等待过程的漫长,枯燥乏味又充满期待、不耐烦的心理。最后用“然而”“竟”两个虚词,流露出失望、不满又无可奈何的情绪。改句概括地写等待过程,近似客观陈述,尤其是将时间变化用“从九点到十二点”一笔带过,情感不够强烈,表意也不丰富性。

    示例二(2020年山东新高考全真模拟卷一):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作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郁达夫《江南的春景》)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白雨,加上一层背景,就十分悠闲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对比原句与改句,有三处改动:“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改为“再洒上一层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改为“加上一层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改为“就十分悠闲了”。第一处改动将原句的比喻修辞改没了,白雨的特点没有描写出来;第二处改动将原句表颜色的词删除了,画面特点就不够鲜明;第三处由疑问句改为陈述句,语气不够强烈,且第二人称代词“你”的缺失,亲切感不够。运用第二人称代词“你”,作者如同向读者交谈,更显亲切。前文有一句“你试想想”,后文有一个“我们”,便于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组织答案如下:

    1.修辞不同。原句在“白雨”前加修饰语“细得同粉也似的”,运用比喻修辞,形象写出了白雨细、密的特点。2.画面感不同。在“背景”前用“淡得几不成墨的”来修饰,更形象地写出背景的特点,更有色彩感和画面感。3.语气不同。原句“你说还够不够悠闲”是疑问句,与改动后的陈述句相比,语气更加肯定,感情更强烈。4.人称不同。原句运用第二人称“你”让读者感觉作者在和自己交谈,更显亲切。

    示例三(广州市2021届高三阶段测):

    读着董华先生《大地知道你的童年》这本书,我就会忘却钢筋水泥般的城市,逃离熙熙攘攘的人群,回到远方的故乡。空旷的天空下,一片同样空旷的田野上,一个瘦弱的男孩,漫无目的地走着,穿过几块摇曳的稻田,穿过水边茂密的林子,路过柳条垂落的池塘,踏上一座细窄摇晃的小木桥,爬上高高的河堤,坐在大河旁,看着立满鱼鹰的小船如何在声韵水影中缔造五光十色的捕鱼盛宴,看着热闹的水面重新归于平静。白帆远去,夕阳如血,映照着袅娜缠绕的炊烟、稀疏矮小的草房子、纵横交错的河流。童年的生活虽然贫穷但是充满了乐趣。那时的孩子每日在大千世界中领略自然光影声色的变幻,日升日落,月圆月缺,四季流转。(曹文轩《故乡在远方》,此文为《大地知道你的童年》一书序言)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船帆远去,夕阳西下,映照着袅娜缠绕的炊烟、稀疏矮小的草房子,河流纵横交错。”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改句与原文的差异有三处:“白帆远去”改为“船帆远去”,“夕阳如血”改为“夕阳西下”,“纵横交错的河流”改为“河流纵横交错”。第一、二处改动将原句表颜色的词“白”“如血”省去,修辞手法也减省了,改句几乎成了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述。文段强调以前的孩子在大千世界中“可以去感受领略”“五光十色的捕鱼盛宴”“自然光影声色的变幻”,没有这两个表示颜色的词语,画面就失去了色彩,且与文段的表述重点不符。第三处改变了句式,原句的偏正词组“纵横交错的河流”与前文的“袅娜缠绕的炊烟”“稀疏矮小的草房子”两个同样结构的词组作谓语动词“映照”的宾语,修改后的“河流纵横交错”是主谓结构,可以独立成句,但原文三个结构相似的词组排列所营造的表达效果就没有了。组织答案如下:

    1.修辞手法不同。原句以“白帆”借代帆船、“夕阳如血”运用比喻,景物特征更鲜明。2.画面感不同。原句色彩对比鲜明,画面感更强烈。白色的船帆与如血的夕阳,构成强烈的对比,色彩鲜明,而且与后文强调领略自然光影声色的内容相符;改句只交代了画面景物,缺少色彩描写。3.句式不同。原句运用整句,句式整齐。“袅娜缠绕的炊烟、稀疏矮小的草房子、纵横交错的河流”均为偏正结构,整句形式,朗朗上口;改句变为散句,不够紧凑,缺乏音韵美和节奏美。

    示例四: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晴暖一会儿。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老舍《济南的秋天》)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山脚是镶着一层层的黄色、灰色、绿色、藕荷色等各色条子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修改后的句子是一个长单句,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几个短句,最大的不同是将原句独立出来的成分“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变成了中心语“各色条子”的定语。这样一来,强调重点就发生了变化。改句强调的各色条子,原句强调的是“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是对“一层层的”具体说明。原文强调的是“山脚”“山顶”“山腰”不同位置的颜色层次分明,所以原句的表述更符合文意。从句式来看,改句是一个长单句,原句是几个短句,朗读时节奏感更强,而文段也主要由短句组成。组织答案如下:

    1.内容侧重点不同。原句强调的重点是色彩感知的层次感,上下文的内容相符,而修改后的句子强调的是色彩的不同。2.句式不同。原句是短句,更口语化,更活泼,表述与整个文段的句式风格一致。改句的句式是长句,不符文段的句式风格。

    示例五(2020年新高考Ⅰ卷):

    我決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水……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这是个很小的小店,南北进深不足三米,东西长顶多十几米,七八张桌子,大概是屋子里太热了,只有三四张桌上有人,每个人面前都有一盘门钉肉饼,烙得焦黄,渗着油光,让人馋涎欲滴。

    ……我固执地挑了一张桌子坐了下来,让女孩子把桌子收拾干净,然后要了六个门钉肉饼和两碗小米粥。

    牛肉饼和小米粥很快都端来了,热气、香味混在一起,让我食欲大振。

    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页光,又心满,又意足。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改句把原句放在句末的两个分句“又心满,又意足”作为状语,修饰谓语动词“一扫而光”,这样该句的表述重心便是“一扫而光”这个动作。而原句表述重心是突出强调吃完肉饼后心满意足的感觉。原句在文段的最后一段,前文叙述作者步行回家时想起卖门钉肉饼的小店,于是进去点了肉饼和粥,当食物端上来时,食欲大振。行文到这里,从写作的自然流程来说,接着就要写吃的动作,然而又不能仅限于此,一定要把吃完食物后的感觉写出来,文章才到位、够味。从句式来看,改句是一个长单句,原句为短句,形式上更活泼,接近前文描述小店内部陈设、食客用餐的语言风格,更口语化。三个短句,朗读时节奏感也更强。组织答案如下:

    1.强调的重点不同:改句的重点落在“一扫而光”上,强调全部吃光;原句的重点落在“心满意足”上,强调吃过肉饼之后的满足感,更符合原文的逻辑。2.适用的位置不同:改句用来结束文段,似乎话还没说完;原句把“心满意足”拆开放在句子最后,语气舒缓,适合做段落的结尾。3.语体风格不同:改句比较普通,近似客观地陈述;原句更口语化,活泼俏皮,和整个文段的文风更和谐。

    从以上五个例子,我们可以总结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答题基本角度,作答时要结合语境,分条列点,先概括,后分析。从比较原句与改句的差异人手,重点关注原句与改句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1.内容的侧重点;2.修辞,如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3.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4.对象特征,如画面、色彩、层次、动静等;5.句式,如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6.语体,如口语、书面语、公文语,文言文与白话文等。

    这道题在表面上只是删减部分词句或调整它们的顺序,实际上是调整或改变原文思想和情感。高考题和各地模拟题的所选文段,多来自文学色彩较浓厚的散文。修改后的句子把文学味冲淡了,变成一种生活化或半文学化的语言。句子表达效果题本质上是考查文学语言与日常生活语言或半文学语言的区别。生活语言多是陈述性的语句,有多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日常生活语言注重交流功能,要准确传达信息,不能产生歧义,所以要求表述准确,重逻辑,重语法。文学语言的主要作用不是陈述事实,而是表现某种情绪或情感,“文学语言是‘记号性的,只与情感或情绪相关联。”它不追求一词一义的明确和单纯,而是追求朦胧含蓄和多义,重形象塑造。文学语言会偏离日常语言,打破常规的意义组合而形成一种“陌生化”的效果。因此,“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种自相矛盾的表达在日常交流中会使人产生困惑,而作为文学语言,其意味恰在于这种矛盾形成的张力。文学语言不应该陈述,而应该表现。譬如到了一条街道,你说“这条街真热闹”,作为一个日常陈述,这是可以的,可是如果一篇散文或小说也这样写,那未免太单调。文学的表现内容,在日常语境中都是“废话”,但如果没有这些“废话”,就会失去文学语言表现情感、激发想象的文学功能。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及鲁迅先生的散文《秋夜》开头那句话: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句话引发了不少争议。日常交流中,这句话可以简单地说成“我的后园有两株枣树”。但鲁迅先生的用意显然不在于向读者传达他家的后园有两株枣树这个信息,他想借枣树这个客观物象表达某种心境,某种情绪,为自己而写自己,于是“枣树”便成为他笔下的“意象”。“目前学界公认的研究成果认为,枣树代表鲁迅自己,枣树形象是鲁迅本人韧性战斗精神和战士品格的体现。”这种超常的表达带来了日常语言所没有的意味。它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曲尽作者无聊的心态,所见无不单调,没有意思。二是暗藏作者看的顺序,看一株是枣树,看另外一株还是枣树。沉闷的感觉呼之欲出。在新文学起步之初,这无疑是富于独创性的。”

    作家要通过文字语言文字来表达某种情绪,也离不开这些基本的文学手段:选用修辞、句式、语气、语体,调整语序等。搞清了文学语言和生活语言的区别,不仅有利于思考句子表达效果这道题,还能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与写作水平。每年从高考阅卷场上选出来的优秀考场作文,有文采者少之又少。张玉金教授呼吁加強语文表达基本功的训练。“要教学生写出有文采的作文。所谓有文采,即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能在文中运用比喻、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段,并有较好的效果)、文句有表现力(表达效果好,富有感染力)。如果在表达方面不突出,是难以取得较高的分数的。”

    这道题可以说真正回归了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新课标提出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语文课程应着力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而语文学科的独特育人贡献也在于语言建构与运用。数学同样可以实现思维发展与提升,音乐和美术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历史学科可以实现文化理解与传承。而只有语文,才能给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

    新课标颁行近三年,如何将高考与新课程改革协调起来,以发挥高考引领教学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与复习备考中践行新课标的理念,是将来高考语文考试内容改革的方向之一。句子表达效果题“对接‘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观察具体语言现象,从中发现问题并体会语言文字运用规律,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和语言表达、应用写作等关键能力,从而使教考衔接,以考促教,以考促学,实现教、学、考的有机统一。”

    这道题也直击了语文日常教学与写作的软肋。当前中学阶段的学习,过于注重归纳段落大意、概括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这些内容不是不重要,但不能得鱼忘筌。思想情感、段落大意,都需要从语言文字的赏析中得来,不能为得到思想情感而忘了语言文字的赏析、实践与运用。在高三复习备考阶段,更是将学科核心素养放一边,将主要精力放在训练做题、审题、规范答题,如何得分等应试技巧上。当然,这是现实要求,作为一线教师,不训练总结应试技巧以提高分数是不负责任的,然而只追求这些也是不负责任的。两者需要得到平衡。

    高考设置表达效果题,其用意还在于让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三学生,在今后的语言运用实践中,重视语言表达,务去陈言,少讲套话空话,让祖国的语言文字在新一代青少年手中“活”起来。

    [作者通联:广州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