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几代人成长的“小喇叭”

    李晓冰

    

    

    在新中国的广播史上,有着无数星光璀璨的优秀栏目。其中,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小喇叭》当数最有特色的栏目之一。她是中国广播界一个历经沧桑而经久不衰的符号。从1956年9月4日开始面向全国年龄最小的听众广播,到现在已经64年了。如今,她依然童音未改,纯美如初,嘹亮的“哒嘀哒” 陪伴了祖孙三代人的童年时光,成为人们最美好的记忆。

    “小喇叭开始广播啦”

    新中国成立初期,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能听到“大喇叭”(有线广播)传出的广播节目,那时的“大喇叭”是人民群众获得信息和文化生活最主要的途径,也正是此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决定开办一个专门对学龄前儿童广播的栏目。

    既然是一档面向幼儿的广播栏目,那就一定要有一个好听的栏目名称。在一次集思广益的会上,有人提议,既然“大喇叭”是一种深受群众喜爱的工具,我们为孩子们辦节目,就用“小喇叭”作为这个栏目的名字吧。大家欣然同意。于是,《小喇叭》便成了这个栏目的名字,而那段用唢呐吹奏出来的“哒嘀哒,哒嘀哒”,又形象地体现出“小喇叭”的特点,一起成为《小喇叭》的永久标志。

    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各行各业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广播各栏目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也都纷纷创新和改版,展现出了广播界欣欣向荣的景象,《小喇叭》也恢复了正常播出。

    很多人一来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总会意味深长地说一句:“我是听着《小喇叭》长大的。”《小喇叭》给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除了听不完的故事以外,一定就是片头“小朋友,小喇叭开始广播啦!”和片尾“小喇叭广播完了,小朋友再见!”。这短短的23个字成为吸引几代小听众的招牌式呼号和人们永久的记忆。

    上世纪50年代使用的栏目曲中的呼号,是由北京市东华门幼儿园的袁杰小朋友录制的。据当年的幼儿园老师王继芬回忆,当时,她带着好几位小朋友来电台试录,最终因为袁杰的声音即甜美又可爱,笑意中还透出了新中国儿童的幸福感,因此被选中用在了栏目曲的呼号中。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小喇叭》重录栏目曲时,为了寻找录制新版呼号的小朋友,原少儿部的老师们进行了大规模选拔,除了电台少儿部所属的“儿童剧团”和“合唱团”的小团员外,北京市许多幼儿园的小朋友也被纳入“海选 ”之列。包括当年的小团员蔡国庆、鞠萍等很多声音优质甜美的小朋友,都参加了试音录制。经过编辑们仔细甄选,最终唐韵竹小朋友呼出的“小朋友,小喇叭开始广播啦!”成为新版栏目曲的呼号,并延用至今。

    在《小喇叭》节目里,还有一位让人无法忘记的人物——“小丁当”。

    可以肯定地说,“小丁当”是新中国广播的第一个“角色化主持人”。那段脍炙人口的开场白,也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流行歌”。

    鸡蛋皮小帽白光光,

    橘子皮做我的红衣裳,

    绿辣椒做我的灯笼裤,

    蚕豆皮鞋“咔咔”响!

    你要问我是哪一个,

    我是小木偶,

    名字就叫小丁当。

    我是小丁当,

    工作特别忙,

    小朋友来信我全管,

    我给《小喇叭》开信箱!

    “小丁当”是《小喇叭》节目中的一个木偶形象,他和另一个角色化主持人——“邮递员叔叔”共同主持完成《小喇叭》信箱节目——“小丁当信箱”。可以再次肯定的说,“小丁当信箱”是新中国第一个人与玩偶共同主持的广播节目。

    由于“小丁当”所发出的是一种经过特殊处理的木偶声音,这就使得小听众们十分好奇,很想知道“小丁当”到底长成什么样子。这种神秘感吸引了许多小听众,以至于他们长大之后,仍要寻找机会一探究竟。实际上,就连“小丁当”的制造者们也无法准确地描绘这个小木偶的真实相貌,有人曾试图根据“小丁当”自己的“描述”画出他的模样。结果,无数个“画像”都不是我们心目中的“小丁当”。最后,我们终于明白了,原来,“小丁当”并不是一个能用具体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人物,他只能生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想象中,是每一位小听众自己独有的“小丁当”。

    “小丁当”的扮演者是著名播音员康瑛老师。为了营造生动新奇的木偶形象,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经过多次实验,采用变速录音的方式,也就是在磁带的传送轴上,加上一个轴套,使转速变慢,康瑛老师再用特殊声调和语速进行演播。于是,在正常转速播出的节目中,就会产生一种奇特的声音,这便是木偶“小丁当”的声音了。

    继康瑛老师之后,《小喇叭》里还有两位“小丁当”。一位是晓澄老师,一位是郑晶姐姐,她们分别在不同时期延续了“小丁当”。不过,录制“小丁当”的过程早已不再使用轴套手动变速了,而是通过录音机的调节钮进行变速录音,在录制的时候,只需要播音员保持好语调和语速,其效果依然让孩子们着迷。

    对于小听众来说,人与木偶共同主持节目的时候,一定是一起坐在录音间里跟收音机前的小朋友们说话。其实,作为“小丁当”的“搭档”,“邮递员叔叔”的录音也需要极高的技巧。由于“小丁当”需要单独进行变速录音,因此,“邮递员叔叔”也只能单独录制。虽然只是一个人面对话筒,但仍然要保持一种两人对播的自然状态。这对扮演“邮递员叔叔”的主持人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难题,一方面必须十分了解“小丁当”的语速、语感,以便合成时有对播的感觉,另一方面还要根据稿件要求,调节节目的气氛,使节目更自然、生动、活泼。

    张文星是继胡勇之后第二任“邮递员叔叔”,他不仅是康瑛老师“小丁当”的搭档,也是晓澄老师和郑晶姐姐“小丁当”的搭档。因此,张文星也成了“邮递员叔叔”的形象代表。

    “好听的故事堆成山”

    《小喇叭》除了极富儿童特点的栏目曲以外,更令人难忘的就是那些听也听不完的故事。因此,《小喇叭》被誉为“中国的故事宝库”。

    听故事是孩子们的天性。因为《小喇叭》栏目听众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栏目以故事为主的宗旨。从《小喇叭》开播第一天,由张桂兰老师演播的《小喇叭的话》和孙敬修老师参加演播的《苍蝇想要条小尾巴》,到现在由郑晶姐姐演播的《爷爷的礼物》,六十多年里,《小喇叭》到底播出了多少故事,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是很难数清的。

    《小喇叭》的故事之所以能够吸引孩子,让孩子们百听不厌,是因为这里所有的故事都称得上是精品之作。原少儿部主任郑佳同志曾经提出:“《小喇叭》的编辑都应该成为特殊的作家。”她要求《小喇叭》的编辑们不仅要能够创作出精美的儿童文学作品,同时还要善于把其他作家的文学作品包括著名作家的作品编辑成适合孩子们收听的广播文学作品。

    为达到这一要求,把故事广播化、儿童化,《小喇叭》栏目的所有编辑都必须深入幼儿园,把自己的作品面对面讲给孩子们听,然后再把小朋友复述的内容详细记录下来,以掌握儿童语言的特点和儿童的思维方式,从而把作品磨练成一篇口语化极强、对象感极强、故事性极强、生动活泼的儿童广播作品。

    《小喇叭》使用的稿件十分严格,特别是节目的主体故事部分,需要选择思想性艺术性强、适合讲给孩子们听的作品,同时还要在文字上既通俗易懂又生动有趣。这些近乎苛刻的审稿要求的确筛选出无数经典作品,使节目一直保持着高质量。

    关于对稿件的严选慎用,笔者深有体会。当我大学毕业进入《小喇叭》节目组的时候,也曾踌躇满志,满怀信心地选材、改编、写稿,并尽自己所学,把稿子写得文采飞扬,可是一连数日,十多篇稿子一篇也没有通过。每次在被退回来的稿子上,组长、主任们修改的字迹都是铺天盖地。仔细阅读之后发现,我冥思苦想出来的那些华丽的词句,那些奇妙的构思,竟被毫不留情地删掉了,留下的尽是些“大白话”,甚至是些啰嗦得不得了的语言和平平常常的故事情节。后来,在老编辑们的开导下,我翻看了《小喇叭》保留了多年的发稿本,那一篇篇好听的故事,那一首首上口的儿歌,竟都没有华美的语句和离奇情节,但展现在我脑海里的却是一幅幅优美的景象和诗一般的语言。我终于懂得了给孩子们做节目,第一是要让他们听得懂,那些华丽的词藻远不及“白话”来的更直接、更通达;第二是要让他们理解要讲的内容,那些远离他们生活的情节是无法让他们产生联想和想象的。因此,一个好的儿童广播节目,难就难在要“降低”自己的水平,以儿童的语言和思维,去给他们编故事、讲故事,去跟他们交流。所以,师傅王成玉一再告诫我:要学会写大白话,给孩子听的大白话最难写,因为这些大白话不仅要浅显易懂,而且还要有一定思想内涵。这个道理让我悟了很久。

    为了更好地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熟悉和掌握孩子们的语言习惯和生活细节,《小喇叭》栏目制定了一条规矩:凡新进组的编播人员一定要先去幼儿园体验生活一个月,之后再回台开始学习编辑稿件。这条规矩成为《小喇叭》编辑的第一个台阶。原《小喇叭》栏目编辑林阿绵曾回忆说:“我去东华门幼儿园一呆就是一个月,带了很多故事给孩子讲,看听不听得懂。也让孩子给我讲个故事,通过他们讲,来体会孩子们的喜欢、爱好和理解的程度。”正是由于这个传了几代人的规矩,才使得《小喇叭》的每一位编辑都非常熟悉孩子们的生活,做出的节目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因为在播出的每一個故事里,不仅凝结了编辑和播音员的心血,其中还有小朋友们的一份功劳。

    经过六十多年的积淀,《小喇叭》里好听的故事“堆成了山”,其中包括孙敬修老师播讲的民间故事和《西游记》,曹灿老师播讲的革命故事、人物故事和《洋葱头历险记》《木偶奇遇记》,陈铎、虹云播讲的《天鹅湖》《小兔彼得》,康瑛老师、徐文燕老师播讲的童话故事、生活故事,等等,小歌剧《小熊请客》、童话剧《聪明的木娃》、快板剧《咕咚来了》、儿童广播剧《小乌鸦和它的妈妈》等,也都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时代经典,有些作品甚至影响了孩子的一生。在很多小听众成年之后,他们仍能完整地讲出对他们有着深远影响的故事。

    一群人、一辈子、一件事

    由于听众对象的特殊性,一名少儿广播编辑与成人节目的编辑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不仅要熟练地运用广播媒体传播信息,同时还要熟悉儿童,知道孩子们想要获得的信息和知识,用孩子们能够接受的语言和方式进行表达。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少儿广播编辑,不仅需要更长的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还要更加敬业,更加执着。

    《小喇叭》节目组的编辑们来自五湖四海,所学专业也各不相同,有新闻专业、播音专业,也有学教育的、学文学的,但是当大家来到《小喇叭》以后,便都钟爱上了少儿广播,因为《小喇叭》是一个教育培养下一代的节目,是一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为这样一个节目服务,是每一个《小喇叭》编辑无比自豪和骄傲的。

    康瑛是《小喇叭》节目的第一位播音员,她一生都坚守在《小喇叭》,成为中国几代孩子心中的偶像,甚至在她退休以后很多年,康瑛依然坚持在《小喇叭》为小朋友讲故事,被誉为“故事奶奶”。

    从事《小喇叭》编播工作的人们,大多都不会放弃这份职业,从进组到退休,甚至终其一生都在为《小喇叭》工作,他们已经和《小喇叭》融为一体,彼此不能分开了。

    六十多年来,《小喇叭》的编播人员始终没有放弃对儿童广播的热爱,责任感、使命感、自豪感是他们的共同特征。虽然儿童广播在发展的历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遭受过冲击,几度沉浮,但他们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为孩子们办节目,为孩子们办好节目!让《小喇叭》的号角永远响彻在孩子们中间。

    如今的《小喇叭》一如既往地播出着。郑晶姐姐、春天姐姐继承着前辈们的精神,在全媒体时代继续吹奏着《小喇叭》。虽然《小喇叭》依然响亮,但面对新媒体、新机遇、新环境,如何把《小喇叭》继续下去,这仍然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开拓。在这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媒体革新日新月异,《小喇叭》作为人们信赖的知名品牌,无疑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并且引领时代的潮流,唯有如此,才能“让《小喇叭》越吹越响”,永远嘹亮。

    (作者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体育青少节目中心)

    (本文编辑: 黄一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