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在增殖工程与海洋牧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盛化香 唐衍力 黄六一 温海深

    [摘 要]文章针对增殖工程与海洋牧场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经验,提出引进3D打印技术改革实验教学的新思路。文章首先介绍3D打印技术的原理和特点,然后围绕3D打印技术与材料、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形式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创新,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从人工鱼礁模型设计到3D打印制造再到模型进一步优化的综合实验教学模式。实践表明,3D打印技术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本课程的综合教学效果。

    [关键词]3D打印技术;实验教学;人工鱼礁;海洋牧场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06-0074-03

    增殖工程与海洋牧场是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必修课,也是水产养殖专业和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的选修课。其内容主要依据人工鱼礁的集鱼机理,着力阐述和介绍人工鱼礁材料的种类和性能、人工鱼礁区的本底调查与选址、礁体结构与水动力学特性、人工鱼礁的工程设计和结构优化,以及人工鱼礁生物附着和增殖效果评价等内容,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课。其要求学生既要具备一定的工程学方面的基础理论,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生物学和鱼类学知识。

    增殖工程与海洋牧场实验教学是本课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学生设计、制作人工鱼礁模型,并结合水阻力实验、流场实验以及鱼类诱集实验来评价模型性能,并进一步优化模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工鱼礁模型制作是由教师指定形状与结构,然后由学生手工切割有机玻璃板,通过电钻进行打孔,再进行黏合制作。整个过程费时费力,制作的鱼礁模型结构简单、精度较低,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性。2.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是教师向学生讲授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任务。这种被动式的学习,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能动性。3.鱼礁模型制作精度不高,后续水阻力实验、流场实验和生物诱集实验也受影响,无法达到优化的目的。4.考核方式简单,没有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5.实验教学效果不好,没有调动学生的创新主动性,没有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1]。

    3D打印技术,又名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其在高校创新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备受重视。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7年12月发布的《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明确指出,要实施学校增材制造技术普及工程,鼓励增材制造技术在教育领域推广,配置增材制造设备及教学软件,开设增材制造知识培训课程,建立增材制造实验室,培养学生创新设计的兴趣、爱好、意识。美国、英国等国的相关部门很早就开展针对3D打印技术的试验项目,将3D打印技术应用到工程技术等相关课程中,探索3D打印技术的教学应用,推动教学创新,激发学生对工程、设计和科学相关课程的兴趣,培养工程人才 [2-3]。本文通过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增殖工程与海洋牧场实验教学中,探讨适合本课程的打印技术和材料,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完善考核程序,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一、3D打印技术简介

    3D打印技术是一项发源于20世纪80年代集机械、计算机、数控和材料于一体的先进制造技术[4],其基本原理是根据三维实体零件经切片处理获得的二维截面信息,以点、线或面作为基本单元进行逐层堆积制造,最终获得实体零件或模型[5]。增材制造区别于传统的减材(如切削加工)和等材(如锻造)制造方法,是在计算机的控制下,逐层堆积或固化材料,最终制造出立体工件,可以实现传统方法无法或很难达到的复杂结构零件的制造,具有智能化、定制化、生态化和高效快速等特点[6],已广泛应用于食品、服装、家具、医疗、建筑、教育等领域[7]。

    3D打印的制造技术根据打印原理和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几类:熔融沉积成型(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光固化成型技术(Stereo Lithography Apparatus,SLA)、选择性激光烧结(Selecting Laser Sintering,SLS)、数字化光处理(Digital Light Processing,DLP)、三维喷涂黏结(Three Dimensional Printing and Gluing,3DPG)、3D喷墨技术(Ployjet)技术等, 其在打印的材料、精度、速度等方面存在不同特点[8]。

    二、3D打印技术在本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一)选择3D打印技术与耗材

    熔融沉积成型(FDM)是目前比较成熟的3D打印技术,以各种丝材作为原料,通过电加热的方式将丝材在喷头内加热到橡胶态,喷头在计算机的控制下作平面运动,根据分层数据,将熔融的丝材从喷头中挤出涂覆在工作台上,熔融的丝材料冷却固化后形成打印件的一个薄层截面。当一层固化结束后,喷头向上移动一层的高度,继续按照分层数据进行该层的涂覆,如此重复直至零件全部堆叠完成。FDM技术被广泛用于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的模型制作上,其原材料主要是生产级别热塑性丝状塑料,成型件的力学性能相当于工程塑料或者蜡模,具有优秀的机械、耐热性和化学强度,可用于制造蜡模、塑料零件、模型或者产品样件等[9]。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和聚乳酸(PLA )是FDM 技术最常用的耗材,因价格便宜而十分普及。ABS 是常见的工程塑料,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但3D打印条件要求苛刻,在打印过程中容易翘曲变形,且易产生刺激性气味。PLA 是可降解环保塑料,打印性能较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3D打印热塑性聚合物,已广泛应用于教育、医疗、建筑、模具设计等行业[5]。

    实践证明,使用PLA打印的模型,拉伸变形均匀,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10]。在保证3D打印力学性能的情况下,可以设置填充率为20%~40%,且为同心线填充,进行FDM工艺成型,这样既节省材料、时间和费用,又能得到较好的成型模型[11]。在增殖工程与海洋牧场实验教学中,3D打印技术选择FDM,材料选择PLA,可以很好地制作人工鱼礁模型,能够满足水动力学实验,符合实验教学的要求。

    (二)改革教学内容

    在增殖工程与海洋牧场传统实验教学中,学生以有机玻璃作为材料,利用勾刀进行切割,再利用台式钻机进行打孔,最后进行粘合成鱼礁模型。由于材料和工具的限制,学生制作的人工鱼礁模型形状和结构比较固定和单一,可选择的空间很小,而且制作出来的模型精度较低,且费时费力,局限性较大。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是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实验教学效果较差。

    3D打印技术操作简单,对于实验室环境条件要求较低,可实现快速、精细地打印人工鱼礁模型。通过3D打印技术,可将设计的人工鱼礁模型的外观和结构进行快速的实体呈现,以方便进行结构确认、功能验证、后续优化等相关实验。

    教师可以在实验教学中应用3D打印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习与了解3D打印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三维模型的创建和Cura 15切片软件的使用,让学生熟悉3D打印机的操作步骤,利用专业知识设计人工鱼礁模型,最终打印出自己设计的人工鱼礁模型。

    在教学活动中,3D打印过程分为5个步骤:设计、建模、格式转换、打印和后处理[12-13]。1.设计: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利用已学专业知识,设计出具有良好水动力性能和生物性能的人工鱼礁模型。2.建模:在计算机上,使用Solidworks、AutoCAD等三维建模软件把设计好的人工鱼礁模型绘制出来,或者利用三维扫描仪对已有的实验模型进行扫描,直接生成三维模型数据。3.格式转换:将三维模型转化为STL格式文件,使用Cura 15进行切片将生成Gcode代码,期间可以设置分层厚度为350μm、喷头温度为210℃、打印速度为70mm/s时,3D打印模型在垂直层面方向可以得到较高的压缩力学性能[14]。4.打印:将Gcode代码载入3D打印机进行打印。在打印区域内,喷头沿着由Gcode代码给出的图层数据,进行一层一层由下到上的打印。打印时间由工件大小、打印方式、材料、精度决定。5.后处理:打印后的工件会存在多余支撑、毛刺等问题,需要进行清洁和打磨,打磨后可使工件达到精度的要求,从而完成工件。

    3D打印机制做出的人工鱼礁模型,凭借其较好的整体性和较高的精度,可以结合后续的水阻力实验、流场实验以及鱼类诱集实验等实验,获取相关实验参数。通过使用层次分析法对相关实验参数进行权重分析,以此来综合评估人工鱼礁模型的水动力性能和生物学性能。通过对比分析不同鱼礁模型的优缺点,可以优化人工鱼礁模型性能,进一步设计更好的鱼礁模型。3D打印技术为人工鱼礁的设计、创新和优化提供了方便、快捷、精确的手段。

    (三)改善教学方式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都修过渔业工程CAD课程,具备很好的图形设计与绘图能力。为此,可以让学生自行分组,一般4~5人为一组,要求学生利用增殖工程与海洋牧场教学课堂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以及相关的生物学和流体力学等专业知识来设计鱼礁模型,如鱼礁模型的结构、水动力性能(水阻力、流场效应)以及对鱼类诱集效果等,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课程要求每人均要完成1个鱼礁模型的设计与3D图形绘制,这样可以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设计与绘制的过程当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有些学生只是在一旁观望的现象。

    小组每个成员在完成各自的模型设计与绘制之后,由小组成员和指导教师一起对鱼礁模型进行点评讨论,选出最优模型,直接在课堂上通过3D打印机打印出来,以备后续实验使用。学生在运用专业知识来設计与创作鱼礁模型就是理论知识的实践化,这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增加了学生间的沟通,在点评讨论小组的最优鱼礁模型中引入了学生间的竞争,这种方式不仅弥补了个人设计的缺陷,还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热情。

    (四)改变考核形式

    实验结束时,学生要完成人工鱼礁模型设计、优化的实验报告书,包括设计图纸、说明书、模型优化参数等。由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成绩以百分制记分,考核内容包括:1.人工鱼礁模型结构形式、几何形状的合理性,图纸的展示效果;2.教师评价,通过问答考核学生对设计理论的熟悉程度,对设计过程的掌握程度;3.学生小组间互评和学生小组内自评;4.检查3D打印机打印人工鱼礁模型的过程和质量;5.检查人工鱼礁模型后续实验数据;6.检查人工鱼礁模型的水动力性能及生物性能,并查看优化参数及建议;7.考核实验报告是否符合要求。指导教师对每一部分分别进行评分,最后以每一部分的分数之和作为综合实验成绩。

    三、教学实践应用及效果

    增殖工程与海洋牧场实验教学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人工鱼礁的功能、结构组成、水动力性能、流场分布及集鱼效果等,从而形成专业的海洋工程思维意识、模型效果分析基本能力。实践证明,将3D打印技术应用到增殖工程与海洋牧场实验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受益匪浅,大大提高了实验效果。

    1.将3D打印技术应用到增殖工程与海洋牧场实验教学中,能让学生掌握行业前沿技术的发展和应用。3D打印技术综合了数字建模技术、三维扫描技术、机电控制技术、信息技术、材料科学与化学等诸多方面的前沿技术知识,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4]。将3D打印技术应用到增殖工程与海洋牧场实验教学中,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3D打印技术,还可以让学生及时掌握行业前沿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3D打印技术的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将专业设计理念和模型制作快速地融会贯通,将设计方案迅速地转化成现实的实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鱼礁模型的设计与制作,并结合后续的相关实验,可对模型设计的相关参数进行评估与优化,这能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3D打印技术不仅解放了学生的双手,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了课堂互动效果,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达到了本课程设置的学习效果与意义。

    四、结语

    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装备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两大重要支柱。3D 打印技术教育既关联着教育装备建设,又关联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是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装备建设相互结合的典型代表,也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15]。3D打印技术教学与增殖工程与海洋牧场实验教学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对创新设计、数字建模、3D打印制作和人工鱼礁模型优化设计等过程有更全面的学习和认识,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王君,孙卓辉.流体机械类课程研究型实验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2):244-248+252.

    [2] 王萍.3D打印及其教育应用初探[J].中国远程教育,2013(8):83-87.

    [3] 赵秋艳.美国增材制造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应用[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7(8):90-93.

    [4] 魏青松.增材制造技术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5] 陈双,吴甲民,史玉升.3D打印材料及其应用概述[J].物理,2018(11):715-724.

    [6] 汪小名,樊学良.3D打印技术在机械制造自动化中的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8(3):140-142.

    [7] 卢秉恒,李涤尘.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发展[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3(4):1-4.

    [8] 姜涛,程筱胜,崔海华,等.3D打印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J].机床与液压,2018(3):154-160+146.

    [9] 李勇,巴發海,许鹤君.3D打印技术的发展和挑战[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18(11):799-804+825.

    [10] 董骏杰,刘宇杰.具有内部孔洞的3D打印PLA试样力学性能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2):50-54.

    [11] 高士友,黎宇航,周野飞,等.熔融沉积(FDM)3D打印成形件的力学性能实验研究[J].塑性工程学报,2017(1):200-206.

    [12] 朱建军,徐新成,赵中华. 快速成型工艺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8):261-264.

    [13] 成思源,周小东,杨雪荣,等.基于3D打印技术的实验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8):158-161.

    [14] 贾先,谭栓斌,雷鸿春,等.3D打印工艺参数对PLA压缩性能的影响研究[J]. 制造技术与机床,2018(4):29-32.

    [15] 梁森山.基于3D打印的3D教育模型建构[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5(12):54-55.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