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县级广播影响力的实践探索

    姜旭光

    摘要: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发展环境发生了剧变,县级广播电台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传播力下降,影响力弱化、受众群萎缩等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以东港人民广播电台为例,对如何破解县级广播电台生存发展困局,提升县级广播影响力提出可借鉴的解决方式。

    关键词:惠农广播;提升;影响力;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05-0122-02

    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和广电行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县级广播电台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愈发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如何立足本地实际,扬长避短,突破发展的瓶颈,走出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这是县级广播人无法回避的问题。近些年来,辽宁省东港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东港电台)积极探索新时代县级广播发展之道,下大气力办好惠农广播,成为当地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之一,被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授予“改革开放40年全国百佳县级台”荣誉称号。

    1开办专门惠农广播,稳固农村宣传阵地

    东港电台以服务“三农”工作为宗旨,以对农频率为阵地,以“三农”节目为平台,以广播下乡为抓手,大力推进广播惠农工程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抢占农村思想宣传工作制高点,有效发挥了基层广播主阵地的功能。2007年6月,东港电台在辽宁省县级广播电台中率先开办了专门对农村广播频道——“新农村广播”频道,设置10余档富有东港地域特色的对农广播节目(栏目),每天24小时滚动播出。与此同时,以“广播喇叭村村通、户户响”为主要内核的广播惠农工程也全面启动铺开,累计筹资数百万元,向全市农村大棚户免费发放小音箱、收音机13000多台,在各农村乡镇建设了集应急广播与对农广播为一体的广播“大喇叭”覆盖体系。利用专门惠农广播频道,借助覆盖农村全域的广播传输覆盖体系,东港电台积极引入最新的广播宣传理念及最新的广播传输手段,全力提升东港惠农广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推出了“东港广播乡村行”大型直播活动,送文艺、送科技、送信息到农家,活动一直持续至今,广受农民好评;推出《直播到农家》大型采访活动,组织记者、主持人分组下乡,以体验农家生活、宣讲政策法规、报道三农新闻为主要内容,以“进农家门,唠农家嗑”为报道特点,先后采制的《驻村干部解决邻里纠纷》《新农村呼唤新医改》《说说椅山村的这村、这人、这事》《咱百姓的贴心人》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其经验被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网、中国农业信息网、盛世金农网、辽宁政府网相继报道。2018年起,重点围绕扶贫攻坚这一主题,深入农村乡镇,深度报道壮大村集体经济、消除贫困村等内容,将党的好政策宣传到田间地头,将时代好声音传播到东港大地。与此同时,《政风行风热线》《金土地》《电话赶大集》《咱村也有文艺人》《法治热线》《百姓说新闻》等一大批农民喜闻乐见的广播节目(栏目)纷纷在农村田间地头、院落炕头响起,富有特色、导向正确的东港广播,不仅拉近了东港广播与广大农民朋友距离,赢得了更多农民的喜爱,成为东港农民朋友首选的媒体之一,而且较好的服务当地“三农”工作,唱响了农村宣传的主旋律,有力稳固了农村宣传主阵地地位[1]。

    2办活对农广播栏目,精准对接农民需求

    东港电台注重按照农民需求开办和调整节目栏目,近些年来,在农民普遍关心关注的科技扶持、法律宣讲、文化服务、信息传递、政策引导等方面,采取广播+的方式,推出“菜单式”“订单式”服务,与农民需求进行精准对接,积极办活对农广播节目(栏目),使东港广播成为老百姓心中最可亲、最可爱、最可信的“金喇叭”。一是广播+新媒体,开办《金土地》栏目,以专家坐阵直播间回答农业生产技术为主要内容,同时建立4个《金土地》节目微信工作群,2000余农民网友在群中交流种养殖技术,专家也在其中通过图文、视频等方式点对点对农民朋友进行科技辅导。开设微信公众号,以音视频等方式同步传播农科专家授课内容,该栏目还多次走进种植大棚,通过融媒体手段,以音视频直播方式为农民答疑解惑;二是广播+“实战”,《法治热线》组织律师、法律工作者和司法所干部定期走进直播间解答群众普遍关系的司法问题,和司法局联合开展 “调解面对面”活动,直接把法庭设到农家院,通过还原案例的形式,再现调解现场和审判现场内容,让老百姓不仅能学到相关法律知识,也能深入了解司法调解过程和程序,强化信法守法意识,该节目已成为当地司法部门开展普法工作的重要载体;三是广播+舞台,以广受农民欢迎的《咱村也有文艺人》为载体,开展东港广播“美丽乡村行”活动,多次深入乡村屯堡,把舞台搭到村文化广场,搭在田间地头和大棚里,主持人和农民朋友一起歌唱跳舞、一起登台演出秀才艺,一起讲乡村故事,累计举办文艺演出活动100多场次,把传统“听声”广播办成“看得见”的广播,主持人成了有众多农民粉丝的大“网红”,电台也成为了一个可以展示农民才艺的“快手”和传播文艺正能量的“抖音”;四是广播+服务,借助《热线八九帮你办》和《电话赶大集》栏目,公益传递农产品供求信息,每年传递信息10000多条。通过《热线爱帮忙》节目,为农民办实事解难题,帮刘大姐卖梨、帮李大叔圆梦、帮贫困户李大哥卖滞销咸鸭蛋等案例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引发有关媒体和东港广大市民的广泛关注。《政风行风热线》栏目年均发布各类政务信息2000余条,已成为当地农民咨询三农政策、投诉三农问题和政府部门改进对农工作的主渠道,并成为市政府对部门进行监督平台和人大代表走进直播间、营商环境建设、市长热线等工作主要平台[2]。

    3讲好东港美好故事,助力乡村发展振兴

    东港电台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广泛宣传好人好事、道德模范,积极培育向上向善的乡村新风尚,像“播种机”一样把乡风文明的种子播撒到千家万户,同时利用喜马拉雅、抖音、快手的融媒体平台,把东港的好声音、好故事予以大力弘扬、广泛传播,成为美好东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不仅在域内和域外为东港这座边境小城赢得了大量的粉丝,也极大提升了东港电台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地位,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东港广播的传播能力和影响力[3]。从2011年至今,东港电台就打破新闻宣传的传统方式和手段,创造性的推出《百姓说新闻》栏目,“人人是记者,百姓说新闻”,发动广大农民朋友说美丽乡村、讲致富故事、树文明新风,涌现出了一大批“农民记者”和“农民主播”,既解决了县级台新闻记者人员不足的问题,又使新闻宣传内容变得鲜活接地气,该栏目已播出2000多期,近三年被中央广播电台《农人说事》《致富青年帮》《乡土乡情》等栏目选播稿件100多篇。2018年3月开始东港电台推出了融媒体报道专题节目《记忆东港》受到东港听众和广大网民的持续关注,宣传形式涵盖广播直播、视频直播、客户端发布等,先后走进8个乡镇,立体地为受众描画一幅幅东港的田园风光、青山绿水、风物人情、民俗历史、革命故事等,激发东港人民热爱乡村、建设家乡的热情。从2011年起,东港电台先后邀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京津冀及东北地区广播媒体50多家次,联合开展了“青山绿水话东港”“中国乡村之声走进黄海之滨东港”“鸟语花香游东港”“东港海鲜文化节”“东港草莓文化节”等大型主题采访联播活动,通过众多域外媒体和高层次媒体的持续播报,东港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了更为广泛的提升和拓展。派出精干力量,连续八年参加全国农广联盟春节特别节目大联播活动,将东港山水风光、风土人情、好人好事传播到祖国各地,也正是借助东港广播,越来越多的域外人士知道了东港草莓、东港大米、东港海鲜等地理标志产品,知道了大鹿岛、大孤山、獐岛等观光胜地,知道了东港这片充满活力的创业热土,也正因为东港广播的大力推介,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奔赴东港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产业,使得东港乡村经济得到了有效发展和提振,东港电台也因为富有成效的外宣工作,多次被当地党委政府表彰,还被邀请参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组织的对农广播交流活动并做主题发言,一大批节目(栏目)和宣传作品也获得了国家级奖项。

    参考文献

    [1]向芳,张亮红.地方主流媒体新闻融合生产传播的创新实践:以疫情下“网络直播”为例[J].新闻前哨,2020 (1)34-35.

    [2]陈隽.关于“广播+视频”的探索与实践[J].西部广播电视,2019(17):20-21.

    [3]文红.电视新闻编辑中蒙太奇运用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5(21):107.

    (責编:陈静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