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实体书店建设与城市发展多维观察

    陈强

    

    

    

    摘 要:本文主要以中部地区城市圈层竞争为切入点,通过不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多个维度指标观察,探讨实体书店业与城市共生发展在后疫情时代借助产业政策、科技发展、资本融合、业态创新的推动,构建新型书店生态模式,走出“危而生机”复兴之路的可能性。

    关键词:实体书店 城市发展 书店建设

    2020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武汉这座城市成为事件的风暴之眼。本文将通过扫描新冠肺炎疫情后的武汉实体书店经营状况,并结合近几年武汉城市实体书店发展数据分析,观察新冠肺炎疫情对武汉实体书店的影响,探讨疫情后实体书店借助产业政策、科技发展、资本融合、业态创新的推动,构建新型书店生态模式,走出“危而生机”复兴之路的可能性。

    一、武汉都市型实体书店发展状况

    自2013年以来,随着国家《关于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政策出台,特别是2014年湖北省在全国率先出台《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和武汉市推出文化和旅游消费惠民服务平台——“武汉文惠通”之后,政府有关部门加大了对实体书店建设的投入力度。数据显示:武汉市政府近年来支持实体书店发展资金达近千万元,其中仅2019年扶持资金就达400余万元。武汉市实体书店业在经过多年沉寂之后,书店经营效益有了进一步提升。在政策、资本的助推下,新一轮实体书店网点建设呈回暖之势。

    近年来,一方面是以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武汉新华书店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国有书店对现有武汉城区门店进行改扩建和新增,改扩建(含新增)营业面积达2万平方米以上。同时武汉实体书店也吸引了众多民间资本参与建设,西西弗、钟书阁、猫的天空之城、卓尔书店、时见鹿书店、铂仕汇城市书房、物外书店、403国际艺术中心等书店无论是在资本引入、硬件投入还是整体形象、功能定位、业态融合、社群营销等方面都体现出最新实体书店发展新动向。

    另一方面是武汉中小型民营书店、特色书店经营状态持续低迷,有些甚至关门歇业。有资料显示,武汉市实体书店数量由2000年统计的5000家左右下降至2018年的1081家,且这一数据在近3年间有显著放大趋势。2017年武汉实体书店排名“中国城市书店数量排行榜”第十位,2018年武汉城市书店排名下降2位。

    这几年由于国家政策支持,武汉现已成为新的“国家中心城市”,正成为承载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空间、人口、资源、政策导入的主要端口;同时由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5G、区块链科技的发展,阅读形态、形式、习惯、传播路径、消费升级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因此有必要將武汉实体书店发展放在城市发展多元维度中进行分析,此举对都市型实体书店创新转型有着现实意义。

    二、武汉城市化进程与实体书店发展多维观察

    实体书店作为城市社会文化发展风向标,其社会功能及文化经济属性更加多元。在聚焦实体书店发展分析的同时,有必要对城市化发展的一些关键性指标给予关注,以此关联对城市实体书店发展前景、市场空间的判别。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定位和省域单核发展模式下的武汉,鉴于其对省域内人口、产业经济产生的虹吸效应,因此与实体书店发展对应的人口流动、经济首位度、税收、财政、消费等发展指标都应成为行业关联指标进行观察。

    (一)城市人口聚集及流动趋势

    人口指标及流动趋势与实体书店建设及布局高度关联,实体书店本质就是要建立人与图书共生场景,以流量入口来谋求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关系。通过人口流动及人力资源聚集观察可对政府出台支持实体书店的产业政策、城市书店布局、省域内书店发展战略等精准施策提供依据。

    图1 近3年武汉常住人口首位度变化趋势图

    信息来源:国家统计局、武汉市统计局

    数据显示,近3年武汉市常住人口增加31.91万人,城市人口首位聚集度达18.92%。据全国流动人口调研数据显示,湖北省人口流动主要以省内为主,其中武汉市占省内流动人口数的比例达41.3%。这表明省内流动人口聚集于中心城市武汉的趋势在增强。

    我们通过省内人口流动数据分析,人口净流入只有武汉和宜昌两市。流入率中位值后的9个市(州)中,除恩施州属鄂西地区外,其他市大多分布在武汉周边,武汉城市人员聚集效应,首先导致周边城市如孝感、黄冈、随州、鄂州等常住人口的下降,并逐渐扩展至襄阳、十堰、荆门等距离较远城市。与此对应的是本次疫情由武汉向周边城市蔓延趋势也可以印证这一现象,其中,孝感、黄冈等地疫情发展态势也与该地区人口流动趋势呈正相关。

    人口流量的增加必然引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武汉实体书店数量及公共阅读服务的增长与人口流量、存量密切相关。通过人口数据分析,2019年武汉城镇化率达80.29%,当年全国平均城镇化率达59.58%。城镇化率达70%就成为一个拐点,后续城镇化将越来越慢。新冠肺炎疫情之后,随着移动办公技术普及、交通成本下降、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加速,人口都市聚集趋势和书店运营及数据技术服务功能变化,未来对实体书店的需求不是数量上的增长,而是来自阅读内生形变和书店技术赋能带来的变化。

    (二)武汉城市经济发展与实体书店发展多维观察

    城市人口首位度也与城市经济产业发展联系紧密。实体书店作为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载体,其自身发展更要以城市产业及经济贡献为支撑。因此我们选取了以下经济发展指标,如图3示。

    为了更加充分说明武汉城市发展情况,现将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经济首位度进行类比。现有全国各省市发展中,大都选择了区域单极模式来打造,因此省会城市必然吸聚更多产业、人力、资本等资源。在实体书店的表现也与经济首位度有关联:武汉在中部地区首位度排名第一,但城市实体书店数量排名低于长沙,与郑州数据相差不大。实体书店与中小学生类比中:2018年城市中小学生在校人数排名中,武汉排名第三位,低于郑州、长沙。经济首位度与省会城市实体书店数量也呈正相关,如:武汉城市书店数量是第二位宜昌市的2.18倍(注:由于书店数据选取到2018年,所以下图中对应其他数据均选取为2018年数据)。

    为了更多维度说明实体书店建设与城市经济关系,我们选择了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地方卖地收入三项指标进行比对。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可以判断出城市居民消费、收入水准及变化趋势,也可大致了解城市产业经济贡献和产业经济增长活力。这个指标对实体书店市场空间和城市布局判断有着重要作用。选取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因为它是政府财政的来源,也是政府实际可用资金。它是判断地方(城市)经营状况、经济效益、经济结构、城市财力、综合竞争力的最主要指标。而地方(城市)卖地收入主要反映城市对资本吸引能力、城市发展、营商环境、城市魅力以及实体书店与商业体量配置等多个维度的关系。图表已表明在中部地区,武汉社会销售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卖地收入三项指标排名第一,其经济表现自成一档。另我们同期观察到武汉网上购书数据,近两年来武汉地区图书销售增长率排名全国前列,2019年其用户数量增长武汉排名全国第八、成交数量和成交金额均排名全国第六,湖北省增速排名全国第一(数据来源于2019年京东平台数据)。

    我们更将武汉放在国家中心城市层面与相关城市(注:没有选取重庆,主要是城市化率不高,同类代表性不强)进行比对,近一步观察武汉地区经济总体表现与实体书店建设的关联。

    武汉2019年财政收入2912亿元中,预算收入只有1528亿元,对土地财政收入依赖度超高。武汉2019年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37亿元,其中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7亿元,占比只有1.65%,其中2019年武汉市支持实体书店专项资金共计扶持36家实体书店,专项资金总额约为400万元。而成都是697万元(支持24家实体书店),西安是926.98万元(支持77家实体书店),对比中心城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GDP贡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三项指标,武汉支持实体书店力度亟待提升。同期我们也关注到新冠肺炎疫情相关城市公共医疗资源数据,武汉数据表现也较一般。我们对未来武汉市大力增加扶持实体书店专项资金持谨慎乐观态度。

    经济指标显示,武汉的经济活力和发展质量略高于成都,超越郑州和西安。近年武汉每万人拥有书店数是0.96家,而成都是2.09家,郑州和西安分别是0.98家和0.83家,实体书店增长最快的是西安,仅2018年度新增实体书店达843家。基于数据分析,武汉实体书店发展相较于近年来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而言较为落后。但也欣喜地发现,外地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加大了对武汉实体书店建设投入,例如:纽宾凯、钟书阁、西西弗、湖南弘道近年来都在武汉地区投资建设实体书店。武汉城市发展空间较大,对比周边有一定区位优势,市场对实体书店配置还有较高需求,资本市场持续看好,吸引更多民间资本、省外资金投入实体书店建设还是有所作为的。

    我们按GDP贡献及增长率、政府一般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市建成面积、居民可支配收入、常住人口数量、城市大中专学生数、城市书店数量等指标,比对武汉、成都、郑州、西安,求出单项指标均值并反推出武汉在单项指标中应呈现的书店数量值,所有项比对得出的数值再加权平均,最后推算出2019年武汉市实体书店数值为1699。按近4年GDP增长均值7.9%、分别按倍值1和0.5两档计算,2020年武汉市实体书店推算数值为1833和1766,通过数据推算,现行条件下武汉可容纳的实体书店增量应在600家左右。

    以上从城市发展角度探讨了武汉实体书店市场容量、发展空间与社会文化经济发展适配需求,上述研讨也是基于现行实体书店业态和模式的趋势性判断。疫情之后,未来随着阅读变化、科技赋能、消费升级、营销创新,又将引领实体书店由经营业态融合创新走向模式互联化生态创新的新阶段。实体书店以技术赋能通过商品标签、社群营销、消费画像、物流匹配等手段,构建消费场景重塑书店价值,倒逼企业战略管理、组织结构、运营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最终实现营销触达及多元文化消费体验。

    三、公共文化政策与武汉实体书店发展顶层设计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为重新审视武汉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暴露出来的公共文化建设投入不足现象提供了一次纠错与改革的机会。历史的机遇总是出现在“拐点”处。通过探讨政府公共政策变量及影响,实现由政策推动到市场驱动的动能转换,助推实体书店深化结构性改革,促进全行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通过扫描相关城市扶持实体书店政策、政府财政专项资金投入,政府公共文化政策、现代化文化治理能力对提升整个城市实体书店体系建设和运营能力现代化至关重要。实体书店利用科技创新与技术赋能实现对书业模式重构的同时,实体书店行业顶层设计和城市整体商业布局是基础,城市文化、商业发展配置更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制度建设相匹配,从宏观上构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书店高质量发展体系。

    面对近年来武汉城市发展突飞猛进,实体书店发展滞后的现状,以及现有89所高校130万名大中专学生的特殊情况,国家在推进构建学习型社会和书香城市部署中,近年来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支持高校校园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从政策层面和战略规划上已经指出了明确的方向。下一步要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推动地方政府拿出切实有效的实施措施:制订书店发展规划、出台扶持更有力度的政策、加大公共文化服務购买额度、争取财税优惠、创立文化发展基金,通过引入资本、项目落地,引导社会参与、推动全民阅读,推动城市实体书店高质量发展体系建设。

    实体书店至今仍是城市文明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实体书店在“图书+”“文化产业+”方面进行了多点探索、多元发展、多态融合,更在场地条件、硬件投入、“颜值”提升方面多有投入。在全社会由信息技术向智慧技术过渡的进程中,实体书店发展危机恰被“最美书店”繁荣景象所掩盖,实体书店最终要通过技术赋能来实现对消费场景的构建,触达消费需求,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在促进实体书店数量、营业面积增长的同时,更要关注实体书店模式现代化重构,旨在通过内生型动能转换,实现消费场景构建和需求触达,以价值提升满足城市对实体书店时间、空间整体布局的需求,不断提高实体书店创新力、竞争力和传播力、影响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就武汉实体书店发展而言“重质”更甚于“重量”。实体书店建设需以主城区为中心,与新兴城区、高校园区相配套,以社区网点为延伸,打造武汉城市综合阅读服务体系,实现市民公共文化阅读的标准化、均等化、便利化。

    进入新时代,实体书店发展既面临挑战也面对机遇,我们相信只要坚持通过技术赋能、模式重构、业态创新,不断抢抓机遇、提升书店价值,实体书店一定能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作者单位系湖北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