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学法传授需要对接学生心理

    耿丽霞

    [摘 要]小学生作文基础还比较低下,究其原因,与学法匮乏有一定关系,教师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为学生准备更多学法资源,这对全面提升其作文品质有重要帮助。教师精选学法、传授学法、升级学法、拓宽学法,都可以带来全新学习动机,促进作文教学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作文;学法传授;心理期待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34-0089-02

    小学生大多没有完善的学法系统构建,作文时常常是跟着感觉走,或者按照惯性思维展开操作,这都是不可取的,难以写出佳作来。教师要针对学生心理诉求,为学生准备更多学法资源,适时做出学法传授,让学生逐渐建立起学法意识,并在不断运用学法的实践中提升作文品质。

    一、筛选学法资源,观照学生作文诉求

    学生作文表现呈现较大差异性,因为学力基础、学习习惯、作文悟性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表现在作文操作上,学生呈现群体差异。教师对此需要有更客观的判断和分析,找出学生作文存在的普遍问题,从学法角度展开深度探究,以便为学生准备更多适合的学法,形成习作助力支持。作文学法资源极为丰富,教师需要做好筛选工作,只有为学生作文操作提供适合的学法,才是最有价值的学法传授。

    如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这是一篇话题作文,要求学生选择生活中的瞬间或者一个截面展开陈述,写出自身思想的顿悟过程,体现“长大”这个主题。学生在作文操作中,很可能会陷入“拐弯抹角”不入主题的情境之中,为此,教师在学法上做出准确投放:作文题目设定后,要对生活瞬间进行精确定位,然后采取倒叙方法,先直接切入画面,形成开门见山的局面,然后再回顾记叙,确保不离题。学生根据教师建议,开始了习作操作,教师跟进指导,解决学生遇到的个性问题。经过一番操作,学生习作顺利完成,教师要求学生展示作文,并集体互评。教师深入学习小组,对学生作文情况有了综合把握,发现学生扣题都比较紧,没有出现游离现象。

    学生习作会出现许多问题,教师经过筛选确定学法投放时机,其助学作用会更为突出。学生对学法的要求是比较迫切的,教师要科学筛选,适时投放,讓学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创优学法传授,对接学生作文基础

    学法资源筛选后,教师要做具体的传授,在具体操作中,要对学生学力基础和生活认知有一定了解,以提升学法传授的效度。结合学生习作进行学法传授、对作文进行集中学法讲解、利用佳作展开学法分析、针对学生作文实际展开配套训练,都能够为学生带来学习触动,教师需要做出精准安排,让更多学生都能够获得学法的恩惠。

    在教学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时,教师在作文指导环节,为学生传授学法:在我们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人,他们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在观察时,需要从不同角度抓特点。外貌特点、语言特点、行为特点、思维特点等,都是需要关注的地方,不妨抓住一两个点进行重点描写,便能够将人物写活。学生根据教师指导展开观察和书写,很快就有新收获,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跃然纸上。教师深入到学生习作操作过程中,对学生习作情况做深入阅读,并从其他角度进行学法传授,让学生学会修改作文。

    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习作操作方法,成功提醒学生展开习作实践,学生抓住人物具体特点进行描写和解析,成功塑造了个性人物形象。学生习作基础存在先天短板,教师对此有比较深刻的理解,自然会调整学法传授方向。特别是为学生提供作文修改的方法,给学生提供更多习作优化的手段和途径,这对全面提升学生习作品质有一定帮助。

    三、升级学法设计,切准学生作文期待

    作文方法呈现形式不一而足,教师不仅需要筛选,还需要做出升级处理,让这些学法常用常新,提升学法的应用价值。学生作文有不同表现,存在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教师需要做出具体分析,给不同群体学生带来不同的学法传授和学法改良,让更多学生都能够获得自己需要的学法。对学法进行升级处理,教师需要深入到作文创作之中,可以写一些下水作文,亲身体验习作感受,以便做出学法处理,为学生提供更优良的教学服务。

    如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学生大多没有经历过什么“神奇的探险”,只能凭借想象展开习作操作,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信息,要求学生展开细致观察,对图片内容进行深入推敲,找到思维切入点,或者是从图片中受到启发,利用丰富想象进行习作构思,形成习作框架结构。为让学生有更充分的把握进行习作创造,教师让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规划,让更多学生产生联想想象的冲动。经过一番操作,学生习作开始进入规范操作环节,教师跟进观察,对学法指导做出必要改进。

    教师为学生设计习作内容,利用多媒体进行图片调度,体现了学法升级意识,多媒体图片有直观性特点,给学生带来的思维冲击会更为显著。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进行联想和想象,学生习作思维顺利启动,自然进入到广袤的想象空间,对习作形成重要支持。学生大多有主观想象的要求,教师切准学生习作期待做出学法传授,利用媒体图片进行习作组织,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迪。

    四、拓宽学法训练,形塑学生作文能力

    作文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学法、运用学法时,需要有创新实践的意识,并在不断操作过程中建立属于自己的学法积累。学法应用价值不同,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教师要鼓励学生自行创新学法研究,唯有建立自己的学法基础,才能应对不同的作文任务。教师针对性设计一些学法训练任务,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迪,促进学生作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习作《写读后感》时,教师先对读后感操作形式做一般性介绍,对读后感基本特征进行重点解读,然后为学生设计读后感写作任务:读后感是先“读”后“感”,“读”是“感”的前提,“感”是“读”的结果,二者相辅相成,紧密关联。自行选择一篇文章,先进行深度阅读,然后写一篇读后感,围绕一个点展开阅读和感知,写出自己的个性观点,也可以进行关联性思考,拓宽写作范围,结合生活实际做出关联性解析,形成观点鲜明的读后感。学生接受习作任务后,对相关操作方法进行集体讨论,很快就梳理出习作操作路线,自然形成习作框架。教师与学生直接对话,给学生读后感设计提供更多启示,建议学生结合自身学习习惯进行深度发掘,以便形成更有说服力的见解。课堂展示阶段,教师要求学生当场诵读自己的作品,并给予积极评价,对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集体纠正,给学生带来全新学习体验。

    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读后感习作任务,并给出具体的操作方法,这是比较清晰的学法指导。学生对读后感文体属性还比较陌生,教师适时做出一些提示,给学生带来更多提醒,这也属于学法指导范围。教师针对性展开集体纠偏操作,这是对学法贯彻当中存在问题进行的跟进干预策略,其应用价值是极高的。

    作文学法资源极为丰富,教师需要有筛选意识,针对学生习作实际需要做出选择,及时为学生提供学法帮助,这样才能形成更多教学促进动力。“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习作也是如此,学生学力基础较低,学法积累不足,这是普遍现象,教师占据学识高点,给学生传授一些科学的习作方法,能够有效提升作文教学品质。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