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作背景探秘诗人的情思

    石焕飞

    摘要: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古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教化作用。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古诗词这个古人情感的载体,挖掘出更多的育人元素,切实提升小学古诗词教学的人文性。

    关键词:古诗词? 人文? 情怀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学中应致力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古诗词这个古人情感的载体,引导学生从诗词的创作背景出发,通过反复吟诵感悟古人的复杂情思,达到与诗人产生共鸣的目的,进而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汲取古诗词中丰富的人文“营养”。

    一、超然物外的山水之乐

    寄情山水田园之间,感悟自然之美、生命之乐,是古人诗词创作的常用手段。然而,诗人山水之乐的背后大多有着不可诉说的愁闷,这种愁闷从诗文中是体会不到的。只有联系诗人的创作背景,才能感受到诗人的心境,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出作者山水之乐背后的智慧、洒脱和闲适。

    如在教学刘禹锡的《望洞庭》时,通过对诗文的分析,学生很容易感受出秋月下洞庭湖的幽美和祥和,领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之情以及悠然自得的山水之乐。但是,此时的刘禹锡真的能有这么好的闲情雅致吗?此诗创作于824年,诗人因“八司马事件”被贬逐蛮荒已有二十余年之久,这样的一种人生境遇,诗人怎么可能还有如此雅兴去游山玩水?在被贬之初,刘禹锡更是非常愤然,写了很多对当权者表示不满的诗作。但是随着生活的打磨,诗人渐渐变得豁达淡然,修炼出一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也就是做人要心胸开阔,不要过分在意一时的得失,不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初心。面对宦海沉浮,刘禹锡俨然达到了超然物外的心境,这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对学生有非常好的教育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如果从诗人的创作背景上加以分析和引导,学生就能从这首诗中获得更丰富的精神食粮。

    二、爱憎分明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古来有之,诗人更是体验深刻。每当外敌入侵,或者改朝易代时,总会涌现出许多爱国诗人。他们将自己对国家的热爱诉诸文字,通过诗词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种情感如果只是基于诗文去理解,就会缺乏历史厚重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诗词的创作背景上加以拓展,能让诗人的家国情怀弥漫出浓郁的馨香。

    如在教学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时,如果只是从简短的诗文中去分析和理解,你会觉得李清照的这首诗虽然气势雄浑,催人奋进,但终究还是让人费解。一位女诗人,为何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和疾呼?当你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的时候,你就不会再有这样的疑虑。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李清照生在官宦之家,家庭殷实,她自幼饱读诗书,精通音律,18岁的时候嫁给了赵明诚,两人婚后甚是情投意合。1127年,金兵大举南侵,当时的宋徽宗和宋钦宗双双被金兵掳走,北宋就此灭亡。同一年,赵明诚被朝廷任命为建康知府,在一次城中叛乱中,赵明诚因胆小怕死,偷偷从城墙上用绳垂下逃走。李清照对丈夫这种胆小怕死,弃城潜逃的行为甚为不满,且十分气愤。第二年,李清照逃往江西,当她走到乌江边时,突然被当年项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气概所触动,于是写下《夏日绝句》。李清照借此诗赞美项羽、讥讽赵明诚,激励爱国志士团结一致共抗金兵,救国救民,拳拳爱国之心溢于言表。了解《夏日绝句》的创作背景后,学生自然会对她的这首诗产生钦佩之情。从创作背景分析,足以看出李清照强烈的爱国之情。尤其是那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情,比单纯的诗文、诗意教学更易感染和感动学生。

    三、百感交集的离别之苦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何况文人雅士。诗人在送别之时,除了能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及言词让离愁别绪跃然纸上,大多还有所隐喻。他们通常会借着送别诗来表达自己对仕途或者际遇的不满,抑或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了解了诗人的创作背景,就能更好地挖掘诗人在作品中寄托的情感,有助于学生从作品中汲取更多的人文营养。

    如在教学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时,学生不太好理解诗的最后两句。为什么洛阳的亲友相问,诗人不让好友报平安,而是让好友捎上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呢?要是结合此诗的创作背景,个中缘由就不难理解了。王昌龄性格孤傲耿直,为官刚正廉洁,经常得罪权贵,一生屡遭贬官。《芙蓉楼送辛渐》约创作于742年,才华横溢的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今江苏南京)丞。辛渐是诗人的好朋友,辛渐要回洛阳(唐朝的都城),诗人一路从南京送到镇江芙蓉楼,在芙蓉楼与好友饯别。此诗原题有两首,这是第一首。在寒雨连江的天气里送别好友,诗人黯然神伤。再联系自己不被当权者所理解和重用,屡遭打压和贬谪的境遇,内心自然悲憤万分。王昌龄自知自己仕途不顺,但是他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心却坚如磐石。于是便有了三四两句诗文的铮铮誓言。这不但是对自己遭受打压时的不妥协、不屈服,而且也是爱国之心的一种表达。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从诗文中体会到的就不仅仅是离别之苦了,还有作者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报效祖国的伟大志向,从而丰富了作品的内涵,让学生受到了更深刻的情感教育。

    四、五味杂陈的思乡之情

    “春来人未归,游子竞相思”,无论什么时候,家乡都是游子最温暖的心灵港湾。古时候的诗人大多异地为官,一生难得回家几次。因而对家乡的思念就更深切。诗人身处异地思乡的时候,一般是心情不好或者生活不顺的时候。因此,诗人的思乡之作往往还夹杂着其他情感。教师从诗人的创作背景去分析,可以从作品中挖掘出更多的育人元素。

    如在教学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时,大多数教师会把这首诗当作纯粹的思乡诗进行教学,并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体会“绿”字的巧妙,感受诗词创作中炼字的重要性。实际上,如果结合此诗的创作背景,还能挖掘出更多的育人价值。宋景佑四年(1037年),王安石定居南京。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任同平章事(宰相),开始施行变法。后因守旧派的强烈反对,王安石被迫辞去宰相职务。熙宁八年(1075),宋神宗再次启用王安石推行变法,此诗正是写在他第二次拜相进京之时。第一次变法的失败,让他的政治抱负未能实现,王安石心有不甘。诗的一、二两句说的是自己离家乡很近,可实际上是隐喻他又一次离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远了。随后诗文第三句则影射他即将重新上任宰相,推行变法。而最后一句则表现出王安石对自己变法的一丝顾虑。他非常渴望自己能变法成功,但现实告诉他成功很难,这种矛盾让诗人内心五味杂陈,不禁发出归乡无期的感慨。通过对创作背景的分析,对王安石这种“思而不能归”的思乡之情,学生的理解会更深刻。学生不仅能感受到王安石对家乡的迫切思念,还能被王安石积极向上的心态,用知识和才华为百姓造福的人生志向所感染,从而增强了作品的文学价值。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为了让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最大化,教师在重视作品诗意及遣词造句的基础上,要善于结合诗词的创作背景,挖掘出更多的育人元素,才能让学生从古诗词中得到更丰富的人文性教育。

    参考文献:

    [1]傅德岷,卢晋.品唐诗[M].上海:上海科学献出版社,2010.

    [2]傅宇斌.宋词史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3]王曙.唐诗的故事[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4.

    [4]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