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校园流行的青年文化现象探析

    马云天 梁馨月

    [摘 要]大学校园“佛系青年”文化现象盛行,这种现象呈现随意洒脱、无欲无求、顺其自然的特征,实则不求上进、消极颓废、自甘堕落的表现。大学校园“佛系青年”文化现象源于生活条件的催化、社会环境的催化、网络科技的助推、落后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高校需要从设计“时度效”的时政专题、激发青年大学生的关注兴趣,营造“真善美”的校园氛围、提高青年大学生的参与度,构筑充满正能量的网络空间、增强青年大学生的获得感,凝聚传统文化的精气神、涵养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等视角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正确引导。

    [关键词]佛系青年;青年文化;大学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05-0136-03

    黑格尔曾在《法哲学原理》里提到“存在即合理”,意思是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佛系青年”文化在当前大学校园流行的青年文化中依旧“有市场”,这是大学校园文化多样性的体现,积极与消极并存,新潮与传统共生。从辩证的角度审视当前大学校园流行的青年文化,剖析其产生的深层原因,探究其对青年群体的消极影响和积极作用,对于有效引导青年大学生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佛系青年”文化现象的表征

    (一)“佛系青年”文化现象的源起

    “佛系青年”这个词语并非起源于中国,而是源自日本的“佛系男”。“佛系男”描述的是低欲望、低诉求、无目的、无动力的日本成年男子,其人生态度传到中国后在青年群体中得到了共鸣,便逐渐演变为“佛系青年”。近年来,“佛系青年”文化现象在大学校园里广为流行。“佛系”文化风靡之时,“丧文化”也应运而生。两者的释义在一些青年的眼中近乎相似,都包含着没有目标和希望,没有动力。

    (二)“佛系青年”文化现象的流行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佛系文化”在青年圈里盛行起来。一张电视剧旧照“葛优躺”在网络平台上爆火,图片里的人物两眼呆滞地望着天花板,身体像软泥一样摊在沙发上。众多青年大学生竟然在这个角色里找到了共鸣,纷纷表示“这像极了生活中的自己”。诸如此类的表情包也开始在网络上流行,各种有关“佛系文化”的流行语风靡一时,黑暗、压抑的场景也成了影视、动画的题材,塑造了有着一双委屈眼睛的“佩佩蛙”,事业不顺、情绪低迷的“马可波杰克”的经典形象。在网络文化的推波助澜下,“佛系文化”也成了大学校园流行的青年文化的一种形式。“毒鸡汤”的盛行和“佛系”的态度也有着紧密联系。多数人都或多或少听到过一些想变优秀需要努力的成功学言论,但在成长过程中,听多了就会麻木。一些“鸡汤”文章对年轻人而言不过是一碗白开水,相反,“佛系文化”这种反套路的营销更能迎合当前一些大学生的心理。

    (三)大学校园“佛系青年”文化现象的实质

    “佛系”在大学生文化里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它可以完美代替消极、懒惰、颓唐等负面词语,大学生以这样一种轻松的语气来给自己的不作为找托词,以自嘲的口吻来逃避面临的压力,以这种戏谑的态度调侃让人头痛的事情。如果这种风趣的自我调侃可以让大学生放松紧绷的神经、缓解生活的压力,他们经过一番幽默的自嘲之后能够带着正能量继续前行,去追寻梦想,那它就是个不错的调解方式。然而一些青年大学生却被禁锢在“佛系”的消极圈子里无法脱身,一次自嘲解压就会有无数次的消极逃避,无数次的消极逃避就会增强悲观处事的态度,长久下去,就会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在他人的光芒映衬下成了卑微的存在。这种不自信的低“价值感”会使青年大学生形成自我防御心理,他们在不相信自己的同时深深地痛恨着自己,如果不加以疏导,严重者甚至可能会发展为抑郁症。由此可见,“佛系”文化的消极影响对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二、大学校园“佛系青年”文化现象滋生的归因

    (一)生活条件的催化

    调查当下部分大学生“佛系”做事的态度,不难发现其背后存在着利己主义的侥幸心理。大学生渴望成功的喜悦,但更害怕由失败带来的痛苦,害怕需要付出的艰难过程,害怕经历等待结果的漫长煎熬,害怕体会努力后仍一无所获的无力感和悲伤感。这种痛苦可能会被“佛系青年”无限放大,他们有时会因为一件事没有干成便会觉得自己事事干不成,这反映出当下大学生中“佛系青年”的抗挫能力不强。其抗挫能力不强与其成长环境有着紧密联系。新时代的大学生以95后、00后为主,良好的家庭条件和成长环境对大学生的发展既有利又有弊,有利是因为可以为大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创造条件,弊端是容易使大学生不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容易滋生坐享其成的思想,也有可能遇到一点点困难便萎靡不振,甚至不敢面对挫折。随便、无所谓的“佛系”态度只不过是暂时的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一遇到困难就止步不前、逃避退缩、不愿面对、不敢面对的这种状态,不是新时代大学生应有的做法和状态。

    (二)社会环境的催化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可以说每一个子女身上都有着父母的影子,这些影子是父母教育结果的外在表现。当前少部分的大学生滿足现状、不思进取,父母对孩子的生活一手包办、过分溺爱,导致这些大学生无法自立自强,犹如行尸走肉,还把这样的行为美其名曰“佛系”。与此同时,由于受传统教育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多大学生认为考上大学就完成了一项重大的任务,甚至误以为“没有逃过课、挂过科的大学不是完整的大学”,之后便不再积极努力,在放任自流中成为无欲无求的“佛系青年”。但现实的大学生活恰恰与一些人口中所说的轻松相反,大学是研究学问与锻炼才干的高等学府,所学内容更加广泛,也更有难度和深度,对人的创新性思维与能力要求更高。许多大学生步入大学后感受到的实际生活与自己长期形成的观念有着巨大差异,但却不愿意改变,仍然选择“佛系”度日。但现实当中岂有“躺赢”之说?慵懒闲散的生活怎能适应快节奏、高效率的大学课程学习?这就容易导致学习成绩不断下滑甚至挂科,进而觉得自己是“废柴”、毫无用处,这岂不令人唏嘘?

    (三)网络科技的助推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的生活必备品,同时大学有着自由的校园氛围,大学生也不再受到父母的近距离管控,大学生如果无法做到自律,便容易沉迷于网络而无法自拔,尤其是会沉迷于游戏。他们在现实世界里找不到前进动力,就去虚拟空间里寻找自我,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宁愿在宿舍“佛系”也不愿意提升自己。当下在大学校园里盛行的“抖音文化”与此也不无关系,一些大学生做抖音视频的目的是分享大学生活,传播校园文化,提升生活情趣,而一些“佛系青年”则是因在颓唐沮丧的现实生活找不到归属感而从抖音点赞量、粉丝数和评论中找到慰藉。在科技日新月異的大背景下,有人能够抓住时代机遇,在大学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不断充实自己,以期成长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佛系青年”在暂时安逸的表象里蒙蔽自己,以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得过且过。这种不思进取的态度就会像“温水煮青蛙”一样,自我麻痹、放松警惕,既不愿意追求诗和远方,也不想突破和挑战自己,每天过着日复一日无动力、无目的的颓废生活,由量变发展到质变,最终影响自己的人生选择。

    (四)落后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每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当前“佛系青年”亚文化现象的传播既和当前所处的国内外文化背景有关,也与传统文化的长期影响有关。面对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处在“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大学生还未能完全准确地做出判断。精华和糟粕是一对矛盾,有时糟粕的文化更容易传播,更容易影响和侵蚀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比如,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保守思想总会影响部分人的判断,他们因此做出了与其搭上性命、不如混沌一生的选择。这和当前大学校园里的“佛系”文化也有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当前大学校园里的“佛系文化”出现得并非偶然,它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和人类情感基础。从人性的角度讲,这种怯懦悲观的阴暗面存在于每个人的人性弱点里,会一直隐藏,也会被放大出来。如果任由消极的“佛系青年”亚文化在大学校园里生根发芽,那么,其枝繁叶茂时便是大学生悔之已晚之时。因此,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心田和增添正能量。

    三、大学校园“佛系青年”文化现象转变策略

    (一)设计“时度效”的时政专题,激发青年大学生的关注兴趣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1]实践证明,青年是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的中流砥柱。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优秀的文化可以催人奋进,腐朽的文化则会消磨人的意志。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深刻把握教育教学工作与时政热点的结合,时政教育要把握好时、度、效,正确引导大学青年文化的健康发展。大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育人工作,不断激发青年大学生的前进动力。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最好的年华,应当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应当努力争做新时代有远大理想、勇于承担责任的新青年。

    (二)营造“真善美”的校园氛围,提高青年大学生的参与度

    青年大学生尚处在“拔节孕穗期”,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阶段,容易受到外来腐朽文化的侵蚀。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3]。大学作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主阵地,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需要进行价值传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新时代的大学生构建充满正能量的价值体系。要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强化青年大学生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责任意识,使青年大学生饱含激情,富有活力。要通过开展时代楷模、先进典型、红色故事系列等主题讲座,到山村支教、去敬老院送温暖等爱心公益活动,培养学生富有爱心、勇于担当的优良品质,营造“真善美”的校园文化氛围。要组织青年大学生参观红色革命基地,提高他们对参观活动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让他们体会革命先烈艰苦奋斗的精神,感受物质匮乏年代生活的艰辛,从而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三)构筑充满正能量的网络空间,增强青年大学生的获得感

    青年文化在大学校园的传播、流行,网络媒体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网络媒体为赚取点击量,利用青年大学生的好奇心理,粗制滥造一些低质量的文章和视频,这不但不利于青年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且会带坏社会风气,甚至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网络媒体应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主动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传播正能量;不应盲目跟风,追捧所谓的“流行文化”,一味迎合某些青年大学生不健康的心理需求,而使逃避、颓废、随波逐流的消极思想在网络上横行。追根溯源,流行于大学校园的消极文化,正是借着网络平台传播开来的。只有网络媒体环境被净化,朝气蓬勃的青年大学生才有可能远离消极文化的侵蚀。值得一提的是,共青团中央组织发起的青年大学习行动,突出理论武装和思想引导,通过构建“导学、讲学、研学、比学、践学、督学”六位一体的学习体系,着力提升学习的制度化和实效性,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引导广大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该行动以新颖的方式,向青年大学生传递主流价值观,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不断增强获得感,是广大青年大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向。

    (四)凝聚传统文化的精气神,涵养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不断运用凝聚传统文化精气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是培养兼具文化底蕴和时代气息的时代新人的重要实践途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成中华民族的气节,凝结成中华民族的精神,凝练成中华民族的基因,带有深厚的中华意蕴,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面对当前大学校园流行的多元青年文化现象,我们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染、熏陶、浸润青年大学生,是为了更好地增强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软实力”来增强青年大学生的“硬实力”,有效引导青年大学生正确对待“佛系青年”文化,不断增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四、结语

    大学作为培养时代新人的主阵地,其校园流行文化对青年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影响巨大。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多元文化,如何从传播源头、传播环境、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等方面探寻满足青年大学生成才需要的精神产品,构建和美共生、天朗气清、润物无声的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精神家园,这既是理论需要,也是实践要求。

    [ 参 考 文 献 ]

    [1]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2).

    [2] 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1).

    [3] 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