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教学模式的开放教育教学有效性研究

    丁婉怡 张曼晶

    

    【摘要】在开放教育领域,混合教学模式与成人学习高度适配,混合教学模式一方面通过信息技术突破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另一方面保留利于情感交流的傳统面授环节。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自学效果难以保证、面授课堂协作交流难以深入、教学管理模式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开放教育教学有效性较低。真正提升开放教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帮助成人学习者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掌握适应混合教学的学习技能;借助标准化定制思想建设学习资源;加强情感交互,提升交流能力;创新学习者管理模式;科学设计学习评价过程。

    【关键词】成人教育;开放教育;混合教学模式;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72;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20)04-0020-07

    【收稿日期】2019-11-05

    【基金项目】2016年广东开放大学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课题“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约课制改革实践研究”,课题编号为JG201619;2016年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基于翻转课堂的物流管理专业成人教育约课制改革研究”,课题编号为20161224

    【作者简介】丁婉怡(1984—),女,广东珠海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

    一、引言

    2012年,国家开放大学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成人教育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成人开放教育从原来以传统面授课堂为主向开放大学网络课程教育转型。无独有偶,2012年也是全球的“慕课”元年。慕课是传统高等教育的自我革命,是网络教学一次全面的、彻底的升级,给整个教育界带来一场革新风暴。我国成人开放教育的改革紧跟时代步伐,利用慕课的思想来重构网络课程,以期实现成人开放教育在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上的双重突破。

    2015年5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词中指出:“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1]慕课最初是以传统高等教育颠覆者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的,原设想是通过在线的、公开的、优质的名师课程,把高质量的大学教育向普通民众开放,意欲取代部分传统高等教育的功能。但实践中学习者对慕课的接受度并没有如预期的高,绝大部分慕课的课程通过率非常低,不到10%。这说明纯粹的网络课程即使制作精良、设计合理,但人的学习需求不仅仅是知识的需求,还有情感的需求、交流的需求等,尽管通过论坛、讨论区等网络平台也能实现交流的目的,但虚拟平台产生的距离感对多数人来说还是难以接受的。有研究认为,慕课终究难以成为多数人的兴趣。[2]人们对慕课的认识逐渐回归理性,Coursera、Udacity等平台相继推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学习模式来提升教学质量。[3]近几年,我国高校也纷纷把慕课与线下课堂相结合,混合教学已经成为最流行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模式。

    二、混合教学模式的发展现状

    2016年,美国新媒体联盟(NMC)的高等教育《地平线报告》指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教学模式之一。[4]但是,到底什么是混合教学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有学者认为,混合教学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组织、整合、呈现和运用,将传统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实践实操教学与网络在线教学进行深度融合,以寻求两者优势互补,从而实现最佳教学效率和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5]国内学者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混合教学除了是学习方式的混合,还是各种教学要素的混合。[6]

    在具体的实践中,混合教学常常表现为翻转课堂的形式,特别是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理念提出以后,如何利用SPOC来实现翻转课堂的教学成为混合教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在中国知网上,以“SPOC”合并“翻转课堂”为主题进行搜索,自2014年开始有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至今已超过600篇,并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研究内容以具体的课程改革实践或者是教学模式的构建为主。曾明星等认为应用SPOC理念,通过合理的线上课前教学设计和有针对性的线下课堂教学设计能够达到知识的构建、迁移和创造,能够实现深度学习。[7]黄美初等研究翻转课堂与慕课在开放大学中的有效结合,他们根据钟晓流等所构建的太极四重嵌套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开放大学的教学特点,构建出适合开放大学的太极四重嵌套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即开放性课程、开放性教学、开放性管理、开放性评价的有机融合与循环,具体见图1。[8]黄美初等的研究是为数不多的,是从开放教育的角度去研究怎样的混合教学模式适合成人教育,并且能够实现促进我国教育公平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目的。但是研究也指出,在具体实施时,一定要灵活,无论是怎样的教学模式,其出发点都是为了更高效的学习和更广泛的知识传播,不可为图一时赶潮流而生搬硬套。[9]

    三、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现状

    我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对教学有效性进行系统的研究,已经形成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咸富莲分析了我国1992—2016年关于教学有效性的知识图谱,发现我国教学有效性研究主要围绕有效教学研究、教学行为研究、教学有效性评价标准研究、学生学习研究、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教学评价研究等六大领域展开。[10]但是,对于教学有效性的定义,学术界一直没有定论。然而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研究教学的有效性,总体来讲都可以归结为研究教学的“效果”“效率”和“效益”。

    效果是对教学活动的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吻合度的评价。[11]预期的教学目标通常指学习者知识的掌握程度,可通过一定的考核方式来测量,常用的方法有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等。

    效率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学投入。传统面授课堂班级制是追求教学效率的结果。慕课本质上也是一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期能大幅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改革模式。

    效益是教学的目的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的吻合程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效益是教学有效性的根本,无论是传统课堂还是网络课堂,如果教学不能满足学习者知识、情感、交流等一系列需求,教學就会异化成了一种只有外壳而没有内涵的形式。

    教学有效性对于不同层次的教育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教学有效性就是在高考指挥棒下,如何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培养学生,最终让学生能够在高考的选拔中脱颖而出。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怎样才是有效的教学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多重的,其中职业性是被最广为接受的目的。高等教育以培养学生具有专业能力、技术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为教学目标,推动知识向生产力转化。[12]因此,高等教育的有效性就需要保证教学的效益符合社会的需求,而社会的需求在竞争激烈的当下可以说时刻在变化。成人开放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一种,职后高等职业教育是其本质属性。[13]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成人学习者要求学习时间、地点灵活可调适,对知识的需求更加多样化、更为“功利化”,期望所学能对自身工作产生直接的帮助,否则难以保持较强的学习动力。

    同时,成人学习者也有着情感、交流等需要,纯粹的网络课堂难以完全满足。混合教学模式恰恰融合了线上教学的灵活和线下交流的紧密。因此,当前研究普遍认为混合教学模式与成人学习需求高度匹配。

    四、混合教学模式下成人开放教育教学有效性问题分析柳春艳等运用元分析技术,对国内19篇量化研究SPOC 翻转课堂实施效果的论文进行统合分析,发现与传统课堂相比,SPOC 翻转课堂在提高学习成绩、知识理解能力、应用能力、自学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有明显优势,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认真程度,并且总体满意度更高。[14]当前,各层次的教育都开展了混合教学实践的尝试,高等教育大多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然而,在成人开放教育中实施翻转课堂的改革,与普通高校相比,存在不少独特的问题。下面将从“效果”“效率”和“效益”三个角度,分析成人开放教育翻转课堂下的课程资源、课堂协作交流、教学管理、教学评价四个环节存在的问题。

    1.课程资源的自学效果难以保证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开放性课程资源使得教学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通过互联网、移动网络等,随时随地可学已经成为现实。但是在教学效果上,信息技术的发展似乎没有带来太多实质性的突破。教学效果来自于预期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结果的比较。预期的教学目标由课程提供者设定,目标可以是多重的。对于课程资源来说,一个基本目标是学习者能够专心、认真地完成课程资源的自学,并且能够在恰当的引导下对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为下一环节的协作交流做准备。事实上,成人学习者由于各自的背景千差万别,即使是学习同一门课程,对课程内容的需求也是各不相同的。处于社会较低层次的成人一般对适应生存需求的成人基础教育和基本职业训练较感兴趣,而那些身居社会较高层次的成人则更多地需要能帮助其发展、提高、实现自我的教育活动。[15]期待一门课程能满足所有人的学习需求是不切实际的,这也正是慕课为何难以真正实现大规模教学的根本原因之一。

    国家开放大学以及各级开放大学作为我国最主要的成人开放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主要满足在职成人的专科及本科的学历提升需求。在层次上有了明确的划分,但在学习资源上,只要是报读同一课程的学生,学习资源都是标准化的,从基本概念开始慢慢深入,这符合全日制学生的学习规律,而对成人学习者而言,却难以快速地感受到知识的有用性,不利于学习热情的维持。另外,成人学习者还需要应对各自工作、生活,课程资源的自学效果达不到要求实属常态。课前自学是翻转课堂模式的根基,没有良好的自学效果,后续的课堂交流、问题讨论就容易流于形式,最终无法达到知识内化的目标。此外,从教学效益考虑,成人学习者原来的知识背景各不相同,学习和理解能力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标准化的知识体系很可能与学习者的需求吻合度不高。与此同时,在学习中产生的困惑由于缺少即时的交流和解答,也容易挫伤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影响学习成效。

    2.课堂教学难以实现深度的协作交流

    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面授课堂,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讨论来完成。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学习者已经掌握了课程的基本知识,并在协作交流前通过了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测试。而在现实中,由于缺乏必要的手段保证成人学习者已经按要求完成课前自学,混合教学的面授课堂有时与传统课堂并无差异,只是以更精简的方式把主要知识点再教授一遍,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协作交流。另外,即使成人学习者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在课堂中实现深度的协作交流依然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这一方面与交流的主题、材料、形式以及教师的引导、调动气氛的能力有关;另一方面,学生的个人情况也是关键因素。Krismaputrat提出了个人空间会影响课堂讨论的观点,个人空间包括人际关系、情感状况、讨论情景、文化背景与价值等因素。[16]当代的成人,大多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成长的,已经习惯了教师灌输知识的学习模式,在课堂上当众发表自己的观点很可能不适应,容易出现“冷场”。这时教师为了化解尴尬的气氛,又常常过分介入到学习者的讨论中,把课堂拖回传统讲授模式。

    总体而言,从效果上看,当前面授课堂能实现一定的交流,但程度还不够深入,知识在课堂上的内化效果也难以保证;从效率上看,一次面授课堂的讨论交流人数不宜过多,效率与传统课堂无异;从效益上看,面授课堂的面对面讨论能够满足一定的情感和交流的需要,也能够提高标准化的知识体系与学习者知识需求之间的吻合度,但是效益程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面授课堂参与的积极度,这需要整体积极氛围的营造,成人学习者之间很可能由于课前接触不多,导致课堂上难以快速地形成协作交流的默契而最终致使效益不高。

    3.传统教学管理难以应对成人学习者个性化要求

    教学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使教学活动达到学校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教学管理是正常教学秩序的保证。[17]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设立之初的基本思想是参考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开展成人高等教育,学年制度、学生管理、成绩考核、毕业制度等大体都沿用普通高校的相关规定。[18]虽然成人开放教育在入学条件上实行有别于普通高校的开放制度,但是入学以后的教学管理,总体思想还是班级制下的统一管理。然而成人学习者与普通全日制高校的学生是有着本质的差异,特别是在竞争愈发激烈,工作、生活压力不断加大的时代,成人学习者的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可能经常变换。目前利用网络课程、移动课程能较好地适应随时随地可学的需求,但线上学习仅仅是混合教学模式的一部分,必须配合线下课堂的知识内化过程才能实现既定教学目标。线下课堂的教学管理如何做到“一个都不能少”是成人开放教育的管理难题。从效率的角度考虑,统一安排面授课是经济合理的方式,但是无论安排在什么时间,都必然与某些学习者的工作或生活安排冲突,致使部分学习者无法参与面授课堂。从效果角度考虑,如果学习者不能参与面授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就没有成功。从效益的角度考虑,面对面交流的缺失会阻碍知识认知、情感认知,使得教育需求不能得到全面满足。因此,基于混合教学的开放性教学管理必然需要面对教学效率、教学效果、教学效益如何平衡的问题。

    当前,成人开放教育的管理更多从效率出发,不考虑学习者的个人需求,以班级为单位安排教学,使得混合教学形式重于实质。个人学習者即时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完成线上、线下的学习,一般也不会妨碍其参与终结性考核。不少开放教育机构甚至为了避免过于严格的教学管理对招生造成“不良”影响,尽管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但在执行时处处“放水”,只要学习者在考核上通过了,学习过程到底如何就不重要了。这也成为社会上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有所质疑的根源。

    4.评价方式难以反映真实的学习结果

    2016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指出要“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开展多种形式评价”,开放教育学习者评价,作为教学改革的一部分,是检验教育成果的重要手段。[19]考核的内容可以是多样的,而考核模式总体来说分两类,一类是形成性考核,另一类是终结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是指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测评,对学习者的课程学习阶段性考核,其目的是要加强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管理,及时反馈学习信息,指导教学,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20]当前教育理念认为形成性考核比终结性考核能更好地反映学习者真正的学习状态。因此,成人教育的评价模式已经从原来的以终结性考核为主逐渐转变为以形成性考核为主或者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模式。形成性考核的内容应该涵盖学习者学习的全过程。网络课程的最大优势是可以把学习者在网络上的所有学习行为都记录下来作为形成性考核成绩的依据。然而,这些网络记录的行为却不见得是真正有效的学习行为。特别当学习者学习动机不足时,他会采取应付考核的方式来完成相应要求,例如打开课程视频但并不观看、下载学习资料但并不阅读、参与网络讨论但不思考,发表的内容只是网上资料的复制粘贴等。加之成人开放教育的形成性测试难度通常不高,还可以利用网络查询答案,自然难以真实反映学习者所掌握知识的程度。

    终结性考核是对一门课程最终掌握程度的一次性考核,对于采取混合教学的成人开放课程,终结性考核可以是线上考核也可以是传统纸质考试。但无论何种形式,现在的成人教育机构大多从提高及格率的角度出发,考核的内容常常以题库的形式在考试前已经告知学习者,学习者可以抛开其他学习资料,只要熟悉题库就能通过考试,这自然也不能说明学习者已经掌握到相应的知识水平。

    综上所述,当前成人教育的考核仅仅解决了效率问题,在考核效果上,并没有真正区分出学习过程的认真程度以及知识水平的差异程度;在效益上,宽松的考核制度确实迎合了部分学习者的需要,但从社会的角度,却没有真正培养出满足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这也是近些年来,社会上认为成人教育文凭过于“泛滥”的原因之一。

    五、提高成人开放教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国家开放大学成立以后,我国的成人教育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化与教学的融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高水平的教学团队与专业的资源制作团队合作,使得基础知识的呈现形式、讲授的趣味性等都有了质的飞跃。借助网络技术,各种线上学习资源向学习者推送不再是难事,结合面授课堂促进知识内化,成人开放教育的教学改革实践路径和方向已逐渐明确。但是,我们也要清晰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带来的是教学的便利性,主要解决了教学的效率问题,要真正提高教学有效性乃至提升成人教育的整体教学质量,还需要从教学的效果和效益上进行持续的改革。

    1.激发正确的学习动机是根本

    教学是一体的,当前的混合教学改革研究重点主要放在了“教”这一方面,对“学”的改革还没有足够重视。学习是人的一种行为。心理学家一般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支配的,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行为的方向是寻求目标、满足需要。[21]成人学习的动机具有多样性,有研究发现主要的动机包括发展动机、求知动机、交往动机、家庭动机、竞争或提升动机和职业动机。[22]这些动机促使着成人学习者在面对繁重的工作、生活压力之余,依旧选择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学习,持续提升素质。然而也有研究发现,外在的动机如找工作、评职称等会带来不良的学习行为,而大部分优秀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则源自于内在需要,如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等。[23]

    在混合教学模式下,无论采取怎样的技术手段,自学过程的投入程度终究是由学习者自行掌控。如果学习者缺乏正确的动机,自学的质量必然是无法保证。如何激发成人学习者正确学习动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成人教育机构应该从自身可以干与的部分出发,建立一套完整的学习动机激发和维持机制。在学习前阶段,要提供足够的专业和课程学习的咨询服务以及入学前的测评。特别是对于较低层次的成人学习者,他们往往对专业认知不足,不少成人学习者并不知道所学专业前途是什么,选择专业的标准主要是考核的难易程度。[24]如果不能对学习者在学习前进行恰当的指导,任凭学习者自己随意选择专业和课程,很有可能一开始被激发的就是不正确的学习动机,例如学习的目标是文凭而不知自身的提升。另外,入学前的测评必不可少,成人学习者水平参差不齐,学习前的测评可以为后期专业学习带来恰当的分层,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习者可以免修部分课程,这也有助于学习者对自己有更准确的认知,从而激发正确的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提供一个能够持续保持刺激的学习环境,并采取适当的方式与学习者进行有效的情感交流。[25]这就需要改变现在成人学习者几乎是各自独立学习的状态,通过共同学习体的构建、学习伙伴的设置等帮助学习者之间进行交流。同时,需要建立教师与学习者的定期联系制度,持续追踪学习者的需求,及时解答各种困惑。在最后的学习评价阶段,教师更是有责任为学习者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评价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如果教师能在学习中较好地了解到每个学习者的情况,最终的评价自然也能客观和公允,学习者也会减少投机取巧的念头。

    总体而言,只有激发成人学习者正确的学习动机,才能保证学习者按照要求完成自学过程,才能为后续环节的有效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2.标准化定制的教学资源推送

    标准化定制是现代生产管理的一种新理念,其核心思想是由标准化的零部件组成个性化的产品,从而实现个性化定制产品的大规模生产。[26]成人学习者由于职业背景的差异,对教学资源存在不同偏好。另外,人的学习行为本身也存在不同的风格。Kolb总结出四种最常见的学习风格:发散型,偏好从实践经验中学习和喜欢反思观察;同化型,偏好进行概念性、分析性思考和反思观察;融合型,偏好进行概念性、分析性思考和主动体验;适应型,偏好从实践中学习和反复试验。[27]因此,学习资源的推送需要考虑成人学习者的背景和学习风格。然而为每一个学习者制作一套独一无二的资源在当前的人力物力条件下显然是不可行的。但是可以借助标准化定制的思想,把各种教学素材做成标准的“零部件”,在对学习者背景、偏好、学习风格等进行详细调查后,根据一定的匹配规则组织教学素材,这些匹配的教学素材既要符合学习者的需要和偏好,同时也要具有完整的逻辑性,并且保证学习同一门课程的学习者最终知识体系的一致性。这对教学资源的制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资源的数量将远丰富于当前普通网络课程的数量,同时还需要研究不同资源和学习者之間的匹配规则。只有从时间、地点、内容上全方位地照顾成人学习者的个性化需要,才会发生真正有效的学习,才能切实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加强情感交互和提升交流能力

    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彻底地改变了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模式,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习者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较好的自我控制力,掌握信息化下的学习技巧和具备参与协作交流的表达能力。然而,对于层次较低的成人学习者来说,这些能力很可能是欠缺的,他们对于混合教学模式缺乏正确认知,也缺乏逻辑清晰地表达自身想法的能力和自信。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协作交流是实现知识内化的基础,这种交流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知识、情感和表达能力的基础上。

    成人学习者与教师之间和成人学习者之间的关系通常比较疏离,如果本身的交流能力也较弱,就会对面授课堂的协作交流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从而影响知识内化的效果。因此,为了保证面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面授课堂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增加成人学习者之间的情感交互、提升学习者的交流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需要向学习者充分解释混合教学模式下每一个教学环节的作用和要求,只有学习者认同这种改革方式,才有可能主动参与到面授课堂中。

    其次,为学习者能顺利参与面授课堂协作交流提供必要帮助。这些帮助可以包括为成人学习者在面授课堂前提供提高交流能力、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的培训;组织学习者在课堂以外的地方参加各种增进情感交互的活动;为学习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授课教师适当参与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降低学习者对教师的陌生感等。

    4.混合教学下学生管理模式创新

    混合教学是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结果,无论是普通高等教育还是成人开放教育,实施混合教学模式都是提高教学质量,实施个性化教学的必由之路。但是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成人开放教育由于成人学习者工作和生活背景的复杂性,采用普通高等教育学期制、班级制的管理思维必定不符合当前成人开放教育的需要。成人学习者不可能像普通全日制学生那样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学习步伐。这就要求在教学管理上摒弃班级的概念,以个人或学习小组为管理单位,具体的课程安排也可以跳出学期制的管理思路,采取滚动的教学安排。教学管理的重点应该从班级是否执行相关教学安排转为学习者个人是否参与相关教学活动。

    具体执行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例如可以采取由学习者个人与教师约定教学时间,只要达到最低的人数要求即可开展教学活动等方式。制定完善并灵活的规定保证每一个学习者都参与到他所必须参加的教学活动中。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班级制管理方式下,教学活动对个人的参与要求没有落实到位的管理困境,同时也阻止了成人学习者以时间冲突为由逃避参与学习活动的不良情形,使教学资源特别是面授资源的投放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为了实现混合教学的形式不顾实际地安排教学任务。

    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必须要适应当代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性,这是混合教学得以顺利开展、教学有效性得以真正提升的必要保障。

    5.科学设计学习评价和正视评价结果

    学习评价是教学活动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学习评价理应客观反映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对于成人教育,形成性的考核评价往往比终结性的一次评价更有意义。在混合教学模式下,学习评价应该兼顾线上和线下两个学习过程。

    目前,对于线上学习的评价已经有了不少深入的研究。沈欣忆采用德尔菲法、专家排序法、专家工作坊等多种研究方法,构建的MOOCAP在线学习行为分析和学习评价模型不仅从测试行为、作业行为、学习积极性、学习速度等方面进行量化评分,而且还从时间偏好、投入偏好、交流偏好、学习序列偏好等方面对学习偏好进行定性分析。[28]

    成人开放教育混合教学模式的线上学习评价可以借鉴该模型或其他合适的模型,全面分析学习者在学习平台的各种行为,给出综合的线上学习评价,再结合线下课堂的参与情况,最终形成成人学习者完整的学习评价结果。

    对评价内容的选择,评价的方便性是很重要的考虑因素,例如通过信息技术可以非常容易地获得视频资源的学习时长,但我们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学习评价不能过分依赖信息技术。技术能够记录讨论的次数但无法评价讨论的质量;能够对比最终答案的对错但难以评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因此,教师的主观评价也应该在混合教学中占重要的比重。如果把一切的评价都从技术便利性来考虑,那就是“工具主义”“空想主义”和“功利主义”。[29]

    此外,评价结果必须是对学习成果的客观反映,作为教育机构一定要坚守教育的底线,特别是对成人开放教育,如果评价本身留有让学习者“投机取巧”的空间,教学的有效性就无法保证。评价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最重要环节,在科学设计的基础上,必须客观公正地严格执行,才能真正提高成人开放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习近平致信祝贺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开幕[DB/OL].[2019-06-20].http://www.gov.cn/xinwen/2015-05/23/content_2867643.htm.

    [2]汪琼,张桐.2014年美国慕课发展回顾[J].电化教育研究,2015(4):35—43.

    [3]王宇,等.2017全球慕课发展回顾[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18(9):53—61.

    [4]陈明,桑小双.高校学生对混合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认知及满意度的实证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8(5):58—65.

    [5]谭永平.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实施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2):6—10.

    [6]成亚玲,谭爱平.基于慕课的混合学习教学设计探讨[J].成人教育,2018(7):38—42.

    [7]曾明星,等.从MOOC到SPOC:一种深度学习模式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28—34.

    [8][9]黄美初,沈敏敏.翻转课堂与MOOCs在开放大学教学中的有效结合研究:太极四重嵌套式的翻转课堂与MOOCs相结合架构初探[J].远程教育杂志,2015(2):62—70.

    [10]咸富莲.我国教学有效性研究的知识图譜分析(1992—2016)[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8,10(2):43—49.

    [11]戴仁俊.网络教学有效性的内涵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09(2):36—38+78—79.

    [12]周鸿羽.对高等教育职业性的再认识[J].教育科学文摘,2015(5):100—101.

    [13]邵晓枫.对成人高等教育本质的理性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10(9):84—87.

    [14]柳春艳,等.SPOC翻转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系统评价与元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9,25(1):38+84—93.

    [15]潘晓玲.成人多样化学习动机下的教育目标与教学模式[J].成人教育,2013(3):88—90.

    [16]姚利民,杨莉.课堂讨论国外研究述评[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5(7):60—65.

    [17]孙树文.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的研究:以兵团电大为例[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16.

    [18]孟媛媛.当代开放教学模式下成人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J].成人教育,2016,36(6):74—77.

    [19]傅蕾.开放教育学生评价的再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7(10):66—69.

    [20]杨婷婷.我国开放教育形成性考核研究综述[J].中国成人教育,2012(17):14—18.

    [21]王绪君.管理学基础(第3版)[M].北京: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2016:181.

    [22]朱新蒙.关于成人学习动机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20):164—165.

    [23]韩雪,赵旭,杨永建.远程开放教育的有效性研究:基于对山东电大英语专业辍学现象的调查[J].当代教育科学,2012(22):62—64.

    [24]孙云.远程教育学习者学习动机探索[J].成人教育,2015(10):48—50.

    [25]张赛男,等.面向成人教育的E-learning系统中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32):33—36.

    [26]张余华.大规模定制的内涵及其分类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0(4):78—83.

    [27]李艳红,徐敏.学习风格偏好影响移动学习态度和行为的实证研究:以“文学批评”课程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2):47—55.

    [28]沈欣忆,等.MOOCAP学习者在线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评价模型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9(6):1—9.

    [29]李鹏,朱德全.论学习评价技术转向:表征、危机与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19(1):54—59.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Open Education Based on Mixed Teaching Model

    DING Wan-yi1,2, ZHANG Man-jing1,2

    (1.Zhuhai City Polytechnic, Zhuhai 519090;2.Zhuhai Open University, Zhuhai 519000, China)

    【Abstract】In the field of open education, mixed teaching mode is highly adapted to adult learning. On the one hand, mixed teaching mode breaks through the limitation of learning time and space throug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the other hand, it retain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link conducive to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e, due to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the difficulty of guaranteeing the effect of self-study, the lack of in-depth face-to-face classroom collabo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nd the lag of teaching management mod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open education is low. Th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open education include helping adult learners establish a correct view of learning and master learning skills adapted to mixed teaching,building learning resources with standardized customization ideas,strengthening emotional interaction and improving communication ability, innovating learner management mode,and designing learning evaluation process scientifically.

    【Key words】adult education; open education; mixed teaching model; teaching effectiveness

    (编辑/樊霄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