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李慧 舒元俊 周崇喜

    

    

    摘要:党的十九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新高度。就湖北省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畜禽养殖;污染现状;防治对策;湖北

    中图分类号:S8-1? ? ? ? 文献标识码:B? ? ? ? 文章编号:1007-273X(2018)11-0032-0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摆上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新高度,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乡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打好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根据2010年《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公报》(每10年开展一次),畜禽养殖业排放的化学需氧量达到1 268.26万t,占农业污染源排放总量的96%,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关系6亿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关系农村能源革命,关系能不能不断改善土壤地力、治理好农业面源污染,是一件利国利民利长远的大好事”。

    湖北作为全国畜牧生产大省,畜禽养殖是全省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的问题多、任务重、压力大,探索科学、有效、合理的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防治对策势在必行。

    1? 湖北省畜牧养殖污染现状

    1.1? 湖北省畜牧养殖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湖北省畜牧养殖业持续稳定发展,综合生產能力显著提升,畜产品产量稳步增加,为保障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需求、促进农民增收、活跃农村经济等作出了重要贡献。湖北省畜牧养殖以猪禽为主。2017年,全省猪、牛、羊、禽出栏量(出栏量是指某一地域或某一生产单位某个畜禽品种在某一时间段的出售或屠宰数量)分别为4 299.63万头、107.86万头、557.1万只和50? 891.04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8%、0.4%、0.3%、-2.5%;猪、牛、羊、禽存栏量(存栏量是指某一地域或某一生产单位某个畜禽品种在某一时间段的饲养数量)分别为2 451.62万头、237.98万头、501.21万只、33 480万只,同比分别增长0.8%、12.7%、6.4%、0.9%;肉、蛋、奶产量分别为420.84万t、164.75万t、16.03万t,同比分别增长1.0%、-1.8%、-4.9%。2017年湖北省畜禽养殖业产值为1 652.44亿元(表1),约占农业总产值的34.81%,位居全国第七。

    1.2? 湖北省畜禽养殖污染现状

    畜禽养殖业的持续发展,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其养殖废弃物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如通山县现代牧业万头奶牛场因臭气难闻、大量牛粪污染水土遭到了当地村民围堵抗议而关停;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村民将20多头病死猪扔到河水、河道中造成严重水污染等。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问题是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主要包括畜禽粪污和病死畜禽,污染对象主要为大气、水、土壤。污染途径主要有三类,一是畜禽粪便随意排放或未经处理直接堆放在露天,产生氨、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环境,影响群众生活环境;二是粪便经地表径流(主要是雨水和冲洗圈舍的污水)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甚至导致水中鱼类或其他生物死亡;三是不经发酵处理粪便和未经处理的病畜尸体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会孳生蚊蝇,产生大量有害病菌和寄生虫,危害人体及畜禽健康等。

    根据《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及按猪粪2.0 kg/(头.d)、尿3.3 kg/(头.d),牛粪14.0 kg/(头.d)、尿3.22 kg/(头.d),羊粪1.2 kg/(头.d),尿0.62 kg/(头.d),家禽粪0.12 kg/(头.d)的排泄系数计算总粪污量,2017年湖北省的畜禽粪便产生量为8 037.81万t,其中粪产生量为4 691.71万t,尿液产生量为3 346.10万t(表2)。根据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结果,2017年全省畜禽养殖业的化学需氧量[化学需氧量COD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废水、废水处理厂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能被强氧化剂氧化的物质(一般为有机物)的氧当量。化学需氧量越高,就表示有机物污染越严重]、氮养分供给总量[农业部办公厅《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中,根据养殖场存栏量和粪污收集处理方式,测算畜禽粪肥氮养分供给量。综合考虑畜禽粪污养分在收集、处理和贮存过程中的损失,单位猪当量氮养分供给量为7.0 kg,磷养分供给量为1.2 kg。猪当量指用于衡量畜禽氮(磷)排泄量的度量单位,1头猪为1个猪当量。按存栏量折算,100头猪相当于15头奶牛、30头肉牛、250只羊、2 500只家禽]分别达到27.23万t和34.47万t。畜禽养殖已经成为湖北省环境污染特别是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

    1.3? 湖北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情况

    目前,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主要采取资源化利用、直接还田以及无害化处理等方式[1],包括用处理过的畜禽养殖废弃物生产有机肥、生物饲料、沼气、生物天然气、发电等。

    近年来,湖北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以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主要抓手,通过养殖“三区”(根据《湖北省畜禽养殖区域划分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畜禽养殖“三区”分别为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适宜养殖区)划定、治污设施改造、发展循环经济等措施,积极推进解决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问题。截至目前,全省93个县(市、区)全部完成畜禽养殖“三区”划定,划定禁养区2 141个,总面积34 836.08 km2。禁养区内已搬迁或关闭生猪养殖场2 931个,其他畜禽养殖场1 833个。全省共建成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41个,区域性收集中心266个,固定收集点2 001个,禽养殖废弃物全收集、全处理的县(市)覆盖率达71.6%。全省33 331个规模养殖场(根据《湖北省畜牧业条例》规定,湖北省规模化标准为生猪年出栏500头以上;蛋禽存栏5 000只以上;肉禽年出栏10 000只以上;肉牛年出栏50头以上;肉羊年出栏100只以上;所有种畜禽场、奶牛养殖场;国家和省规定的其他需要备案的养殖场),建有粪污处理设施装备的养殖场数24 798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74.40%,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62%。根据国家环保部核查核算结果,湖北省畜禽养殖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五年前分别下降19.70%和26.22%。

    虽然湖北省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问题是在畜牧业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长期积累形成的,目前仍存在畜禽养殖废弃物乱排乱扔、监管体系存在薄弱环节、配套政策和支持力度不够、资源化综合利用水平较低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湖北省畜禽养殖健康、可持续发展。

    2? 原因分析

    湖北省畜禽养殖污染源头屡禁不止,防治体系起步较晚,治污模式基础薄弱,究其原因主要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2.1? 認识不足

    与高速的经济发展相比,局部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及传统“陋习”的影响,对环保认知水平不高,对环保活动的参与度较低,自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还未完全形成。部分畜禽养殖户尤其是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养殖户只注重养殖增效,对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防治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主体责任落实存在较大差距,造成畜禽养殖废弃物乱堆乱扔,污染空气、水质及居住环境。与此同时,部分畜禽养殖户对环境保护的新知识、新技术接受程度不高,受经济利益等多重因素影响,推广使用新的环保技术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意愿、主动性不强。

    2.2? 监管不实

    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与国家提出的发展生态养殖、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的要求相比,湖北省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监管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实、不细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虽然2013年11月11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了《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对畜禽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保障,但多是原则性要求和命令式规制,在实施层面湖北省尚未制定出台具体针对性、可操作性的细化措施和相关标准。二是长期以来,湖北省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一直是城市工业企业监管,规模化畜禽养殖环保监管工作起步较晚,畜禽养殖废弃物检测、监控等设施设备建设相对滞后,现代化监管手段严重不足。三是畜禽养殖点数量多、分布广、位置偏,基层的乡镇、街道往往未配备专门的环保队伍,监管力量薄弱,加之农村交通条件不便等因素影响,造成对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实时监控监管难度大。2016年中央环保督导组巡查湖北时还发现有未经审批建设的养殖场。四是畜禽养殖及其污染防治工作涉及地方政府及农业、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多个职能部门,目前,“政府牵头、企业负责、各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防治工作合力还存在不足。

    2.3? 机制不顺

    一是财政支持保障机制不健全。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需要大量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畜牧大县一般都是财政穷县,财政上难以投入足够的资金支持。一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装备也因没有正式纳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而严重影响了养殖业主购置装备的积极性。二是农牧协同发展、配套循环机制不健全。目前,湖北省普遍存在种地的不养殖、养殖的不种地、种养分离的现象,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渠道不畅,畜禽粪污就地转换难、“农牧结合、还田利用”难。三是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品产销机制不健全。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生产的有机肥、生物天然气等产品,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价格、性能优势尚不明显,生产、存贮、运输、使用等各环节还不配套、健全,产销机制总体上仍不畅,市场化运营条件还不成熟,亟需推进形成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农业补贴政策、制定落实相关产业扶持措施。

    3? 对策与建议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以推进畜禽养殖业健康、持续、绿色发展为主线,以促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重点,落实责任,强化监管,健全机制,多措并举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防治工作,积极打造“周边水土净美、养殖环境优美、畜产品安全味美”的湖北绿色畜牧业。

    3.1? 立足源头减量,健全防治措施,“堵”住污染来源

    (1)加强规划布局。结合地区农牧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能力[2],通盘考虑,科学规划畜禽养殖生产布局,确保实现区域内种养基本平衡。将污染治理作为规模养殖生产的重要环节列入养殖场规划、建设,推进规模养殖场配套必要的粪便等废弃物处置消纳、处置能力,确保污染防治能力与畜禽产业发展同步提升。

    (2)落实环评制度。落实畜禽规模养殖“三同时”环评制度,依法依规对畜禽规模养殖开展环境影响评价[3],促进落实污染防治责任和具体措施。联合农业部门、环保部门、国土部门修订完善畜禽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环评分类管理和相关技术标准,提高畜禽养殖准入门槛,推进规模化发展,提高畜禽养殖业科学化、现代化水平。

    (3)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和新媒体,采取入户宣讲、组织培训等形式,宣传环保法、水十条、土十条、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资源化利用等实用技术,引导养殖场(户)严格按照环保要求建设和运行污染防治设施设备。同时,畅通农业环境污染举报渠道,扩大群众对环保的参与监督程度,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共治氛围。

    3.2? 加强过程控制,完善监管体系,“疏”通体制机制

    (1)落实各方责任。各级地方政府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负属地管理责任,应细化措施,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畜种、不同规模,对养殖业主实施“一场一策一方案”分类、精准化管理措施。畜禽养殖场负有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应按规定建设必要的废弃物收集、贮存、处理、利用等污染防治配套设施设备,或者委托第三方进行专业处置。农业、环保等各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应依法履职,强化监管。

    (2)夯实监管链条。明确各级政府农业、环保、财务、国土、规划等相关部门的具体职责,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综合执法、联系联席机制[4]。充实监管队伍,探索建立镇、村“监管员”制度,乡镇干部联系村、村干部联系养殖户,为确保政策落实提供人员保障。围绕养殖生产、资源化处理等数据链条,建设统一管理、分级使用、数据共享的畜禽规模养殖场信息直联直报平台,实现精准及时监管。

    (3)健全考核机制。健全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防治绩效评价考核办法,将县(市)政府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防治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内容和地方政府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并将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资金安排、干部选拔等挂钩。建立实施“雙随机一公开”等检查抽查机制,强化工作督查,加大工作激励和责任追究力度。

    3.3? 促进末端利用,加大政府投入,“导”出生态经济

    (1)发展实用技术。解决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问题离不开科学技术支撑。组织开展粪污处理、资源转化等实用技术[3]和装备研发,提高污染治理和资源转化利用效率。制定沼液、有机肥、生物天然气、电等技术规范和检测标准,并通过认证管理、技术培训、上门服务等方式加强指导推广。采取政府提供技术交易平台、减免税收、贷款贴息、奖励补助等措施,大力培育畜禽养殖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转换企业。

    (2)加快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自动喂料、自动饮水、环境控制等现代化装备,推广节水、节料等清洁养殖工艺,推行规模养殖场精细化管理。推行标准化、规范化饲养,提高饲料转化效率。以畜牧大县为重点,支持规模养殖场圈舍标准化改造和设备更新,配套建设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对建设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的养殖业主,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

    (3)培育循环经济[5]。建立粮饲统筹、农牧结合、种养一体的绿色发展循环链,因地制宜推广“企业+养殖户清洁能源生产创收”“企业或合作社+养殖户+种植户对接还田利用”“合作社+养殖户自我流转消纳”等“大循环”“中循环”“小循环”模式,促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畜禽养殖综合效益。创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模式,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2],通过贷款贴息、奖励补助等方式,提高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资源转化运营的积极性,形成畜禽粪污处理全产业链。完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品价格政策,培育壮大多种类型的废弃物处理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组织,建立健全受益者付费或转移支付等机制。

    参考文献;

    [1] 马? 璟.关于农村畜禽养殖污染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2.(1):49-51.

    [2]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Z].2017.

    [3] 王? 东.长江中下游水污染防治规划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3.

    [4] 王志芳.中国环境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以国际经验为中心[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7.

    [5] 上海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上海环境污染防治[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