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岂能轻易促“生成”

    傅松健

    有位老师在引导学生研究《最后一课》的小弗郎士这个人物之后,又提问学生:“韩麦尔先生这个人怎么样呢?”结果出现了“意外”。学生的回答出现了三种情况:肯定、否定和无法评论,课堂上三方争论不休,老师无意阻挠,进而使讨论的焦点升级为如何评判人性的优劣。课堂因这个“意外”热闹非凡。

    有人认为这不就是课堂的生成吗?现场有资源,学生有创见,过程有突破。不可否认,这是课堂生成,但可惜的是,它是一个假生成,因为这是偏离语文轨道的活动、脱离文本内容的讨论,已与教学目标渐行渐远。

    “假生成”的出现,究其原因是教师在预设“感受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情怀”这一环节时出现了失误:“韩麦尔先生这个人怎么样呢?”此问的思维导向不清晰。如果老师改问“韩麦尔先生的哪些言行深深地影响了小弗郎士的爱国情感?”则既与前面讲解小弗郎士这个教学内容相衔接,又为下面讲解韩麦尔先生做了过渡,同时,也为学生指明了理解的重点。可见,搞好预设是课堂成功的基本保证,是促进生成的前提,反之,搞不好就真的成“意外”了。

    “意外”是生成教学的特征,可它的诞生又有其必然性。它要求教师在课前对教学文本解读、学生学情状况、方案预设,以及教学心理等诸方面做认真分析,当这几者都处于和谐适度的状态时,基于“学生学情”,以“文本”为载体,以“语文课程”为目标,依照一定的“教学推进策略”进行的教学活动,才有可能出现“意外”,进而促进生成。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预设教学的良好素质,否则机会来了,也未必能够及时发现和把握。

    宁鸿彬老师《皇帝的新装》的教学,就是生成的典范。下面就拿这节课的教学实录的分析来供老师们借鉴和学习。

    《皇帝的新装》人物众多,头绪较杂,学生不易抓住要点,因而宁鸿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四个环节:①给文章添加副标题;②用一个字概括故事情节;③研究各种人物围绕“骗”进行的活动;④分析人们受骗的原因。环节虽少却简明通俗地解说了课文,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提纲挈领地把握住了课文要点。

    四个环节,环环相扣,步步不离学生的活动。参与活动的学生(举手回答的)竟达74人次,仅“分析人们受骗的原因”这个环节,就有37人次,且学生应答的形式多样:翻书思考、踊跃抢答、齐答、举手回答、自觉记录。在课堂时间有限的情况下,“给文章添加副标题”,学生拟了8个,“用一个字概括故事情节”,学生竟也拟出8个。

    从这些精彩的场面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着启发性和点拨性的问题设计,让学生的创造潜能在活动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释放,学生的这些活动不是一种形式上的热闹,而是他们的思想火花被点燃的一种呈现。这样的预设为学生提供了“言语场”,这种预设的“场”,是开放的,充满了各种流动的场景,它让生成具有了可能性。

    在“用一个字概括故事情节”这个环节上,学生一下子竟拟出了8个,出乎意料!

    如何处理?恰当与否?就得看老师的教学功底了。

    宁鸿彬老师是这样做的:

    师:大家发表了不同的见解。你们分别用蠢、骗、伪、假、傻、装、新、心八个字概括这篇课文。那么,这八个字哪个是正确的呢?

    (众生纷纷举手要求发言)

    师:很好!大家的積极性很高。不过,如果请你们现在就发表意见,恐怕还是各抒己见,一时很难统一。那么,怎样才能比较迅速地把正确答案筛选出来呢?下面我就教给你们几种办法。

    (众生活跃)

    师:首先,大家使用“排除法”,把不切题的答案排除掉。我们先回忆一下,刚才我是怎么提出问题的。刚才我说的是:谁能用一个字概括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故事情节”四字语气加重)

    生1:既然题目的要求是用一个字概括故事情节,那么“蠢、伪、假、傻”这四个字是不对的,因为这四个字说的是皇帝这个人物,是不切题的。

    (众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师:完全正确。咱们就把这四个字排除掉。现在还剩下“骗、装、新、心”四个字,咱们使用“检验法”进一步解决。什么是“检验法”呢?就是把这四个字,一个一个地试用,进行检验,能够适合于文中所有人物的就留下,不能适合于文中所有人物的就去掉。

    生2:“新、装”这两个字都不能单独地用在课文中所有人物身上。因为一单独用就说不清是什么意思啦。所以,这两个字是经不住检验的,应该去掉。

    生3:“骗”和“心”这两个字都可以。我试了一下,这两个字用在哪个人物身上都说得通。

    师:现在还剩下两个字了,咱们使用“比较法”来解决,作最后的筛选。怎样比较呢?就是把这两个字分别用于每个人物,比比看,看哪个字更准确,哪个字更能表现出这个故事的特点。

    生4:我认为“心”字不如“骗”字好。在这个故事中,所有的人物都和“骗”字有关系,有骗人的,有被骗的,还有不被骗的。总之,一个“骗”字说出了这篇课文的特色。

    生5:我也认为“心”字不如“骗”字。“心”指的是心理活动,就是思想。这个故事中的人物都有他自己的思想。这样一想,用“心”字概括很好。可是再一想,哪一篇课文中的人物都是有思想的。这样一来,这个“心”字,用它概括这课可以,用它概括别的课文也可以。所以,用“心”字概括这一课,不能说出这一课的特色。

    师:还有不同意见没有?

    (众生摇头)

    师:大家的看法是对的,本文是围绕一个“骗”字展开的。

    以上教学实录,让我们看到宁老师没有任由学生“自由”地各抒己见,这种做法似乎有悖于生成的理念,可我们不要忘记:生成教学是以“文本”为载体的,是要指向文本的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的。学生拟出的字多达8个,这表明学生此时的思维发散性很强,覆盖范围很广,但丰富之余不免杂乱,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能否引导得当就成了能否把“意外”变成生成的关键。

    宁老师并不急于指明哪个字是正确的,也没有放手让学生自由讨论,而是首先肯定了学生的创见,然后就这个问题的解决进行了点拨——“怎样才能比较迅速地把正确答案筛选出来呢?下面我就教给你们几种办法”。“首先,大家使用‘排除法,把不切题的答案排除掉。谁能用一个字概括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故事情节”四字语气加重),此问一经抛出,学生豁然开朗,所呈现出的纷杂思绪一下子指向了教学目标,集中到了问题的关键点上。

    这个引导可谓是一种智慧,因为任由学生无目标地讨论,极有可能把这个环节的教学目标(从整体上概括情节)搁置一边,进而出现“跑题”现象,将这个“意外”变成无效的生成,徒有形式而无内涵。宁老师的做法让“意外”具有了教学价值。

    随后,他又指导学生依次运用“排除法、检验法、比较法”进行分析、讨论,结论逐渐凸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有效生成就这样被巧妙地促成了。

    学生乐于思考、急于思考,思维活跃:分析、求同、求异、联想,多项思维不断得到训练。教师启发有方:导向、追问、排除、检验、比较,多种形式的引导运用灵活,又使得学生便于思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创造性就这样在这个求索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整个课堂就是一场言语对话与智慧启迪的思想盛宴。这恰是生成教学的最高境界——教师着力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着手于对话互动的有效,教学活动自始至终在回归着“学生的生命成长”。

    在这个“排除—检验—比较”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宁老师的随意点拨,似乎看不到他的预设,其实这“随意点拨”就是预设,不过是高级形式的预设——潜在的预设。这是一个教师长期为教学所做的专业准备,它们早已储存在了他的大脑里,进入课堂随时可以调出来加以呈现。

    宁老师的这节课是生成教学的典范,更是预设教学的精品。深厚的预设教学素养让老师在课上沉稳地捕捉到了有价值的意外,成功地创造了激活生成的教学情景,留住了思想的飞絮,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最终绽开了“生成”这朵绚丽的花。

    生成,这个看是“意外”的精彩,其实是成功预设的附加值。

    [作者通联:江苏连云港市海庆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