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教学督导执行者的“三心二意”

    刘冬梅 郭立萍

    摘要:高校教学督导执行者肩负着提高本校教育与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任,因此要求教学督导执行者需具备责任心、包容心、公平心,以及政治意识与专业意识等基本职业素养。

    关键词:教学督导执行者;责任心;包容心;公平心;政治意识;专业意识

    教育教学督导与教育决策和教育执行一样,是高校教育行政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它对于更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质量检查、加强教学过程的监控和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高校教学督导执行者是依据国家有关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按照督导原则和标准,使用科学的方法,对教师教学及相关教学行政工作进行调查、检查、监督与考核,并作出分析与评价的专项督导人员。高校教学督导执行者肩负着提高本校教育与教学质量、促进“双一流”建设的重任,因此,这项工作要求教学督导执行者(以下简称教学督导)深具职业素养。那么,教学督导需要怎样的基本职业素养呢?本文认为,较高的责任心、包容心、公平心,以及较高的政治意识与专业意识,是高校教学督导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

    一、“三心”

    (一)责任心

    责任心是指具有责任感的心态与情感。责任心是教学督导对所负责工作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心是每一个有使命感的教学督导必须具备的心态与素养,它应伴随着督导工作的始终。

    概括地讲,监督、指导、评估和反馈是教学督导人员的四个主要职能。这些职能的运行,每个环节都离不开责任心。

    教学督导是既监督与指导教学,又监督与指导教政,还兼监督与指导学生。督教学,按照规定,教学督导每一学期都要完成一定的听课任务,基本每一周都有听课及看课任务。教学督导每次听课都要及时与教师沟通,先要进行整体点评,指出所听课教师的亮点和缺点,并提出积极的修改意见,遇到不同意见,还要与讲课教师商榷。可以说,课堂教学涉及的各个环节,教学督导都要掌握。不充满责任心地听课,是难以做出恰当点评的,也无法发现所听课教师的亮点与缺点,就更谈不上与授课教师进行良好沟通。监督与指导教政,则不仅是指教学督导要认真检查所听课教师相关的教学资料,及时发现欠缺与不足,及时做出提醒并提出相应指导性意见,还包括各教学单位检查相关教学资料的准备及教学档案的归档与管理情况,抽查学生毕业论文及各专业试卷,审验培养方案的制定,验证校级与院级教学文件的执行,评估新设专业,检查院系教风与学风,检查学院其他相关教学行政工作的状况,并常常要当场进行反馈,形成详细的督导检查报告。教学督导在监督与指导学生时,不仅在课堂上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指正,还往往需要课后与学生交流,既有短时沟通,也有主持专题学生座谈会交流,搜集相关信息,既要当场有交代反馈,并要及时反馈给相关学院与部门,督促尽快解决问题。

    尤其是高校迎接教育部教学评估期间,繁杂与细致的工作,教学督导就更需要责任心的支撑。有时教学督导团队听课,一天可达到8~10节,且当场反馈,为尽可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每个督导都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而预先检查相关资料,常常需要加班加点地工作,小组长还要及时汇总整合组员的小结。没有责任心,不可能坚持并完成这些工作。

    简言之,教学督导为了教学质量的提升,要通过对课堂上教师们的教学态度、教学科学性和具体的教学过程对其进行督导;要通过观察与检查判断教师是否具备专业素养,是否具备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职业道德;还要对学生负责,对学院、对学校负责。有责任心就敢讲真话。敢于坚持原则讲真话,讲与别人意见不尽相同的话,这是教育督导人员责任心所在。

    总之,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重要性、时效性和繁重性,都决定了教学督导必须要有责任心,否则难以胜任该工作。教学督导的责任心,对保障教育方针与政策的贯彻执行、加强学校的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都至关重要。

    责任,即分内应做之事。而分内的边界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尺度,或基于上级管理部门的规定,或依据口头约定,或出乎内心。事业心强烈、工作作风务实、敬业爱校的教学督导,其责任心就会越强,会自觉尽更多的义务。这些人堪称中流砥柱。而拥有较高的责任心又能深度引发教学督导的工作潜能,激发其对工作的高度自觉,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去做相应工作。有责任心则会心思细腻,虑事周密,及时发现问题,防微杜渐;就会做事认真,客观分析问题和正确处理问题,减少或避免出差错;才会充满工作热情地应对繁杂又繁重的工作量,克服困难,并自觉提高工作效率。一个缺乏责任心的教学督导是难以值得信赖的人,也是无法尽职尽责完成督导工作的。所以,责任心是教学督导职业道德的基点,是做好教学督导工作的前提。

    教学督导怎样持守责任心呢?

    责任其实出自人的良知,要做到具有责任心,教学督导就必须秉持良知,对自己的人格与行为负责,将自己的分内之事做好:对工作认真负责,遇到繁重任务,绝不退缩,坚决执行;遇事绝不为自己找借口,绝不推诿;无论遇到挫折,还是遇到委屈;无论遇到折腾,还是受到误解,不退缩不抱怨。对所在的集体负责:在一个督导群体中,或一个督导小组里,大家虽然工作有分工,但总会有交叉的地方,责任心强的人就不会计较分内分外事,会尽量配合同事做好工作,而遇到同事的求助则鼎力支持,把实现组织的目标当成是自己的目标;工作态度上对事敢于负责、勇于主动负责;对工作不仅全力以赴,而且会认真地思考,尽心而为,力求完美无缺。

    总之,责任心是衡量教学督导品质素养的重要准绳。督导的价值,即取决于其承担的责任。

    (二)包容心

    尽责不等于过于严苛。教学督导要有责任心,还要有包容心。百度百科中,包容心的概念是指接纳不同的意见,包容相异的想法,能全方位的考慮问题。包容心要求教学督导内心温柔宽厚,不执着于别人的缺点,更不能夸大之、过度强调之。

    调研得知,有高校教务处每年要处理多起教学督导与教师之间的纠纷。相对而言,教学督导在两者之间处于相对的优势,因此,教学督导拥有包容心很重要,包容心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教学督导与被听课方(或被检查方)和平共存,并减弱或消除来自相对劣势的教师对教学督导的某种抵触、敌意。

    那些自己不喜欢的、没有掌控感的、甚至感到威胁的状况,感觉被讥讽的语言,都会让人不舒服,甚至产生某种“敌意”。一个疾言厉色、太冷酷苛刻的教学督导是难以被人喜欢的,这无形中构建了一种天敌氛围,让教师感觉在错误和缺点上从来没有被宽容过,而一律是被否定、指责的,这样极易导致两者之间的敌对关系,有的教师则可能采取回避或敷衍的态度,不愿意接纳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难以从内心产生动力,也难以在实际行动上做出改变。总之,缺乏宽容心的教学督导不仅容易使被听课教师产生抵触心理,还可能导致教师因缺乏安全感而不能更好地表现与发挥。挑剔的教学督导,还会促发抱怨的教师。因此,教学督导不包容极其容易导致督、教双方的不和谐。包容心,则会自然促发教师与教学督导接近的心理,并愿意让你了解得更多,也会减少偏见。

    那么,教学督导需要怎样做才具备包容心呢?

    心存一种非黑即白的对立思维就会产生敌意与排斥,故表现出比较缺乏包容心。缺乏包容心,极度严苛,易促发较强的攻击性。缺乏包容心易导致与督导目标适得其反,甚至两败俱伤。在督导工作中,教学督导应抛弃二元对立观,避免针锋相对地在双方制造冲突、隔阂与对抗。教学督导应该明白,并非那些自己不喜欢的东西都会对自己产生敌意,所以,教学督导首先要淡化或消除自己的敌意想象。

    教学督导不能过于理想化别人,每个人皆非完人,教师也千差万别,各有特点,各种不足,甚至犯错误。教学督导要允许自己不喜欢的事物存在,不能执着地认为自己是对的,也不要执着于别人的缺点。准确地说,缺乏包容力的人对别人缺乏足够充分的认同,他们对别人的认同是有条件的、防御性的认同,反而拼命维护自己的所谓的尊严。教学督导处处力求证明自己正确,是一种错误的心理状态与行为动机。而宽容心则是给表现不佳教师的一剂良药。教学督导的一个微笑、一个肯定和一个赞赏的眼神,就会给教师一份自信,并轻松打通沟通的桥梁,从而调动起他们对教学的热情。所以,教学督导在督导工作中,要坚持以督为辅、以导为主的原则,这样容易产生比较强的包容心。

    教学督导暂时掌握着对教学对错的判断标准,夸奖和惩罚的权力,依靠别人判断而无自我意识的教师对督导的点评处于被动的状态,其实并不利于真正的沟通与进步。督导的过程应该是培养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自己负责、自己判断和自己承担的能力。所以,教学督导要转换自己所谓的“优越”意识,以包容心促发教师的教学顿悟。

    教学督导还要秉持包容心,要能理性对待、平和应对一些教师的过激言论和行为。教学督导能发现别人的缺点和不足,是能力;而不仅仅盯着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则是包容。此时敞开心扉真诚交流,就是教学督导包容心的外在表现。教学督导的宽容心很大程度上是要宽容相关教师的不足,宽容教师从不足、犯错误,到改变与改正,到可能再犯错误,到再改正的过程。

    最后要把握的是,教学督导要善于区分能力问题、态度问题或者道德问题,不能无原则包容,而是要以正确的态度,以包容心对待别人的不足,建立求同存异、双方互信和相对包容的督导模式。包容心应该成为教学督导的基本素养。

    (三)公平心

    对教师宽厚,不是无原则忍受,要有整体考量,保有公平心。

    教学督导与教师之间是平等的。借用中国《民法典》关于公平原则的定义。教学督导应把公平原则作为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在教学检查与督导的活动中遵循公平原则,以社会正义、公平的观念指导自己的行为,平衡各方的利益,并以之处理相关各方的异议及纠纷,保障各方的权利与义务。

    在不同的情境下,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对公平的追求,公平原则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维护社会正义的重要体现。虽然绝对的公平很难实现,但在督导工作中,坚持公平原则,推己及人,对于弱化与消除督、教矛盾,弥补相关规定的不足,促进校园和谐,增强学校凝聚力,提升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坚持公平心,能使教学督导获得教师普遍的认同与尊重,这样无形中也提升了教学督导的威信。哪怕才具不足,亦不可失却公平之心。

    在实际工作中教学督导肯定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形,如督查时遇到较熟悉的同事或朋友,就感到很难不受情感影响,这种状况下,也许尽量采取回避制度不失为一种解决之道,但若能摒除私心杂念,保持公平心,坚持公平原则,客观、理性地进行督导、评判,那么,教学督导的心理会平和,心里也就有了底气,甚至理直气壮,自知问心无愧,便也不会有什么心理障碍了,也就不会无端软弱。

    而有私心,就难免做些不公的事,有不公的事存在,就会产生矛盾。教学督导所做的是尽量不让任何人受到不公对待,尤其是不能让勤恳的老实人吃亏。

    坚持公平心还能提升工作效率。有公平心,能让督导更接近事实真相,更能准确进行对错判断与原因分析,并做出正确指导意见。秉持公平心,教学督导就能以平等、真诚的态度对待所有人,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动力,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如何做到保有公平心?

    只要教学督导以原则与规定为准绳,对原则问题绝对一视同仁,不受关系束缚,不被私人感情左右,不受个人好恶影响,既不为朋友隐不足,也不为不友者隐良善,并坚持一个标准,绝不搞双重标准,就可以做到。教学督导要公平合理地对待所有被督查方,既不给予任何人、任何部门以任何特权,也不剥夺教师的任何基本权利,保证每个教师享有平等机会、合理分配相关义务,并维持各院系之间利益的均衡。

    教学督导树立正确的是非觀、人生观,就能持续保持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并严格要求自己,谦虚谨慎,廉洁清正,平易近人,保有公平心。

    二、“二意”

    (一)政治意识

    政治意识主要是指政治思想、政治观点,以及对于政治现象的态度和评价。教学督导必须具有正确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与政治信仰,坚定的政治立场,以及敏锐的政治观察力与鉴别力,还要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这样才能忠实地、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的政治路线与方针。

    教学督导保持了清醒的政治意识,就能准确关注与鉴别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及水平,关注教师是否充分挖掘了教学相关德育素材开展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等重要教育活动。

    有了清醒的政治意识,就能判断、考查教师授课的思想性与理论性,并正确引导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加强政治素质、坚守政治纪律;就能督促教师遵守校纪校规、遵守教学纪律、高度自觉地依据教学进度认真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督导如何保有清醒的政治意识?

    教学督导需要认真研读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以坚定理论自信,具备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立场,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个意识,并坚持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家国情怀,并有一定的认识和概括事物的能力,能够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辩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能正确掌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以及上级有关规定精神。

    教学督导需明确对师生进行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建立政治责任感。当今信息时代以及对外开放的扩大,淡薄了一些师生的政治意识,使其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是非观发生了变化,甚至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出现紊乱和失序现象。教学督导需在检查教学活动中指导教师既要坚持活跃课堂,又要自觉注意课堂上的言论,同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与言论,及时纠偏归正;并深入发掘和提炼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和德育功能,使之融入课堂教学,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教学督导在积极宣传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提倡“无私奉献”精神的同时,还要积极肯定个人利益,鼓励有助于个人价值实现的行为。这有利于加强教师政治坚定性。

    教学督导还要提高政治敏锐性,在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等大是大非问题上,充分认识到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尖锐性,能透过现象看本质,遇到困难和矛盾不回避、敢担当,对一些重要工作、重大事件能及时通报,在关键时刻坚守岗位、履职尽责。

    (二)专业意识

    高校教学督导管理部门按照国家及省内颁发的相关规章,根据法规和教育理论,制订督导实施细则以及学校综合或专项评估方案,教学督导则在实践中履行督导的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工作,及时提供检查报告与决策建议。可见,教学督导工作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教学督导执行者则是具有较高学历及资历、有扎实的现代教育理论、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教育教学方面的专家,具备专业意识是教学督导的必备项。

    专业意识最重要的体现就是有专业性的思维,以专家的洞察力发现问题,能使用专业语言进行评价,给出专业性指导意见。教学督导的课堂听课、现场检查,或教学比赛现场的点评与指导,每一次,其实都是对教学督导专业能力的挑战。教学督导展现专业能力的目的在于调节教师的教学行为,使它更加科学、合理,且富有教育价值。教学督导员深入课堂,通过听课、观察教学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和对学生的考试考核结果的分析,了解学生学习程度和学习态度,鉴别他们对功课的理解程度和在不同环境下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还要通过了解教材、教学大纲等教学资料编订情况,来确定它们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对于被督导单位教学督导也要客观、全面、系统地予以督查,其经验、优点要充分加以肯定和发扬,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短处则实事求是的予以指出,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所以,无论学校教育行政管理、学院管理问题,还是学科与教学问题,甚至档案材料搜集与管理问题,教学督导都要能对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规定,通过精密的观察、调查和考核,发现主要问题,做出审慎的分析,提出切实的评价,去芜存菁,指出完善管理與改进教学工作的方式与办法,充分显示教学督导的作用与功能。

    因此,教学督导必须具备专业意识,这样才能赢得各方信服,达到督导目的。而只有提高专业意识,才能强化教学督导的职能。

    教学督导如何提高与强化专业意识呢?

    首先,认真履职,认真对待每次现场反馈,避免过多凭个人经验来主导判断,要言之有据,以理服人地正确判断被督导教师是否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方面的素质,正确判断被督导教师是否具备正确分析、加工和传导教育影响的能力,提出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其次,认真撰写检查报告,及时反馈信息,为解决问题及领导决策提供建议;及时总结教学督导工作经验和教训,提高教育督导水平,这也能强化专业意识。

    再次,参与相关交流与培训并主持及参与教育、教学督导的相关课题研究。参与交流与培训能开阔思路。而无论是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具体实证研究,在课题及项目的申报及切实的思考与研究过程中,通过学理分析教学督导就自觉领受了磨砺,提高了激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能力,提高了指导与鉴别能力,提高了学术造诣与思辨能力,强化了专业意识。

    另外,教学督导还要具备消除教师们的惧怕与消极心理的能力,学会提高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及与不同性格、水平的人交流的能力,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不以自己的标准排斥别人,辩证地看待所谓的好坏、优劣,这些也能强化专业意识。

    三、结语

    鉴于教学督导人员肩负着对所属学校的教育、教学及管理活动进行监督、评价、反馈和指导的基本职责,因此,明确教学督导人员“三心”加“二意”的素养要求,便显得尤为必要。“三心”与“二意”,在督导实施过程中是贯通一体的。教学督导人员不仅要具备“三心”,还应具有较好的涵养和心理素养,能妥善地处理各方面的关系,以创造良好的督导气氛,使督导工作在和谐、融洽和自然的环境中有效开展。作为一项政策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教学督导的政治意识与专业意识也难以分割。

    综上,我认为,做一个合格的教学督导必须具备良好的责任心、包容心和公平心,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较高的文化水平、较强的业务能力,以及较高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心理素养等,具备了这些基本的职业素养,教学督导方能做出一定的成绩,实现教学督导的真正价值。

    编辑∕姜雯

    作者简介:刘冬梅(1970—),女,吉林长春人,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及海南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