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实践探索

    甘泉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大学生的生活逐渐向移动式、碎片式等虚拟方向发展,在这种生活模式的影响下,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发生转变,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较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微时代背景下,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从书本转移到了网络,从现实世界转移到了虚拟世界。这种形势下学生的价值取向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对于高校而言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学校应该充分考虑到微时代的特征,加强教育形式和内容的转变,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微生活相结合,充分利用微生活信息的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增强学生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从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出发,重点分析当前态势下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为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新思路

    随着大学生生活逐渐趋于复杂化,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也慢慢显现出来,从多方媒体、新闻中时常能够听到某某大学学生被骗,或者落入传销组织等新闻,这些都是微时代下的副产物,学生对于社会的认知太少,对于网络上的各种诱惑缺少主观判断,以至于出现了各种社会负能量。对于高校政治思想工作,无疑面临着巨大的难度,学校如何在复杂的社交网络面前将枯燥的思想政治知识灌输给学生是工作的最大困难,但同时这也是一个机遇,如果学校能对微生活加以利用,使之对学生有益的部分发挥作用,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微时代下高校学生思想行为现状分析

    (一)移动网络充盈环境下大学生生活变化大

    移动生活普及是微时代最为明显的特征,与传统大学生活相比,现如今大学生生活最为明显的改观便是日常生活和行为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例如在五年前移动4G网络没有实现全覆盖时,学生充话费要到指定的营业厅,就餐也需要到指定窗口进行饭卡充值,工作人员的上下班有明确的时间规定,一些学生由于时间空间的不合时宜往往不能在第一时间办理业务;进入微生活后,充值只需要一款软件即可,无论是微博,微信或者是网络营业厅都可实现在线充值,校园卡目前也实现了在线充值,学生随时随地只需要在手机轻轻一刷,便可完成充值,可以认为,只要有网络的地方,日常的任何事务都可“在线完成”。

    这种在线生活体现出了科技快速进步所带来的优越性,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正是这种地点时间上的便捷,让现如今的大学生养成了懒散的毛病,一些学生每天足不出户,住在床上,吃在床上,玩在床上,思想迂腐落后,完全丧失了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气质,逐渐被社会所淘汰。

    (二)碎片思维下学生的意志力消退,依赖性增加

    等车时用手机微博刷微信、乘地铁时用iPad看短视频、购物时用移动终端查找店家信息、入睡前伴着微博或微信入眠,这就是碎片思维的具体体现。碎片思维完全颠覆了传统大学生活,产生了新的生活学习场景,例如就餐时边吃饭边看视频,乘车时全程刷淘宝或浏览新闻,微时代的学习和生活大多以“微内容”呈现了出来,造成现如今大学生在时间支配和管理上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学生前一分钟还在看微博,玩贴吧,后一分钟就逛起了淘宝或者写起了随笔,再过了一分钟又与其他同学在微信上互动了起来,互相留言交流。长此以往,碎片式的生活带来的是碎片式思维的养成,形成习惯后,学生变得对手机产生了依赖症,每每吃饭坐车的时候都会不自觉的掏出手机,这种主观能动上的随意和消磨,最终导致的便是学生意志力的消退。

    (三)虚拟社交中普遍思想放纵

    经过对当前大学生社交群体的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人际交往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局面,即对于班级、宿舍或者是社团组织等小集团范围内依然是大学生重点社交对象,除此之外的社交对象主要以虚拟社区为主,并且大学生社交网络逐渐趋于虚拟化,例如学生更愿意在贴吧,微信,微博以及其他公共平台上匿名发表自己的议论和看法,而不愿意在现实生活中与人面对面进行交流,这种现象是极其不健康的。虽说社交软件和网络平台的存在极大的拓宽了学生的交际面,但是大学生人际交往并没有向着正常的趋势发展,由于缺乏与人的正面沟通,很多学生社会交际能力差,在工作面试中往往因为紧张,焦虑等个人因素而无法将自己良好的一面完全展现出来。同时,长期活跃在网络社交平台让一些学生价值观扭曲,甚至出现了在网络上扮演不同角色,以男扮女等变态行为;还有部分学生由于在现实生活中的失意而仇视社会,为了在网络上寻找存在感,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发表一些过激的言论和文字图片,在互联网上承担着一种“喷子”的角色。长此以往,学生的人生观无法得到升华,变得过度依赖网络而失去了自我,很容易在受到某些刺激时做出有损社会安全和他人利益的事,学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格外注意在这方面的指导,多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表自己的言论,从而养成一种健康的心理,有效改善学生的价值观。

    二、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和挑战

    (一)多元文化冲击,思想政治工作有待创新

    微时代下学校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在多元化的互联网文化前有效的鉴别信息,从而吸取对自身有用的东西而忽视网络上的不健康因素。因为随着虚拟化网络大众平台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人都参与到网络讨论中,其中有政治经济类,人文艺术类以及科学文化类等,无论是哪一类的讨论,都属于网友的个人观点,因此是非对错需要靠浏览者自我判断,如果一味地相信网络所述,一旦从思想领域引发到行动层面,那些不健康的信息也会产生较大的副作用,轻者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重则扰乱学校安全管理条例,带来严重的校园隐患。对于高校而言,能做的只有不断加强教育,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认知能力,减少网络不良信息所带来的危害。

    (二)信息载体多样,传统思想教育方式受到挑战

    根据调查,当前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以微博,微信以及各种新闻网页为主,相较于传统的听广播,看电视,读报纸期刊等方式,微生活下信息来源较为广泛,减少了面对面交流的次数,任何个体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同时任何个体也会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与接收者,学生热衷于当前的信息传播方式。网络社交平台之所以得到如此广泛的应用,主要是信息的携带量大,传播速度快,同时对与信息的审批采用的是先发布再审批的模式,这样一来便实现了真正的网络言论自由,极大的满足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和情感發展的需要。在这种网络交谈自由模式下,很多学生的话语意识一旦被激发,其思维方式变得呈现出简单多变和扁平,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就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同时由于微时代背景下学生的关注焦点变得多元化,为了搞清楚学生的真正想法和意图,学校相关单位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连续跟踪,掌握其思想变化的趋势,不断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

    (三)虚拟世界狂欢,思想动态以及行为后果很难预测

    一些学生对虚拟网络的认识不足,认为在言论自由的网络世界里任何行为都不会受到制裁和约束,以至于很多人沉醉于网络世界的狂欢里,在游戏平台、微博平台或者直播平台里,肆意对他人进行言论攻击,再加上碎片化思维所造成的逻辑性缺乏等问题,让学生的个人主义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出来。现在上各直播平台或者微博留言看看,近一半以上都是个人情感所造成的的人身攻击或者非理性评论。面对大千网络世界,学生关注的只是信息是不是吸引眼球,而不在乎信息发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错误的观念最终会导致学生的行为受自己思想支配而缺乏理智,另一方面会导致高校的舆论环境变得复杂。因此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的另一个重大问题便是如何有效把握学生心理变化,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教育培训。

    三、微时代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

    (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微时代的有机结合

    现如今大学生存在的根本问题是现实中的自我与网络中的自我不能够相统一,即在现实中表现出来的形象与网络虚拟世界中不符,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務是实现现实自我和网络自我二者的统一,这样才能培养出具备社会主义新风尚的现代化大学生。对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思路上的创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微时代、微生活的结合,例如可以充分利用媒体的传播能力,建立某大学思想政治培训微信公众号,将近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以公示的形式向学生传达,这样学生便能够在不同时间和地点领会到教育的核心与内在精神,从而自觉遵守网络规则,用相关的制度约束自己的行为。学生也可以将近期遇到的问题以文字的形式放在学校的思政教育公共邮箱中,实现与思政老师的交流和沟通,从而解决一些当面难以启齿的问题。思政教育工作人员也应该加强自我的改造,从以往的知识传播者变成学生心声的聆听者和粉丝,在学校内部形成一个和谐的舆论场,从而为学生网上发表言论做一个规范化的指导。

    (二)建立多级联动的思想政治工作微体系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核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针对微时代的特征,高校应该变革政治思想工作体系,深入分析微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原因,构建一套有利于学生健康,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要实现多级联动,学工部门及时建立网络新媒体平台,以学校学院班级微平台开展多级互动,把思想政治工作以分层,分类,分众的方式落到实处。

    (三)借助微力量开展思想政治微活动

    微时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微力量的支持,提供微力量不单单靠的是高校的思政老师,还需要学生个人,导师以及其他任课老师的行动,只有不同角色从不同角度开展不同种类的微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才会收到应有的成效。首先作为高校老师,应该从思想上接受和承认微时代与微生活,并要切实融入到微生活中去,多使用一些学生使用的软件和交流平台,多看一些人发表的信息和观点,做到有效把握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其次老师要掌握微时代的新手段和新文化,将社会的正能量以课堂的形式散播给学生,从而让其树立主流的人生价值观;要发挥出学生活跃分子(例如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以及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让他们通过网络平台展示自己的先进事迹,让正面的价值导向成为网络舆论的主流。

    [参考文献]

    [1]景荣.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4).

    [2]张涛.浅析如何利用新媒体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党史博采(理论),2016(06).

    [3]冯红,刘妍,程镝.“微时代”文化背景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影响的冷思考[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14).

    [4]杨银平.简论“微时代”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