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团体辅导应用于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的理论探析

    方玲慧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成瘾;存在主义心理学;团体辅导

    网络成瘾又称网络成瘾症,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个体因过度使用互联网而致使其上网行为冲动、失控,最终造成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现象。网络成瘾不仅会导致青少年学业受挫、身心健康受损,而且会致使其人生轨迹发生改变,已成为青少年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存在主义团体辅导是纠正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有效方法,本文拟从存在主义心理学理论视角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实质进行分析,用存在主义团体辅导的方法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做出理论探析。

    一、存在主义团体辅导的理论解析

    1.存在主义心理干预。

    存在主义心理干预是在存在主义哲学、现象学和精神分析影响下形成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和理论。存在主义心理干预的主要理论有:(1)心理问题及症状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不够了解,或者了解得不正确;(2)人的存在是一个过程,个体在与他人及环境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寻找自身生存的意义,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对自身生存的意义必将不断地发生改变,当个体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可能遭到毁灭时,焦虑必然产生;(3)人类与其他生物的不同在于,人类可以自主选择而不断地重新定义自己,如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等,这种选择是自由的,并且个体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4)心理干预的过程中不应把来访者看作病人,他们只是暂时陷入病态生活中的人。因此,存在主义心理干预的任务是增强来访者的自我存在意识,帮助其改变病态的生活状态,引导其选择新的生活。

    2.存在主义团体辅导。

    存在主义团体辅导是将存在主义思想融入团体心理干预的方法之中,在团体的情境下,借助团体的力量和各种心理辅导技术,引导团体成员关注当下、认识自我,正确对待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解决团体共有的心理问题。针对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存在主义团体辅导的干预技术主要有四种:一是认知疗法,结合网络成瘾的知识,帮助青少年更好地认识自我,使其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有正确的认识;二是行为训练,鼓励和指导青少年探索其他有意义的行为来替代网络成瘾行为;三是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帮助青少年重新建立良性的人际互动关系,特别是亲子关系;四是家庭心理治疗,邀请网络成瘾青少年的父母参与到团体中,让父母意识到自己在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在帮助网络成瘾青少年实现身心健康过程中的重要性,最大限度地改善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家庭功能,培养积极的亲子关系。

    二、存在主义心理干预理论下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实质

    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之所以一部分青少年沉溺于网络,并不是网络本身有什么吸引人的魔法,而是因为这些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心理问题。所谓网络成瘾不过是这种心理问题的集中投注,其实质成因不解决,网络成瘾的状态也很难根除”。因此,要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问题,首先要厘清其网络成瘾的实质。从存在主义心理学的视角来看,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实质在于他们所面临的社会生活的几个基本方面出现了问题,使他们陷入自我发展危机。

    1.缺乏自我认知能力。

    存在主义心理干预的最大特点在于强调对生命意义的追寻。生活的无意义感会使人感到空虚,这种空虚感会逐渐吞噬人的心灵。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他们缺乏基本的自我认知能力,对生活的意义、目标和价值没有正确的认识,因此容易产生空虚感、意义丧失感。此时,他们将目光投向网络,对网络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从而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期望从上网行为中获得愉快感和满足感,以上网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与情绪问题。

    2.误解自由和逃避责任。

    很多青少年认为自己“十年寒窗读书苦”,他们渴望摆脱学习的束缚,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得到“自由”。但他们不明白这种“自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他们选择沉迷网络只是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与情绪问题的一种方式。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是掌握自身命运的主人,人可以自己选择生活方式和决定成长轨迹,这才是人真正的自由。正是由于有这种自由,人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以借口来逃避现实,声称自己将生活的控制权交给了别人,如此一来也就逃避了责任。网络成瘾的青少年正是借沉溺网络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责任,这种放任自己、追求“自由”的行为,最后可能会导致他们无法顺利完成学业或在现实生活中深陷泥淖。

    3.缺少正常的焦虑。

    焦虑是存在主义心理干预过程中关注的核心问题,存在主义心理学家认为,焦虑是一种能让人清楚了解自己的存在的体验。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对其所处的现实世界缺少焦虑,认为人生漫长,有的是时间挥霍,他们沉迷于网络以逃避学业或发展失败的压力。网络成瘾剥夺了青少年原本该有的正常焦虑,也因此减少了不断前进的动力,导致他们对未来考虑甚少,缺乏就业、生存等方面的危机意识。

    4.不能与他人建立有意义的联系。

    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独立和分享是个体人格中相辅相成的两方面,在与其他人或物发生联系的过程中,个体必须保持独立以维护自我的中心性,但又必须加入这个世界,在与他人联系的过程中分享这一世界。网络成瘾的青少年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尚未能建立真正的自我中心;又由于过度沉迷于网络世界,在现实世界中拒绝与他人沟通,不能与他人建立有意义的联系。

    三、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存在主义团体辅导的疗效因子评估

    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进行存在主义团体心理干预,是从促进青少年对网络和自我的认知开始,从改善人际关系与团队协作能力入手,逐步对各团体成员进行心理干预。在此过程中,团体带领者要引导团体成员分析网络成瘾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原因,针对每个团体成员的成瘾行为给予具体指导,并由团体内部发展监督、评价机制,对每个成员的行为变化给予反馈、指正以及适当的奖惩。具体来说,团体带领者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逐步促进团体成员改善网络成瘾问题。

    1.增强青少年的自我认知能力

    存在主义团体辅导的过程中,增强网络成瘾青少年的自我认知能力,帮助其找到生命的目标、意义和价值感,对解决网络成瘾问题,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团体带领者可以先组织团体成员了解存在主义团体辅导的意义,然后从认知的角度鼓励团体成员就网络成瘾问题进行主题交流和讨论,使他们了解自己的成瘾状况,看到自己的问题,加深对自身情况的认识。

    2.促使青少年承担责任。

    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往往将自己的问题归因于外部因素,如周围环境、父母的管教方式等,这使得他们将自己陷入网络成瘾问题的责任推给旁人,而逃避责任就意味着舍弃了自身克服网瘾的力量。因此,要引导团体成员意识到逃避责任是使他们陷于困境的原因,唯有承担责任,才能产生“摆脱网络控制”的想法,从而付诸行动,逐步制订计划戒除网瘾。同时,团体带领者要鼓励和指导团体成员探索其他有意义的行为来替代网络成瘾行为。

    3.唤醒青少年的焦虑感。

    罗洛·梅认为,个人在寻找自身生存的意义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焦虑,正常且适切的焦虑是促进人成长的潜在动力。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对其所处的现实世界缺少焦虑,因而也缺乏积极向上的动力。因此,团体带领者要将团体成员内心的焦虑唤醒,使其意識到时间的宝贵和生命的短暂,从而更加珍惜现在,提高自控能力,增强戒除网瘾的决心。

    4.引导青少年与他人建立有意义的联系。

    美国心理学家欧文·亚隆认为,人们的心理困扰源于人际冲突,而团体辅导是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形成满意的人际关系的过程。存在主义团体辅导理论下,团体本身就是一个可以倾吐心事的地方,每个人和其他成员的交往也是一种社会交往,这种交往可以打破个体自我封闭的孤立状态,通过团体的交流互动,成员间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团体带领者要利用好团体这一宽松自由的环境,鼓励每位成员体验与其他成员之间的联系。除此之外,在团体中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团体成员重新建立良性的人际互动关系。团体成员与他人建立的有意义的联系会由团体内逐渐扩散到团体外,从而打破之前沉溺于网络世界的状态,回归现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