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电影中的表达手法分析

    窦玥声

    儿童影片《第一次的离别》由纪录片导演王丽娜执导、诗人导演秦晓宇监制、大象纪录和腾讯影业联合出品。影片先后摘得2018年第31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亚洲未来单元最佳奖,并获得2019年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生代单元国际评审团最佳影片奖、第四节德国电影节最佳影片等荣誉。

    影片《第一次的离别》讲述的是两个维吾尔族儿童,在经历了一次次猝不及防的离别中成长的故事。影片中的男主人公艾萨的妈妈因为生病而失去语言功能又常常离家出走,让家里不乐观的情况雪上加霜,因此艾萨和哥哥从小就学会照顾妈妈和家里的农活。艾萨的好朋友凯丽和他无话不谈,他们一起养育了一头小羊羔。艾萨在经历与被送到疗养院的母亲离别、与上大学的哥哥离别之后,在与搬走的好朋友凯丽离别的同一天,丢失了自己心爱的和好友共同养育的小羊羔。

    影片《第一次的离别》镜头中光与影的配合相得益彰,使得影片中人物朴实而细腻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画面中采用了大量的经典而有序的构图以及大篇幅运用了饱和度很高的绿色、黄色、红色,展示了人物的心理动态以及新疆浓郁的地域风貌特征、维吾尔族真实而独特的人文风情。镜头下人物虽被生活的重担磨得粗糙,却也是真实、温暖而饱满的。正是因为这些艺术元素的化学作用,使得本部影片虽弥漫着生活艰难的真实感和离别的忧愁感,整部影片的画面却满是温情流畅,一如我们记忆里故乡味道。这得益于导演对电影表达手法的独特理解,是这部影片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一、镜头语言

    镜头语言和人们的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虽有明显不同,但又殊途同归:最终要达到表达情感、传递思想的目的。[1]与其他类型电影相比,儿童电影更侧重于叙事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呈现。有别于成人视角的复杂,通过儿童视角表达的故事,无论主题还是内容都比较明朗,简单却深刻是大多数儿童视角影片最终所呈现的叙事效果。[2]导演王丽娜认为:“我不再只是从我的角度出发,去观看彼岸。而是以平视的角度,和他们在一起。生命在时间里流淌,而不是在观念里流淌。”因此,整部影片的镜头总体是与主人公平行。

    影片一开头,老人赶着的羊群、主人公艾萨给羊羔喂奶的画面,导演用了低于一般电影的机位拍摄,呈现出来的画面,一下子将观者的情绪带入主人公的视角。随着镜头的切换与移动,男主人公的日常生活陆续展开:喂养、取烤馕、照顾妈妈,充满着小男孩的一天,以至于他没有时间和队友一起练习足球。这样的事,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必定是灰暗和压抑的。但是通过导演的镜头,我们看到的却是真实而自然、充满生机和家的温暖,为影片奠定了基础色调。

    随着影片情节的推进,凯丽如约来接走小羊,艾萨担心拉肚子的小羊却又无法说服凯丽将小羊留下,只能趴在羊圈的栅栏上眉头紧锁。导演的特写镜头在艾萨的侧前方定格了好几秒,他的忧虑如溪水一般在画面中流淌开来。这是影片中的第一次离别,也算是艾萨人生中离别的一次排练,为影片的数次离别以及最后这只小羊的离开做了铺垫。

    影片中,夏日的傍晚,艾萨在日暮之下为小羊搭小窝,画面中光线虽然不够充分,但是在一缕夕阳的光辉中,画面温馨而美好。随着哥哥一声“妈妈不见了”,画面的色调转冷,导演用小全景镜头聚焦到院子里慌张的艾萨和担心的哥哥;而后,在艾玛寻找妈妈的过程中,用大全景镜头将广袤的沙丘将艾萨小小的身影的无助感发挥得淋漓尽致,最后又用了一组只有艾萨哀嚎剪影的近景镜头,将艾萨寻妈妈无果的崩溃表现得极具爆发力。这一组仅有艾萨哀嚎的近景镜头掀起了影片的第一组小高潮。

    影片的名字是《第一次的離别》,但影片中的离别却不仅一次。影片在交代不同离别时,用的镜头语言也是不同的。第一次是艾萨与凯丽带走了小羊的短暂离别,是一个面部特写镜头。第二次是艾萨与离家外出上学的哥哥离别,是一组远景转中景的镜头,画面流露了懵懵懂懂的不舍。第三次是艾萨与被送到养老院的妈妈的离别。这是一组特写镜头,镜头从艾萨牵着妈妈的手不愿意松开的特写慢慢上移为眼中饱含泪光的特写,画面里满是艾萨对妈妈的依恋和担忧。第四次是艾萨与搬离故乡的凯丽的离别。是一组离别的镜头语言很丰富,多个画面的穿插,表达出了孩子们对离别的不舍但是又不得不接受。孩子们在这一次次的离别中学会了成长。

    镜头语言是电影表达的重要组成部份。王丽娜导演通过纪录片似的镜头语言,使得影片的表达准确而富有特色。

    二、画面构图

    电影画面构图是电影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也是导演通过对时间、空间、电影演员、道具和色彩等元素进行布局、安排。电影的影像画面虽是表现在平面的银幕上,但观众通过影像画面感受到的不仅有平面影像,还有在平面影像基础上形成的联想空间。也就是说,电影的空间是由现实画面空间和画外联想空间共同组成的。[3]因此,电影的画面构图的处理对电影制作具有重要意义。在影片《第一次的离别》中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构图,都是由构图营造出内容丰富的空间感。比如:艾萨和哥哥寻妈妈未果,垂头丧气地坐在门内妈妈常呆的床上,光线仅限于位于画面左边的不规整的长方形门槛之内的空间,而位于之外的空间在镜头中是令人担忧的黑暗。通过这一组构图,观众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画面中兄弟俩对母亲的担心。

    电影画面构图是按照视觉美感要求对画面中各种视觉元素进行排列与组合,是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创作过程。《第一次的离别》中的构图的严谨有序,为整部影片营造出了和谐的氛围,使画面产生了令人舒适和温馨的视觉效果。例如,导演将凯丽父母关于是否要搬离故乡的讨论放在棉花地里的画面。这组画面先是以凯丽在棉花地里教弟弟学普通话,随后画面转到凯丽母亲对孩子们学习不好的担忧,希望搬去有更好教育资源的地方为孩子们的学习提供支持。这一组画面的构图,为了营造画面的纵深感,影片中导演多次运用前、后景来表现。前景是将凯里父母安排在画面的最前方,后景是将学习的情景虚化作为后镜,这样的安排既加深画面的纵深感,也交代清楚故事的因果关系。

    在电影创作中,导演们总是力求突破画面的限制,使电影画面变得更开放。开放式构图的基本内涵在于画面内外的关联,画面主体不一定在中心,强调主体与画外空间的联系;画面形象不一定完整,强调画外空间的存在,以及和画外空间的有机联系,开放式构图使电影艺术获得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比如艾萨爸爸的第一次出场,画面布局以艾萨为主,爸爸为辅,爸爸在镜头里仅仅表现为正在叠衣服的手臂。比如兄弟俩给妈妈梳头的镜头,也是艾萨为主,妈妈为辅。镜头中妈妈也仅仅表现了营养不良而毫无光泽的头发。再比如艾萨为妈妈添衣服、穿鞋子、喂水等照顾的画面,构图中也都以艾萨为中心,都是由于导演充分发挥了画面构图的作用,为影片添加了很好的渲染和烘托效果,提升了影片的思想深度。

    在电影创作中,水平线的运用往往能带来宁静、大气、和平和开阔的效果。在影片《第一次的离别》中,凯丽姐弟陪着艾萨寻找走丢了的妈妈,他们三个分别穿着红、黄、绿颜色的衣服,走在满是金黄的沙漠中。画面的正中央拉出了一条水平线,三个儿童一直位于画面的正中央。导演用他们不断变化的位置来展现动态。这一画面的构图和色彩的运用,使得影片充满了乐观平和的氛围。

    影片的拍摄地新疆常年日照强烈,影片之中导演用有序的构图,再辅以拍摄地独特的光影变化以及油画一般的色调处理,使得电影的画面像极了一首婉转悠扬而又苍凉壮美的乡愁之歌,为电影营造出了极具质感的美。

    三、叙事节奏

    戏剧的叙事节奏在叙事这一观察范畴中,首先必须落在时间的维度上,其次要落在空间的维度上。[4]电影作为戏剧的一种,叙事节奏也是一样需要落在时间的维度和空间的维度,在此之外,叙事人称的选择对电影的叙事节奏也是有重要作用。在时间的维度上,影片《第一次的离别》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变化,既交代了影片的时序,也自然而然地将影片的结构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也就是影片的前三分之一。这部分的画面背景是沙漠中的郁郁葱葱的绿。影片的第二部分,画面的背景大多是棉花地里,满是酥脆的秋色。影片的第三部分则是属于冬季的枯白。在镜头的变化中,时序在转化,叙事也在慢慢展开。

    在空间的维度上,电影《第一次的离别》的画面中一次次展现金色的沙漠、古老的胡杨林、拥挤的羊群、枯黄的棉花地等等仅属于新疆的意象。用一组组画面展现出了属于新疆沙雅的空间。主人公艾萨在家庭中的肢体语言大多是轻柔而稳重的,这样的肢体语言透露出其在家庭中承担小小顶梁柱的角色,画面大多也是沉稳的。凯丽在家庭中不同的肢体语言则是表达更多的活泼和明媚,这样的表达透露的是其在家庭中备受关爱的角色。这一组对比,也为两位主人公最后的离别,隐隐做了铺垫和暗示。

    在叙事人称方面,电影开幕,老人赶着羊群,伴随着羊群的“咩咩声”从远处缓缓走来。主人公牵着驴,不远不近地跟着赶羊的老人身后。当赶羊的老人走出镜头之后,就剩主人公独自牵着驴。自此,影片以第三人称叙事的方式,将故事展开。在影片的第一部分的最开始,画面叙述了艾萨独自照顾小羊、独自去取烤馕、无法正常参加足球训练等等的一个人生活,为影片埋下了伏笔。即:他的妈妈怎么了?他的爸爸在哪里,为什么是他一个人照顾妈妈?小羊为什么需要喂奶,羊妈妈呢?等等。这些疑问,带着观众一步步沉浸于影片的故事之中。

    结语

    本文以电影《第一次的离别》为例,使用儿童电影中的表达手法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意在窥探在实践中电影表达手法表现的方式和可能性。通过这一部影片,我们可以看到王丽娜导演在纪录片拍摄中长期积累的大量对电影表达手法的经验和心得,我们也可以看到她通过这部影片展露出对儿童电影表达手法的探索,文艺理论家陈涌认为“真实是艺术的生命,没有真实,艺术便没有了生命”[5]这与王丽娜导演拍摄《第一次的離别》理念“选择孩童的视角来拍摄,是因身经验里有过相似的童年的经历,有共鸣感。选择孩子拍摄是孩子通常有自由的人生观,他们的视角是非常直观的,他们不描写世界,而是发现世界,他们很少思考在世界面前自己的样子和声音,他们毫不注意惯例和传统,看问题的方式总是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浑然天成的率真。”不谋而合。影片中,通过每一个镜头的选用,每一帧画面精心的构图、光与影的处理,以及整体叙事节奏的把握,我们都能感受到她对故乡这一片养育自己的沙漠大地的无比深沉的热爱的表达。王丽娜导演的这次探索,为电影导演表达艺术真实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同时,也引发观影的大众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参考文献:

    [1][2]卢甜.最纯真的视角与最残酷的现实——儿童电影的社会性痛感新表达[ J ].戏剧之家,2020(20):113-114.

    [3]金启晗,邸贵玉.从影片《釜山行》看电影画面的构图与艺术效果[ J ].艺术科技,2017(03):126-127.

    [4]李霞.戏剧叙事节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54.

    [5]孙英,董学文.艺术真实,文艺的生命所在——陈涌的“艺术真实”文艺批评观探析[ J ].殷都学刊,2020,41(1):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