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探究”单元教学优化

    刘慧芬

    

    

    

    “活动·探究”单元教学是基于单元主题和单元目标建构学习任务群,细化学习项目,整合形成新的秩序,将诸多语文元素,有机融入的活动单元。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和实施是其中的关键。学习任务群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若干学习项目组成学习任务群,具有系统整合的特性。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忽视这些特性,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一、回樂峰前沙似雪:“活动·探究”单元教学之现状

    1.不顾编排,逐篇教读

    “活动·探究”单元体现的是教材建构学习任务群的编写意图。而现实是有些老师观念陈旧,不顾教材的编排,依据已有经验进行逐篇教读,把任务型阅读教学等同于一般的单元阅读教学。没有统整意识和整体理念,对学习任务群视而不见,进行单篇教学。

    2.笼统布置,照本宣科

    “活动·探究”单元的每个活动单元都设有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是最显性的大型学习任务群。任务与任务之间,是相互联系,彼此贯通,既有层次性,又体现螺旋式上升的特点。有些老师则依据三个任务,笼统布置,照着课本的任务,粗糙走过场,根本谈不上任务分解和细致实施。

    3.放任自流,缺乏管理

    有些教师缺少统筹规划的意识。在具体任务实施时,呈随意状态。对学生的实践活动缺乏应有的指导,对活动流程缺少必要的管理,对活动完成的时间和具体状况缺少预估。大大影响了活动的高质和效果。

    那么“活动·探究”单元教学该如何优化学习任务群,来促进“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呢?

    二、山势川形阔复长:“活动·探究”学习任务群优化策略

    1.“融”:活动任务整合化

    (1)群文统整:把握阅读策略引导迁移和运用

    在“活动·探究”单元,结合各篇的文本特质,针对单元目标,统整单元群文,做好单元的整体布局,有的放矢地落实单元任务要求。教材中对九下戏剧单元文本教学的目标定位是:把握戏剧冲突,理解人物形象,品味戏剧台词,我们以这些知识点为聚合点,把本单元所有文章进行统整学习。

    ①把握戏剧冲突

    戏剧中冲突往往明确而集中,它的意义不仅决定着戏剧内容和方向,更重要的是在多层次的冲突中逐渐推进情节,塑造人物。针对理解戏剧冲突这一目标,活动设计如下:

    A.根据《天下第一楼(节选)》中主要人物的关系,在下图中补全人物的戏剧冲突。

    B.从《屈原》《枣儿》中选择一篇,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写出戏剧冲突。

    这个活动设计为学生感知戏剧内容,把握戏剧冲突提供了自主梳理、自主探究的抓手。在第一个活动中,理清《天下第一楼》人物错综关系中的主要冲突,尤其是以卢孟实为核心的多层冲突。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以思维导图的方式画出《屈原》或《枣儿》的戏剧冲突。对“活动探究”的目标,予以更好地落实。

    ②品味戏剧台词

    话剧除综合了表演、美、音乐、舞蹈等多种文艺要素之外,它的主要表现手段是说话,即对白、独白和旁白。理解供演员说话的戏剧台词就显得很关键,理解《屈原》中的独白的内涵。

    可以有如下设计:

    A.从《屈原》的“风、雷、电、光明”三处独白中选择一处(选择一至两段),理解其内涵,并用情朗诵。

    我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从另外两篇中选择一个对白片段,参考“批注角度”做批注,并分角色演绎。

    ③理解人物形象

    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人物,据人物台词内容,结合人物形象特征给这一人物写一段推荐词。

    在戏剧单元,它不再偏重于对某一篇戏剧文本的解读赏析,而是教给学生一个戏剧剧本阅读的范式,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这一类文体的自主阅读。因此它打破了逐篇教学的模式,在单元目标下进行有效统整。通过以上“群文统整”后富有针对性的学习实践,学生对戏剧这一文学样式的文本特点有了具体的感知和领悟。对戏剧冲突的特性、戏剧台词的作用、戏剧人物的鉴赏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以“统整群文”的方式读赏戏剧,学生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感受戏剧的独特魅力,体验戏剧艺术所带来的美好享受。

    (2)实践构架:多维建构体现层递和联结

    指向多维建构的“活动·探究”单元实践构架,应在充分研读文本、把握阅读策略的基础上,“厘清单元的核心目标和素养指向,整合目标、情境、任务、活动,引导学习者以生活经验为起点,在彼此关联的语文学习活动中进行意义建构,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戏剧单元的实践活动设计以“戏剧大舞台”为主题,基于学生素养的发展,在明确的实践任务的驱动下,有序地开展。

    从组建剧组到排练剧目,从编排汇演手册到演出评议等,体现了活动内部的联结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层递。在排练剧目的过程中很好地融入个性化的思考,有效地锻炼了分工合作组织能力和创造能力。演出和评议环节,意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实践运用能力和评估能力。引导学生在整个实践活动中利用资源、平台和团队的力量进行组织和交流、梳理和反思、实施和评价,从而实现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等语文素养的多维建构。

    2.“精”:任务实施精致化

    (1)分解任务:活动内容更精细

    在教材中,每个“活动·探究”单元都规定了三个任务。但这样的任务规定只指明了活动的大方向,需要分解得更细致更明确。任务需要我们进一步细化,细节需要更精致。比如戏剧单元的任务二是“准备与排练”,这首先要确定好剧目,选择好内容,然后再思考如何准备,如何排练。“组建剧组,人员分工”“规划排演,反馈改进”,每一项任务分解细致,考虑周全,可操作性强。综合实践阶段,在“活动·探究”单元中自主性和活动性最强。准备阶段主要是确定剧本,搜集相关的赏析,研究剧本的文章、书籍,专业剧团演出的视频等资料。排练阶段则重在理解剧本的主题,揣摩人物的形象特点,改进演员的舞台表现等。

    不同的剧本,排练的侧重点不同,如《屈原》的排练重点在独白,思考如何入情入境地演绎屈原的激愤、炽热、喷涌而出的大段独白。《天下第一楼》的排练侧重点应放在如何展现戏剧冲突,揣摩卢孟实为核心的错综的人物关系,体会鲜明的行业色彩,拿捏人物的语气、腔调,让戏剧中的冲突通过表演时的语气、神态、动作等凸显出来。任务二的具体实践在文化多元的现代社会中显得更为重要,所以分解细化任务是让活动高效开展的保障。

    (2)创设情境:活动项目更精妙

    八上新闻单元的活动探究,某校的做法可圈可点,在创设真实情境方面下足了功夫。 学习新闻的时间段,学校请浙报新媒体发展中心负责人来校为八年级的全体师生作《媒体的融合发展及新闻写作基础知识》专题讲座。介绍了新闻的生产过程及新技术,围绕教材和作业本,为同学们具体介绍消息和通讯的写作方法。老师给出写新闻的要求:内容、受众、意义,并且优秀新闻将登在学校公众号上。学生据真实情境进行真实的新闻写作,学生之间进行互评。学生的点评显得非常专业:这则新闻非常符合消息结构,具有标题、电头、正文。而且正文采用倒金字塔结构,由最重要事实开始,陈述至最次要事实,精练地报道了事件。又如:截取了新闻发生现场同学认真学习的片段。在尊重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的基础上,展示了XX学子听讲座的聚精会神与其之好学,读来颇具现场感。

    这次以“我是新闻小记者”为主题的活动任务,梳理创设的情境如下:

    这里的情境创设强调语文学习与真实生活之间的链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一个真实可感的情境,帮助学生用经历过的生活经验去对接语文学习。“专家听众我采访”这样的真实情境,很有现场感,学生很容易代入,让他在最真实的体验中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正因为前面的新闻讲座和现场采访的真实情境,为学生撰写新闻和评说新闻等言语实践提供了具体环境和条件。正如《人是如何学习的》里所说的那样:“替换墨守成规的课程方法之一是学习场景。”创设真实的情境,设置精妙的活动项目,贴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通过一次次真实情境的言语实践,实现深度学习,达到学科素养的内化。

    (3)观照生活:活动形式更精美

    在活动形式方面,教材的要求比较简单,大致确定了活动形式的一个环节。需要我们作更精致化的设计,让学生有意识地观照自己的语文生活、拓展自己语文生活世界。比如教材中戏剧单元的任务三“演出与评议”活动中形式之一是优秀演员评选,教材的任务要求与精致化任务设计的比较如下:

    从比较中,我们看到精致化任务设计后的活动形式更加贴合学生的生活,更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有效地观照自己的语文生活,更好地培养学生立足真实的生活,从实际出发就某一角度进行思考和评议的意识。颁奖词的拟写确定了三个可选择的评价对象,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性。颁奖词结合对戏剧艺术的思考和见解的形式,加深了自己对剧本和戏剧表演的認识,达到了思维的深化。

    3.“清”:流程管理有序化

    “活动·探究”单元历时较长,活动流程较复杂。要使整个探究过程进展顺畅,高效达到预期的单元目标,有序化的流程管理必不可少。

    (1)一组任务:流程控制显清要

    一个学习任务群的流程管理适合用活动流程控制单,把整个过程都安排进去,这样显得清晰扼要,什么时间段完成怎样的任务,一目了然。比如新闻单元,对于新闻阅读、新闻采访、新闻写作的整个学习任务群的流程可以这样制定活动控制单:

    (2)单个任务:流程环节求清简

    单个任务的流程环节要明确而清楚,环节中又包含更小的分支。比如新闻采编制作任务一般确定四个流程环节:选题策划、采访、写作、编校。采访流程分为采访、拍摄、查阅资料、手记,编校流程分为统稿、美工、排版、校对。用表格的形式呈现,让活动流程的各个环节清简可见,以保证活动如期顺利完成。

    (3)任务细节:流程场景现清晰

    在任务的细节处让活动流程的场景和思路清晰化,让我们的预估和周全的考虑,确保活动探究顺利而高效地开展。在确定采访思路环节,可以这样设置流程场景:

    有清晰的活动流程安排和管理,有可感的流程结构设置,不仅让整个活动探究过程有序化,显得有条不紊,提高完成任务的效度。更重要的是这种流程化管理可复制可迁移,可先由老师示范设计,再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流程,进行有序的活动流程管理。可以让学生习得对一个任务进行策划、条理化化、细化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完成一件事情的结构化思维。

    三、红雨随心翻作浪:“活动·探究”前景展望

    1.走向结构型知识建构:促整合

    “活动·探究”学习任务群的优化,活动任务的整合使学生在参与指向单元目标、精致、有序而有意义的活动过程中,通过多文本的统整比较,并在实践性的活动中自主发现、整理、反思,构建结构化知识。由单篇碎片化而相对静态的知识生成,变成对文本类型化知识的掌握,走向结构化的知识建构,获取知识的方式相对动态。

    2.进行实践式深度学习:增实效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深度学习,增强实际效果。学习任务群优化后的“活动·探究”教学,实践活动与语文学习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让以往在课外才能进行的语文实践活动,变身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体。语文学习从课堂和学校扩展到了学生的整个生活,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在真实的任务中,学生进行积极的言语实践,发现语文的魅力和价值。让每个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展现出智慧和个性,在积极的实践与探究中走向深度学习。重实践、重情境的任务、活动和探究,真实有效的深度学习,在一定程度上重建了语文学习的生态。

    3.实现多维化能力提升:成系统

    活动中学习情境与生活经历高度一致,语文学习与真实生活中的任务产生了联系。单元的统整、情境的创设、言语实践任务的设计,都指向核心素养的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始终是活动的旨归。将单元任务看作一个整体,通过任务一到任务三的语文学习活动加以落实,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关联,在系统化的学习任务群的落实中,达到学生多维化能力的提升。

    总之,我们要充分把握统编教材设置“活动探究”单元的意义,深刻领会活动单元群文编排的意图,落实单元学习任务群的各项要求,多方位优化学习任务群,帮助学生脚踏实地地完成每一项任务。积极探寻设计实施“活动·探究”单元的路径,让学生经历富有意义的深度学习,在运用语文中学习语文,在学习语文中提升核心素养。

    [作者通联: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