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天涯贬谪人 一纸作文诉仁心

    高鑫

    教学背景:《岳阳楼记》作为一篇经典,无疑是需要当“定篇”教的课文。其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透彻地理解蕴含于其中的忧乐情怀——范仲淹孜孜以求的古仁人之心。九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有限,解码其中的“古仁人情怀”可谓是学习的一大难点。因此,为学生搭建合理的支架,使学生逐步抵进文本深处显得尤为紧迫。然而,笔者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不止一位老师在讲至最后一段时,“疏于搭桥铺路”,只是局限在静态的文言知识上,诸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互文修辞手法,“微斯人,吾谁与归”的倒装现象,几个“之”的用法,而对于范仲淹的政治情怀,或者浅尝辄止,寥寥几句话带过,或者把自己提前准备好的“慷慨激昂”的名家解读念给学生听,或者直接让学生记下相关的赏析。课后,一问学生,发现他们对于范仲淹寄寓其中的“志”语焉不详,甚至吞吞吐吐,竭力凭借书上的笔记去苦苦回忆,而不是依据自己的理解阐发。对此,笔者与几位执教者进行了交流,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不需要教”:理由一,教了也不懂,所以不需要教;理由二,教了考试也不考,更加不需要教;理由三,就那四行字,没啥好教的。这些观点让笔者十分讶异!仔细辨别这三种理由,前两者属于“要不要教”的范畴,无论是从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还是从教材的单元导向看,体会作者的志趣抱负都是重中之重,“教”是必然的,毋庸置疑。最后一种理由实际上反映出“如何教”的困惑,鉴于此,笔者特意开设一节研讨课,在给学生的“搭桥铺路”中,希冀觅得“古仁人之心”的探求路径。本课的教学起点为学生已经疏通了课文大意,并赏析了二、三、四段的景物描写,还辨析了迁客骚人与古仁人的不同心态。

    一、进入写作思维,思“古仁人之心”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谈到与迁客骚人忽而“物喜”,忽而“己悲”的览物之情不同,古仁人显得特别理智,那就是——

    生(一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师:好!看来大家对这八个字印象深刻!

    师:有同学在预习小纸条上曾写道:作者明明是要写《岳阳楼记》,但写着写着,就不写岳阳楼了,却谈到了迁客骚人,又说到了古仁人,范仲淹是不是“扯”远了?

    (众生沉默)

    生(试探):前文作者说“岳阳楼之大观”已经“前人之述备矣”,因此作者再写岳阳楼可能也写不出什么花了,所以写点别的,像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览物之情前人没写过,这样写就很新颖。

    反思1:从学生困惑中挖掘出的“高质量问题”,既尊重了学生宝贵的思考成果,又能快刀斩乱麻,凸显学习重点。对于“范仲淹是不是‘扯远了”这个问题,众生陷入长时间的沉默,这表明大家对范仲淹的写作目的并不了解,认知停留于表层。此时,单纯依靠文本已经难以照亮学生的认知黑障区。

    师:嗯,你其实关注到了作者不落俗套、别开生面的写作视角。那问题是天下之人有很多,为什么作者会联想到迁客骚人和古仁人呢?别急,请大家看一则材料。

    PPT呈现:

    过庭录(节选)

    范公偁①

    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嫉,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②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③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在谏故人耳。

    【注释】①范公偁:范仲淹的玄孙,所著《过庭录》多记录了父亲的口述,多述祖德。 ②贻:遗留。 ③规:劝诫。

    (生仔细阅读,认真思考,约3分钟)

    生:文中说滕子京被贬巴陵后,心情“愤郁”,又说“文正与滕子京友善”,表明二者是好友,这篇《岳阳楼记》其实是范仲淹从一个好友的角度,劝滕子京不要因为被贬而苦闷烦恼,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生:作者拿迁客骚人和古仁人作对比,意在暗示滕子京要效仿古仁人,不要发牢骚。

    生:我觉得范仲淹劝得很有艺术。因为滕子京这个人,虽然有“大才”,但是也有性格的弱点——“自负”,这种个性的人一般很难听进别人的意见,所以范仲淹就借这个“属予作文以记之”的机会,委婉地劝滕子京。

    师:嗯,三个同学的思考很有深度,把你们三个人的意思合起来,可以概括为:范仲淹委婉地劝滕子京效仿古仁人。(板书:委婉劝友)一篇《岳阳楼记》,承载的是范仲淹对友人心态的宽慰!大家看,范仲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朋友,他更是一位“良师”型的好友,为滕子京明确人生的方向,解开愁闷的心结!这是真正的好朋友啊!

    反思2: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要关注写作的对象和目的。”阅读也应如是。然而,阅读文本作为“成品”,写作对象并不直接参与跟学生的在场对话,故常常会被忽视,从而给理解留下大量空白。“写作对象”清晰化有助于填补这些空白。当学生从写作对象——滕子京视角看“古仁人”时,实质上就进入了范仲淹的写作思维,学生也顺利地品味出了“古仁人”背后的第一重用心——委婉劝友。

    生:老师,范仲淹的这番苦心让我想到了刻核舟的王叔远。王叔远曾经创作了一枚“大苏泛赤壁”为主题的核舟,赠送给魏学洢。当时,魏学洢的父亲魏大忠因受宦官诬陷,后被捕入獄。魏学洢为营救父亲奔走呼告。王叔远借苏轼面对灾祸时的旷达来劝慰魏学洢,鼓励他以豁达的态度面对家庭变故,表现了浓浓的情谊。

    反思3:课堂是师生智慧的碰撞。由范仲淹、滕子京这种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联想到王叔远和魏学洢的核舟情谊,表明学生逐步建立起了与“这一篇”的链接。学生的这段发言完全在笔者的预设之外,是课堂上的一道意外的风景线!王荣生教授指出,在阅读中产生大量的“联想性推论”是良好阅读者的重要表征。

    师:你很有眼光,无论是范仲淹劝滕子京,还是王叔远劝魏学洢,劝得都很“委婉”,同时又很温暖!那么,范仲淹写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劝滕子京么?

    生:结尾和开头都有“庆历”二字。北宋时有一个改革叫“庆历新政”,但是最后失败了,范仲淹作为这项改革的主导者也被贬。所以这段话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他写给自己的肺腑之言?

    师:你关注到了这个独特的时间点,而且联系到历史背景,博闻强识啊!当时范仲淹的处境确实如你所言,请看:

    PPT呈现:

    材料二:范仲淹和滕子京为同乡同榜进士,范仲淹因实行政治改革遭排斥,被贬邓州。滕子京在范仲淹的举荐下,先任泾州,后任庆州。在庆州任上,滕子京被诬告被贬谪到岳州当知府。滕子京心里有些愤慨,范仲淹担心他惹出大祸,早就想找机会劝劝他。恰好滕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作文记之”,范仲淹便借题发挥,勉励滕子京心怀天下,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先忧后乐。除此之外,我认为:因为当时范的处境和滕子京并无二致,其实范仲淹也是想以此文自勉。

    师:请同学们根据材料,在空格线处填写你的看法。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

    生:其实范仲淹也是想以此文表达自己效仿古仁人的志向,他即使被贬,依然不改初心,忧国忧民之志不变!

    生:表达出他高洁的志趣!虽然身处逆境,却不把个人得失放在心间,他牢牢牵挂的只有黎民百姓,国运兴衰!

    生:表达出他自己对古仁人的仰慕和追崇之意!范仲淹在文中用了一个反问句:“微斯人,吾谁与归?”这说明他内心认可的是古仁人之道,进亦忧,退亦忧!

    ……

    师:你们越来越理解范仲淹了!《岳阳楼记》不仅仅是一篇劝友的文章,更是自勉之语!

    (板书:慷慨言志)

    反思4:经典文言文往往有大量的隐含信息,需要引导学生多次“往返穿梭”于其中,将其字里行间的潜在信息挖掘出来。在适当的时机给出资料,能使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入,走出线性、片面的思考逻辑,对于思维的立体化大有裨益。笔者也曾尝试在另一个班级同步呈现材料一和材料二,结果导致了课堂理答的紊乱,可见,教师不宜同时出示大量信息,否则,非但不会引爆学生的思维,还可能诱发“思维受到干扰”的弊病。

    (一男生举手示意)

    师:这位同学,你是不是还有补充?

    生:我觉得除了劝滕子京和自我勉励,还有一层:他希望全天下的迁客骚人,还有后世读到他文章的人们都能超出一己悲喜的小格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师:这一点老师还没有想到,你就想得如此远、如此广!是啊,这就是经典的意义,永远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

    (板书:勉励同仁)

    反思5:学生在广大的时空中思考提出“古仁人”的意义,这是超出预设的。学生只有深刻地理解并认同“古仁人”所承载的情意思想,才可能认识到对其他当时的、后来的迁客骚人的鼓舞价值,而能从这个视角看问题,已然离文化的自觉“传承者”又近了一步。

    二、进入其人其事,品“古仁人之心”

    师:范仲淹是如何以实际行动向“古仁人”境界靠拢的呢?请联系课前搜集的范仲淹故事,谈一谈。

    生:范仲淹曾用自己的俸禄,在家乡买“义田”千亩,救济贫穷的族人,而自己却贫苦一生,以至于死时“身无以为殓,子无以为丧”。为民着想,忧民所忧。范仲淹超越了个人的忧乐,格局高远!

    生:范仲淹戍边西北时,当地百姓和众多的羌部族,在其生前就悬挂他的画像以祭拜。他去世后,闻知消息的人无不扼腕叹息,羌部族的数百首领,像孝子一样放声痛哭,并斋戒三日以后才离开。通过这个故事,可以从侧面看出范仲淹勤政爱民,深得百姓爱戴。

    生:范仲淹担任邠州地方官时,有一次和同僚去喝酒。他还没有喝酒,就看到有几个人披麻戴孝在营造下葬的工具。范仲淹赶忙派人去询问,原来是一个客居在邠州的读书人死了,准备埋葬在近郊,但是棺材、墓穴和其他送葬器物都还没有着落。范仲淹听后,露出哀悼的神情,立即撤去酒席,给丧家一大笔钱,让他们办完丧事。由此可见,范仲淹爱民如子、体恤百姓。

    生:范仲淹被贬到地方为官,仍以关心百姓的疾苦为己任,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百姓的事就是自己的事,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在苏州为治理水患,他带领百姓挖渠、筑堤、引导太湖水入海,并治理了其他的江河、湖泊,消除了水患,受到百姓的敬仰和爱戴。

    ……

    反思6:利用“范仲淹自己的故事”勘探學情:一方面,看学生是否能用已搜集的“范仲淹故事”与当前的“古仁人”观念实现同化、顺应的认知效果;另一方面,使“古仁人”从一个单薄的语词逐步丰富为厚重的人物事迹,让“古仁人”这个概念不仅悬浮于空中,更能扎根大地。

    三、进入历史场域,探“古仁人之心”

    师:中华民族历史上不缺乏这样的“古仁人”。你觉得按照范仲淹的这个标准,谁会入选呢?以“历史上的这位古仁人”为题写篇小文,可长可短。

    (学生当堂写作,教师巡视,随机与学生交流)

    师:大多数同学写完了,下面我念几个小段。

    写作片段一:

    我认为屈原是一位古仁人。秦昭王提出和楚王通婚,约怀王相会,屈原极力劝阻怀王,但怀王不听劝,还是前往相会,结果被秦国劫持,后死在秦国。怀王的长子顷襄王继位,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等人又尽献谗言,诬蔑屈原,使屈原被流放到江南。屈原在沅水、湘水一带过着流放生活,可这个时候他心中惦念的依旧是日益衰落的国家,虽远在千里,却总想着报效楚王,这不正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么?

    写作片段二:

    苏武曾奉命出使匈奴,却未曾想到遇上匈奴内乱,被扣留此地,还被要求背叛汉朝,臣服单于。单于对他软硬兼施,却毫无效果,他坚贞不屈的气节令人敬重。后来,单于不忍心伤害他,但又不想将他放回汉朝,就把他流放到贝加尔湖畔牧羊,并对他说:“只要你能让公羊产下羊羔,就放你回汉朝。”苏武大义凛然,在西伯利亚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一呆就是十九年。这十九年,是泰然自若的十九年,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十九年,是心系国家的十九年。

    写作片段三:

    作为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曾亲眼目睹了唐朝贵族阶层的奢靡之风,也见证了底层平民百姓的苦难生活。安史之乱爆发后,他辗转多地,生活困顿。可是,他先“忧”的不是己,而是国家。在《春望》中,他忧国忧民,以至“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在成都草堂时,他住在茅草屋里,遭遇风吹茅屋、群童盗茅、长夜沾湿等苦难,却能把天下寒士放在心间,他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跳出小我,甚至达到了无我的境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作为诗圣的杜甫,苦己为人,正是有一颗范仲淹所说的古仁人之心!

    反思7: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所有新知识的获得都是在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上建立起来的。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教室的, 学习者头脑中存在的以往的经验,或促进、或妨碍学习者对新知识的学习。学习“这一篇”,绝不意味着只盯着这篇。学习《岳阳楼记》,笔者试图唤醒学生沉淀在脑海深处的文史知识,以“互文”的方式类比更多的“古仁人”,在树状的思维网络里,范仲淹所言的“志”不仅停留在“理解”的能力层级,还上升到了“分析、评价与创造”的高阶认知阶段。同时,这一写作活动,也有效训练了观点要明确、议论要言之有据的思辨能力。

    四、进入当代情境,辩“古仁人之心”

    师:大家对古仁人的鉴定,有的着眼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有的侧重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有的则关注到了“忠君”思想。请再从一个现代人的视角来想想:这三条标准,你都认同么?

    生:我觉得“忠君”思想不对。因为如果一个臣子把生命全部倾注在一个昏庸的君王上,其实非常不值当。如果没有明君,那么处江湖之远就大可不必忧其君。

    师:也就是说,你认为要有选择性地“忠君”。其他同学有补充么?

    生:我不认为古人可以选择性地忠君,因为古代皇权至上,皇帝掌管着天下苍生的生死荣辱,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因此,无论皇帝是明是昏,臣子们都只能无条件地顺从。

    师:从你的发言中,老师看到了这种忠君思想的历史局限性。那么,范仲淹笔下的“忧其君”在今天还有价值和意义么?

    生:在古人的观念中,忠君其实也是爱国的一种方式,虽然这种方式在今天早已被否定了,但是其背后的爱国爱民之情依然值得肯定。

    师:是啊,看来,我们读古人文章的时候,要有思辨能力,懂得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反思8:课堂上有同学写到了屈原和韩愈的“忠君”,并将之作为古仁人的一个重要标准予以考量。这引起了笔者的警觉。学习文言文,要随时“留心”,毕竟时过境迁,有些观念可能早已从神奇化为腐朽。“忠君”即需要辩证地予以考量。这一辨析的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忠君思想”,培养他们的审辩式思维。

    师:最后一段,不过短短的四行,可是大家把一个“小”段落扩展成了“大”思考,从委婉劝友到慷慨言志,再到勉励同仁,我们细细体察了范仲淹的良苦用心;从范仲淹自己的故事到历史上的其他名人,我们在更广阔、更具体的时空中体悟“古仁人”。古仁人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语词,而是成为我们读懂范仲淹、读懂这个民族的一把钥匙,而未来,你们之中也必有人可以成为“新仁人”!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

    [作者通联:杭州师范大学东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