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意栖息在语文课堂中

    高明

    摘要:语文教什么?郑桂华教授在谈语文的核心教学价值时指出:“语文教学应具有语文特点,即关于语文的知识、语文技能,或者说只有通过语文课才能学到的知识。”如果说历史课让学生领略到了儒家思想的璀璨,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举措喝彩、点赞,那么语文课能教给学生什么呢?我想,那应该是在这片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流淌了三千年的诗意;是与颜回、陶渊明、刘禹锡在不同时空中精神相契的诗意;是“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中遣词造句传递出来的诗意。

    关键词:诗意? 语文课堂

    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提出了好课的三重境界,突出了好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授课者引领学生一起进入文本中,从而达到人课合一的境界。这种境界,王崧舟老师称之为:诗意语文。

    这“诗意”二字看似平淡,却是语文学科最为突出的特点。那么,如何让诗意融入语文课堂中呢?有些语文老师定会质疑:难道所有的语文课都能教出诗意吗?

    处在这种困顿中的语文老师,教书对他们而言充其量只能算作谋生的手段。须知,先祖们创造的每一个文字,从它诞生之时,就具有了生命,同时也被赋予了独特的诗性和诗意。因此,语文老师最重要的职责是在教学中诗意地解读作家笔下创造出的具有生命和灵魂的文字。

    一、树立用诗意解读文本的意识

    王崧舟老师曾提出“文本秘妙”这一概念。“秘妙”是作品成为经典的灵魂。但不同的授课者的教学境界是不一样的,要做到诗意地教授语文,需要授课者在课程理念上有追求诗意的意识。

    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是一篇诗意醇厚的经典之作,文本秘妙在一“痴”字。多数老师教学时都会围绕着“痴”字展开,按照“痴行”“痴景”“痴心”“痴情”的叙事线索和情感线索深入解读张岱的“痴”,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痴”字有了教科书式的认知。

    印象中一位老师直接从解读“痴”字开启了文本阅读。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痴呆”“痴傻”“痴孬”,大家乐此不疲,全然沉醉于嬉笑中。面对此情景,授课老师为了缓解尴尬,继而从词语的语体色彩加以引导,好在有些学生遂老师心意地说出了“痴情”“痴心”等理解,虽说课程进行下去了,但是文本的诗意已然没了踪影,学生终究无法领略到作品的意蕴,全当是配合老师在学习。

    而另一位老师在相似的情形中,却将自己领悟到的诗意悄然传递给了学生。当学生说出“痴傻”一词时,老师顺势问了一句:哪个词让你觉得作者有些傻?从而引导学生质疑——作者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可事实上还有舟子相随,为何说“独往”呢?足见其“痴傻”。

    学生深邃的洞察力将这堂课推向了高潮。随即,授课老师吟诵了柳宗元的《江雪》,引导学生寻觅文本的诗意。学生通过对比两部作品,从关键词入手,得出这样的结论:描写的都是雪景,都撑一小舟,一个“独钓”、一个“独往”,不同的时空,作者们的心境却是那般的相似。那个陪同张岱一起前往湖心亭的舟子不是张岱的知音,断然理解不了张岱雪夜游西湖的心境,因而他说“相公痴”,那么张岱自然是独往,当然这里的“独”还意味着孤独、伤感、寂寞。

    课程进行到这里,授课教师出示了关于张岱的人生经历,把问题再次交到学生手里:张岱因何孤独?因何伤感?再看整个课堂,学生们高举的手无一不彰显着他们融入了文本的情境,不得不说学生们都成了张岱的知音,为他的幽愤而幽愤,因他的“痴心”而“痴心”。

    同样的课,却因授课者的境界不同,一个完成了常规的语文教学,另一个却让学生领悟到文字传递出来的诗意,也让学生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中学会寻觅心灵的一方净土,做一个遗世独立的人,做一个品性高洁的人。

    二、开创“本我”教学风格奠基诗意语文

    所谓“本我”教学风格,指的是用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去教学。具有“本我”风格的课杜绝了机械模仿、杜绝了东施效颦、杜绝了削足适履。具有“本我”风格的课可以驾驭任何文体的文章,不会单一地陷在某一类文体中故步自封。“本我”,即“本色”,即“诗意”。

    法布尔的《蝉》,由于篇幅较长,老师们往往陷入迷惘中:文本第一部分蝉的生命简史要不要讲?如果要讲,那要不要详细讲?怎样讲学生才能了解蝉的生命特点?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从侧面反映出教师与文本之间是割裂的,程式化的教学风格自然也限制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作为一篇经典的科学小品文,《蝉》的科学性不容置疑。文本中对于蝉的生命历程的介绍就是让读者认知蝉的生命特点,让学生感受到弱小生命的顽强,从而对生命产生敬意。风格不同的老师在教学这段内容的时候,个体情怀和教学机智会让原本充满科学性的文字具有不同的诗意。

    稳健型的老师会让学生在文本中圈画出有关蝉的生命历程的时间关键词。授课老师出示学生找出的时间词,让学生比较这些时间词的不同之处。很快,学生发现尽管都是时间词,但是多数时间词表示的时间很短,而蝉的幼虫从洞穴中爬出却需要四年之久。这时有学生小声地嘀咕:“四年都在地底下,不见天日?”又有学生惊呼幼虫变成成虫只需要四个小时,而成虫的生命只有五个星期。教师这时抛出疑问:“蝉的生命究竟是长还是短呢?”是啊!短暂而有限的生命需要珍惜,珍惜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语文的诗意就在这一刻被完美地释放了出来。

    品读型的老师在处理这一段的时候,抓住了法布尔语言的诗意。“孵”“落”“寻觅”“爬”“飞”……老师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具有情趣的词语,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一学生解读“落”字,眼前似有一幅画面:“它刚想往前爬,不想落到了地上,肉肉的身躯立即卷成了个圈,生怕摔疼了自己。”只是一个寻常的“落”字,却有这么美的解释。又有学生不堪示弱:“寻觅写出了幼虫的可爱,它初来乍到,一切对它来说还是新奇的,它太小了,外面的世界太危险了,它需要找到一个藏身之处。”学生绘声绘色地合理想象着,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那个正在找寻住处的幼蝉,不禁被它的可爱所吸引。语文的诗意在学生营造出的画面中得以绽放。

    三、营造平等、开放、充满感悟的诗意课堂

    肖川先生在《以古典的心情对待学习》中强调诗意的语文课堂必定是充斥着平等对话、活泼开放、火花四溅的课堂。

    杨绛先生的《老王》、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都是写人的名篇。讲授这样的文本,授课者再怎么精心设计都比不上学生独特的领悟。以教学《老王》为例,教师只需要抛出一个问题,然后将课堂交给学生,这个问题是:杨绛先生作为文学大师,认识那么多的人,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普通的人物,为他撰文呢?依据文本,有学生认为“老王”对身处困顿中的作者一家多有帮助,危难中显真情,值得写;有学生认为作者发现“老王”不对劲,却没有去帮助他,待得知他離世后悔,恨自己的行为,所以写此文是为了缅怀“老王”;还有学生认为“老王”临终前还想着帮作者,还惦念着作者一家,“老王”是好人,要颂扬。

    教师顺势再问:“这样一个好人,作者为什么不用他的全名作传,却以《老王》为题?”学生一经点拨,就会顿悟。文本中的“老王”何其多?文本中的“老王”何所在?教师引导学生超越文本,引导学生发现“老王”就在我们身边,善良就在我们身边。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诗意来自“老王”这个特定的人物传递出来的善良,亦可追溯到“人之初,性本善”的哲学思想。这样开放的课堂、平等的交流与对话才能唤出藏于文本中的诗意。

    综上所述,解读文本的方法是多样的,“诗意”地解读文本是语文课回归本真的必经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意”终将栖息在语文课堂上。

    参考文献:

    [1]王崧舟.语文的生命意蕴[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

    [2]袁冬梅.让诗意与语文并存[J].教育,2016(51).

    [3]肖川.以古典的心情对待学习[J].青年教师,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