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科研究生的文本建构能力及其培养路径

    吴晓

    摘要:文科研究生具有不同于理工科研究生的学术素养特性,其最大特征之一在于文科研究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文本建构能力。作为文科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基本素养和核心指标,文本建构能力体现出三个具体层面,一是对文献典籍的想象力和穿越力,二是对社会现实场景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三是对理论逻辑的理解力和阐释力。课程引导、课堂研讨、课题实践、氛围熏陶等方式是培养文科研究生文本建构能力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文科研究生,文本建构,培养路径

    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呈现出不同的学术范式,这相应地要求不同学科的研究生需具有不同的学术素养和思维方式,并掌握不同的研究方法。相较于理工科研究生主要依靠实验数据开展研究的特性而言,文科研究生依靠的主要方式是研读经典文献文本或调研社会经济文化现实这个广泛意义的“文本”。“人文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应当是对‘文本的理解、解释、体验。”可以说,文科研究生面对的研究对象是一个个意涵丰富、姿态各异的文本,并对这些多姿多彩的理论文本或社会文本展开解读和阐释。如何有效培养文科研究生的文本理解、解释和体验的能力,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值得探讨的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

    一、文本建构能力的意涵表征

    就研究对象的生成逻辑力量和内在结构特质做出富有理论洞见的阐释,这是文科研究生所须具备的基本研究能力。人类社会积淀的历史悠久的精神文化遗产以及浩瀚无穷的文献典籍,毫无疑问是文科研究生要继承发扬的学习对象,也是其研究对象;呈现在生活世界中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行为价值观念,构成的异常复杂而又交叉多变的动态格局,也都是文科研究生值得关注的研究对象。这些源自文献典籍或生活世界的“研究对象”,从解释学角度而言,都可以称之为“文本”。“万事万物都可视为文本,文本不是一个固定的实体,而是在特定文化环境产生后,不断被消费并获得新含义的过程。”如何对这些丰富的文本世界进行有效把握,并进而理解、解释和阐释?这就是文本建构能力的实践体现与具体运用。具体而言,文本建构能力主要包含能够对文献典籍、社会现实和理论逻辑进行有效把握的三个方面。

    一是对文献典籍的想象力和穿越力。面对自身学科传统的文献典籍,能够化繁为简,能够穿越时空局限,重构典籍所书写的文化世界,对其做出有效的理解、阐释,并能对其做出符合当代文化发展的价值选择。文献典籍是静态、固定的,当然,也是经过了无数学术再发现和再阐释的,可以说文献典籍在静态中不断生发意义叠加,不断得到新意义的赋予。这就需要“多样性、层次性、活跃性和创新性的理论思维去认识和解释”,需要厘清文献典籍的历史语境,能够阐发其当代价值,能够穿越视野障碍,充分施展学科理论的想象力,发掘文献典籍的内在特质。

    二是对社会现实生活场景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对社会生活场景做出理论回应,这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在使命,也是文科研究生必须具备的理论意识。“人文社会科学问题都来自人的生活世界及其认知和研究中出现的尚未给予系统解答的疑问和有效程度尚不能令人满意的应答。”社会现实生活场景呈现出复杂的多样性、丰富性、复杂性以及所包含的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社会现实生活呈现出的传统与现代相融合、本土与外来相汇合、固定与移动相补充的复杂特质,社会现实生活呈现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开放性等,都是需要文科研究生能够对其做出应有的理论把握和分析。

    三是对理论逻辑的理解力和阐释力。能够理解理论逻辑所具有的独特性,能够把握和阐释理论的产生背景、发展轨迹、概念体系、方法理念,能够辨别不同理论逻辑的内在规律,能够判断不同理论逻辑的价值指向。文科研究生只有在对理论逻辑文本的前提、内涵、目标与价值做出有效把握后,才可表明其已完成对相关理论的接受、理解和阐发。

    二、文本建构能力作为核心素养

    文科研究生到底要具备哪些基本的学术素养和体现怎样的学术能力,教育管理部门的文件和教育培养机构的培养方案有不少的定性表述,学术界也有不少的探讨。普遍认为,良好的品德、创新思维、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工具使用能力、表达能力、完善的知识结构,都是研究生核心素养的具体指标。然而,从研究生培养目标、文科研究生学术特质和一种相对抽象和综合的角度而言,文本建构能力作为一种学术研究能力,是属于文科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体系中的核心素养和能力。

    首先,文本建构能力是人文社会学科的重要理念和方法,也是文科研究生学术素养的基础和关键。文本是研究对象,也是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标,还是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可以说,人文学科的研究是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云、再形成文本。文本构成了人文学科的研究基础,不断的解读文本、阐释文本并进而生产文本,这构成了人文学科研究的路数。因此,是否具备良好的文本建构能力是判断文科研究生学术素养是否良好的标识。

    其次,作为文科研究生的一个能力结构要素,文本建构能力的所指意在表明,文科研究生具备相对完备的知识结构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思维意识,面对文献典籍或纷繁复杂的生活世界时,能运用专业学科理论知识对其作出文本化的转换,建构出符合自身专业阐释惯例的可控文本,从而能对其做出有效的理论解释和阐释。当然,任何学科视野的文本建构,都是源于该学科自身的理论惯例,都是基于该学科特有的理论角度。所以,作为研究策略的文本建构,当其在建构一个文本时,也就表明其提出问题研究的一种可能性,敞亮生活世界的某种进入理论视野的可能性,而某种意义上,其实质也意味着遮蔽了其他可能性。文本建构中的“敞亮”与“遮蔽”不是逻辑矛盾,更不是文本建构的缺陷。恰恰相反,正是如此,在有效彰显了生活世界丰富性和复杂性的同时,更突显出文本建构能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再次,文本建构能力是文科研究生将问题意识转化为研究成果的关键能力。换言之,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解答问题,这个从未知到已知的理论思考过程,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思维力量是文本建构能力。发现问题是进入理论文本或社会文本的内部结构,探寻其内在逻辑,提出問题是运用自身学科理论方法对理论文本或社会文本相关问题的再文本化,解答问题是一个文本再造、文本生产的过程,是用相关理论概念、方法、理论对问题进行阐释、建构的过程和结果。自始至终,都是文本建构能力的具体体现和实践运用。

    三、文本建构能力的培养路径

    如何有效培养文科研究生的文本建构能力?从文科研究生自身而言,要树立自觉的理论创新追求意识,要有自主的不断完善知识结构的意识,在专业研修中不断提升文本感受力,广泛阅读经典文本,从经典文本中吸取文本建构的方法和思路,同时,还要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实践活动,在交流的聆听和表达中不断完善自身的文本组织能力和文本架构能力。从培养机构和导师而言,要注重对经典文本阅读的引导,要切实建立文本建构能力的培养机制,在日常教学和学术活动中时刻注重文本阅读、文本组织能力方面的培养,具体而言,可以通过课程引导、课堂研讨、课题实践、氛围熏陶四个路径加以培养。

    一是课程引导。课程的设置,是解决研究方向某一领域的相关问题,为文科研究生提供理论资源或方法指引。课程框架和内容的安排,要突出问题导向和方法导向,要彰显文本阅读在课程中的重要性,要围绕特定学术问题的设置开展文本结构的组织和建构。

    二是课堂研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设置问题、阅读文献、相互交流等方式,提升文科研究生的文本把握能力;采取文本细读、文本讨论等方法,激发学生对文本品读的兴趣,发掘学生对文本感受的潜力;采取研究式、讨论式等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有意加强文科研究生对文本的感应能力和文本组织能力。

    三是课题实践。引导文科研究生参与导师主持的课题研究,或指导学生独立开展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课题文本的架构方式,体会课题内在的问题设置技巧,揣摩课题研究内容的创新点,理解课题研究框架的组建方式。特别是,对于课题研究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类文献文本、社会文化文本的处理方式,值得反复揣摩和体会。

    四是氛围熏陶。“通过组织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拓展研究生创新思维,激发研究生创新热情,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强化研究生创新能力。”组织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学术会议、田野调查、学者访谈等各种学术活动,营造浓厚的、健康的学术氛围和研究文化,让文科研究生时刻受到学术气氛的熏陶,在学术活动中不断感受到各类学术文本的组织方法,从而不断提高文本建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文忠.论人文学科的学术方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6,(2).

    [2][英]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M].张卫东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3]肖庆华.论文科研究生的理论意识[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4).

    [4]何明.问题意识与意识问题——人文社会科学问题的特征、来源与应答[J].学术月刊,2008,(10).

    [5]穆丹阳.加强研究生学术交流提高研究生培養质量[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

    编辑∕李梦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