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两语’塑人物”实录及点评

    刘勇

    [授课对象:四川德阳外国语学校初一学生

    情况说明:“名师汇”统编版教材培训暨第三届“随课微写”专题教学研讨活动

    记录:毛冯

    点评:王佑军]

    一、“三言两语”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写作吗?

    生(有的摇头,有的大声):不喜欢。

    师:马上要上课了,大家觉得自由吗?

    生(大部分):自由。

    师:既然自由,就不要那么拘谨,从坐姿开始吧,随便一点,自然一点。(学生乐,脸上开始有了笑意,坐姿更加自然,眼神里充满了期待)好,上课!要的就是这种状态,让我们一起挑战今天的任务。今天要学习课文《秋天的怀念》,并进行随课微写的活动。怎样通过“三言两语”来塑造人物呢?著名作家福楼拜有一句话。

    (屏显)

    创作每一个人物,我们不能忽略的,是他的语言……

    ——居斯塔夫·福楼拜

    师:为什么创作每一个人物,我们不能忽略的是他的语言?

    生:因为语言可以表现一个人的性格,不同性格的人说话是不同的。

    生:我们还可以从人物的语言中了解他想表达的意思,还有他的情感。

    师:对,通过语言,除了可以窥见人物的性格,还可以走进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学习《秋天的怀念》,“三言两语”指的又是什么呢?

    (屏显)

    一处匠心独运的对话;

    两句反复出现的唠叨;

    一句临终未完的遗言。

    (点评:避开概念化的讲解,运用生活化的语言,“三言两语”概述课文的写作方法,轻松,好记,好用。)

    二、品读一处对话,搭建“语言+”写作支架

    (一)品读“一处匠心独运的对话”

    师:文章第三自然段,较为集中地描绘了“我”与母亲的对话。请看,刘老师对他进行了变形,请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生朗读)大家读得字正腔圆,声音也很洪亮,但似乎还缺少点什么。让我们自由朗读,再次感受感受。(生自由朗读)这一处对话,你听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

    生:我听到的是母亲劝儿子去北海看花的呼唤声,看到的是一个慈爱的母亲。

    师:愿闻其详。

    生:从这段话我看出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儿子答应去看花时,她表现得无比欣慰和开心,儿子的回答却很随意,还不耐烦。母亲把儿子出门看成一件大事,语气很委婉,像是在央求,还需要去准备准备,说明母亲很在意儿子。

    师:好,谢谢你。你读得很细腻,读出了对比。我们的父母带我们去邻近的公园看看花,用得着如此郑重地准备吗?

    生(齐):不用。

    师:是什么原因让母亲如此郑重?

    生:第一句话的场景可能是这样的,母亲站在“我”的身后轻声询问,儿子转过身来却带着质问的语气。第二句话中母亲轻声说着,因为她知道兒子的脾气,其中“愿意”二字很重要,如果不愿意也可以不去,决定权完全在儿子手中。

    师:好,谢谢你。你不仅读出了人物的语言,还读出了语言背后的神态和内心。一个母亲央求自己的孩子出去看看花儿,这是一种什么样的? ? ? ?情感?

    生:为了让儿子走出身体的病痛,走出生活的绝望。

    (点评:运用变形,使文本出现更多的“留白”,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想象再造空间;变形后的文本让学生更专注于人物的语言及语言背后的情绪、态度、性格,为后面的教学做准备。)

    师:是啊,短短的一段对话,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深情而慈爱的母亲和一个暴躁不耐烦的儿子。我们还可以继续深入品读课文,请大家自由阅读后,说说你又获得了怎样的启迪和收获?(“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生:我觉得“挡”字在这里用得好,凋零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给人带来一种哀伤的气氛。之所以母亲“挡”在窗前,是因为她不想让孩子看见落叶,不想勾起孩子哀伤的情绪。由此看来,文中“我”处于一种自暴自弃、极其敏感的状态。

    师:“自暴自弃、极其敏感”这两个词用得好。

    生(深情而动人):史铁生答应母亲去看花后,母亲又进入了一种回忆的状态,絮絮叨叨起来,因为太熟悉他的爱好了!可是说起“跑”“踩”这些字眼时,她比儿子还敏感,害怕儿子胡思乱想。不管孩子瘫痪了多久,母亲总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儿子的痛也是母亲的痛,甚至比儿子更痛苦。(师生掌声)

    师:好,谢谢你。痛在儿身,疼在母心,儿子的疼痛在母亲那儿可能是加倍的。你有这么深刻的感悟,我相信你在家里一定是一个很孝顺的孩子。我们以前总是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看来男孩子也是啊!(众乐)语言的细读就是要这样慢慢地、细细地品味和斟酌。继续发现吧!

    生:“央求”显示出母亲特别希望孩子能跟她一起出去,去看看菊花。

    师:“央求”一词只有两个字,但重似千斤,一个母亲居然苦苦央求自己的孩子。想一想,妈妈让我们吃早饭、做家庭作业时,是什么样的语气啊?

    生(杂):命令、呵斥……(部分学生小声地说)也有央求。

    师:(笑)也有央求啊,那说明我们早晨都在赖床哦!(生笑)好,有了笑容就对了,不要那么严肃,更不要那么拘谨,让发现更深入,让学习更愉快。对了,孩子们,请你们想一想,假如是你,在这个青春的年华,如诗如梦的年龄,突然失去了双腿,你会开心吗?妈妈让你出去看看菊花,你会高兴得跳起来,说:“要得,要得,我们一起去耍!”(四川话)是这样吗?

    生(大笑、摇头):不会。

    师:所以啊,好的语言描写处处紧扣人物特点,传递内心情感;还总是用一些辅助的手法,让人物更鲜活、更立体。刘老师先送给大家第一把金钥匙,请大家做做笔记。

    (屏显)

    (二)品读“一句临终未完的遗言”

    师:文章还有一处是母亲没有说完的遗言,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师:她还想说什么?

    生:你们一定要在一起好好地活啊!

    生:儿子,你不能再失去生的希望,你要照顾好妹妹呀!

    师:儿子虽大,但身体残疾,心情低落,未来如何?女儿健康,但还尚小,谁来照顾?这样的儿子和女儿能相互照顾,能在一起好好儿活吗?母亲有太多太多的话要说。通过这样两句反复出现的唠叨和临终未完的遗言,母亲的形象就已经屹立在我们的心中,这就是“言为心声”的魔力。

    (屏显)

    (每句话的背后站立着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三)小试手笔,感悟“言为心声”的魔力

    师:著名作家本·琼森说过这样一句话,“只要你说话,我就能了解你”。真有这么牛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文字。

    (屏显)

    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有一天他们走到了一个荒郊野地,又饿又渴,于是去寻找食物,真巧,他们看见了一个绿油油的大西瓜……你们猜,他们各自会说些什么?

    生:沙僧会说,“师父吃”。因为他为人老实。

    师:好,回答完整而清晰。不仅回答说了什么,还把原因说出来了。

    生:孙悟空也会说,“先让师父吃吧”。

    师:看来,孙悟空也老实厚道?

    生:不对。孙悟空一直对师父很忠诚,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主要是他降妖除魔,功劳最大,所以他会说:“等一等,让我先吃。”

    生:猪八戒会说,“太好了,俺老猪来也,西瓜是我的”!因为他最懒,最能吃。

    (师生大笑)

    师:语言鲜活,形象鲜明,好!大家好像还遗漏了一个重要人物。

    生:唐僧会说,先让他的三个徒弟吃,因为他大公无私。

    师:我们看到的《西游记》中的经典对白,一般是这样的吗?

    生(齐):摇头。

    师:那应该是怎样的?你想想和尚应该怎样? 说话?

    生:他会说,“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师:“阿弥陀佛”是他诵读佛教的箴言,“善哉”又是什么意思啊?

    生(齐):好啊。

    师:唐僧和猪八戒说的话,我们大体猜出来了,孙悟空和沙僧说的话和我们猜的不一样。《西游记》里孙悟空为什么会这么说?

    (屏显)

    唐僧说:“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猪八戒说:“呵呵,太好了,俺老猪早就渴了。”

    孙悟空说:“别急!这荒郊野地的,哪来的西瓜?等俺老孙看看再说。”

    沙僧说:“还是听大师兄的吧。”

    生:在《西游记》里,孙悟空陪同师父取经,一路上降妖除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警觉性最高,武功又最强,否则唐僧早就被妖怪抓走了。

    师:沙和尚的性格我们大体上猜到了,但语言不够准确。在《西游记》中沙和尚说得最多的话是什么?

    生:“大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二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师父,大师兄说得对!”“二师兄,大师兄说得对!”……

    (听课师生大笑)

    (点评:耳熟能详的片段,趣味横生的创写,让写作变成了轻松的游戏,课堂也呈现出思维的张力和生命的活力。)

    师:沙和尚为人老实敦厚,但缺少主见,所以他会选择相信武艺高强且具有火眼金睛的大师兄。通过这则材料,我们认识到要“言为心声”:第一,要符合人物身份;第二,要结合说话场景。请大家齐声朗读。

    (屏显)

    语言描写须辨清,身份性格与场景。

    神态动作来辅助,标点符号色彩增。

    四、“三言两语”小结

    师:好的,今天刘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探索了“三言两语”塑人物的方法,“三言两语”是指文中“一处匠心独运的对话”“两句反复出现的唠叨”和“一句临终未完的遗言”,这些独具特色的人物语言是人物内心最真实的展现。请大家小结一下。

    生:如何通过“三言两语”来塑造人物,刘老师教给了我们两把“金钥匙”,一是“语言+”,二是“言为心声”。

    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每句话的背后都站立着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我知道如何对人物进行语言描写了,谢谢刘老师。

    (点评:最后的总结与讨论既起到了反刍内化的功效,又提升了学生的认知层次,使学生对“写好人物”这个写作点的认知从体验自然生成感悟,从感悟上升到规律的体认与把握。)

    师:同学们,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愿你们每个人的生活都丰富灿烂;让我们去发现和抒写生活背后的动人语言,愿你们的作文生动美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四川省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610000)

    ※课例品评

    一堂体现学得、习得、悟得的好课

    (王佑军 湖北省荆州市教科院)

    概念化教学是作文教学的“癌症”,多数教师的课堂以写作概念的阐释和运用为主,一厢情愿地以为讲清楚了写作的概念和技法,学生就会写作文了。“去概念化”是作文教学探索的重中之重。刘勇老师的这节课在这方面做出了宝贵的探索。

    解剖这一课例,有利于我们思考作文教学创新的一般路径。执教者以母亲的“三言两语”作为随课微写之源,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入手,习得表现人物的方法,这是一个很有普适性和代表性的点子。

    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读”是尤其值得称道的。形式多样的读,细腻深入的读,“不仅读出了人物的语言,還读出了语言背后的神态和内心”,读着读着,学生们就开悟了:文中“我”处于一种自暴自弃、极其敏感的状态,只是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没有感受到母亲的痛苦和关爱。不管孩子瘫痪了多久,母亲总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儿子的痛也是母亲的痛,甚至比儿子更痛苦。这些悟得,在老师的引导下,很自然凝成写作的“金钥匙”,从而搭建了第一个语言支架。

    在第二个教学环节中,刘老师领着学生找到“唠叨”后,让学生反复读、品,感知“站在背后的母亲形象”。学生的表现极为精彩:我看出母亲对儿子很慈爱、很关心,她面对儿子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最后一段“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虽然不是母亲说的,但是,我们可以感受到,此时此刻的“我”终于明白了生前母亲的唠叨,那是满满的爱啊!现在已经变成了“我”的信念,“我”一定会和妹妹好好地活下去的。由此感悟“言为心声”的魔力,课堂的蓄势非常充分。第二个写作支架也顺利搭成。

    从学习方法的角度看,整节课以学得为基础,立足于习得,课堂的高潮处很自然地闪现出悟得,是一节开放的、互动的、意义自然生成的好课。

    在语境中学习,在情境中运用

    (黄发莲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教学研究室)

    这个案例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运用“变形法”将输入性语用训练变成输出性语用训练,迅速进入情境,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的体验,为后面的“微写”打下基础。刘老师在分角色“变形”朗读之后,又对照原文读。学生们在比较、品析中建构自己心中的人物形象,再回过头来,很容易悟得其中的写法。

    二是两个“写作支架”的悟得都建立在“感知”的基础上。树有根、水有源,这种在语境中的学习,植根生活、讲究过程,有体验、有提炼、有升华,是真正的深度学习。两次“小试手笔”的训练都设置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学生的微写都是“在情境中运用”,是他们喜欢的“真写作”。

    三是这节课中的两个主要环节:“品一处对话”和“探究两处语言”不仅是由“得法”到“用法”,而且形成了“儿童→知识→社会”(李吉林)的训练闭环。“儿童→知识”是传统课堂的普通形态,跨越到“儿童→知识→社会”中来,其关键就是对情境的把握和运用,这是走向深度学习、培养核心素养的不二法门。

    当然,这节课虽然对情境处理比较精到,但在情境运用的“适切性”上显然还是有优化空间的。

    “在语境中学习,在情境中运用”是随文微写的基本原则,刘老师的这一课就是一个极好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