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倾听到理解

    王鸿

    在一期《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大竣小朋友领牛奶时比其他孩子多拿几盒的情景被直接播放了出来。隔着镜头,观众们都能感受到爸爸林永健的尴尬,他表示不能理解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这么“贪小便宜”。后来他问孩子:“林大竣啊,占小便宜可不好,我们干嘛要占便宜啊。你是缺吃,还是缺喝呀?你是觉得好玩,还是怎么着?”大竣回答:“我想别的小朋友好像没有,(我希望他们)会有。”

    听到孩子说出原因后爸爸瞬间释怀了,原来孩子是想给自己的朋友每人拿一盒。看似成人眼中的“自私”,实则小朋友世界的“分享”。这个片段给当时还是一名幼教学生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哇!原来孩子的想法是这样的,我们千万不能武断地用自己的想法去揣测孩子。这也让我牢牢记住了“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理解孩子行为背后原因”的重要性,对幼儿园教师应秉承的“幼儿为本”理念有了一丝直观的理解。

    等我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当年的深刻印象一直留在我的心中,时刻敦促我努力成为一名理解幼儿的老师。

    情景一

    离园时,每位小朋友都可以在教室门口的书桌上领取一封新年联欢会的家长邀请函。中班教室外,5岁的然然想要拿两封,妈妈用“老师说了只能领一份”“不相信你去问问老师”“快放一封回去我们赶紧走了”等话语劝说无效,母女俩僵持在教室外。

    我的做法

    看到这个情景,我赶紧走过去,蹲下身问道:“然然,老师看你很想要带两份邀请函回家,为什么想要两份呢?”“因为这个是信,我想要给婆婆也(带)一封信。”然然回答。“现在老师知道你拿两封的原因了,你很想给婆婆一封信。但邀请函一个小朋友只能领一份,我有一个建议,我们去教室选你喜欢的纸自己给婆婆写一封信,可以吗?”我继续和她沟通。然然欣然接受,带着纸笔开心地和妈妈回家了。

    然然妈妈或许是因为着急离开幼儿园,想尽快解决眼前的“问题”,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想法。然然在妈妈的催促下,着急得快哭了,也没能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于是出现了“僵持”的一幕。这个场景发生在我入职的第一年,当我走近然然蹲下和她谈话时,内心其实很忐忑,不知作为新手老师的我能否“解救”僵持的母女,要是失败了,家长是否会认为我不是一个好老师?但由于内心坚信了解孩子的想法很重要,我还是真诚地询问了然然的想法,最后成功地解开了“谜题”。此次实践后,我更加坚信倾听孩子、了解孩子内心想法的重要性。

    情景二

    婴班2岁多的小朋友在户外玩耍,不远处的平衡木吸引了他们,但他们保持平衡的能力还不能在“倒V”型的平衡木上独自行走。看着他们想玩的样子,我变身成为一个真正的“脚手架”:扶着他们的身体和他们一起走,帮助他们体验在平衡木上行走的感觉。下一位是小午,我和小午慢慢走着,来到了“倒V”的“顶峰”,小午似乎很喜欢站在高处,一直站着,拒绝走下来。可后面还排着好几个小朋友等着我带他们玩儿呢!

    我的做法

    一开始,我尝试说服他。“小午,老师知道你很喜欢玩儿这个,你看小朋友们都还等着你下去了轮到他们来玩儿,我们下去好不好?”我对小午说。小午摇摇头拒绝了我的提议,站在“顶峰”一动不动。

    用说理和小午沟通无果,看着后面等待的小朋友,我着急了。尝试直接将小午抱下平衡木,但抱起后他蜷缩着腿,拒绝“落地”。抱着他的这一刻,我有了新想法。

    我想通过语言沟通,引发小午的共情与同理心:“小午,我知道你很喜欢玩平衡木,站在最高的地方你一定感觉很开心,想在上面多呆一会儿。你看其他小朋友还在后面排队等着,如果你在排队的时候他们也站在上面不下去,是不是你就不能玩了?”小午的表情若有所思。“不如我们先下去,下一次轮到你,王老师还来陪你玩,怎么样?”我的话音刚落,小午蜷缩的腿放了下来,主动“带”着我走下了平衡木。

    入职第二年的我,在倾听孩子的基础上,阅读了更多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知识。在学习中了解到2~3岁的孩子已经初步具备同理心,在成人的引导下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明白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的影响,理解他人的感受。在和小午沟通失败后,我选择引导小午进行“换位思考”,帮助他理解自己的行为给其他小朋友带来的感受,以及其他小朋友这样做时自己的感受,最后成功地让他主动选择遵守规则,轮流游戏。

    情景三

    去户外玩儿啦!婴班2岁多的孩子们正在开心地尝试自己换室外鞋。仔仔小朋友将左右脚穿反了。“你的鞋穿错啦!”助理老师说,想要提醒仔仔将鞋换过来。但仔仔很不开心,嘟着嘴拒绝,之后他们僵持在换鞋处。

    我的做法

    我对仔仔说:“仔仔,老师刚才看你自己换好了鞋,真不错!刚上幼儿园的时候你还不會穿鞋呢,现在有很大的进步。你看看你的鞋和老师的鞋,是不是鞋上两个‘角角相对的地方不一样?这样穿着出去玩儿的时候容易摔倒、受伤,你要不要自己帮它们换一换?”仔仔欣然接受,自己换好了鞋。

    工作几年的我“能力值”再次“升级”,不仅懂得了倾听、理解孩子,还开始尝试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成人的世界里,“鞋穿反”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在孩子眼中,“你的鞋穿错啦”关乎他们正在建立的能力感,这可是一件大事!2岁多的孩子正在探索自己的能力边界,想知道哪些事自己有能力做,哪些事自己的能力还不足以做到。这个时期,也许你会发现在吃饭和穿衣上他们喜欢说“自己来”。随着自己能独立完成的事增多,孩子逐渐建立能力感,愿意尝试做更多的事。因此,在孩子探索自己能力边界时,给予他们恰当的评价,并进行适当的沟通与帮助,促进他们能力感的建立。正如陈鹤琴在《家庭教育》中所讲“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好得多”,我们要肯定孩子的努力。

    随着一线实践的深入,新手上路的我,从倾听孩子,到理解孩子,再到尝试从孩子的视角看问题,我一直在探索的道路上。《孩子如何学习》一书中作者写到:我们要理解孩子,而不是改变他们。以幼儿为本,理解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让我多一份耐心,多一份关心,多一份宽容,一步一步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