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构区整理环节问题的思考

     刘真川

    

    幼儿眼中好玩的建构区之所以会被教师称为“魔域”,主要原因是建构游戏结束时的整理环节常常会出现许多问题,让幼儿烦恼、让教师犯愁。结合问题,分析原因,通过观察幼儿,寻求解决办法,我在日常建构游戏组织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管理好建筑区游戏时间

    为游戏提供适宜的游戏时间,是影响幼儿游戏开展效果的重要因素。观察发现,建构游戏因其游戏材料较多、游戏空间较大、游戏进展速度较慢等特点,一般在15分钟左右的自由游戏后,大多数幼儿的建构游戏才开始进入有效的游戏时间。

    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长。专家指出,游戏时长应当至少持续30~40分钟。对于建构游戏,我倾向于安排60分钟左右的游戏时长,这样能让各种能力水平的幼儿均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计划、想象,同时还能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游戏创想,满足幼儿的“游戏感”。

    预告结束时间。每位教师都有很多种方法来提示幼儿结束游戏,我常用三种方式。第一种,针对给定主题的搭建,教师依托游戏开始时创设的情景,提前5分钟分性别或分小组为幼儿安排角色,使幼儿知道结束建构游戏后自己该做什么,并强调大家可以再享受5分钟的游戏时间(主题搭建的作品一般在后续片断时间利用多媒体分享)。第二种,针对自由搭建,教师通过语言语调与肢体动作,营造出幼儿搭建作品的神秘感,提示幼儿还有5分钟结束建构游戏,结束后请幼儿列队巡回参观搭建作品,并强调大家可以再享受5分钟的游戏时间。第三种,游戏开始前,和大家一起选定一首近期都很喜欢并熟知的歌曲,作为结束时的提示音乐,幼儿能根据歌词来判断音乐时长,音乐停则停止游戏。

    无论何种结束方式,都给幼儿提前5分钟预告结束时间,这样游戏结束后,幼儿才能更快速地投入到整理环节中。

    不断提升幼儿的收纳经验

    幼儿在建构游戏结束时,整理经验的独立表现水平与辅助表现水平之间的差别,构成了幼儿整理经验的最近发展区。建构游戏收纳环节的操作机会越多,幼儿更新和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出现越频繁,周而复始,持续改进。

    除在日常生活与游戏中,重视培养幼儿的收纳能力外,开展建构区单一收纳环节的游戏也尤为重要。收纳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观察记录幼儿收纳经验的独立表现水平,根据实录照片或视频,与幼儿一起分析原因,探讨解决方法,通过戏剧游戏等方式情景再现,有意识培养幼儿的相应能力,铺垫经验。多个短时长单一整理环节的游戏,能切实丰富幼儿整理经验,有效增强幼儿整理的“成就感”。随着幼儿整理经验持续改进,在完整建构游戏中幼儿整理环节的问题将逐步减少,从而加快整理环节的完成速度。

    游戏材料搬运与收纳

    观察发现,幼儿在建构游戏中,无论建构内容是否需要,都会习惯将游戏材料全部搬空。游戏结束后,即便是快速有序开始整理游戏材料,也会因为游戏材料搬运距离远、数量多、种类多、收纳难等问题,严重影响幼儿整理材料的行动速度。

    我建议利用万向轮收纳箱解决问题。因幼儿动作发展与观察范围有限,搬运过程中易出现擦伤、碰伤等问题。可根据建构材料和存放空间的形状、大小,直接购买或与幼儿一起设计并自制带万向轮的收纳箱,使幼儿能轻松移动收纳箱,以减少游戏开始与结束过程中的搬运距离。这样既能解决搬运距离远的问题,还能解决材料的收纳存放问题。简言之,每每新增材料时,需重视配备适宜幼儿自主操作的收纳箱。

    另外,还可以鼓励幼儿创新整理方法。在《通往儿童游戏之路》丛书中,提到幼儿带着他们自己的气质来到幼儿园,在游戏中展现出不同的气质特点,可能非常活跃、或非常安静、或在两者之间。气质无所谓好坏,但会影响幼儿如何体验和回应他人和环境,幼儿的任务就是学习如何管理与他的气质相关联的多种多样的行为。教师可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气质,在游戏中创新管理方法,通过提供多样的选择,鼓励不同气质的幼儿去体验与探索整理环节的游戏力,驱动幼儿建设整洁有序、温馨舒适的游戏环境,提升幼儿的游戏素养,营造更有温度的整理教育生态圈。

    1.“小爸爸&小妈妈”游戏法

    建构游戏结束时,老师请幼儿集中,并邀请幼儿举手选择当哪种游戏材料的“小爸爸&小妈妈”。选定角色后,“小爸爸&小妈妈”的任务是寻找自己的材料宝宝,并将他们送“回家”放好,看看谁找到的宝宝多。这是观察幼儿近期喜欢扮演爸爸妈妈照顾宝宝的游戏而采用的方法。融入角色扮演后,材料整理环节游戏力明显提升,幼儿的整理积极性与速度都有明显提升。

    2.“强带弱”分组法

    教师在日常生活与游戏中,重视每一次整理环节对幼儿的经验铺垫,提供一些实用整理方法的示范,并对班级幼儿的气质特征与整理能力进行观察与记录,作为复杂建构游戲材料整理环节“强带弱”分组安排的依据。“强带弱”顾名思义,在整理材料时,教师安排气质特征与能力水平差别较大的幼儿搭配,完成整理材料的任务。在此过程中,幼儿可通过同伴互动与支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7S”管理法

    5S现场管理方法起源于日本,又被称为“五常法则”或“五常法”,是一种现场管理的实用方法,包括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etsu)和素养(Shit-suke)五个管理内容。在5S管理法的基础上,增加安全(Safety)、坚持(Shikoku),衍生出建构区的“7S”管理法。

    “7S”管理中,清扫,关键点在于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材料状态,筛选材料的“要与不要”“丢与不丢”。整顿,关键点在于分类,颜色、材质、形状等,都是可行的分类依据,并摆放整齐。清洁,关键点在于定容,即之前提到的设计适宜的容器,便于移动,不留卫生死角。整理,关键点在于标识,实物照片标识可以是仅单个物体,也可是容器装好一类材料后的整理模样,手绘标识可以是教师画的清晰美观的,也可是幼儿独立或合作完成的他们喜爱的标识。安全,重视游戏前中后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发现建构材料、空间环境、同伴交往等方面有安全隐患时,能即时反应并反馈给老师。素养,关键是建构区公约或游戏规则的制订与提示,幼儿参与制订或制作,效果更好。坚持,幼儿乐于坚持做好建构区管理,为自己和同伴建设规范有序、简洁明了的建构区角环境。

    婴小班幼儿,可由教师为幼儿示范整个管理流程,培养整理意识,观察整理方法;中大班幼儿,可分时段分组让幼儿成为“7S”管理的实践者,过程中教师拍摄照片与视频,最后集中分享给大家,集体投票选出大家认为管理得最好的组,将这组幼儿实践的管理办法投放进区,同时将每名幼儿参与的过程性照片用大海报或小手册等方式一起投放进区。

    最后,我想“魔域”建构区整理环节的问题并非一日即成,也绝非一日能了。慢下来,重视日常游戏素养的培养,关注各整理环节教育生态圈的打造,相信环境育人,建构区的问题能在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中逐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