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下游高盐碱沙地林果业土壤肥力管理技术

    汪媛

    

    

    摘 要:以山东省历城县、齐河县沿黄河两岸约200 km2重度盐碱沙化土地的治理工程为例,研究黄河中下游高盐碱沙地林果业土壤肥力管理技术。实践证明,两县区的高盐碱沙地治理措施行之有效。

    关键词:高盐碱;土壤肥力;林果业;土壤治理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11-0109-02 ? ? ? ? 中国图书分类号:S157? ? ? ?文献标志码:A

    山东省历城县、齐河县属于典型的黄河中下游高盐碱沙地黄土地,土壤砂质、沙化明显,土壤浅水水位高,浅水渗流、水土流失现象明显,土壤腐殖质含量较低,含盐量较高,pH值为7.8~8.6,土壤表面盐结晶明显。高盐碱地区东西长25 km,南北宽8 km,沿黄河河道发育,总面积约为200 km2,影响耕地面积1.16万hm2。

    改革开放以来,历城县、齐河县农技部门反复探索适应盐碱地农业发展需求的农业种植技术,取得一定成效。

    1 ?高盐碱适应性林果种植需求

    通过分析历城县、齐河县农户零散林果种植情况发现,苹果、枣、葡萄、无花果等树种在农户零散种植条件下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产量,于是两地重点就此4类果树的树种筛选工作进行全国范围考察,重点考察了济南市和德州市其他县(区、市)以及潍坊市、泰安市、聊城市的林果苗圃供应情况。经过优选树种,与之前用于锁水降风的速生杨相结合,在两地统一布局。新型林果业实际部署情况见表1。

    对比1990年、2010年、2019年该地区年经济收入,见表2。

    由表2可知,通过综合治理,2010年该地区农业从业人口实现脱贫目标,2019年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随着林果业发展规划逐渐推进,伴随农业从业人口持续降低,预计2030年本地农业人口人均年收入可突破5万元。

    2 ?基于循环农业的土壤治理策略

    2.1 ?建设防风固沙速生杨林

    防风固沙工程中,使用速生杨进行植树造林是基础工程,至今已经完成0.12万hm2,防风林带总长度达到450 km,折合布置2.3 km/km2防风林带,其中多为双排种植,共植树84.4万株。防风固沙速生杨林主要起到两个作用。

    第一,防风固沙。有效减轻当地春季常见的7级以上大风天气对土地的沙化作用。据当地气象局统计,1990年当地7级以上大风天气24 d,2000年当地7级以上大风天气22 d,2010年当地7级以上大风天气18 d,2019年当地7级以上大风天气仅12 d。较工程开始时的1990年,2019年7级以上大风天气减少50.0%。

    第二,固化水土。7年期速生杨株高一般约25~30 m,根系深度一般大于5 m,部分树种根系深度可达8 m。通过速生杨林带将当地已经初步沙化的土壤进行分区固化,减少砂质土壤浅水渗流导致的水土流失现象[1-2]。

    通过计划种植、计划砍伐回收的速生杨林维护管理办法,每5年更新速生杨不超过15%。当前,15年龄速生杨株数占比超过35%,10年龄速生杨株数占比超过70%,且每年计划种植量大于计划砍伐量,确保总株数保持每年5%左右的速度增长。

    2.2 ?科学追肥,构建循环农业体系

    第一,确保土壤腐殖质补充。沙土土壤本身腐殖质含量极低,导致农作物生长受到制約。1990年之前该地区青壮年农民年人均收入小于1 600元,是全国距离省会城市最近的极端贫困地区。通过为期超过30年的合理培植土壤腐殖质结构,该地区目前土壤肥力显著增加,土壤沙化水平基本得到抑制,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第二,确保农业增产的可持续性。不管是种植农业还是林果业,农作物生长都会对土壤肥力产生一定影响。绿肥粪肥还田,可以让农作物对土壤肥力的影响降到最低。加之盐碱地本身并不缺乏微量元素,通过农田持续增产,加大农作物对土壤盐分的消耗量,可以让土壤得到缓慢但持续的改善。

    2.3 ?加大灌溉,推广深翻

    第一,地表下2 m内土壤盐分得到有效控制。大部分农作物的根系深度小于2 m。虽然该地区不属于粮食主产区,但农业人口的主要收入来自种植业。只有提升当地种植业平均产量,提升种植业平均收益,才能有效提升当地农业人口收入。

    第二,使相对缓慢的盐碱化治理得到有效缓冲。该地区的盐碱化沙土土壤治理工程已经持续30年,至今尚未完全解决碱性土壤的问题。通过实施适应盐碱地种植的林果业种植项目,可以短期内让表层土壤盐碱化得到控制。一方面增加农户信心,在工程期间起到维稳效果。另一方面可以短时间内有效提升农业人口收入,增加农民的家乡归属感。

    经过长期的治理,目前该地区土壤pH值从1990年的7.8~8.6,下降到2019年的7.3~7.9。虽然当地农业仍依赖抗盐碱作物的种植收益,但该治理过程被实践证明是切实有效的。

    3 ?结束语

    经过1990年至今为期30年的持续治理,历城县、齐河县土地沙化和盐碱化程度显著降低。两地通过林果业作物生长过程反作用盐碱化治理,实现盐碱化治理与林果业种植相互促进的方式进行综合治理,同时配合深度灌溉、土壤深翻、循环追肥等长期持续的土壤维护技术,成功使当地表层土壤pH值从7.8~8.6下降到7.3~7.9。当前历城县、齐河县均已经成为全国百强县、全省十强县,两地综合经济水平也从1990年的全国后200名,提升到全国前100名,这也是当地农田治理成效的最直接证明。

    参考文献:

    [1]张凯旋,商侃侃,达良俊.上海环城林带不同植物群落土壤质量综合评价[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9(3):71-77.

    [2]刘飞鹏,储双双,裴向阳,等.华南3种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及其综合评价[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8(2):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