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开拓:俄罗斯军事题材电影的历史嬗变

    王方 胡育恺

    一、发展历史

    从前苏联时期开始,军事题材电影就是俄罗斯电影文化的中坚力量,更是俄罗斯军事电影的黄金时期,优秀的作品层出不穷,在世界电影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和影响。1991年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军事题材电影陷入低谷,但仍在俄罗斯电影类型中占据重要位置。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俄罗斯商业片的国际化合作提供沃土,俄罗斯军事电影迎来新的发展高峰。俄罗斯作为“一带一路”新丝路经济带上横跨欧亚大陆的国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中俄两国电影发展的社会语境更是多有相似之处,因此,研究俄罗斯军事电影对于中国电影的发展,尤其对中国军事电影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一)启蒙和初步发展时期

    1896年,电影开始传入俄罗斯,至1907年,俄罗斯已经放映了大量的外国影片。受其影响,一部分俄罗斯人开始尝试本土电影的拍摄。1908年的故事片《伏尔加河下游的自由人》(又名《斯捷潘拉辛》)标志着俄罗斯民族电影伊始。到十月革命前夕,俄罗斯电影受限于私营企业低劣的生产条件,发展进度缓慢。直到1918年十月革命爆发,俄罗斯电影才逐渐获得世界的关注。苏维埃政权看到了电影在意识形态宣扬方面的巨大优势,自此对电影高度重视,并于次年将电影事业收归国有。苏维埃政权把国内战争的胜利作为巩固统治的素材,拍摄了大量与之相关的革命题材电影,这也是俄罗斯最早的军事电影。[1]这段时期的代表作有《镰刀与斧头》(1921)、《战舰波将金号》(1925)、《母亲》(1926)和《夏伯阳》(1934)等,他们都是俄罗斯乃至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二)卫国战争和战后低潮时期

    20世纪40年代,前苏联电影业因受二战影响,作品产量大幅度减少。该时期的影片主要以反法西斯斗争为创作题材,代表有作品《卓娅》(1944)等。战时诞生了独特的“文献记录片”,它用类似编年史的手法,详细纪录了二战期间前苏联卫国战争的许多经典战役,其代表作品有《莫斯科城下大败德军》(1942)、《斯大林格勒战役》(1949)等。卫国战争结束后,前苏联电影创作陷入低潮,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初。除了战争的余波,政治上的个人崇拜主义,同样制约着电影的发展。逃避现实的作品成为该时期的主导,但瑕不掩瑜,好的作品还是有不少。这些作品渴望和平、歌颂战时英雄,比如《乡村女教师》(1947)、《青年近卫军》(1949)、《会师易北河》(1949)等。

    (三)快速发展和黄金时期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初,前苏联战争题材电影迅速发展,这段时期出现了一系列优秀军事题材电影。出现了表现战争残酷、人民受苦受难的影片,如《保尔柯察金》(1956)、《静静的顿河》(1957)、《第四十一个》(1957)、《伊万的童年》(1959)、《士兵之歌》(1959)和《一个人的遭遇》(1959)等。20世纪60年代以后,前苏联电影行业迎来了生产高峰,创作了大量“反战”军事题材作品,代表作品有《伊万的童年》(1962)、《士兵的父亲》(1965)、《列宁在波兰》(1966)、《战争与和平》(1966)等。

    前苏联军事题材电影在20世纪70年代彻底迎来黄金时代,反映卫国战争、歌颂爱国主义成为一时的经典主题,具体分为两种思路,一种是通过刻画战争中的人性,表现“战时英雄主义”的影片,代表作品有《活到星期一》(1968)、《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72)、《命运》(1977)、《岸》(1984)等;另一种则是运用史诗影像手法,反思战争意义的全景式影片,代表影片有《解放》(5集系列电影,1969-1971)、《自由的士兵》(1976)、《伟大的卫国战争》(1978)等。

    (四)传统没落和新世纪开拓时期

    20世纪90年代,随着前苏联解体,俄罗斯本土电影产业逐渐没落,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外来影片迅速占领俄罗斯电影市场,俄罗斯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变得更为复杂,[2]而随着阿富汗的战争、格鲁吉亚战争、车臣战争等国内外的战争爆发,这些都成为新的战争影片的题材。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产生了《阿富汗创伤》(1991)、《腿》(1992)、《白沙瓦的华尔兹》(1994)、《高加索的战俘》(1996)、《库尔斯克战役》(2000)、《第九连》(2005)等一批较有影响的作品。

    进入21世纪至今,俄罗斯军事电影开拓出大众文化和商业美学的新特征。大众文化经过社会转型期的磨砺已成为社会的主流,同时市场经济使票房成为电影生存的关键。[3]在这种情况下,大众文化所包含的娱乐化与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商品化在军事电影上集合,诞生了塑造英雄主角、追求感官刺激的商业化战争片,从而促进了整个影视行业的繁荣与发展。近年来俄罗斯军事题材电影发展迅速,口碑佳作不断。如《山地风暴》(2004)、《歼灭任务》(2006)、《蒙古王》(2007)、《白色虎式》(2012)、《斯大林格勒》(2013)、《战争天堂》(2016)、《巴尔干边界》(2019)等。

    二、思想主题和艺术特征的嬗变:

    俄罗斯电影是其民族长期以来对自我形象认知的一种绝对体现。[4]俄罗斯人在与自然环境、外敌和自我命运的抗争中,逐渐形成不屈不挠的民族个性。事实上,俄罗斯人投身战争并非天生好战,而是为了生存。俄罗斯军事电影正是对这种生存斗争的直接反映。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生存斗争不断被加入新的内容。从民族觉醒到国家政权更替,从区域战乱到世界纷争,俄罗斯军事电影始终是对历史现实的真切反映,具有时代的意义。本文将根据俄罗斯战争的历史进程,分析各时期俄罗斯军事题材电影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征。

    (一)卫国战争:从宏大的战争全景到战争中个体命运的呈现

    描写卫国战争的电影,表现手法总体来说分为两类。

    第一类影片重史实轻故事,重事件轻人物。这些电影多以全景镜头力图重现经典战役,场面恢宏,充分体现了动用国家力量展现“影像的历史”的宏大叙事。在影像的表现上运用一种影像史诗的手法,既有“司令部真实”也有“战壕真实”。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尤里·奥泽洛夫的“卫国战争三部曲”(1969-1988)系列作品,包括《解放》《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大血战》。该系列再现了1941-1945年苏联卫国战争和欧陆战争苏联战场的全貌,兼具編年史性质和史诗气质。[5]该系列需要几百架摄影机同时拍摄,期间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均创下影史记录,是不可复制的经典之作。

    第二类是以卫国战争中具体的故事或人物素材进行艺术创作的作品。这类影片通常以反思战争的意义为主题,用或血腥或惨烈的镜头展现战争的残酷、人性的挣扎以及平民英雄的悲壮。其中最成功的电影是《东部战线1944》(2002)。影片取材于前苏联同名小说,讲述了1944年一个红军侦察分队为了制止德军的突袭计划,也为引导盟军走向胜利,深入敌后与敌人斗智斗勇,光荣完成任务后全部壮烈牺牲的故事。俄罗斯的电影产业在前苏联解体后一度陷入困境,但2000年以后,俄罗斯政局稳定、经济复苏,俄罗斯人民为了重建民族自信,亟需能够振奋人心、增强民族认同感的精神支持。《东部战线1944》(2002)重申了俄罗斯人坚韧的民族意志和爱国主义精神,它的出现无异于一剂强心针。当故事逐渐被引入卫国战争题材以后,我们可以立即读懂其背后刻意传达的精神联系。[6]这种拟好莱坞式的英雄叙事,将前苏联卫国英雄在新的历史阶段下完成二次塑形,并在这种塑形中重温强国梦。

    (二)阿富汗战争:从战争荒诞到精神自信

    前苏联解体后,国力的大幅衰弱,使得俄罗斯电影拍摄因经费短缺遭受重创。但是随着国内时局逐渐稳定,俄罗斯军事电影渐渐重启。前苏联解体前后的两场因国家博弈而爆发的区域战争,即阿富汗战争和车臣战争,为俄罗斯军事电影提供了新的素材,一些以反战为主题的军事电影重新出现。这些影片中不再出现战火纷飞,而是着重刻画战争中的小人物们的遭遇,运用隐喻表达出对战争的批判。20世纪90年代的影片充满了对战争创伤的谴责与对战争意义的反思。

    电影《阿富汗创伤》(1991)中的阿富汗工程师古拉汉,昔日苏联留学的经历让他自以为理解所有人的立场,为此竭尽所能试图使双方达成和解,但最终不仅家破人亡,连同村人也被殃及池鱼未能幸免。电影《腿》(1992)的主人公马丁在战斗中失去的腿成为他永远的梦魇,战死的挚友和意外身亡的女友也在连番精神高压下化作厉鬼折磨着他,最终频临崩溃的马丁开枪自杀。电影《白沙瓦的华尔兹》(1994)中前苏联战俘先是集体越狱,失败后却即刻反目互相残杀。仇恨已经彻底狂化了他们。电影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将被战争摧残下的人性阴暗面无限放大。

    如果说上述作品是将战争泯灭人性的一面呈现给观众,那么电影《第九连》(2005)便是将战争的荒诞和悲剧性表现到极致。

    电影《第九连》(2005)讲述了一队前苏联士兵经过残酷训练,深入阿富汗深山跟当地武装互相厮杀的故事。苏军第九连战斗至最后一刻,终于等来了援军,唯一的幸存者却等到了一个玩笑一般的消息——阿富汗战争已经结束了,他们只不过被遗忘了而已。柳塔耶夫最后充满自嘲的旁白,将整部电影的悲剧性和荒谬性推向高潮:“那个时候我们还不知道……我们曾为之战斗过的国家将不复存在……我们甚至不知道我们被大部队遗忘在混乱中。我们离开了阿富汗,第九连,我们赢得了胜利。”

    《第九连》的荒诞和悲剧性不再仅限于针砭时弊,而是在此基础上凸显俄罗斯民族即便面对荒诞的世界,也永远顽强抗争、坚韧无畏的战斗精神。因此整个电影的残酷和荒诞只是表象,真正居于内核的是建立俄罗斯人的自我肯定和民族自信。在这个意义上,《第九连》不再仅仅是一部口碑不错的电影,更是俄罗斯民族的自强宣言,体现了俄罗斯式的基本精神诉求。

    (三)车臣战争:从人性批判到民族必胜

    爆发于民族内矛盾激化的车臣战争,自始至终都饱受争议。基于对这场战争的不同理解,俄罗斯军事电影在叙事方式上大体表现为两类。

    第一类是跳过战争宏观描写,仅通过刻画战时双方小人物的遭遇来揭示战争对人命运走向的影响,从而引发人们对战争合理性的思考。这类影片在进行车臣人形象的塑造的时候,一般没有明确的政治指向。电影对交战双方不存在明确的正邪定义,而是力图再现各自民族的完整性,探索不同立场的人们的真实内心。电影《交通信号站》(1998)中俄军小队驻扎在车臣某处交通信号站,随时随地受到当地村民冷枪夺命的威胁,却始终没能查明是谁在放冷枪。直到班长伊利亚死于枪杀,罪魁祸首才浮出水面,竟然是平日里美丽温柔的班长恋人。这种强烈的反差揭示了战争对人性的扭曲。在展示了交战双方仇恨无法化解之后,强烈批判了俄军在解决民族矛盾方面的差别待遇。

    另一类则是在影片中大量使用纪实手法,刻意拍摄一些诸如爆头、分尸等的惨烈场景,来展现一场充满毁灭与歇斯底里的车臣战争。电影《炼狱》(1998)讲述了俄军一座战地医院遭到车臣恐怖分子的袭击。这里没有好莱坞式的天降奇兵,只有苦涩的胜利。这种胜利被赋予了一种俄罗斯式的特殊情感,即战争虽然残酷,但俄罗斯人必将获得胜利。影片甚至大量运用象征镜头,来凸显俄军士兵不畏牺牲、英勇作战的光辉形象。

    (四)新时代的商业化战争电影:展现战争残酷和牺牲壮烈

    前苏联解体以来,商业化战争电影成为俄罗斯军事题材电影新的支柱,这也是俄罗斯军事题材电影的发展趋势。[7]它们的票房占据了军事电影票房的绝大部分,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进步。

    俄罗斯商业化战争电影的出现,同时满足了大众娱乐与市场经济的需求,其主要特点如下:

    1.悲情合并悲壮的基调。将俄军刻画为人数或战场条件处于劣势的一方,并以少敌多、以弱胜强。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第九连》(2005)、《爆破》(2006)等都是俄军以少敌多,悍不畏死,情景悲壮。这种选题主要集中在21世纪初,该情况与当时俄罗斯的国际形势息息相关,因而该题材的电影中总是有种悲情悲壮的基调和情感。

    2.突破传统军事题材电影的表现手法,借鉴好莱坞式叙事和表达方式,并作出符合本土审美情趣的改善。好莱坞战争片对战争本身的正义性问题向来态度谨慎,更多是对士兵之间的袍泽情谊或者人性的复杂进行描写,比如《黑鹰坠落》(2001)、《锅盖头》(2005)、《拆弹部队》(2008)、《孤独的幸存者》(2013)、《危机13小时》(2016)等,也有注重情节性的如《深入敌后》(2001)等。相比于好莱坞战争电影,俄罗斯商业战争片除了对美国战争电影的表现手法进行借鉴,更喜欢符合“战斗民族”审美的表现方式,比如展现战斗场面的激烈殘酷和士兵英勇壮烈的牺牲,这在《白色虎式》(2012)、《袭击》(2017)、《巴尔干边界》(2019)等影片中非常突出。

    3.战斗场面火力全开,战斗画面显得更真实血腥。相比于好莱坞电影中现代战争的高科技体验,俄罗斯战争电影更显得简单粗暴。两军对垒便是火力全开,小到各种热武器枪支,大到战斗机坦克巡洋舰,银幕上火舌喷吐,造成激烈的战斗场面。《穿越火线》(2012)、《斯大林格勒》(2013)等电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品。这从视觉刺激上可以说成效斐然,但作为电影往往火爆有余,内涵不足。

    4.在影像语言上,在展现激烈的战斗场面时,喜欢用升格来进行强调,用反差的方式营造富含暴力美学的影像语言。在《斯大林格勒》(2013)中,渡过顿河增援斯大林格勒的步兵师,在冲上河岸时被德军引爆了巨大的油料罐,士兵们陷入火海,而德军看到令人惊恐的一幕,那些浑身着火的前苏联士兵像一群“火人”冲向德军阵地,这时导演邦达尔丘克用的是升格的手法,显得非常震撼,而在《巴尔干边界》(2019)等影片中也在战斗激烈的时候,用升格进行表现肉搏和近距离格斗,相反美国电影则很少用这种手法展现战斗场面。

    5.加强国际合作,丰富电影的国际化表达。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为商业片的国际化合作提供沃土,俄罗斯有感于国际形势的变化,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以增强文化软实力,从而提升自身国际地位。期间创作了大量以《布列斯特要塞》(2010)、《穿越火线》(2012)等为代表的跨国合拍的商业战争电影,推动整个电影产业迎来新的高峰。

    三、对中国军事题材电影发展的启示

    研究俄罗斯军事题材电影对于中国同类型电影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中俄两国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相似的革命背景,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战斗友谊,使两国电影发展有着相近的社会语境。我国国产电影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中国也逐渐成为国际上最具活力的电影市场之一,越来越受到国际电影界的重视。同时,中国加强参与国际电影合作,特别是作为“一带一路”新丝路经济带上两个最重要的国家,近几年来中国与俄罗斯的电影合作日趋频繁。

    作为中俄合作的电影代表之一,俄罗斯著名制片人谢尔盖·波德诺夫2005年的作品《蒙古王》,几乎全程在中国完成拍摄工作。谢尔盖本人与中国同行也有着丰富的合作经验。在接受采访时他表示,近年来中俄对包含电影合作在内的人文领域合作高度重视,这为两国长期稳定的电影合作带来了福音。随着越来越多的交流沟通,终会找到两国电影合作的正确道路。

    2015年中俄合拍了历史战争题材的电影《战火中的芭蕾》,以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影片源于真实历史事件,讲述了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300多名日军士兵潜伏在黑龙江边境继续烧杀抢掠,最后被红军和我国东北抗联部队围剿的故事。该片以男女主角因芭蕾结缘的跨国爱情为线索,再现了抗日战争的残酷,展示了中俄军民并肩作战的伟大革命友谊,具有重要的历史纪念意义和教育意义。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俄罗斯经典军事电影《斯大林格勒》的导演费多尔·邦达尔丘克,在参加2019年“亚洲影视周”时表示,俄罗斯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与亚洲各国有很多可供合作拍摄的主题。军事题材电影作为俄罗斯电影文化的重要一环,未来有着光明的合作前景。

    參考文献:

    [1][5]穆重怀.光荣与梦想:当代转型期俄罗斯战争电影的审美嬗变[ 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2][3]王洁.当代俄罗斯战争题材电影管窥[ J ].电影评介,2007(21).

    [4]史晓黑.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电影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8.

    [6]戴崧楠.集体记忆主体对记忆本体的影视化差异研究——以斯大林格勒战役电影作品为例[ 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5).

    [7]张蓉.影视鉴赏[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