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玉堂时期的文学交游考论

    内容摘要:杨慎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其文学交游以嘉靖三年遭谪云南为界,分为玉堂(翰院任职)时期和南中(谪戍云南)时期。通过对杨慎玉堂时期诗作中与其交游相关的诗篇进行梳理,发现杨慎在翰苑时期为官时期的交游对象主要可分为三类:一是知交同道,如张含、薛蕙等;二是结社唱和,如夏邦谟、程启充等;三是翰院同僚,如张潮、金皋等。在文学交游的过程中,杨慎对六朝初唐诗风的推崇和学习,影响了众友的创作,为明代正德嘉靖文坛带来了新气象。

    关键词:杨慎 玉堂时期 文学交游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被推为明代三大才子之首。以嘉靖三年遭贬云南为界,杨慎的文学生涯可分为玉堂(翰林任职)时期和南中(谪戍云南)时期。杨慎玉堂时期(1511-1524)的诗作,辑刻有《杨升庵诗》五卷,收录114首诗,是研究此一时期文学交游的重要文献。本文通过精读《杨升庵诗》五卷,具体梳理考证了诗作所涉及的交游对象,主要有如下四类:

    一.知交同道,杨慎与张含

    张含(1480—1566),字愈光,号禺山,明代云南永昌卫人(今云南省保山市),张志淳之子。正德二年(1507)举人,此后七应春试不第,遂厌弃功名,居乡肆力于诗。有着亦师亦友关系的杨张早期之交,约自弘治十一年(1498)至嘉靖三年(1524)。

    秉承知人论世的原则,研究发现杨、张两家,可称通家之好。张含之父张志淳,甲辰(1484)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右侍郎;杨慎之父杨廷和,成化十四年进士,官至首辅。由于同朝为官及共同的文学爱好,张志淳和杨廷和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好友。张含和杨慎由于父辈的关系而成“总角之交”,对此较早的记载是1498年,当时杨慎十一岁、张含十九岁。据明天启《滇志》卷十四:“公与新都杨文忠公素厚善,一日小饮文忠寓所,文忠之弟左司马廷仪及一二大僚烛下分韵,以石摘为题。有一公得‘张字,难之,一公以曲子名为戏。偶司马座下有童子若耳语者,问之,曰:‘若曰无伤,石播本张骞事也。一座皆惊。文忠曰:‘此儿好看古书。因询公,亦有一子,但日引来见。次日,与俱来,两人年相若,且臭味同也。是为文忠公长子慎、公之子含,终身为金石之交。”因长辈的介绍,两人一见如故,志趣相投,遂为金石交。杨慎十六岁写下了《招张愈光》,这也是杨慎最早写给张含的诗,邀约张含前往相聚,诗云:

    容易年光斗柄东,萧条客舍酒樽空。雪消已减乘舟兴,寒重翻添闭户功。古道尘埃多去马,故人书信少来鸿。新丰逆旅知无伴,何惜西斋一笑同。

    诗文表意明确,通过写对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由此生发的感悟,表达其邀友互伴之意。

    十九岁时与同乡士子冯驯、夏邦谟、刘景宇、程启充以及即墨蓝田、永昌张含,成立丽泽会,结社作诗论文,互相砥砺。杨慎二十二岁与张含唱和,张含写有《丙寅除夕简杨用修》、《除夕次用修韵》两首诗。四十五年后,杨慎忆及此事,在诗后留有言语:“慎未冠时,与月坞张兄为诗。丙寅除夕,张兄以此二首见示,今四十五年矣。追忆先太师最爱之语,先司马叔父及白岩乔公曰:愈光他日必为海内诗人。今张兄白首,诗篇为海内传诵,欣然信乎先太师之知人,于四十年前矣……通家弟杨慎书。”这些追忆的言语是对二人早先交游情况的真实反映。

    二人亦师亦友关系的形成,源于始于幼时的频繁长久的诗文交往积淀。张含每寄新诗,杨慎必以评定,道义上的相互支撑和品格上的互相砥砺也是二人交游的重要内容。

    二.结社唱和,杨慎与丽泽会

    丽泽会是杨慎与同乡士结社唱和的结晶。丰家骅《杨慎评传》附录一《杨慎简谱》记载:“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丙寅,与同乡士冯驯、石天柱、夏邦谟、刘景宇、程启充为丽泽会;即墨蓝田、永昌张含结社唱和。”杨慎同丽泽会诸多诗友相交,约自正德元年(1506)至嘉靖三年(1524)。

    本節以《杨升庵诗》中关于杨慎与丽泽会好友唱和交往的诗文《寄夏松泉》、《寄石季瞻谪居》两篇为代表,分析杨慎与夏邦谟、石天柱的交游。

    杨慎与夏邦谟。夏邦谟(1485—1566年),字舜俞,号松泉,涪州人(重庆市垫江县人)。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官部曹,与杨慎结社唱酬,嘉靖中云南左参政,仕至太子少保吏部尚书”。《杨升庵诗》卷二中《寄夏松泉》是杨慎写给夏邦谟的诗,诗云:

    山中睡起三竿日,天上书来五朵云。念我独愁开闲寂,感君长跪献殷勤。两年故友交游冷,千里同心歧路分。奇树花滋看已遍,不禁春色恼离群。

    夏松泉即夏邦谟夏天官,其有唱和诗《荔圃春风》,诗云:

    南海移来种最奇,贞姿绚烂艳阳树。焉知涪地珠林实,偏荷昭阳国色知。当日曾劳人远贡,而今不复马飞驰。喜逢君德同尧舜,独重贤才贱荔枝。

    杨诗中“两年故友交游冷,千里同心歧路分”和夏诗中“喜逢君德同尧舜,独重贤才贱荔枝”两句,足见二人作为同乡、丽泽会友早先已在交游当中建立了深厚情谊,惺惺相惜之感跃然纸上。

    杨慎与石天柱。《杨升庵诗》卷三,收有《寄石季瞻谪居》一诗,是杨慎写与乡士石天柱之作,诗云:

    闻道炎方谪,遥从瘴海过。后期淹岁月,前路慎风波。霄汉孤鸿远,关门九虎多。卜居何处问?薛荔在山阿。

    此诗是杨慎对同乡士石天柱①遭贬的劝慰和叮嘱,诗文中应有杨对石正直品质的称赞,是谓志同道合者。诗题中“谪居”原无居字,据《杨升庵诗》补,并有注云:“石,名天柱,以血书谏谪”。石天柱谪居的缘由是血谏和辨冤得罪了武宗和时任兵部尚书王琼。关于杨石二人相交的具体始末难以考定,我们依据现有的资料可以确定的是杨慎与石天柱的交游除了诗文唱和之外,应还有政治上的立场支持。

    志同道合是杨慎与丽泽会诸友结社唱和的合理基点,志同道合者结社相交亦是杨慎玉堂时期文学交游的一个重要类别。

    三.翰苑次韵,杨慎与张潮

    《杨升庵诗》中关于杨慎同翰苑同僚交游的诗文达十数篇,集中收录在卷四、卷五,涉及张惟信、唐守之、金鹤卿金皋、童士畴、席春等等同馆诸君,其交游时间约自正德六年(1511)至嘉靖三年(1524)。

    杨慎与张潮。张潮,字惟信,号玉溪,内江人,明正德六年(1511)辛未科进士。杨慎与张潮二人同年(1511)中进士而同入翰林苑,这是二人产生诸多文学政治交集的开始。正德十一年(1516),二人一同参与编校《文献通考》。据王文才《杨慎学谱》载:“为经筵展书官,参与编校《文献通考》。同馆有邹守益、王思、尹襄、刘泉、孙绍祖、张潮。”当时,同馆为官做事的二人朝夕相处,积淀下了深厚感情。在二人文学交游中,杨慎在《杨升庵诗》中写于张潮的诗有三首,分别为《杨升庵诗》卷四《庚辰张潮九日金鹤卿、张惟信有彭门之会疾不克陪》,卷五《庆成宴次张惟信韵》和《春郊得紫字张惟信同赋》。其中杨慎《杨升庵诗》卷四《庚辰九日金鹤卿、张惟信有彭门之会疾不克陪》诗云:

    一别黄金万里台,孤城三见菊花开。云移北阙沾恩宴,日远南山献寿杯。抱病江天常阒寂,关心时序独徘徊。高人喜共登高会,咫尺彭门阻一陪。

    此诗写于正德十五年(1520)九月初,楊慎因病未能赴翰林苑同仁、诗友金鹤卿金皋、张惟信彭门之会。杨慎离京返新都,离开了“黄金万里台”(此处应是指京城翰林苑),心情颇为惆怅,到了所谓的“孤城”成都,遍见到菊花盛开,油然而然地生发出天高野阔的畅快之感,回想起他与诸友曾把酒赋诗的过往便就心生喜悦之感,恨不能早日与友人重聚,共游齐欢。杨慎因身体抱恙未参与彭门之会,心中有苦顿生惆怅惋惜之情。

    《庆成宴次张惟信韵》是庆功欢聚的馆阁之作,诗云:

    太乙天坛望燎回,九重春宴选辰开。广庭列坐瞻华衮,合殿飘香入玉杯。海宇讴歌千载遇,云门队舞八荒来。共怜彩笔飘摇赋,独有金门侍从才。

    此诗虽为庆功而作,却又尽显馆阁之作典重工致的特点,亦显杨慎诗文创作上的博学多才。杨张之间诗文往来可见,杨慎玉堂时期,即正德六年(1511)至嘉靖三年(1524)年间,二人在文学上的交相酬唱较多,相互的影响涉及诗歌创作、诗文艺术表达等诸多方面。

    杨慎同翰林同馆诸友的文学交游是其前期交游中最具日常性的一类,其与同馆诗友的交游往还中留有多首次韵诗,在很大程度上也主动展示了其卓然不群的诗才。

    四.结语

    杨慎在玉堂时期为官,影响了张含、薛蕙、何景明、张潮等众多友人,从政治共事、诗歌唱和到游历山水,他们都有着较多的交往。其中大多数人还受到杨慎推崇六朝初唐诗风的影响。这给当时文坛带来了新气象的同时,或许还影响到了清代王闿运等对汉魏六朝诗的追摹。

    参考文献

    [1](明)杨慎.杨升庵诗[M].明嘉靖刻五卷本.

    [2](明)刘文征撰.古永继校点.滇志14卷[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1.

    [3](明)张含.张禺山戊己吟[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篡委员会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别集类/第60册[M].齐鲁书社,1997:序.

    [4](清)陈田著.周骏富辑.明诗纪事[M].明代传记丛刊本.台湾:明文书局,1991:107.

    [5]丰家骅辑.杨慎简谱[M].杨慎评传附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385.

    [6](清)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5002-5004.

    [7]王文才.杨慎学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44.

    注 释

    ①石天柱,字季瞻,岳池人。正德三年进士,为给事中,先后上疏抗议开设皇店酒店,宠信番僧,又请孕妇出马昂女弟;刺血草疏,谏巡宣府。十二年,为彭泽辨冤,兵部尚书王琼取中旨,出为临安推官。参见《明史》卷一百八十八,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34-2735页。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杨慎全集》整理与研究”(14ZDB07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介绍:杨锦涛,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7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明清文学与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