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背景下县域旅游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柴国强+宋瑞萌

    摘要:兰新高铁的开通,使得门源进入甘青新等省区城市居民的游憩范围,因此,门源旅游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以门源实现游憩地建设展开SWOT分析,以兰新高铁为背景明确门源县打造游憩地的劣势和威胁,把握机遇和优势,全面更新角色定位,积极应对挑战以及寻求相应的措施为目的,合理引导、优先培育,结合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程,促进旅游产业提质升级。

    关键词:高铁;SWOT分析;旅游发展

    “高铁时代”的背景下,高铁建成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影响巨大,尤其对欠发达县域旅游业的发展意义深远,兰新高铁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西部发展的重点工程,它在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形成了一条新的大能力快速通道,这一通道比目前该区域运行的特快列车时速还要提高一倍左右,三省区也将由此一举消除高速铁路的空白,联入全国高速铁路网,共享高铁时代发展的新机遇。

    门源县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度地带,是“环西宁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河西走廊”旅游线的必经之地,作为青海省的“北大门”,门源县的旅游资源在青海省占据了重要地位,然而兰新高铁的全线开通对门源旅游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那么门源在面对自身的优势以及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游憩地建设将成为门源今后旅游业发展的最前沿问题。

    一、兰新高铁背景下实现游憩地建设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资源优势。门源县境内自然旅游资源异彩纷呈,西部有中国最美丽六大草原之一的皇城金牧场;有夏都第一峰之称的岗什卡雪峰;有被称为爱情鸟乐园的草原湿地“花海鸳鸯”。中部有全世界最大的高原奇观百里油菜花海。东部有青海省森林面积最大、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生态旅游佳境仙米国家森林公园,并且自“十二五”以来,相继建成了花海赛马场、泉口涌翠生态体验走廊、珠固东旭“高原桃花源”等景区及生态旅游基地项目。

    2.人文优势。门源县历史文化悠久,是古老黄河文明早期发祥地和传播地之一,自古以来门源就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融合地;是丝绸之路甘青通衢的交汇处;是众多民族和民族文化的交融地。同时门源县有回、藏、蒙、土、撒拉五个世居少数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为今日人文旅游的发展打下了坚定的基础,充分彰显了打造门源游憩地的人文魅力。

    3.气候优势。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变暖趋势,门源县北倚祁连山,南临达坂山,海拔高度在2388—5254米之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南北高,中间低,构成气候湿润、水量充足的盆地地形。夏季正当其他地方饱受炎热酷暑时,门源则受孟加拉湾西南暖气流影响,气候凉爽湿润,平均气温26℃,是避暑休闲的最佳之地,在海拔最高处四季尽显北国风光。

    (二)劣势分析

    1.基础设施不足。门源县游憩地建设基础设施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门源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起步晚、县内人口稀少、经济发展缓慢致使门源县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的商品买卖场所,餐饮、住宿、医疗、金融、文化娱乐、疗养等设施依然紧缺,同时景区内交通状况较差,通讯、邮电、应急救援等设施建设滞后,旅游项目前期工作缺乏深度,招商引资进展不大、成效不明显等依然是制约门源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旅游品牌匮乏。门源旅游产品主要以自然旅游资源的观光为主,其他形式的旅游产品匮乏,而且长期以来,门源县旅游业缺乏市场开发与竞争意识,旅游建设多在于景区的单一开发,而忽视了相关产品及特色产品的开发,导致门源旅游业难以形成集旅游、休闲、购物为一体的旅游产业链。

    3.旅游人才缺乏。当务之急门源游憩地的打造缺乏一批旅游职业经理人、旅游策划、景区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旅游外联营销、电子旅游商务等初中级层次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旅游业人才,高素质的导游人才,经过专业培训的旅游及相关行业的服务人员。人才是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程度如何关键在于人。

    (三)机遇分析

    1.交通机遇。随着旅游活动从低级的以赶景点为主要目标的“苦行游”,向包含文化内涵的以休假与游览结合为主的“康乐游”、“享乐游”、“休闲游”等方向的转化,需要重新认识旅游交通的地位与作用。

    2014年12月26日,门源县青克、铁麻两条通乡油路开工建设。青克、铁麻公路是门源县交通路网格局“三纵三横”中的两条重要干线,这两条公路建成后,全面提升了门源县县乡路面等级,有效解决沿线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同时,两条公路将与岗什卡旅游公路、珠固桃花源等门源县旅游景点有机结合,连成一个整体,极大促进了门源县实现游憩地建设。并且兰新高铁的全线开通使门源从过去只靠公路出行一跃迈进了高铁时代,兰新高铁为门源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从根本上改变了门源现有的旅游格局,实现了游客在一年中领略不同季节的草原、湿地、林海、花海、雪山等高原独有的景色,并且为门源打造游憩地提供了客源保障。

    2.政策机遇。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建设为门源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机遇,它包括西北五省区和西南四省区市。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同时也呈现出西北各地区旅游、经济、文化等发展的巨大潜力。

    (四)威胁分析

    1.季节性威胁。门源打造游憩地最大的威胁来自季节性威胁,门源县的旅游旺季集中在夏季而其他季节则属于旅游淡季和平季,旅游的季节性波动使得门源旅游过分依赖旅游旺季而忽视了淡季和平季,从而使门源的经济、社会、环境以及对游客的游览效果等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并且对门源旅游的整体发展造成了牵制。

    2.竞争性威胁。兰新高铁全线开通,新丝绸之路经济建设等,拉近了各大城市的联系,城市间“同城效应”进一步增强,客源转移,竞争也随之扩散到了其他城市,门源旅游业同大中城市比定有其欠缺之处,潜在的竞争压力时刻威胁着门源县旅游业的发展,这就要求门源县要加快与大城市接轨的步伐。

    二、兰新高铁背景下实现游憩地建设的对策

    (一)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塑造游憩地新形象

    兰新高铁的助力下门源顺利纳入“环西宁旅游圈”,并拉近了同周边旅游省份及地区的联系,扩大对外市场与地区合作,统筹省内外两个市场,综合利用省内外两种资源“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塑造出一个鲜明、易记的旅游新形象。

    门源游憩地形象设计既要符合自己的资源特色和历史脉络,又要对市场有吸引力。对外进行旅游宣传时,要建立在一个以游憩地为主要形象的基础上,针对客源市场的特征予以区划,把门源旅游形象宣传纳入全县形象宣传和政府整体工作计划。改变以往分散的、多头的宣传营销战略,结合门源县自身实际情况,以县为单位,采取统一、整体的宣传营销措施,塑造整体市场形象。

    (二)强化竞争、创新品牌,稳固全年游客流量

    1.全面提升竞争能力。兰新高铁沿线城市众多,在此基础上实现门源游憩地建设,吸引稳定客源就必须从自身特色文化着手,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旅游资源方面应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第一,着力把60万亩油菜花海打造成观光农业区,大力举办“油菜花文化旅游节”吸引海内外游客。第二,加大对岗什卡雪峰及花海鸳鸯的投资力度,营造以雪山为主题的一系列登山滑雪运动和开展花海湿地摄影等活动,力争将岗什卡―花海鸳鸯景区打造成高原生态科考体验区和摄影区。第三,着力打造环达坂山自驾游活动,实现登山望远的壮美景观并以此加大对门源旅游业的影响力。第四,大力宣传仙米国家级森林公园,实现仙米林场的全方位对外开放,力争把仙米国家森林公园打造成休闲度假区。第五,以花为媒,借油菜花之势全面实现圆山观台景区建设与经贸对唱。

    2.创新研发旅游产品。门源的旅游产品底蕴丰富,但实际开发运用到旅游业中的旅游产品却不足以让人欣慰,这就要求门源实现游憩地建设就必须创新研发旅游产品,实现旅游资源腾飞。第一,度假旅游产品。巩固和完善已有的小沙沟风情园、泉口翠涌生态走廊、仙米桃花源等绿色、生态体验区,培育新型山地、乡村、野营等度假产品。第二,专项旅游产品。大力建设文化、商务、体育健身等方面的产品,满足游客对游憩地产品的一切需求。第三,生态旅游产品。以保护环境、回归自然为主旨变革旅游发展模式实现生态旅游产品提档升级。

    3.打造游憩地精品游。兰新高铁的带动下实现门源游憩地建设,重点市场包括甘肃、新疆、青海以及整个西北地区。市场规模总量较大、市场份额较高,发育较成熟,增长速度趋于稳定。因此大力巩固重点市场,稳定门源县全年客流量就必须加大对游客的吸引力度,实现四季精品游。第一,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如门源县油菜籽资源丰富,有“中国小油菜故乡”之称。每年7—8月正是油菜花盛开之际,此时旅游线路可设计为:西宁—兰新高铁门源站—圆山观花台—芬芳浴—门源县城—达坂山观花台—西宁精品旅游线路。还如,岗什卡雪峰四季积雪,是游客登山探险的理想之地,旅游路线可设计为:西宁—岗什卡雪峰—花海鸳鸯—冷龙湾海—仙米林场—西宁。第二,打造四季旅游景点。春季门源游憩地旅游打造以人文游为主题的旅游活动,新修永安古城、弘扬冷龙湾海祭祀文化、以回族宴席曲和化热藏饰展的发扬为重点,实现门源人文精品游。夏季门源旅游以自然景观的观光与体验为重点,借油菜花旅游节、环湖赛等节庆和赛事大力宣扬“大美青海,金色门源”的魅力所在,全面展开游客接待工作。秋季门源旅游以二塘沟秋季自然风光、仙米国家森林公园、达摩禅音瀑布等重点景观为主,充分向游客展现高原金秋的大美画面。冬季门源旅游以岗什卡滑雪基地建设、骆驼曲流和浩门河滑冰基地建设为重点,突出打造冬季户外探险运动等项目。

    (三)打造旅游产业链,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1.打造旅游产业链。门源旅游产业链的打造要“以商贸促旅游、以旅游带商贸”的思路,突出“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着力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大力开发旅游商品,进一步延伸旅游产业链条,积极培养和引进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切实整治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有效推动商贸流通业和旅游产业的互动融合发展。借助门源县丰富的资源,以蜂产品、门源油、刺绣等一批产品,加快民族文化工艺品的开发,继续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旅游商品研发,创建门源县自家文化工艺品加工企业,生产白牦牛、浩门马、剪纸等工艺美术产品,增加门源县旅游产品供给量以此来满足大城市居民崇尚自然的游憩需求。

    2.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旅游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门源实现游憩地建设的最终目的也是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第一,在景点建设开发时,要充分考虑门源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对门源居民生活可能造成的影响。坚持保护为主的原则,适度、科学地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第二,应加速门源旅游业与农业、牧业的融合发展。积极发展皇城草原旅游开设农家宾馆等增加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第三,门源游憩地建设要抓住人们对于休闲旅游的内在需求,开发休闲旅游产品,营造积极健康的休闲文化。第四,将景区打造成集观光、度假、休闲、商务等多维一体的综合景区。第五,各地旅游景区应完善安全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及紧急救援机制。强化大型观光旅游设施、索道等的安全管理,切实保障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张丽娟 廖珍杰.武广高铁对沿线旅游经济的影响分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26(5):67-91.

    [2]颜廷利.高铁时代县域承接大城市居民游憩转移思考——以宜兴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5):35-37.

    [3]杨晓燕.基于SWOT分析的玉树灾后重建与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青藏高原论坛2015,4(2):98-102.

    [4]张雯雯 高志明.大同市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城市旅游规划2015,7(下半月刊):94-95.

    [5]薛熙明 刘俊.东环高铁对琼东旅游带形成的效应及其优化研究[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5,18(1):26-30.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